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趣味教学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ouop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钳工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学科,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性、经济性社会的到来,这就使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钳工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应当与时俱进,变革创新。本文分析了钳工目前教学与实际需求存在的差异,提出改进陈旧教学模式的方法,探讨了以趣味性的任务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钳工教学中应用,做到“寓教于做”。
  【关键词】 钳工教学;工作过程;趣味性
  钳工是技工学校曾经作为一门单独专业进行培养,也是大学工科院系金工实习的主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技术和机器智能化水平的提高,钳工给人们的印象是停滞不前,甚至要被淘汰的地步。实际上钳工不仅仅是作为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高级人才的基础,而且也是生活中一个适应和改变生活质量的基本技能,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手工制作的最好学科。我院是培养具有中、高级技能的技工院校,作为专业课的钳工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应当与时俱进,变革创新。
  一、改革前期情况分析
  (一)生源情况
  (1)入学前的文化程度和性别结构
  从2010年开始,我院招收的学生90%是初中毕业,年龄一般是在15岁基本上是从初中学校一毕业直接到我院就读相关专业。我院机械系近三年招收的生源中95%是男生,电气系机电专业学生80%左右也是男生。85%是本地农村户籍的学生。
  (2)学生心理状态
  学生他们在家里是独生子占大多数。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从小就没有感受到多少生活压力,吃苦少、个性强,独立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替他人考虑的习惯。在学习上绝大多数被认为是中考的失败者,备受歧视,来自家庭的压力使他们硬着头皮选择了学技术,对技术的概念是一个笼统认识,真正了解所学的专业范畴几乎是空白的,对企业的要求和管理认识的少之又少,而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有一种放弃学习的倾向,认为自己初中都学不好,技术更学不好。
  (二)钳工教学情况
  (1)教材使用。2013年之前钳工实训使用的教材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出版。这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如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量具的使用等等,以及对部件、机器进行装配、调试、维修及修理等知识。这些基本技能主要是单独地讲解再配一些技能练习,还是侧重于单项技能,如榔头的制作,角度样板的制作。理论知识多,较全面,这本教材是适合钳工专业的学生系统地、完整地学习,课题练习侧重于操作技能的反复练习,学习过程中比较枯燥无味。对于电气控制等非机械专业学习就有一定的难度。
  (2)教学方式。我院的钳工教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要求安排不同的学习时间。现在我院没有完全单纯的钳工专业,侧重于钳工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机械类),根据学制有三年制和四年制,相对应就要求参加中级和高级技能鉴定考试,他们每学习期安排6-8周,每周4天左右时间,每天6节课系统地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般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安排5-6周的时间进行技能实习。不管是那种专业学习过程中主要以锯削、锉削技能练习为主,理论讲解为辅的一体化教学方式。总体来说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体力消耗较大,比较枯燥,对耐心程度要求较高,对学生意志品质考验是一个考验,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坚持不住,偷懒、逃避,有的甚至直接放弃---不学了。
  (三)钳工就业市场情况
  通过企业调研和走访,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这种以锯削、锉削技能为主的制造零件方式在企业里并不受到重视,学生主要从事的是装配岗位,以及一些维修岗位,企业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证书,而是学生具备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技能等级证只是说明你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并不代表你实际的工作能力。
  二、钳工课程改革
  (一)教材设计理念与思路
  开发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以机械产品手工制作、装配的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模拟企业产品制造的氛围与情境,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以钳工基本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工作过程情景化、情景内容任务化、能力培养本位化、项目考核成果化。使学生掌握手工制作零件的基本专业技能;也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顶岗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1)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2)以典型机械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 (3)以“教、学、做”一体化思路设计教学过程 (4)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建立生产性实训车间 (5)以专兼教师密切合作构建教师团队 (6)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7)以职业资格为标准强化技能训练 (8)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内容设计
  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并不能完全脱离国家职业能力要求的知识,但在编排上就需要跳出学科体系的篱笆,以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能用到的基本操作做成典型的项目,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帮助学生获得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以满足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同时借助自编教材帮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框架,变枯燥的知识堆积为生动的实践经验总结,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记忆和运用。让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紧密相连。教材选用的典型项目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练习技能的积极性。
  (1)“万能工匠”职业素养养成
  这个任务打破了专业课程与素养课程、企业管理课程脱离开来的惯例。任务中通过几个典型案例生动地表述了职业素养对企业利益带来直接影响,关系企业的生命。现场的“6S”管理知识学习更是进一步缩小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让课堂变成企业现场。   (2)孔明锁的制作
  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孔明根据我国木制品卯榫结构发明的益智玩具。这个任务即传承了历史文化,感受古代技术,又启迪创造发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孔明锁也被中央台第十套“我爱发明”节目制作成片头画面。孔明锁由一根长四方体和另五根在同样大小的长四方体中间开了不同的槽组成。制作时可以六人一组,这六根长四方体加工时即体现了锯、锉等基本技能,又由于都是可以从易到难的加工制作,可以根据实际加工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加工快的同学可以加工难度大复杂的四方体,加工慢的同学可以加工难度小简单的四方体。对学生组装时这六根四方体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和方向,否则组装不起来,可以让学生养成必须按工艺要求执行的良好习惯。组装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工件加工质量对整个组装质量的影响,甚至出现由于工件尺寸和形位公差不合格而不能正确组装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3)七巧板拼图的制作
  七巧板拼图是很多学生都玩过的玩具,对自己制作出来更有吸引力。这个任务除了锯、锉外,又增加了钻孔、排孔、攻丝、铰孔等操作技能,还有角度测量等知识。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这项任务,通过组装后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技能的不足,感受产品质量的优劣,也可以认识到工件细节的处理对整个产品质量的影响。加工制作过程中排料时卸下的废料可以制作小的工件,培养学生节约成本的意识,这也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4)自卸车模型的制作
  自卸车模型是使用薄板制作,主要针对汽车专业和电气控制专业,他们的接触和应用的薄板较多,如汽车外形和控制柜箱体。这一任务体现不同专业的差异化教学。
