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企孙:大师们的大师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2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与潘光旦、陈寅恪、梅贻琦被称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
  他,培育了李政道、杨振宁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王淦昌、钱三强等十多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数十位院士,被后人誉为“大师们的大师”。
  他的名字叫叶企孙。关于他的故事,如同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一样,简单而复杂。
  科学少年
  叶企孙,1898年7月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父叶景沄曾任上海教育会会长,他思想开放,非常推崇两方近代科学。受父亲影响,叶企孙从小就对“西算”、“理化”、“博物”等课程极为感兴趣。
  1913年秋,叶企孙考入了清华_学校高等科(相当于今天的高中)。入学不久,他就在日记中写道:“要想洗刷民旅耻辱,祖国强盛,必须加强自身的学识和修养,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他还说“吾国人不好科学,而不知20世纪之文明皆科学家之赐,中国之落后,在于买业之不振,买业之不振,在于科学之不发达”。
  1915年暑假,叶企孙写信给他清华的同学刘树墉,商量成立科学会。他还在信中列出了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科学史等8个研究范围,并规定了不谈宗教、不谈政治、宗旨忌远、议论忌高、切实求学、切实做事的六条会员守则。
  不久,科学会在清华成立,推举刘树墉为会长,沈诰为书记,并请物理教师梅贻琦做评判员,指导他们的活动。从这年的10月3日至次年1月9日,他们每两周就会举行一次科学报告会。叶企孙率先讲了《几何学之根本》,随后刘树墉作了《天演学说之证据》的报告。14名会员轮流演说了19个科学报告。这批仅是高中生程度的青年当时独立举办的科学报告会,选题之广和内容的学术价值,已不亚于当今大学中的各类报告会。
  1914年至1918年,在清华求学的叶企孙先后在《清华学报》、《清华周刊》上发表了《考证商功》、《天学述略》、《中国算学史略》等文章。此时期,他还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美国《科学杂志》建立了学术联系。
  1918年夏,叶企孙从清华毕业,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成为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布里奇曼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与人合作测定出了基本作用量子“普朗克常数”的准确数值,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美国光学学会学报》上。他也开始在国际物理学界崭露头角,这一年,他才23岁。
  如果按照这一轨迹走下去,叶企孙在科研上的成就不叫限量。但1923年他从哈佛毕业时,却选择了回国,选择了教书育人这条路。因为他认为,一两个科学家是救不了国的。他的这一选择,不仅改变了他自身的人生轨迹,也对中国科教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睿思智者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26年,叶企孙与梅贻琦创立清华物理系时,却面临着无人叫用的尴尬境地。全系能上课的教授只有叶一人。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得到了改变,1928年叶企孙请来了吴有训、萨本栋、周培源。1929年清华理学院创建时,他又罗致了熊庆来、杨武之、张子高、萨本铁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
  吴有训曾说过:“清华有一批人,把自已和学校结为一体,物理系的叶企孙影响最大。学校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站出来,把学校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当年,为请来吴有训,已是物理系主任、清华大学评议员的叶企孙竟把吴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以示尊重。他还率先在清华建立了一系列实验窒,物色和培养实验技术人员,为科研创造物质条件。钱伟长回忆道:“清华当年从无到有能在短期内崛起发展,不能不说叶老师在建立理学院的过程中,提倡实验实践起了很大的作用。”
