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能力,归结到一点就是学生阅读。问题阅读法,就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问题阅读法分为两种:初步的问题阅读法和高层次的问题阅读法。
【关键词】问题 阅读法 教学策略
关于阅读能力,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从纵横两方面对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纵向包括阅读感知力、阅读理解力、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阅读创造力,横向包括阅读选择力、阅读思考力、阅读想象力、阅读记忆力、阅读时效力。这些能力归结到一点,就是学会阅读。问题阅读法,就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初步的问题阅读法
初步的问题阅读法,是指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积极地阅读课文。这种阅读法到底能起来什么样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带”。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应紧扣课文的主要内容或重点、难点,也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抓住课文的关键点切入课文。其次,在问题的难易和关系方面,教师应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层提高,使问题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逻辑序列;或是先提出一些基本的简单问题,等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再提出较难的问题。
如《田忌赛马》一课中可设置这些问题:(1)故事讲田忌与谁赛马?(2)赛了几次,结果如何?(3)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结果会不一样呢?通过解答问题由此就能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第三个是更深次的问题,弄清了这个问题——调出赛马的出场顺序,才能明白赛马的幕后英雄——孙膑的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及足智多谋。
二、高层次的问题阅读法
高层次的问题读法,是在初步的问题阅读法进行到一定阶段,学生对课文有一见解之后的一种更高要求;具体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积极思考,最后自己独立或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忽视学生的自我提问。倪文锦老师就曾指出,“老师提问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而学生提问则很少运用”。其实,“在促进理解方面,学生提出问题比老师提出问题更为有效”,一旦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说明他们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此外,通过自己提问,并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从而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倪文锦老师说,“在阅读中进行质疑和释疑是促进理解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掌握质颖和释颖策略,对培养新闻记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提问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先是老师提问,然后引导学生慢慢自我提问,学生就逐渐变得能够像老师一样的提问。教师的提问被学生所采用,并内化为他自己技能的一个部分。在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中,学生不仅学会独立的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而且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新问题,即通过阅读,学会阅读,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特别是重点句子或重点段落,可鼓励学生采用高层次的问题阅读法。以《少年闰土》一课为例,老师在学生阅读课文前可以提出四个问题:(1)“我”第一次看到闰土时,他长得什么样?(2)闰土和“我”熟识后,给“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3)在听闰土讲新鲜事时,“我”心里都有哪些想法?仔细分析,从中能看出“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学生在解决老师提出的第三个问题,仔细分析时就产生疑问:乡下的闰土知识丰富,而城里的富家少爷孤陋寡闻,这不对呀!这个问题一出来,其他的学生也补充说:城里的孩子条件好,玩的东西也多,也有许多书看,他们怎么会孤陋寡闻呢?怎么会佩服、羡慕乡下的穷孩子呢?
老师可以简要介绍下封建社会的教育情况,并引导学生去看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这才认识到富家少爷看见井口那么大的圆形的天空。富家少爷没有自由,不能像乡下孩子那样广泛接触生活,怪不得鲁迅先生说他的乐趣都在百草园,羡慕闰土,厌恶自己,也体现出鲁迅先生对新生活的向往,先生以后所走的路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高层次的问题阅读法,通过这样的解疑——生疑——又解疑,加深对课文理解,使学生学会阅读。
问题阅读法,就是这样以问题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并由老师提问,逐渐引导到学生主动提问,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安县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欧阳芬.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指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4]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问题 阅读法 教学策略
关于阅读能力,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从纵横两方面对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纵向包括阅读感知力、阅读理解力、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阅读创造力,横向包括阅读选择力、阅读思考力、阅读想象力、阅读记忆力、阅读时效力。这些能力归结到一点,就是学会阅读。问题阅读法,就是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初步的问题阅读法
初步的问题阅读法,是指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积极地阅读课文。这种阅读法到底能起来什么样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带”。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应紧扣课文的主要内容或重点、难点,也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抓住课文的关键点切入课文。其次,在问题的难易和关系方面,教师应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层提高,使问题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逻辑序列;或是先提出一些基本的简单问题,等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再提出较难的问题。
如《田忌赛马》一课中可设置这些问题:(1)故事讲田忌与谁赛马?(2)赛了几次,结果如何?(3)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结果会不一样呢?通过解答问题由此就能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第三个是更深次的问题,弄清了这个问题——调出赛马的出场顺序,才能明白赛马的幕后英雄——孙膑的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及足智多谋。
二、高层次的问题阅读法
高层次的问题读法,是在初步的问题阅读法进行到一定阶段,学生对课文有一见解之后的一种更高要求;具体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积极思考,最后自己独立或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忽视学生的自我提问。倪文锦老师就曾指出,“老师提问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而学生提问则很少运用”。其实,“在促进理解方面,学生提出问题比老师提出问题更为有效”,一旦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说明他们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此外,通过自己提问,并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从而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倪文锦老师说,“在阅读中进行质疑和释疑是促进理解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掌握质颖和释颖策略,对培养新闻记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提问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先是老师提问,然后引导学生慢慢自我提问,学生就逐渐变得能够像老师一样的提问。教师的提问被学生所采用,并内化为他自己技能的一个部分。在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中,学生不仅学会独立的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而且也学会了怎样去学习新问题,即通过阅读,学会阅读,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特别是重点句子或重点段落,可鼓励学生采用高层次的问题阅读法。以《少年闰土》一课为例,老师在学生阅读课文前可以提出四个问题:(1)“我”第一次看到闰土时,他长得什么样?(2)闰土和“我”熟识后,给“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3)在听闰土讲新鲜事时,“我”心里都有哪些想法?仔细分析,从中能看出“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学生在解决老师提出的第三个问题,仔细分析时就产生疑问:乡下的闰土知识丰富,而城里的富家少爷孤陋寡闻,这不对呀!这个问题一出来,其他的学生也补充说:城里的孩子条件好,玩的东西也多,也有许多书看,他们怎么会孤陋寡闻呢?怎么会佩服、羡慕乡下的穷孩子呢?
老师可以简要介绍下封建社会的教育情况,并引导学生去看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这才认识到富家少爷看见井口那么大的圆形的天空。富家少爷没有自由,不能像乡下孩子那样广泛接触生活,怪不得鲁迅先生说他的乐趣都在百草园,羡慕闰土,厌恶自己,也体现出鲁迅先生对新生活的向往,先生以后所走的路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高层次的问题阅读法,通过这样的解疑——生疑——又解疑,加深对课文理解,使学生学会阅读。
问题阅读法,就是这样以问题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并由老师提问,逐渐引导到学生主动提问,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安县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欧阳芬.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指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4]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