在平凡中逆袭的“国民奶奶”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tr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莉达·巴洛是英国一位73岁的老太太,不久前,她代表英国参加了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她的作品让整个展厅熠熠生辉,英国女王亲自授予她大英帝国司令勋章,查尔斯王子也成了她的粉丝,英国民众亲切地称她为“国民奶奶”。然而这样一位“国民奶奶”,退休前却只是一名普通教师。
  巴洛生于1944年,是著名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后代。虽然是名门之后,但她本人不过是一名普通的藝术教师和家庭主妇,除了工作,还要照顾老公和5个孩子。巴洛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等到孩子和老公都睡下了,才能默默地开始创作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她用塑料板、木板、布条、水泥等材料搭建起来的作品看起来就像是一坨巨型橡皮泥,难以被人理解。巴洛一直得不到大众的赏识,甚至有人说她的雕塑是一堆垃圾。但巴洛说,遇到自己喜欢的事,厚着脸皮也要做下去,她相信惊喜总会在坚持中降临。
  等孩子们都长大了,巴洛也从学校退休后,老公劝她放弃一团糟的雕塑,安享晚年,但巴洛无法和自己心爱的事业分开。她更加投入地进行创作。老公无法忍受她没日没夜地置身于一大堆“破烂”之中,独自参加了老年旅游俱乐部,开始了自己的愉悦之旅。
  内心强大的菲莉达·巴洛没有退缩,反而觉得自己有了更多时间去实现梦想。她不断地创作,决定放飞自我。她参加了英国的许多展览,作品逐渐受到关注。世界顶级的豪瑟沃斯画廊找上门来,要给她在全世界办展览。66岁时,巴洛成功地在澳大利亚举办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海外展,展现了她“大、歪、炫”的艺术精髓,挑战了人们对雕塑艺术的认知和思维模式。
  在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巴洛风格大胆的雕塑将观众吸引了进来,并带他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让观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体验空间。作品显示了她思想的深度以及在常规之外的巨大潜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巴洛终于在伦敦拥有了一问11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73岁的她,依然在活力满满地进行着创作。
其他文献
为了某本杂志的工作,我得走一遍美国的一条登山步道。那条登山步道连接优胜美地山谷,走完全程得花一个月。  上路前,我虽然对山上的风景有所期待,但一想到那种不能天天洗漱的日子就提不起劲儿。在这种状况下,要振奋自己的心情,得靠准备工作。  这趟行程中最重要的工具自然是登山鞋。我特地提前搭飞机到旧金山,又租车在山路上开了三个小时,找到一家做鞋子做得很好的店铺。店主法兰克先生是我的朋友。我告诉了他我的行程,
期刊
唱戏是复旦大学不少名教授的家常便饭。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复旦登辉堂(又名400号大礼堂,今相辉堂),名教授们常常粉墨登场。  “赵家班”全家上阵  在登辉堂演出最多的,大概要算赵景深先生了。赵景深(1902—1985)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他自1930年起就在复旦大学任教,是著名的中国戏曲史家,被刘大杰先生称为编、导、演、唱俱佳的戏曲通才。  赵景深在课堂上主讲古典戏曲,喜欢言传身教,示范表演