  叶企孙有点口吃,讲课带上海口音。可能自感讲课不佳,他曾对学生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实际上,他请的这批人的确让清华物理系在短时间内跻身国际一流,他们培养的学生水平已可与剑桥、麻省等世界名校相媲美。
  从1925年受聘进入清华,到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叶企孙在清华工作了25年。在他的带领下,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培育出包括美国院上在内的百余名院士;仅一个物理系,就出了五十几名院士。后人评论“这至少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在清华的历史上,叶企孙为人所称道的还有他没有门户之见、知贤善任。华罗庚原是江苏金坛一个杂货铺的青年伙计,其数学才能被理学院的熊庆来教授发现后,熊立即与叶商量培养之事。叶先是邀请华来清华数学系图书馆做图书室助理员。到校一年,华就在日本数学杂志上发表了数学论文。叶知道后,建议升他为数学系助教。此举在学院内的教授中引发激烈讨论,有人说清华从来没自这种规矩。最后,作为理学院院长和校务委员会委员的叶拍板,破格提升华为教员,并让他讲授大学微积分课。叶说:“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好事,不要为资历所限制”,后来他又派华去英国深造,这才有了世界一流的大数学家。晚年华罗庚在给叶的侄女叶铭英的信中写道:“道及叶企老,不觉泪盈眶,他对我的爱护是说不尽的。”
  叶企孙不仅是个物理学家、教育家,还具有发展科学事业的战略眼光。抗战期间,他在理学院创办了理科研究所,设立了航空、无线电、金属、农业和国情普查五个研究所,并亲自出任了清华大学研究所委员会主席。他根据当时国家科技发展的现状来指导学生的专业方向,今天看来,他的每一步安排实际上都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搭建了坚强骨架。
  王淦昌原先对化学实验感兴趣,受叶企孙影响被吸引到物理科学领域,并走近了核物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被外国媒体誉为“中国的奥本海默”。
  钱伟长考入清华时被分在中文系,后有感于国家贫弱决定改学物理。在叶企孙的帮助下,他以试读的名义进入物理系,并最终成为中国力学之父。
  龚祖同原从事核物理,叶企孙找他谈心说:“应用光学在军事上很重要,现在各强国都在研究,而我国还是空白。”当年,龚就考取了世界上光学水平最高的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来成为中国应用光学的开拓者之一。   类似的还有物理系毕业的赵九章,毕业时被叶企孙动员去德国深造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后来成为中国卫星之父;交大铁道工程系毕业的钱学森,被叶企孙安排去美国学习航空工程,于是有了中国导弹之父;地震研究先驱傅承义、中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王大珩、中国卫星测控技术的奠基人陈芳允等,也无一不曾受惠于叶企孙。
  敦厚师长
  叶企孙一生未娶。他工资高,生活却极为俭朴,他的钱常用来接济学生、工友和有求于他的人,甚至一些学生们举办集体活动时,也找他赞助。在学生眼里,他亦师亦友,还是位和蔼可亲的敦厚长者。
  叶企孙在清华的住所北院七号,是学生们经常去也最爱去的地方。他经常邀请学生们到家里吃饭、谈话,借此了解每个学生的喜好特长。戴振铎、彭桓武、钱学森、钱三强等都在他家吃住过,短的数日,长的达好几个月。
  据工淦昌回忆:“叶先生非常关心学生,我经济困难没钱回家,叶先生就给我钱让我回家。”还有1926年“三·一八”惨案当天,王淦昌等几名清华学子参加了游行。叶得知情况后,一向温文尔雅的他激动地问:“谁叫你们去的?你们明白自已的使命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什么会落后,为什么会挨打?……一个国家与一个人一样,弱肉强食是豆古不变的法则,要想我们的国家不遭外国凌辱,就只有靠科学,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说罢泪下如雨。
  西南联大时期,为了让青年学子忘掉战乱的艰难困苦,叶企孙曾在昆明一公园内自费用茶点招待听热力学课的同学。他笑嘻嘻地说:“目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你们一定要锻炼好身体,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争光。”在他眼里,这些学生都是中国未来的希型。他对学生的这种关爱从没有因时局、职位变化而有所改变。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把自己的特供生奶让给一些有浮肿的学生喝,他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们的,这点奶你们一定要喝下去。”碰上这样的老师,的确是学生之幸。
  热血教授
  叶企孙不参加任何党派,但超然于政治的他,在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同样会满腔热热血,为抗战奔走呼号。
