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写作中要有“读者意识”,为身边的师生或社区的孩子和成年人以及假想的读者而创作!正如名家夏丏尊所说:“所谓好的文章就是使读者容易领略、感动、乐于阅读的文字。诸君执笔为文的时候,第一,不要忘记有读者;第二,须努力地适合读者的心情,要使读者在你的文字中得到兴趣或愉快,不要使读者得到厌倦。”由此可见,心无“读者意识”,岂能写好文章?要想让写出来的文章抓住人心,就要加强“读者意识”,而不能任意挥洒,尽情宣泄,毫不顾及读者。
  明白了“读者意识”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在作文中做到这一点呢?
  一、拥有一个整洁的文面,让读者“爱你没商量”
  若一个人外表整洁,衣着得体,就会让别人心里很舒服;同样,一篇文章有漂亮的文面,自然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很多阅卷老师都是先从整体上浏览卷面,看到清晰整洁、字迹端正的文章,就会精神大振,产生好感,情不自禁地给高分;反之,如果缺乏“读者意识”,写得“龙飞凤舞”“面目全非”,无法辨认,不被阅卷老师判个低分才怪呢。鉴于此,我们一定要装扮好自己的“门面”,让阅卷老师“爱你没商量”。
  二、巧拟一个靓丽的标题,让读者“一见钟情”
  “秧好一半禾,题好一半文”,这需要考生在拟题上花点心思,让作为读者之一的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进而判一个高分。
  1.简。题目用语力求精练简洁,避免烦琐。如朱自清的《背影》,只寥寥二字,但形象感很强,产生画面的美感,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切。题目要准确地表达文章内容。如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文题中的“飞”就准确地揭示了课文内容——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逃生,老斑羚甘当垫脚石,让小斑羚“飞渡”过山涧的故事,赞扬老斑羚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英勇精神。
  3.美。题目用字遣词要富有美感,寓意深刻。比如《热情能融化坚冰》(2014年浙江杭州卷,以“用气象解释人际关系”为材料作文),标题运用比喻修辞格,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比喻为“坚冰”,形象生动。
  4.奇。标新立异,出人意料。如《陪伴>蛋糕》(2014年浙江嘉兴卷,以“相信与不相信”为材料作文),借用数学中的大于号,形象地说明了亲情胜过生日蛋糕,成为此文取胜的亮点之一。
  三、亮出一个漂亮的“凤头”,让读者“一见惊目”
  清代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开头是读者“慧眼”停留的重要位置,好的开头能迅速地反映考生的写作功底,给读者以先入为主的好感,为作文的成功奠定牢固的根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开篇直截了当地提示全文内容或交代写作动机,让读者迅速建立基本印象。例如2014年北京卷作文《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有人驰骋于游戏的世界,有人沉醉于书的世界,有人玩转于音乐的世界,而我的世界呢?就是我家的厨房。”直接点明题旨,让读者产生一种读之而后快的感觉。
  2.巧用修辞。开头恰当地使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格,能给读者留下“文章很有文采”的印象。例如2014年天津卷作文《这里也有乐趣》:“雨,是大自然的使者;雨,是善变的小精灵。在雨中会有一番别致的乐趣。”考生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地表达了对“雨中之乐趣”的认识,抒发了对雨的喜爱之情。
  3.设问质疑。开头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从而对该文留下更深的印象。可先倒叙事情的结果,以引起悬念;亦可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比如2014年青岛卷作文《我不为那件事后悔》:“那件事就像谜一样藏在我的心底。两年过去了,我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但是我愿意把那件事藏在心底。”采用倒叙写法,巧设悬念,用墨极少而效果极佳。
