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教学的路径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国家的号召和倡导,高校的思政课程已经开始向课程思政发生转变,其要求课程能够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从思政视角更好地去领会专业知识的内在属性,提高教学效果。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学前人才培养的摇篮,通过深度挖掘艺术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艺术课程的时候既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又能够获得思想上的提高,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会带来诸多益处。基于此,将探讨“课程思政”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的路径,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助力。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学前教育;艺术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108-02
   一、引言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启蒙,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幼儿的成长发展,而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想道德则是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立德树人这一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學前艺术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具备幼儿艺术教育能力的应用类课程,其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侧重学生专业知识和必备技能的学习,教学方向聚焦于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上,而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习。这无疑会对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行,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需要抓住课程思政建设的契机,结合学前教育艺术类课程的特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课程思政”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意义
   (一)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前,国家需要培养适合新时代的人才,也就意味着必须形成适应新时代的育人理念和格局。高等院校作为输送人才的重要载体,兼顾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决定着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在艺术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并非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法使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知识,而是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艺术课程的过程中了解到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减弱对强硬灌输知识的排斥感,从而实现专业技能和思想觉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由于高校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技能本领和文化知识,还要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逐步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能仅具备艺术素养,还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这样才能在日后教学中表现出良好的职业操守,做到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在艺术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度思考教学内容能否与思政内容进行巧妙的结合,借助艺术课程对学生情操陶冶的作用,使思想政治内容可以融入其中,从而拓展学生思政教育的接受面,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爱校荣校情怀,发扬传承美育精神,这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校育人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提升师资的德育教学水平
   在学校进行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教师毫无疑问是最主要的力量,因此教师需要做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主动了解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及国家对教育宏观方向的把控,从而做到在进行传统教育过程中尝试打破既有模式的局限性,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以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尤其是学前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大部分将会成为幼教,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美好的追逐和热爱。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类课程中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美,从而更好地爱自己、爱国家。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课程思政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满足国家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和目标。
   三、“课程思政”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对教学目标进行修订和完善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学生将来的工作需要,其中艺术类课程就是如此,艺术类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在此背景下,一些院校对于学前教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设定时往往没有体现出德育的部分,这就使教师在进行授课中遗漏掉相应的德育教学。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学前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专业技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教师的道德修养所占的比重会更高。因此,高校需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充分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够满足国家对该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订过程中不能仅仅围绕专业知识的传播,还需要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并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发掘背后的育人思想和知识,将这些知识深入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实现人格的不断完善。而且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调研,通过发掘当下幼儿园对教师人才的需求,以培养校内正处于学习阶段的人才。将学前教师需要具备的敬业爱生、遵纪守法、终身学习等根植于思想中,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念和奉献精神。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和规范
   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因为思想政治知识是一门成体系的知识,在进行教授时需要进行精心设计。从而既能够保证与学生的切身实际相结合,又能够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程的讲授中。因此,教师需要巧妙引出话题,并配合合适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同理心,使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并应用于生活中,这样才能提升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找到相应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够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进行自然的融合。尤其是艺术类课程本身就承担着美育工作,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艺术课程有着先天的优势。比如在开展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传统音乐的美妙之处,并结合临近的节庆主题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学习,从而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又比如在进行美术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瓷器等素材,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美妙,从而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一情况可以了解到,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对思想政治内容的学习,使自身的觉悟能够得到提升,唯有如此才能够设计出精妙的课程内容,如此才能带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