期刊
有时候,我们反复整理房间,当我们环顾四周时,却发现没啥进展。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地解决,只需遵守一个原则:一物进一物出。即每当家里增添新物品时,必须去除一件功能相似的旧物品。这个策略可以确保你家里的东西不会多得泛滥成灾。  在处理相似的物品时,一物进一物出的原则最有效。衣橱里要添一件新衬衫的话,必须取出一件旧衬衫;增加一本书,那就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如果要添置一套新盘子,那么旧的那套就请出去吧;要
期刊
62岁的王振海是辽宁省抚顺市的一位锔瓷匠人,别号“王老邪”“关东鬼才”。他自幼父母双亡,4岁那年就来到北京,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别的孩子还在弹玻璃球、跳房子时,王振海就已经给做锔匠的爷爷打下手,跟着他走街串巷揽生意了。爷孙俩挑着担子,打着拨浪鼓,一边走一边吆喝:“锔盆锔碗锔大缸……”  瓷器既坚固又脆弱,日常生活中难免有破损碎裂,不忍將之丢弃之人,便会拿去找人修复。经锔瓷匠人之手,它们便能起死回生。
期刊
如果你热爱巴赫的音乐,那你一定绕不开古尔德这个发烫的名字。22岁那年,古尔德初抵美国,以一部《哥德堡变奏曲》成为因演奏巴赫的音乐而光芒四射的名星。他像一位探险家,另辟蹊径,拐向矿藏深处,发掘出音乐的钻石。  这部作品宛如库容强大的水库,而古尔德解放了以往循规蹈矩的演奏。一个个行云流水般的变奏仿佛有着治愈功能。这个演奏版本从诞生之日起就熠熠生辉,经得起时光的磨损。  让人为之惊诧的并不单单是这个年轻
期刊
7年前装修时置下的立式衣柜的碰珠坏了,衣柜门合不上,于是我到市场上去买碰珠。  第一家店挺大,营业员是个精致的女人。她坐在那儿不停地刷微信,见有顾客上門很高兴,但她就是不明白“碰珠”是个什么玩意儿。最后,她把柜台里所有的小配件都给我搬了出来,一个一个地拿给我看——“是不是这个?”  第二家店也挺大,老板是个中年男人,正在玩电脑游戏。我问他店里有没有碰珠,老板一脸莫名其妙。  第三家是家小店。一问,
期刊
古时制砚、购砚为的是用,记账、写信、写春联或者画画,不可或缺。我小时跟随乡人陈显达老人习画,下笔前先要理纸磨墨。过去的书画家常说:人磨墨,墨磨人。就是说把急躁的性子一點一点磨下去,心性澄明,笔端自有烟云。吴悦石先生在《快意斋论画》中亦云,今人图方便使用墨汁,因而缺少了旷逸之心,也失去了悠游之态。他认为“笔墨生发在千磨万磨之中,中国书画不磨墨则不知其所以”。  就我了解,除了极少数老派的书画家,大多
期刊
像许多大作家一样,欧·亨利小时候就喜欢看小说,被《一千零一夜》迷得神魂颠倒,小小年纪就开始模仿写作。像许多大作家的父亲一样,欧·亨利的父亲一直反对儿子写小说——那些没用的东西,他要儿子学几门可以用来谋生的手艺,以免老来穷困潦倒。  欧·亨利是笔名,他的原名是威廉姆·波特。小波特3岁丧母,父亲老波特是个医生。在老波特的安排下,小波特选修了药剂学,后来进药房当了个小伙计。在家里人看来,这是份有保障的工
期刊
艺术,我打小就“拳打脚踢”地酷爱。那时候我忙活着哪:演话剧、朗诵、吹笛子、打扬琴、拉手风琴、跳舞、唱歌。学校里演出六个节目,我能上四回台,弄得在学校当老师的爸爸看着我直犯糊涂,说:“你算干吗的?”  可是直到说上相声,我总感觉没有出头之日。我总结经验:不是我不行,是我没遇见贵人。  我有贵人相助的艺术人生,是从与师胜杰一起说相声开始的。打那时起,人生命运的天平就一直往我这边倾斜:马季选我进了北京,
期刊
提起和政秧歌,甘肃临夏地区的人会不约而同地跷起大拇指,说:“讲究!”  隆冬腊月,天上飞舞着柳絮般的雪花,和政县城人声鼎沸,人们摩肩接踵,匆匆置办着各种年节用品。这时,突闻鼓声阵阵,扣人心弦。我大为惊异,忙向路人探询,才知道原来是秧歌队在预演。  腊月的雪花、鼓声和秧歌交织在一起,使新春的欢乐气氛显得更浓。我经人指点,循着鼓声走去,一路上弥漫着阵阵油香。我深吸一口气,情不自禁地低语:“农家乐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