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信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egua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缺乏主动和热情,甚至根本就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对学生影响最大、最深的,则是学生的心理障碍和认识障碍,也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信度的怀疑。因诸多社会原因,许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政治有种畸形的认识和偏见,他们认为:思想政治课学不学、听不听无所谓,考试前背一背就能应付。关于这一点,社会观念和舆论恐怕要负主要责任,因而要根本解决它恐怕也得靠社会观念的改变和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思想政治课教师则要负担起“培基固本”即提高思想政治课信度的任务。而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信度,就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思想政治课重要性,必要性的教育。
  思想政治课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并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得以贯彻。但因年龄和认识的局限,学生很容易陷入理论联系实际的“误区”,许多学生往往把课本中的政治理论和观点与周围的现实生活情况两相对照,却得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理论和现实“对不上号”,政治理论和观点不少是“虚假”的。思想政治课的信度由此开始下降。随着教学的展开、学生眼界的扩大、社会知识的丰富,思想政治课的信度不升反降。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理论和现实关系的教育,指导学生理顺和正确认识理论和现实的关系。
  一、要让学生把理论和现实区分开来。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时时提醒学生:理论不等于现实,它也不是现实的“影像”。理论是对现实的提炼,是对现实的超越。它来源于现实,以现实为基础,又高于现实,从高处来认识和指导现实。因此,理论与现实不能完全吻合是理论知识的内在特征,也是理论的意义所在。反之,理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它对现实就失去了作用,我们还学理论干吗?学生一旦树立了这种“理论来源于现实又高于、超越于现实”的观念,就再也不会对政治理论和观点产生类似的疑问、得出错误的结论,思想政治课的信度也能得以保持和提高。
  二、应帮助学生认清现实的“误区”和理论的相对性。
  要追求科学和真理,反对谬误和偏见,为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现实和理论。现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具有客观性,但不可能所有现实现象都是科学的、合理的。现实中有许多谬误和偏见,有许多丑恶和陈腐的东西,这就是现实的“误区”。比如官僚主义、以权谋私、钱权交易、仗势欺人、各种犯罪、拜金主义等社会的许多腐败现象,犹如清洁城市中的某些角落还堆积着发出臭气、令人作呕的垃圾一样。理论只能抛弃和超越这些腐败现象,对它进行分析和批判,但不能在理论上去倡导它,更不允许存在着表现和容纳这些腐朽现实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现实高于一切”和“只有和现实相吻合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的观点,并教育学生:我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目的就是引导我们和人们走出现实的“误区”、人生的“误区”。
  政治理论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它挖掘社会现实内在的主要的本质规律,它赞美和倡导进步的公正的社会现象,批判和舍弃陈旧的腐朽的社会渣滓,因而政治理论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的洗涤和净化,是人们对现实社会发展走向的追求和探索。政治理论也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即使是科学的理论、是真理,它也是相对的、不断发展的,有待于扩展、深化和发展。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帮助学生抛弃“求全”的想法,反对“绝对正确”之类的观点,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理论。只有这样,在学习政治理论时,学生才能坚持正确的科学的东西,反对谬误和偏见,对不完善的、认识不足的加以完善和发展。只有科学地认识了现实的“误区”和理论的相对性,才能在理论联系实际时不致于否定政治理论的实用性和意义而降低对思想政治课的信心和追求。
  三、要让学生确信,政治理论对现实生活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科学政治理论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它能使我们综观全局,高瞻远瞩,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确定事物前进的方向;它能成为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思想武器;它能给我们提供科学的认识工具和方法,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人们按照它行动,就可以减少盲目性,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的政治理论则能为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资料的生产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持,它对现实生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学生对政治理论认识的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信念也将大增,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将不断增强和提高。如果把这种认识教育与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贯穿在一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态度也将大为改观。
其他文献
摘 要:升入高中阶段,可以把数学的学习当作一个新的起点。要想学好数学其实并不难,笔者就如何解决学生学习数学中存在的畏难情绪、怕学数学的心理障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学习 数学兴趣 学习方法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发现许多同学有怵头、恐惧、厌烦学数学的心理。由于怵头、恐惧、厌烦这种心理的存在,又形成了不爱学、不想学甚至对数学逆反的恶性循环。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将直接影响今后的学习。升入高中阶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观念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学校和家长在要求孩子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它不但是学生获得优异学习成绩的基础,也是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必要保障。但是现在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这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关
期刊
物理是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比较独特的学科,有灵活多变、综合性强、逻辑思维能力强、空间想象能力强以及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高等特点,进入高一以后好多学生马上成为“物理困难生”,大量的这样的学生又使物理教学质量下降。因此现实要求我们不得不深入了解形成“物理困难生”的原因,并找到对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造成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  1.缺乏主动性,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一后,还像初中那样
期刊
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的解题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是必要的,但并非越多越好,题海战术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弱化解题的作用。要克服题海战术,强化解题的作用,就必须加强解题的规范。解题的规范包括审题规范、语言表达规范及解题后的反思三个方面。  一、审题规范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有
期刊
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抛砖引玉。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丰富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大家都知道,大多数的学生对数学不感兴
期刊
学生写作训练,从小学开始,各种文体反复多遍,无论是结构设计、手法表现还是语言应用,可以说是熟练了许多,但是写作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如写作思维囿于固定模式,缺乏变化;情节编选痕迹明显,缺乏真情实感;人物形象单一,缺少生活基础。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写作思想被动,没有真正把写作变成自己有意识主动地去表达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让他们在写作中动起心来。  —、通过培养兴趣激活学生的心灵  在日常教
期刊
摘 要: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和顿悟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主要有:一、诱导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二、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三、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发
期刊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  现在,中小学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那么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  比如为了激发兴趣,可根据数学内容,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爱好的新题。如在教
期刊
不少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批改作文比愚公移山还难。愚公挖山不止,最终感动了上帝,从此挡在门前的两座大山再也不存在了。可是语文教师办公桌上的“两座大山”搬走了两座又来了两座,永远搬不完,而且往往是教师费力不少,学生收效甚微甚至是劳而无功。所以,作文批改,是令每个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痛的问题。  用什么办法,既能把语文教师从批改的重压解放出来,又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呢?我从工作不久就开始探索能解决这个难题
期刊
纵观《家庭作业的迷思》全书,作者科恩并非全盘否定家庭作业,他只是抨击“传统的”家庭作业形式,或者说抨击的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家庭作业形式,而这种形式无疑是和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极相吻合的。如果他要全盘否定的话,就不必在第三部分“找回理智”里两次提出对家庭作业的建议了。  科恩认为,应设定“没有家庭作业”为内定值,这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是不可能的。我们思考的是,怎样才能使家庭作业更具合理性。  科恩主张把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