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发展”之序,扬“自主”之帆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11月,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作文教学质量,经县教科室推荐,省教科所批准,我校被发展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循序、自主、开放性作文教学研究重点实验基地”,我们正式参与了“循序、自主作文教学法”的研究实验。目前,这一改革实验已经初见成效。
  
  一、改革的内容与措施
  
  1.开设构图、拼图想象作文课
  我们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构图、拼图想象作文放在小学低段。每周一节,雷打不动。充分发挥构图、拼图想象作文课的作用。
  2.实行听记教学
  听记是一种强化效果的“特殊阅读”,是阅读与写作的媒介,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时适当采取听记手段,可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我们在推广时做到三个结合,“三个结合”是指听记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相结合,这样使听记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心灵,还能巩固加深对关键词句段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思维能力。
  3.开设大阅读课
  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学校图书室和教室图书角,让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我们规定低年级每周两节阅读课,中、高年级每周三节阅读课。这样,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习作课上就不会为词句抓耳挠腮了。
  4.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低年级口语交际的形式主要有看图想象说话、创设情景说话、自编自演生活剧、给无声录像配话、续编课文故事。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表达的阵地主要是课前十分钟演讲、自由论坛、名人专访、复述故事、日常会话、辩论、讨论、情境演说型、题说型、对说型等。
  5.自编手抄报
  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要求中高年级学生自编手抄报。每学期八次,每期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且与学生生活、学校工作紧密结合。学生自己亲手组稿、插图、编辑,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绘画、审美、动手等能力。也为读写迁移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6.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和生活日记
  7.自主拟题、互批互改作文
  (1)自主拟题
  所谓自主拟题作文就是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拟题、自由布局、自由表达。
  A.自由选材。学生每次习作前,教师不统一规定习作内容,只大致划一个选材范围,让他们自由选取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来写,教师在作前指导中着力引导学生读懂习作题的意思,解放思想,多角度寻找写作内容。例如,习作题要求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物件,那就引导他们说出小闹钟、储蓄罐等多种小物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一种作为写作的对象。
  B.自由立意。学生依据个人的真实情感和认识能力确定写作目的,既不去迎合教师的愿望,也不免强的拔高立意。例如描写一个人可以表现人物的善良、忠厚、勤奋,还可以表现人物的阴险、狡诈、懒惰。
  C.自由拟题。学生根据所写对象给文章拟定题目,再依据题目展开思路布局谋篇。在拟题的过程中,教师分两步训练学生学会拟题:第一步,训练学生依据要写的主要内容拟定文题。例如写一种小物件,指导学生根据小物件的特点或用途等来拟题,像《储蓄罐》《小闹钟》《精美的手工制作》。第二步训练学生依据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拟定文题。例如写《假如我会——》在学生明确了写什么,说出若干种题材时,教师应当启发他们说一说为什么设想未来的房屋冬暖夏凉,为什么未来的地球满眼绿色,没有垃圾——然后,指导他们依据设想的那种事物的特点来编拟题目。这样,他们就有可能拟出《太阳能房屋》、《绿色地球》等生动的题目。
  D.自由布局。学生拟定题目后,教师不可强调以某篇课文为例布局谋篇,应当启发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创造性地布局谋篇。例如描写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应当提示学生回忆学过的哪些描写景物的文章,看看可以用哪些不同的写作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种,或者综合运用其中的两三种。
  E.自由表达。由于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表达能力各不一样,有的孩子词汇丰富,语言生动,记叙事物往往细腻而生动;有的孩子思维严密,语言准确,但表达却比较平淡;还有一些孩子词汇贫乏,语病较多,很难流畅的表情达意。因此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别,在作前指导中,启发学生依据实际情况记叙事物,抒发情感,不随便使用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也不硬造令人费解的句式,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表达能力遣词造句,让他们自由地表情达意。
  (2)作文批改
  面批面改
  学生每次习作时,教师抽取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进行面批面改,这和学生之间的互批互改同时进行。其方法是通过与学生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写作文较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面批面改是一种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作用,能帮助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学生互批作文提供依据,也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互批互改
  让学生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推广伊始,学校就制定了“抓住两个根本,做到三个明确,落实两个结合”的思路并严格组织实施。
  1.抓住两个根本。一是抓住课题推广要立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动发展这一根本,进行“循序发展,自主作文”综合训练,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的发展。决不能单纯为自主作文而训练,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切入点,作为一种手段。二是抓住提高教师素质这一根本。教师的认识水平、理论素养、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敬业精神等直接影响着课题推广的成败。因此,以课题推广为着力点,积极创造条件,落实各项制度,让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鼓励大家创造性地投入推广工作。