   教师在进行授课中不同的授课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授课结果。如果想要将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与思政类课程进行融合,从而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进入学习思政教育内容的氛围中来。教师在讲授不同思政知识点时,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使自身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也能够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前艺术类课程包含的具体科目较为广泛,所以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学科的特色,选择较为适配的手段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团队分工、调查研究、实操练习等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直接的触动和体验,同时也能清醒地意识到思想政治内容就是自身生活、学习的一部分,由此形成与教师良好的互动关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师需要意识到互联网也是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利器,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并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方式,教师会发现原来教学创新是很有意义的。
   (四)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衡量
   教学效果的评价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就目前而言,教师的关注点需要从仅仅关注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播转向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结合,从而响应国家的号召。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需要从评价阶段着手,改变以往仅仅通过考试成绩判定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模式,而是通过对课上反馈等方式来了解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授的整体情况。通过改善评价方式,能够引导师生提高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达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丰富评价方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模拟实践的效果评价、过程评价、教师点评等,丰富而灵活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师生发现课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尽量做到对学生公平、公正。
   (五)对师资队伍进行优化和提升
   为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前专业艺术课程相融合的效果,高校需要加强对教师团队的建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一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需要了解高校育人的基本方法和教学思想。由于现阶段一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教师往往来自艺术类高校而非师范类高校,这就造成教师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经验。这部分教师在进行授课中很难提出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培养方案,而且在教授艺术课程的过程中也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专业知识的讲解中,从而忽略了思政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针对以上情况,拥有一支真正懂得学前教育艺术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打造课程思政的优质师资,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其中既包括艺术类专业教师,又包括学前教学专业教师,让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同课程在一定层面上实现统整,这也为拓展“课程思政”的视角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四、结论
   相信高校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进行学前教育艺术类課程与思政内容的有效融合,形成有参考价值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思路,将会对学生的综合提升和全面培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邢志鹏.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研究[J].戏剧之家,2020(17):150-151.
   [2]谢文丽.思政课程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的探究[J].教育观察,2020,9(24):124-126.
   [3]周延飞.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文教资料,2019(16):165-166.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 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课程思政在顶岗实习中的改革实践,应该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岗位特点,体现职业特色,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职业规划发展,打造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修订课程评价标准,从而创新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优化实践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顶岗实习;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中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材料一:  1月28日,对于全国政协委员的“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教育部回复“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央视发声,“如何理解‘阳刚之气’?男性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表现出刚强之气,是一种美,但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教育不只是培养‘男人’‘女人’,更应注重培养人的担当和责任感”。这一话题激起了社
期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指导并总结了其他章节的精髓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倡导当代大学生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德清县第一中学某同学提问rn考题中,考到标点符号中的引号用法,一般考查重点在哪里?rn你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rn碰到了哪些难题?rn欢迎发邮件“我要提问+具体问题”到ztyuwenk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在增进文化认同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影响、长期积累的过程。其中,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没有文化认同,就不可能坚定文化自信。   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价值体认,文化认同并非一成不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社会不斷发展变化,人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材料一:  文化的含义很广泛,中华文化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应该如何科学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海外传播的视角,我们可以将中华文化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主要是指反映各方面生活的有形文化,包括旅游文化、服饰文化、习俗文化、汉字文化等。“软文化”主要是指反映精神风貌的无形文化,包括心态文化、思维文化、艺术文化等。“硬文化”的海外传播,主要
期刊
[摘 要] 课程改革意味着新教育模式的出现,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现在的教育时代中,教育类型分为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在职业教育这个大类里又划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是受过一定资质传承的教育者通过一定的讲授赋予被教育者一些可以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谋生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在课改出现后,教育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那么对于出现的落
? 莫泊桑在《一生》中说道:“生活既不像想的那么好,亦不如想的那么糟。”在庞大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只不过是一种渺小的存在,社会不会如你所想,大环境也绝非因你而设。这,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呐喊,让更多人听见声音。  ? 正如萨特所言,人具有与生俱来的自由,这体现在人的主体性中。我们不愿被视为固定的物质,因为我们是有灵魂的自由体,所以渴望一切都来适应自己,然而这并非理智的。万物处于永恒变化中,孤
期刊
[摘 要] 了解态度免疫效应及态度抵制现象的原因对传媒艺术类独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降低态度抵制的可能性。列举了学生出现态度免疫应如何应对,分析对策,通过态度免疫原因分析以便利用态度免疫效应加强传媒艺术类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 键 词] 传媒艺术类;态度免疫;应对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结合国家智能制造2025发展需求,以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为例,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整个过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