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插上“有效的翅膀”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踏着课改的春风,数学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数学课堂插上“有效的翅膀”,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才能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 理念学习兴趣参与
  
  
  踏着课改的春风,数学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讲堂”变成了“学堂”,使课堂多了一份动感、生气与活力,有时还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己。一个体现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仅关注教师是否教的“有效”,而且还关注学生是否学的“有效”,只有师生有效的相互促进与发展,才能达到各环节“有效”的目的。
  一、课前树立“有效”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体现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做到心中有学生,把设计“教师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对于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反问自己: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我设计的这个问题,能否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我这样引入新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组习题,以什么方式让学生参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效的目的。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找他们个别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这会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为实施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二、兴趣奠定“有效”基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网络的痴迷。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激发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和愿望。创设情境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做实验等方式来实现,从而用一种别具一格,饶有趣味的方式来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
  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如:讲数学故事、数学竞赛、猜数学谜语、演数学短剧、做数学游戏等。
  3、鼓励与宽容,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要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老师真诚的鼓励,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讲解时进行“有效”指导
  课堂上教师讲什么、什么时间讲都应该讲究策略,把握一个度,讲的多了,不仅剥夺了学生的活动时间,还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效率肯定很低。但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讲去做,由于学生对教材的把握远不及教师,可能会在一些非重点问题上纠缠太长的时间,而在一些重点问题上研究不一定到位,而出现散乱的现象,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进行必要的讲解、指导。
  1、指明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对于适合自学的内容,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或探究时,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对于不适合自学的习题课,教师可以提供问题背景,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兴趣去探究,去学习,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讲解疑点要点,协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在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后,对于学生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拿不准的问题以及存在疑虑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讲解,要让学生明确谁对谁错,了解问题的症结,解决头脑中的疑惑。教师的讲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另外,上课开始前1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记忆效果最好的时间段,也可利用这一时间对上节课要点、疑点进行巩固。
  3、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为“会读”。数学教学中,教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学会归纳要点,以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读法,形成良好习惯,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四、激励学生“有效”参与
  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道题都讲了学生还不会”。这是很正常的,一道题老师讲的再明白,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和动手,并没有转化成他自己的知识。只有经过有效参与、积极思考,才能更好的内化知识。老师要创造一切机会,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
  1、巧设环节,为学生积极参与创设条件。在课堂环节设置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如你来当裁判、数学小门诊、我来闯关等等,这些小环节都可以激励学生有效的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兵教兵,让学生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进行交流与探索。
  2、合理设问,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能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首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让学生知道你问的什么,才好回答。其次,问题的设置应围绕教学的重点、疑点设计,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达到解决疑点、掌握重点的目的。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让小学数学课堂插上“有效的翅膀”
  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中心小学叶常萍
  摘要:踏着课改的春风,数学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数学课堂插上“有效的翅膀”,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才能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 理念学习兴趣参与
  
  
  踏着课改的春风,数学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讲堂”变成了“学堂”,使课堂多了一份动感、生气与活力,有时还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己。一个体现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仅关注教师是否教的“有效”,而且还关注学生是否学的“有效”,只有师生有效的相互促进与发展,才能达到各环节“有效”的目的。
  一、课前树立“有效”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体现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做到心中有学生,把设计“教师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对于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反问自己: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我设计的这个问题,能否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我这样引入新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组习题,以什么方式让学生参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效的目的。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找他们个别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这会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为实施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二、兴趣奠定“有效”基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网络的痴迷。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所以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激发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感和愿望。创设情境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做实验等方式来实现,从而用一种别具一格,饶有趣味的方式来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
  2、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如:讲数学故事、数学竞赛、猜数学谜语、演数学短剧、做数学游戏等。
  3、鼓励与宽容,呵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要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老师真诚的鼓励,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讲解时进行“有效”指导
  课堂上教师讲什么、什么时间讲都应该讲究策略,把握一个度,讲的多了,不仅剥夺了学生的活动时间,还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效率肯定很低。但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讲去做,由于学生对教材的把握远不及教师,可能会在一些非重点问题上纠缠太长的时间,而在一些重点问题上研究不一定到位,而出现散乱的现象,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进行必要的讲解、指导。
  1、指明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对于适合自学的内容,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或探究时,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对于不适合自学的习题课,教师可以提供问题背景,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兴趣去探究,去学习,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讲解疑点要点,协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在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后,对于学生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拿不准的问题以及存在疑虑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讲解,要让学生明确谁对谁错,了解问题的症结,解决头脑中的疑惑。教师的讲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另外,上课开始前1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记忆效果最好的时间段,也可利用这一时间对上节课要点、疑点进行巩固。
  3、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为“会读”。数学教学中,教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学会归纳要点,以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读法,形成良好习惯,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四、激励学生“有效”参与
  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道题都讲了学生还不会”。这是很正常的,一道题老师讲的再明白,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思考和动手,并没有转化成他自己的知识。只有经过有效参与、积极思考,才能更好的内化知识。老师要创造一切机会,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
  1、巧设环节,为学生积极参与创设条件。在课堂环节设置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如你来当裁判、数学小门诊、我来闯关等等,这些小环节都可以激励学生有效的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兵教兵,让学生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进行交流与探索。
  2、合理设问,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能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首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让学生知道你问的什么,才好回答。其次,问题的设置应围绕教学的重点、疑点设计,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达到解决疑点、掌握重点的目的。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只有这样设置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在探究、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3、鼓励引导并举,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最大收获。学生参与过程中,老师也不能做旁观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对有创意的给予表扬,对遇到困难的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及时的鼓励,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增加自信心,养成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盛群力.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只有这样设置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在探究、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3、鼓励引导并举,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最大收获。学生参与过程中,老师也不能做旁观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对有创意的给予表扬,对遇到困难的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及时的鼓励,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增加自信心,养成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盛群力.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本实验应用RT-PCR技术将河南地方分离株A/Chichen/HN43/98(H9N2)的HA、NA基因片段反转录成cDNA,然后对HA、NA基因的上、下游引物进行磷酸化,以cDNA为模板扩增HA、NA基因,再用T4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单纯的知识积累转为化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探究性实验是恰恰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最好载体。化学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知识基础,有的放矢的开展探究实验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创新思维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生命线,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验能力的最好载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的
清晨,我起床到阳台呼吸新鲜空气,忽然发现地雷花开花了.rn它的叶子苍翠欲滴,给人感觉郁郁葱葱的,那些花仿佛是一夜之间从叶子中间冒出来的.有的花儿还没有完全绽开;有的花瓣
摘要:观念是行为的指导,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做起,形成关注课堂教学效益的时间和效益观念,并以素质教育倡导的有效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  关键词:生物 有效 课堂       有效教学是教学的生命,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正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双重目标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它要求教师能够全面的深钻全套教材,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将每一课的训练内容,都置于整个知识结构之中。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善于挖掘,让学生多思考问题,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得到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更新的
摘要:近年来,我国针对国际上教学现代化的改革,相应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项艰巨工程,也是关系全面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一个重大课题。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我们应当首先在这方面深入研究,共同探讨,大胆实践。而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有着特殊的功能。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培养着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
摘 要:正在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树立主体性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质疑,抵达语文课堂新境界。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主体地位 质疑 高效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更是一门艺术。多少年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实行的是教师先写出教案,头头是道地讲给学生听;学生则是记笔记,背答案,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思想性、逻辑性、科学性和方法性很强的学科。物理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现象及规律都要通过实验来推导、判断、分析、证明,大量的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由“看热闹”上升到“为什么”的階段,由被动学习转会化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一、引导学生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