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因此,传承文化就是各界社会成员对民族共同体内部的文化进行接力一样的纵向传递过程。我国的皮影戏文化的传承不仅指的是某一个具体民族内部文化传递与发扬,更是指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进行传播与继承。新的文化氛围要求进行广义上的文化传承,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传播与皮影戏文化传承的密切关系,并做到主动保护与发扬皮影戏文化,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關键词】:文化;皮影戏;传承
一、皮影的概述
皮影戏是我国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借助弄影技术进行表演。具体是由演员操作着偶人借助幕布、灯光等道具的加持,进行唱念、演奏,给观众呈现出一整套的戏剧表演。
皮影戏可以说是我国传承历史最悠久的戏剧形式之一。皮影戏起源于汉代,并在隋唐时期获得持续发展,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之后的朝代更替也没有衰落,而是获得了较为长远的发展,因而被称为“电影始祖”。皮影的创始来源于汉代帛画、画像的手法,并在唐宋寺院壁画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在皮影戏的表演中,大多使用江南丝竹弦乐,悠扬的曲调也是民间艺术一绝。同时我国皮影戏的种类复杂,分布广泛,每个地区对皮影戏的称呼也存在很大差异。除了皮影之外,还有“驴影戏”、“皮国头”等叫法,实际上都是一回事。
我国皮影戏于2006年入围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8年进行了增补。在所有的入选戏剧门类中,只有皮影戏将民间工艺美术和戏剧表演相融合。皮影戏展现着我国民间文学剧本创作的灵魂,将其汇入了方言和民间音乐,实现了很大意义上的“跨界”。同时皮影戏实现了各大流派百花齐放,地域、年龄和文化水平等覆盖度极为广泛,因而优于很多地方戏。
二、皮影文化传承的价值
皮影戏源于农耕社会,与民间精神紧密连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民间文化的重视度加深,为皮影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因此,皮影戏在历史的车轮中滚滚向前,其文化传承的价值意义也愈发凸显。
(一)文化教育功能
通过对南方和北方皮影戏的研究,皮影戏承担着幼儿以及青少年教育的一部分。从国家政府到皮影戏传承人、艺人等,都意识到了文化传承要从小抓起。因而,更多的皮影戏艺人和保护人将皮影戏送入学校,教小学生制作皮影,意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儿童对民间古老文化的兴趣。事实证明,皮影戏有能力承担教育的教育功能,将历史的伦理纲常、民俗信仰转化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工具,为德育、美育等提供一种途径,让学生在课余生活接触更为纯粹的民间艺术。
(二)娱乐审美功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追求娱乐和审美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皮影戏也在顺应着时代需求进行改革创新。当前的皮影戏主要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进行创作。放眼现今皮影戏作品,更多的利用了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为大众营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表演艺术,让大众享受着视觉盛宴的同时,沉迷于梦境与幻想之中,从而赢得口碑。本质上来说,这种娱乐化得益于皮影戏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就是皮影戏传播渠道和方式的现代,传播范围扩大,传播速度快,质量高,也更贴近大众,不仅保证了作品的观看,更使得皮影戏越来越趋向娱乐化。
(三)传播文化功能
皮影戏能够带动经济和文化双面发展。皮影戏的发展需要人文交流的支撑,各国进行经济合作的同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是两个国家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皮影戏有利于中国文化市场的开拓,为文化传播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受众,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消费主体与市场空间,也拓展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领域。还能够促进各国传统文化汲取新文化后焕发新的生机。
三、中国皮影戏在当前文化氛围中的发展
(一)挖掘文化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
传统皮影戏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的特色资源,把传统文化与当代创新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华文化。皮影戏才能通过传播与发扬让中华文化真正走出去,丰富世界文化的宝库,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对地区皮影戏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等方面的了解。只有对外部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抓住各国的流行趋势,抓住受众心理,进而针对不同国家的具体价值取向,研究符合受众要求的文化产品,提供受众需要的文化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外部阻力,更容易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拓展皮影形式,促进皮影现代化
皮影戏应该改进传统制作方式,在制作材料与色彩上选择更为现在人所可以接受的元素,加强构图技巧的提升。同时发展皮影戏的周边文化,将皮影戏溶于其他艺术形式,将皮影元素溶于十字绣、玩偶、艺术装裱等形式。不仅有利于皮影戏更为广泛的传播,还能够充分挖掘起经济价值。
同时,皮影戏的表演形式有待进一步扩大。以前皮影只是一种民间文化,大多在农村搭建舞台表演。如今光影技术的大放异彩,预示着皮影戏走进剧院,荣登大雅之堂不再是梦想。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利用现代技术包装,让皮影戏与现代接轨,不仅发扬了皮影戏文化,更推动着中华民间文化的传承。
(三)培养艺术人才,保证皮影文化流传
我国传统手艺一般都是依靠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随着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一些家族没落,另一方面家族中新一代年轻人选择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也逐渐减少。民间艺术的传承举步维艰,受到了制约。同时,我们的教育专业设置也受到市场需求影响,忽视了传统工艺美术的教学,
选择以皮影戏表演为生存技能的人极为少数。因此,皮影戏行业更应该注重专业艺术人才的汲取。招收广泛的专业人才,例如美术、戏剧人才等,并鼓励这些人才进行创新,拓展皮影戏的受众范围。
四、结束语
皮影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文化,经历了历史的兴衰、朝代的更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彰显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如今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皮影戏文化的传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皮影戏文化唯有抓住先机,创新自我,才能够获得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全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传承要素——以罗山皮影戏为例[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03):71-74. [2017-09-25].
[2]陈楚桥,张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复州皮影戏为例[J]. 今传媒,2016,24(02):146-147. [2017-09-25].