  2.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课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课题弥补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命题作文、作法指导,忽视学生自主作文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同时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动发展,有助于大语文教学体系的形成,并带动了各学科教学的整体发展。二是明确课题推广训练的目标要求。其一是改革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低年级“听读记说编评”、中高年级“读思议说编评”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基本模式。其二是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其基本模式是第一课时训练学生依据要写的内容拟订题目,然后自由选材、自由布局、自由表达。第二节课教师抽取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进行面批面改,其余学生组成四人一组进行互批互改,让学生为同伴写有针对性的评语。三是明确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对人、事、物、景等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体验,对各类信息的感受是学生习作素材的基本来源,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去采访、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并向学生推荐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组织志愿队,到街道争做环保小主人,到田间体验生活。学生就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进作文。在读书背诗中积累语言,丰富词汇;通过生活日记、观察日记、读书笔记、自编文集等多种形式进行练笔;通过课外采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落实两个结合。一是课题推广与家庭、社会相结合。“过把交警瘾”、“今天我当家”、“小记者在行动”、“客串主持人”、“争做环保小主人”等活动的开展开阔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以及积极探索、大胆实验、执着追求的精神。二是将典型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二、改革的效果与体会
  
  循序自主作文在我校推广一年来,有力地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辐射并带动了其他学科,使学生的总体素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一教学法正确处理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把教学重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从根本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由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在学习中成了真正的主人。正确处理了学生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的关系。指导,集思广益;写作,取各家之长;批改、点评互相切磋,互相质疑,互相提高。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信息的多项交流,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创设了师生配合,生生配合研究问题的群体学习氛围。由于“循序发展、自主作文”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了他们动手、动脑能力。中学生具有好奇心、表现欲,“循序作文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表现的机会,可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其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理念发生了极大变化
  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上观摩课,开展课题研究交流会,有力地提升了教师素质。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由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1.互动、交往的师生活动方式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建立起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人道的、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体会到自由、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学生学习方式观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孩子们敢于批判,敢于怀疑。学生在批判、怀疑中成长起来,课堂上有了创意回答,课下里实践能力得以彰显。
  自参加循序作文教学改革以来,老师们都改变了陈旧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独立的、发展的人,能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实现了由“学科本位”到“学生本位”的转变。
  (二)教学方法在不断改进
  “循序发展,自主作文”教学课题研究从整体着眼,从方法入手,将作文教学直接切入到“自主学习、凸现个性,张扬自我”的轨道上,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内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学习、发现、探究,教师起到点拨、解疑、升华的作用,使教师的教学方法真正服务于学生,服从于学生。
  (三)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1.阅读兴趣大大调动起来了
  “循序自主作文”成果推广以来,我校学生不但喜欢看书,还喜欢买书,校园内外,学生借书、买书、读书蔚然成风。
  2.阅读数量大幅度增加了
  由于我校开设了大阅读课,每周学生在阅览室里读书二、三节课,另外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一个中午去图书室借阅图书,所以学生的阅读时间很充分。读物来源也得到了保证:我校藏书2万余册,生均15册,每班有一个读书角,少则几十本,多的达一百本,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每人还订了适宜自己看的一报一刊。我校还上了宽带网,因而学生还充分利用电脑课在网上查阅资料。由于时间和读物都得到了保证,因此课外阅读量大幅度增加。
  (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相对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写作时如行云流水,互批文章时可以畅所欲言,不受任何阅读问题的约束,阅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阅读能力得到增强,经过老师有计划有重点的指导,学生在大量的读书中反复运用各种读书方法,提高了阅读速度,阅读的一些好习惯也逐渐形成。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思的能力,摘录好词妙句佳段的能力,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把握主题思想的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联想和想象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2.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由于老师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口语交际表达训练,学生已养成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与人交谈的习惯。在学校开展的小记者采访团外出采访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赞同。纷纷赞扬我校学生个个都是外交家。
  3.写作水平有了提高
  阅读和生活实践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自编手抄报,自编文集储备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写作材料和思维材料,学习了表达技巧,又通过参加生活实践,去体验,去品味,写起文章来也就得心应手。尤其是学生通过互批互改作文,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两年来,我校学生的作文诗歌已有15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有20人次在市县两级读书征文等比赛中获奖。
  4.学生的综合智力得到了进一步开发