  4.巧妙引用。开篇巧妙引用诗歌、名言、警句、广告词等,可以使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洁明了,言简意丰,还能集中地表明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文章增色。比如2014年河北卷作文《姐姐的花裙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诗人的浅诵低吟里,又到了荷叶飘香、荷花玉立的夏天了。”文章以诗句开头,增加了文采。
  5.恰当描写。描写可以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化抽象为形象,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文采。比如2014年牡丹江卷作文《那个让我尊敬的人》:“马路,被狠毒的太阳晒得开裂,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沥青味。燥热的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没有一丝微风。”开头描写景物,尽情地渲染夏日的燥热,烘托出“我”内心的烦躁,为下文作铺垫。
  四、安排一个充实的“猪肚”,让读者“击节称赞”
  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但读者往往不会从头到尾地仔细品读。这就需要考生加强“读者意识”,让阅卷时间紧张的老师,尽快把握文章想要表达的丰富内容,从而让作文赢得理想的高分。具体而言,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
  1.人称转换,写出美文。叙述事情的经过或者人物的经历,必须有个叙述的主体,就是作者用第几人称向读者叙述。假如只用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来记叙,那么语气没什么改变,感情没什么起伏,显得生硬呆板。为此,我们要灵活地转换人称,安排不同的叙事角度,表达真挚的情感。比如习作《我始终忘不了她》,作者叙述“我”与美丽、天真、快乐的圆圆成了好朋友。突然有一天,圆圆转学去外地念书了。结尾写道:“我始终忘不了她。圆圆,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重逢!”这里先用了“她”,然后又深情地呼唤了名字“圆圆”,接着又把人称转换为“我们”,让人读起来就能感受到“我”不舍的情感。
  2.文中有我,传达真情。若想让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具体,更深入,更有血有肉,让读者感受到“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就要结合自身实际,谈切身体会,让读者感受到“我”的存在,进而拨动他们的心弦。例如2014年广西南宁卷满分作文《我的一次正确的决定》,“我”陪表妹看动物表演,由于天气热,买了一瓶水导致只剩下一元钱,因坐车时少投了一元钱而内心不安,决定再回去补投一元,结果这一行为换来了别人的赞许。在此基础上,作者直抒胸臆:“每当我想起那次正确的决定,我都为自己知错就改的勇气感到自豪。它时刻提醒着我,做人要诚信,否则良心就不会安宁!”   3.读者不同,表述各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虽说文章的内容已经确定了,但是考生完全可以根据不同读者而变换表述的语气,让思想之河因目标明确而流淌得更欢快,让情感之花因有人注目而绽放得更娇艳。如果面对的是亲友,我们的文笔可以更温情委婉、洒脱活泼;倘若面对的是论辩对手,我们的言辞可以更雄健有力、饱含激情;假若面对的是共同探讨者,我们的思维可以更深入细腻、灵动鲜活;如若面对的是某些灵魂丑恶的人,我们的笔锋可以更加犀利、尖刻,更有批判的力度……因为有了一个特定的倾诉、交流甚至是控诉的对象,我们就会有表达的冲动,抒发的兴致,宣泄的痛快,让文章妙语连珠,笔下生花。
  4.有针对性,感染力强。学生作文大都内容空洞,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针对性,也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写给谁看。其实,面对一个作文题,如果你能围绕题意,拟定一个明确的心目中的“读者”——“我的作文是写给某人看的”,这样,你的作文就有了针对性,“胸中的积蓄”和感情有了倾诉的对象,思路就会顺畅不堵塞,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入境”文章,无疑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内容自然也会丰富充实了。比如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若对个别学生“读书无用”的观点很有看法,那么你就可以将他们假想成你的“读者”,然后从个人的就业、生活、修养及国家建设的角度,用身边的事例谈谈学习的意义……由于有了“读者”的存在,你就会娓娓道来,从容不迫。