  (5)综合镶配件
  这一任务主要针对需要参加技能鉴定的专业适用。目前钳工的技能鉴定还是沿用制作镶配件的考核方式,这一任务主要包含了这些技能要求,满足学生的练习要求。
  (三)教学设计思路
  每一学习情境都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组织教学。以钳工实际加工流程为导向,教学过程以一个完整的零件制作过程来进行组织;学生领取任务书后,进行工艺分析、工艺路线制定、钳工工具的选取,检测方案的设计、量具的选用,到最终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每一过程都涵盖了零件的工艺制定、工量具的选用、工艺实施、质量检测等内容。在课程教学中,遵循人的学习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制作的零件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的基本操作开始,到制作包含多种操作的较复杂零件、配合件,最后进入简单机构的制作,使学生随着学习情境,技术复杂程度和学习难度逐渐增加,自主完成工作的程度也逐渐增加。
  (1)突出任务驱动的教学功能
  本课程教学以任务为中心,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先感知后认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工作任务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训练学生有序的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融入知识理论讲解,学生一边学一边做,一边做一边学,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既能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完成工作任务,并进行各种形式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经验共享与交流,让小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每个成员都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模式的创新
  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为适应教学模式的需要,缩短与企业的差距,扎实有效地锻炼学生岗位职业能力,课程积极推行“三通三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通 2、课程结构与工作过程相通
  3、实训教学过程与企业流程相通 4、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相融
  5、教学环境与职业情境相融 6、学校考核与企业专家评价相融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整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由企业的政工人员完成的,政工人员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具体的组织和实施。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政工干部应当把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总体的指导,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意识,并且要培养自身与时俱进的思想能力,这样在工作中才能使自身的能力素质有所加强,在面对困难是才能带动整个企业工作人员迎接挑战,从而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  【关键词】企业;
期刊
【摘 要】今年来,明星吸毒的新闻简直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步,从张国立的儿子张默,到好声音学员李代沫、知名编剧宁财神,再到近期备受关注的房祖名和柯震东“房东”二人的吸毒事件,明星吸毒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多大。为什么明星偏偏这个一旦沾染就祸害终身的毒品联系在一起?很多民众对此有疑问,有愤怒,有惋惜等,在网络上也掀起了一场辩论,众说纷纭。那么,如何正确对待明星吸毒事件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分别以民
期刊
【摘 要】领导干部的性质决定了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创设者、推进者与表率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只有内强素质与外树形象相结合,自觉践行与外在监督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关键词】新时期;领导干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性、综合
期刊
【摘 要】榜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多年以来在思政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下社会风潮的多样化,微媒体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给传统的榜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图从榜样教育环节中的榜样培育和宣传两个方面入手,引入传播学相关理论,寻求当下榜样教育的关键特征,通过对宣传机制的着重分析,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关键词】榜样培育;实效性 
期刊
【摘 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许多国家重视的重大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经济发展、人民福祉、社会稳定、国家未来。解决就业问既是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关键词】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  一、充分认识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  (一)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
期刊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养老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影响和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战略问题。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对老年群体个人、家庭、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事业;养老服务业  养老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影响和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战略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
期刊
【摘 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总书记这三句话、九个字,既平实质朴、言简意赅,又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针对当前我们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开出的一剂良方,更是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当前,岫岩发展正处在爬坡攻坚、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重要时期,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建设“魅力玉都、幸福岫岩”的关键节点
期刊
中国共产党驻马店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明确了推进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那就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围绕这个主要目标,市第三次党代会对如何推动科学发展、奋力加快崛起,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如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加快崛起提供坚强保证,作出了全面部署。最近,通过认真学习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回顾近年来我市经
期刊
【摘 要】县级党校是党校系统中的基层党校,承担着培养基层党员干部及各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素质能力的主阵地。陕县党校无论在发挥主渠道作用、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化建设方面,还是在实现进一步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和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的需要。因此,正确认识陕县党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适应陕县经济社会“
期刊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在解决纠纷时依据的规则不仅有法律与政策,还有大量的公共道德、习俗、情理等社会规范。这些规则的适用,体现了“和为贵”及礼义伦常等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力量在解决民间纠纷中的重要地位,这对于维护公共道德和公共利益、培养社会凝聚力及健康的人际关系、传承与维系传统文化、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门兼容情、理、法的“化干戈为玉帛”的艺术。  一、基层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