  从本质上讲循序自主开放性作文教学是建立在课内外读写活动和各式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之上的。学生通过读写,可以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开拓视野,发展能力。学生边读,边思、边写,整个读写过程都伴随着心智活动。它既要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也要用形象思维进行再现、联想和想象等。大量读写为开发智力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开放性的作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天地。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精神。
  5.提高了学生的评论水平。学生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批改,但评语却不受教师的限制。他们的看法、观点是自己真实的感悟、客观的评价。学生评论水平的提高不能不说是“互批互改互评作文”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6.相应地减轻了老师的批改负担。施行互批互改后,我们还改革了语文教师的批改任务要求,由以前的全批全改,改为每次只改全班同学的三分之一,这样减少了批改的数量却提高了批改的质量。
  7.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革新和创造能力。这个方案中十分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重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改别人的作文时学生修改文章的神经极其活跃,这样既使他们指出优点,评价缺点,也使他们从中学习了人家的长处,取长补短养成了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8.自编文集使学生养成了整理作业的好习惯和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学生通过翻阅他人的文集扩大了阅读面。在封面设计,自由绘图中学会了创造,在创造中体验了快乐。(责任编辑:梁 媛)
其他文献
《海底世界》是苏教版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3.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
摘 要:职业精神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所具备的精神品质的总称,它决定着人一生的成就,必须重视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本文从“立匠品、育匠心、传匠艺”三个角度入手,以“三匠”模式为例,探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实践。“立匠品”指树立匠人的从业品质,如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育匠心”指培育能工巧匠的心思,指创新精神的培育。“传匠艺”指传授出神入化、纯熟精湛的技艺。“三匠”模式目标明确、
新时期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强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小
2014年12月10日,在浙江省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公布了浙江省102所高校2013届本专科毕业生职业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全省47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调查中获总分第一名。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浙工贸特色”和毕业生高创业率的“浙工贸现象”,则是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能够获得此次殊荣的一大因素。  构建“学园城互动生态圈”  在老式厂房改造的学区内创办企业,与学院产
摘 要:本文从扬州技师学院引进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理念入手,以案例形式描述了中德合作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创新了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并进一步阐述如何积极实施“东西帮扶”协作,用现代职教理念进行精准扶贫,旨在为职业教育对弱势群体摆脱贫困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教学改革 课程开发 案例研究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对弱势群体摆脱贫困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职教人从来
一、设计思路    作为四年级学生,在阅读这个故事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并不困难,然而这篇教材篇幅较长,容量较大,怎样描述感人的情境?运用怎样的方法来感悟这感人的情境后面所蕴涵的价值观呢?这是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感悟语言形象、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必须通过潜心品读。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教师紧扣教材提供的文本,通过语言、文字、插图等创设出可感可触的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悟,吟咏品
美术教学应在师生之间讨论交流中进行。在互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平等的关系,引导孩子发现美,欣赏美。在课堂中运用语言对孩子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标准。  即时评价是最快捷、最直接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它能有效地调控孩子的学习过程,使孩子在评价中受到启发。在美术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即时评价,可以让课堂放出流光溢彩。    一、捕捉即时评价的时机    1 孩子理解有偏差时
(嘉兴市秀洲区教研室,浙江嘉兴314000)  题记:“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乌申斯基  《身边的故事》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中的第二课,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关注今天的社会,关注生活的历史。教材围绕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不可分的事例,如家庭、服饰、文字、书籍等,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基本观念,即身边的一切都有历史,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变化
课例一  一、复习《鸟语》,导入新课  (1)出示《鸟语》中的一段话,学生齐读。  (2)师小结过渡:从燕子身上,我们明白了勤劳的可贵;从大雁身上,我们知道了守纪的重要性;从苍鹰那里,我们学到了勇敢。今天老师又将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天鹅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本课的词语,齐读,抽读。  (2)由词入文。这些词语都和课文内容有关,请
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呈现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理图像提取地理信息也是考查地理基本素养的重要方式。然而,地理图像类型繁多,变式多样,让多数学生倍感棘手。因此,如何突破地理图像关,是广大地理教师、学生积极关注并需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以图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突破,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的作用。运用图像导入新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