  5.精短构段,打造亮点。作文再不能总是用两头短、中间长的“老三段”的惯性做法,文章也需要“井井有条,错落有致”,段落详略得当,句式长短结合。同时注意多用中心句,可以帮助阅卷老师理清思路,把握内容,让人看得轻松的文字才有可能得高分。至于一些精彩之处(或几句话,或一两个段落),可以把它们独立成段,细细打磨,这样比较容易受阅卷老师的青睐,使文章获得较高的分数。
  五、打造一个有力的“豹尾”,让读者“如嚼甘果”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糟糕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具体写作时,不妨使用下面的方法。
  1.自然收束。文章随事情的结束而收尾,这样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体现出真性情。如2014年四川宜宾卷一考生作文《幸福就在身边》:“夜已深,我在日记本上写下: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不孤单。我身边萦绕着幸福。”戛然而止,干脆利落。
  2.卒章显志。结尾时,言简意赅地表达中心,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给读者留下切题的好印象。例如2014年天津卷满分作文《我心灵的甘露》:“读书使人明智。书中的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灵,读《西游记》如此,读其他书也是如此。我会一直这样读下去,尽情享受这醇美的甘露。”结尾总结全文,又把笔触延伸到广义的读书上,文章的主题也得以深化。
  3.首尾呼应。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给人留下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2014年山东东营卷某考生作文《我记忆中的眼泪》:“眼泪虽已随风而去,但记忆却永存我心中。”末尾单独成段,强烈地表达了考生的难忘之情,既照应题目,呼应开头(“‘眼泪’,一个触目惊心的词语。回首十几年的人生历程,我有过悲伤的眼泪,也有过喜悦的眼泪,更有过属于内心小秘密的眼泪。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一次……”),又深化主题,给人留下无尽的韵味。
  4.抒情议论。或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表明作者的态度,引发读者的共鸣。如2014年江苏卷作文《我与外婆再见时》:“生命的转瞬即逝让我明白了亲情的可贵,珍惜身边爱你的人是多么重要啊!不要让你的未来活在懊恼中,再次相见时,请珍惜那瞬间吧!”结尾发出议论,由外婆的去世感悟到亲情和生命的可贵,升华了主题。
  【自我介绍】
  张紫煊,就读于北京市171中学。自幼喜爱绘画、声乐和写作,从小获得区级、市级、国家级绘画和声乐一、二、三等奖项。进入初中以来,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共14篇,在春蕾杯也获得了奖项。两次获得北京市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成绩优异,并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生会、校园电视台、欧美音乐社的骨干成员。
  阅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学习和观察,它能潜移默化地传递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其实这是一个很刺激的过程,在小小的文字中,你的身份在不断地变换——旁观者、学习者、参与者、收获者,用各种不同的身份、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一本好书可以让你与很多人物产生共鸣,让你感觉到不但书中有你的生活,而且你的生活就像一本书。就像是《红楼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百年孤独》,我觉得每一次重新阅读都像是不一样的旅程,看尽世间百态,收获不一样的感动和震撼。写作则是一个自己创造的世界,就像画画一样一笔笔将一个形象变得有血有肉,文字于我恰似优美的音符带着令我着迷的美感。写作就像是自己在构建一个精美的宫殿,而最重要的是,从中我感受到了快乐,这种快乐才是我写作的真正动力。
  【多彩人物】
  我们喜好相似,因此格外合得来。诗词歌赋中的风花雪月,中外影视中的哀而不伤,甚至书中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受都是如此相似。常常一个人说出上半句,另一个人就能接上下半句,这是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
  ——张依然
  在我眼里你是一个真正的三好学生。在茫茫的人海中,和你一样衣着打扮,一样发型的人,成千上万。而我无法忽略你,你有着你的特点,散发着属于你自己的光芒。你就像无边黑夜里的星辰,虽在茫茫星空中如沧海一粟,可依旧闪闪发光,让人无法忽视。