[3]陈胜容.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视角的唐山皮影戏传承与创新[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9):72-74. [2017-09-25].
[4]樊匀.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皖南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梧州学院学报,2017,27(02):75-79. [2017-09-25].
【關键词】:文化;皮影戏;传承
一、皮影的概述
皮影戏是我国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借助弄影技术进行表演。具体是由演员操作着偶人借助幕布、灯光等道具的加持,进行唱念、演奏,给观众呈现出一整套的戏剧表演。
皮影戏可以说是我国传承历史最悠久的戏剧形式之一。皮影戏起源于汉代,并在隋唐时期获得持续发展,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之后的朝代更替也没有衰落,而是获得了较为长远的发展,因而被称为“电影始祖”。皮影的创始来源于汉代帛画、画像的手法,并在唐宋寺院壁画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在皮影戏的表演中,大多使用江南丝竹弦乐,悠扬的曲调也是民间艺术一绝。同时我国皮影戏的种类复杂,分布广泛,每个地区对皮影戏的称呼也存在很大差异。除了皮影之外,还有“驴影戏”、“皮国头”等叫法,实际上都是一回事。
我国皮影戏于2006年入围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8年进行了增补。在所有的入选戏剧门类中,只有皮影戏将民间工艺美术和戏剧表演相融合。皮影戏展现着我国民间文学剧本创作的灵魂,将其汇入了方言和民间音乐,实现了很大意义上的“跨界”。同时皮影戏实现了各大流派百花齐放,地域、年龄和文化水平等覆盖度极为广泛,因而优于很多地方戏。
二、皮影文化传承的价值
皮影戏源于农耕社会,与民间精神紧密连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民间文化的重视度加深,为皮影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因此,皮影戏在历史的车轮中滚滚向前,其文化传承的价值意义也愈发凸显。
(一)文化教育功能
通过对南方和北方皮影戏的研究,皮影戏承担着幼儿以及青少年教育的一部分。从国家政府到皮影戏传承人、艺人等,都意识到了文化传承要从小抓起。因而,更多的皮影戏艺人和保护人将皮影戏送入学校,教小学生制作皮影,意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儿童对民间古老文化的兴趣。事实证明,皮影戏有能力承担教育的教育功能,将历史的伦理纲常、民俗信仰转化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工具,为德育、美育等提供一种途径,让学生在课余生活接触更为纯粹的民间艺术。
(二)娱乐审美功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追求娱乐和审美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皮影戏也在顺应着时代需求进行改革创新。当前的皮影戏主要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进行创作。放眼现今皮影戏作品,更多的利用了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为大众营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表演艺术,让大众享受着视觉盛宴的同时,沉迷于梦境与幻想之中,从而赢得口碑。本质上来说,这种娱乐化得益于皮影戏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就是皮影戏传播渠道和方式的现代,传播范围扩大,传播速度快,质量高,也更贴近大众,不仅保证了作品的观看,更使得皮影戏越来越趋向娱乐化。
(三)传播文化功能
皮影戏能够带动经济和文化双面发展。皮影戏的发展需要人文交流的支撑,各国进行经济合作的同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是两个国家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皮影戏有利于中国文化市场的开拓,为文化传播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受众,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消费主体与市场空间,也拓展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领域。还能够促进各国传统文化汲取新文化后焕发新的生机。
三、中国皮影戏在当前文化氛围中的发展
(一)挖掘文化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
传统皮影戏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的特色资源,把传统文化与当代创新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华文化。皮影戏才能通过传播与发扬让中华文化真正走出去,丰富世界文化的宝库,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对地区皮影戏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等方面的了解。只有对外部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抓住各国的流行趋势,抓住受众心理,进而针对不同国家的具体价值取向,研究符合受众要求的文化产品,提供受众需要的文化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外部阻力,更容易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拓展皮影形式,促进皮影现代化
皮影戏应该改进传统制作方式,在制作材料与色彩上选择更为现在人所可以接受的元素,加强构图技巧的提升。同时发展皮影戏的周边文化,将皮影戏溶于其他艺术形式,将皮影元素溶于十字绣、玩偶、艺术装裱等形式。不仅有利于皮影戏更为广泛的传播,还能够充分挖掘起经济价值。
同时,皮影戏的表演形式有待进一步扩大。以前皮影只是一种民间文化,大多在农村搭建舞台表演。如今光影技术的大放异彩,预示着皮影戏走进剧院,荣登大雅之堂不再是梦想。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利用现代技术包装,让皮影戏与现代接轨,不仅发扬了皮影戏文化,更推动着中华民间文化的传承。
(三)培养艺术人才,保证皮影文化流传
我国传统手艺一般都是依靠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随着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一些家族没落,另一方面家族中新一代年轻人选择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也逐渐减少。民间艺术的传承举步维艰,受到了制约。同时,我们的教育专业设置也受到市场需求影响,忽视了传统工艺美术的教学,
选择以皮影戏表演为生存技能的人极为少数。因此,皮影戏行业更应该注重专业艺术人才的汲取。招收广泛的专业人才,例如美术、戏剧人才等,并鼓励这些人才进行创新,拓展皮影戏的受众范围。
四、结束语
皮影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文化,经历了历史的兴衰、朝代的更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彰显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如今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皮影戏文化的传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皮影戏文化唯有抓住先机,创新自我,才能够获得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全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传承要素——以罗山皮影戏为例[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03):71-74. [2017-09-25].
[2]陈楚桥,张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复州皮影戏为例[J]. 今传媒,2016,24(02):146-147. [2017-09-25].
[3]陈胜容.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视角的唐山皮影戏传承与创新[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9):72-74. [2017-09-25].
[4]樊匀.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皖南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梧州学院学报,2017,27(02):75-79. [2017-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