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析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f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如何根据社会需要,科学树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设计未来人生,一时间成了在校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职业生涯规划,一个关乎大学生终身发展的崭新理念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它在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优化个人素质、实现职业理想、开拓美好前程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基本内涵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1]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根据主客观条件拟定出合理可行的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就其学科发展而言,职业生涯规划研究30年前在美国诞生,之后被引进各个国家并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从第一部系统阐述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专著问世到现在仅仅几年时间,现在国内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还比较少,整体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尚处于启蒙时期,但其核心理念已被一些先进企业接受并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热点。相比之下,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可操作性强的技巧与方法。然而思想认识的觉醒必将推动这项工作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入发展,相信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春天会很快到来。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特征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阶段也是大学生个体学生生涯的关键期和职业生涯的探索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呈现出多种特殊性:
  首先,从“职业性”角度分析。美国著名学者金兹伯格(E Ginzberg)率先提出了“职业性”概念,即“人的职业能力和对职业的认识之类的特征是发展的、演进的,是一个不断成才、不断成熟的过程”。[2]这种“职业性”决定职业选择及其正确、成功与否,成为人们迈入社会生活、完成社会化的动力与导向系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大学生的“职业性”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对外部职业的认识与了解仅仅以其所学专业为基础,往往忽视了职业的真正内涵和职业选择中所蕴含的职业兴趣因素和职业能力要求,而随着其“职业性”的发展,必然带来其职业行为及意识的变化,导致与先前不同的职业选择。
  其次,从生涯认知角度分析。涅菲卡门波(Knefelkamp)和斯列皮察(Slepitza)从认知学说出发,提出了认知发展的生涯发展模式理论,[3]发现在社会人的生涯发展历程中,有九大认知项目发生变化并对个人生涯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项目是:控制信念(locus of control)、分析能力(analysis)、综合能力(synthesis)、语意结构(semantic structure)、自我处理(self processing)、开放及有弹性的见解(openness and alternatives)、负责任(ability to assume responsibility)、扮演新角色的能力(ability to take on new roles)和自我冒险能力(ability to take risks with self)。按照这九个项目所构成的变量,该理论把人的生涯认知发展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和九个阶段,认知发展层次则呈现出从模糊到清晰、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状态。从大学生的生涯认知实际考量,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个人智力水平、人格特征等将会影响他们职业发展的九个认知项目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差甚远的发展水平,使他们的生涯认知程度自然地“散布”在各个时期的各个阶段,并且这种认知还会随着时间、经验、受教育程度而改变,使得他们职业的选择与调适成为一种个性化的连续性过程。在大学生实际的职业发展中,可以通过调控、改变这些影响因素来发展自己的生涯认知。
  再次,从“职业锚”角度分析。“职业锚”理论最初来源于美国管理学家爱德加·薛恩的“职业生涯系留点理论”,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作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4]也就是人们选择或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目标。由于以上所述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性”“生涯认知”及对外界环境的认识有盲目、不准确之处,他们现在所持有的就业动机与职业价值观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并受到客观实践的矫正,才能够正确、清楚地显现出来。
  
  有效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求
  
  罗素说:“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深思熟虑的筹划,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1.树立崭新的思维理念。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著名的“人生需求理论”,指出人的需求由低级向高级层次递进。而所有这些需求实际上都要通过职业生涯活动来满足,尤其是高级人生需求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职业生涯进展状况。换而言之,每个人都希望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成就,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大学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差别就在于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说,大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和即将面对的世界是非常广阔的,职业生涯规划正是要帮助大学生在憧憬人生成功的过程中选择好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因此,每一个大学生都应立足眼前,着眼未来,牢固树立“职业生涯在于规划”的基本理念。
  2.把握具体的规划要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对职业目标、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行动策略的规划。其中职业目标的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它们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等条件为依据,要求必须清楚、合理。对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规划,通常要考虑“想往那条路线发展、能往哪条路线发展和哪条路线可以发展”[5]三个问题,并对此进行综合分析,准确确定自己的最佳职业生涯路线。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到大学的各个年级层次,应设计为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的提升职业素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行动策略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教育、训练、人际发展、晋升等操作,这些措施的规划也要特别具体。