  ——江秀艺
  阅读紫煊的文章,从字里行间都能捕捉到她蕴含在写作中的浪漫情怀。她对于事物的描写及感情的抒发时常令人惊叹,不仅惊叹于修辞的精巧美妙,更惊叹于她所引用的古诗词带来的意境与美感。精妙的诗词被她引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便与她笔下的文字融为一体,瞬间显露出她深厚的文化底蕴。
  ——于 晴
其他文献
1.①儒勒·凡尔纳 尼摩船长  ②贝多芬 米开朗琪罗 列夫·托尔斯泰2.C(应该是三年,而不是五年)  3.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②可从内容、人物、艺术手法等角度来推介。示例:保尔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认为他的这种精神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不具有的。这正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生命的意义所在。我很羡慕他有这样的毅力,羡慕他对信仰的坚定和对生命的渴望。我要向大家推荐这部小说。
期刊
期刊
有那么几年,我尽可能搜寻关于新疆的消息,想搞明白那块土地上的人和事。而透过刘亮程对新疆的家常书写,我看到了一个和想象更加接近的地方,那里气候干燥,易于保存梦境。  和《一个人的村庄》一样,《在新疆》仍然只是刘亮程的新疆。但这次作家把笔触溢出了沙湾,你能看到一个作家对现实的观察,并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关于城乡差别人们谈得已经够多了,刘亮程专心摹写大地的做法似乎也谈不上有多新鲜,但透过那些明亮干净的文字
期刊
王朔在《美人赠我蒙汗药》中说,写作要“靠真实,自己生活的真实状态,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生存状态”。所以我认为真实写作对以叙事为主要内容的中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能让学生真实写作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作文选材回归生活,立足生活,利用充满鲜活生命力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如何基于生活维度进行选材。  一、关注生活的点滴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
期刊
微言语  有人说生命是一场修行,也有人说,生命是一场跋涉。无论是哪一种,每一步,我们都在用心去走。  微言语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微言语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杨绛  微言语  我的天空没有
期刊
一边是教师顾自铺开的论述文教学,一边是学生被动、畏缩的心理,高考在即,我和我的学生困在了瓶颈里。今日,两篇学生论述文通过修改分别由41、39分提升为48分的事实,令我感慨良多,并逐渐理出了头绪——下一阶段,授之以法,自我修改,遂举例告诉他们:“观猎”以审文,衡量知短长。  【病文】  悬飞的雨点①  1.人生之于宇宙长河,渺小如一夜之梦;而人之于浩荡的社会洪流更如一滴连哭泣也已不能的雨点②。现代社
期刊
许多开放性文题的题干中,常将选材构思的范例提供若干出来,以此来启发考生的思维。要想选择新颖材料,宜于从列举之外寻找,因为题干中列举的内容已成为很多写作水平一般或独立思考能力不够强的考生的选择。我们据此选材,很容易湮没自己的写作才能,沦为千人一面的大众脸谱。  譬如台湾的一道高考作文题“猜”:“猜”天天在我们的脑中浮现:上课可猜想暗恋的人会不会经过门外?下课后猜测哪一队会赢得今年NBA(美职篮)的总
期刊
读王开岭的文章使我想到两个人:一是当代散文家刘烨园,一是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前者是王开岭的良师益友,后者索尔仁尼琴与王开岭素昧平生,但是他赠予了王开岭成长所必需的诸多元素。我们不能说王开岭在叙述风格上与上述两人存在着某种相似,我们要进行深入地判断:这是他们的人格与灵魂在最深处的一致。索尔仁尼琴的文学殿堂建构在古拉格群岛之上,刘烨园的才思迸发于“文化大革命”的废墟中,经过古拉格与“文化大革命”的人是
期刊
最近于正版《神雕侠侣》正在热播,看着演员们的浓妆艳服,我不由得想抒发一下对金庸原著的感想。  看《神雕侠侣》,多少人钟情于飘飘欲仙的小龙女,可爱敏锐的郭襄,多情委婉的公孙绿萼,彬彬有礼的陈英,甚至刁蛮任性的郭芙,但是,我却独独偏爱如烟花般耀眼夺目,一闪而过的她——陆无双。  无双,她人如其名。金庸笔下终成眷属的女主角,多半是柔美温婉的鲜花,不食人间烟火纯洁无瑕地生长着。而无双,你可以说她泼辣,说她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