  3.遵循科学的规划原则。首先,要准确评估自己的主观条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个人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地分析评价,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冷静面对自己的不足;既不要盲目夸大,更不能过分否定,力求客观准确地确定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其次,要客观分析所处的内外环境。要分析环境因素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环境对个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既要考虑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要考虑职业的发展前景,同时还要考虑竞争对手对自己可能造成的不利方面。再次,要及时修订自己的规划方案。由于自身“职业性”“生涯认知”的发展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在实践中加以修订,以更好地符合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4.施行有效的规划管理。这也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找准差距。分析目前自身的状况与实现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的差距,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缩小差距的过程。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规划时,要准确认识到自己的“职业性”“生涯认知”水平的发展状况与所构建的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之间所存在的距离,认识到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与职业目标的要求之间所存在的距离,认识到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自我心理素质及其调控能力的状况等。同时,要根据发展目标的需要,创造所需要的条件,尽快缩小差距,提升个人职业潜能,这样才能离目标越来越近,更好地促进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二是找对方法。在分析差距的前提下,方法是否正确,决定了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程度。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错误,事倍功半。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一生的规划,更需要借助科学、正确的方法,使其实施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特别是作为对职业生涯规划知之甚少的大学生,亟需增加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了解,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主动听取专家的讲解指导,自觉进行职业生涯咨询辅导,积极参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体验,在遵循职业生涯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实行科学有效的规划。三是积极行动。歌德说:“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应用;仅有愿望也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行动。”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立即行动。如果没有切合实际的行动,职业生涯规划只能是一纸空文、纸上谈兵,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意义。所以,务请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从现在做起,瞄准目标,充满信心,脚踏实地,按照既定的职业生涯规划马上行动起来,那么,美好的一切将会真实而明确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参考文献:
  [1]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邱美华,董华欣.生涯发展与辅导[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7.
  [4]陆桂芹,等.职业锚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
  [5]张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肿瘤位置、大小、病理类型与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肺癌下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  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首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合并单纯
我的心如同一块沉甸甸的巨石。  这天我起得很早,天空还是一片压抑。沉重的空气,纠缠着我如麻的心。  我是一个失败者。  开学不久的一次考试,“110分”。就连原来被我因成绩“鄙视”的人都高我10分。这是怎么了?我作为一个学生,就有责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我努力了,付出了,我就有权利获得应有的收获。可是,没有,我没有对自己负责,我没有对老师负责,我没有对父母负责,我没有对每一位关心我的人负责。我是一个
余与湘人弘征兄自七十年代晤识以来,已凡廿馀载。虽平素音讯稀而遇面亦少,然持续至今未断,当是有诸多合契相通之处。盖两人生年前后相差无几,五七风云中都曾扣戴一顶“右”冠
目的:狭义的无复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心外膜冠状动脉再通后,心肌组织水平的再灌注不完全,甚至出现无再灌注的现象,是心肌缺血再灌注后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发生无复流后患者的住
有这样的话萦绕耳边,挥之不去;  有这样的话震撼人心,感动天地。  ——题记   “放弃我吧,去救别人”  天昏。地暗。地动。山。  “5·12”大地震把汶川等地变成了一片废墟。无数人被掩埋在了废墟之下等待救援。  5月16日的夜晚,救援人员在废墟下发现了一位名叫杨云芬的受难者。  一小时又一小时过去了,杨云芬腿上重如千斤的大石块始终推不开,吊不起。救援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新的救援方案开始实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了诸多新的挑战,推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是化解问题的有效策略。而任何一项职业的专业化,都必须有其规范的、可持续发展的后期培训和学习体系,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重点同样也在于队伍的后期培养上。在建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训体系过程中,必须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点,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做好辅导员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决定辅
目的:维生素D不仅是维持小儿生命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素,还是一种免疫调节激素,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腹泻病的关系如何,通过检测本地区腹泻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系列教学活动.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兴趣不高这一特点,本文对项目教学方法在高职英语中的如何运用及实用性展开探讨.
经常见诸报端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诸如,几百个大学生争抢一个殡仪馆工作岗位,大学生竞聘农民工岗位工作,研究生面试不谈薪酬等等,体现出在大学生中形成就业危机。如何面对就业危机,也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严峻的就业形势    从1999年起高校开始不断扩招,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近五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实际面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据劳
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通常认为说和写是主动技能,听和读是被动技能.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80年代以来,听力理解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注意.实际上,在英语的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