  1928年,日本人制造了“济南惨案”,1931年,又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叶企孙非常愤慨,竭力主张抗击日本。1933年3月,热河失守后,他作为负责人与4名清华教授联名召开临时教授会议,发电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行径,呼吁追究蒋介石的责任。1935年,面对十肥原策划的“华北五省自治”阴谋,他亲自起草电文,和梅贻琦、陶孟和、胡适、张奚若等联名通电全国,驳斥、揭露敌人的阴谋。当爱国学生组织自行车队去南京请愿时,他暗中出钱资助,并公开到出发点送行。
  叶企孙还曾冒着生命危险,支援过冀中抗战。1938年初,当他从他的学生、时在冀中八路军吕正操部任职的熊大缜口中了解到冀中抗日根据地非常缺乏技术人才及各种作战物资后,立即派人前往冀中了解情况,同时又帮助八路军购买了一批军工器材和无线电元件,还介绍了一位会制造子弹的人去冀中工作。
  1938年秋末,叶企孙的秘密活动被日军发现,在友人协助下,他逃出了北平,取道香港转赴昆明。
  到达昆明后,叶企孙又以“唐士”的笔名在1939年1月I日出版的《今日评论》上发表了题为《河北省内的抗战概况》一文,全面介绍了冀中抗战的情况。
  1977年1月13 日,叶企孙因病逝世。1998年,在纪念叶企孙诞生100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上,他的学生、9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临照先生对他的一生作了这样的评价:他是物理学者的光荣,教学工作者的光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张宁据《看历史》潘前芝/文整理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的教子方式与众不同,今天读来,依然能带给我们许多启发。  童年时,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海婴听说父母已预购了看马戏票,有狮子老虎大象的表演,海婴当时心花怒放,当天晚上就一直不肯上楼睡觉,等待父母带着自己去看马戏。但一直等到深夜也不见父母来叫自己,后来才知道,原来父亲考虑到这些节目多为猛兽表演,而且是在深夜临睡之际,怕小海婴受到惊吓,所以就和许广平偷偷地
期刊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高才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音乐、时尚、娱乐达人,这是刘轩的名片。而从他多部畅销书的名字,如《Why not?给自己一点自由》《寻找自己》《放任心中的一百次流浪》中,你可能会像我一样感觉:这个刘轩,和父亲刘墉很不一样。  刘墉是刘墉,刘轩是刘轩  “20年前,不知道自己要成为谁又迫切想让大家看到自己时,我会很委屈、很讨厌这个称呼。但当我已经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就会
期刊
一战期间,玛塔·哈丽不仅是巴黎红得发紫的脱衣舞女,还是一名周旋在法、德两国之间的“美女双料间谍”,跻身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人超级间谍”之列!然而,法国反间谍部门却指控哈丽用“枕边风”向德国人传递情报,导致5万名法国士兵身亡!1917年10月15日,玛塔·啥丽被以“叛国罪”的名义处死在巴黎郊外。不过,对上述历史,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考勒斯却有不同解释,并于目前抖出“绝对内幕”一他的外曾祖父便是当年负责
期刊
在美国历史上,有多名女性向总统宝座发起冲击。在女性参政环境尚未培育成熟的时代背景下,她们以独特的个性和传奇的经历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参选是为了女性投票权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参选总统的女性名叫维多利亚·伍德胡尔,她的人生经历十分传奇。作为一个富翁,她的第一桶金是靠着所谓“磁疗仪”获得的,当时的美国人认为把人体长时间暴露于磁场中对健康有益,伍德胡尔利用这一点发了财。之后,她又和自己的妹妹一道在华尔
期刊
以海选新人为标志的《中国好声音》第四季首播,居然办成了“周杰伦粉丝见面会”,对创新乏术的节目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嘲讽,好在收视率飙升的结果让利益相关方好歹又混过了一年。  自新世纪以来,周杰伦几乎通吃了80、90、00后三代人,其率性的说话、做事方式,以及多种音乐类型的大混搭,创造了很多第一,几乎成为未成年人通往成年世界的一道音乐魔咒,当然成年人也可借此回到“哼哼哈兮”的混沌美好状态。周杰伦以
期刊
6月18日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的“大美无界·中法美术家交流对话展”是一次隶属于中国国家画院的中国美术家的重要展览。展览的意义非常明确,通过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前院长和一级美术师与法国艺术家沙龙主席和前吉美博物馆馆长两位在法国有相当话语权和决策经验的艺坛精英的联展,通过法国艺术家行政和社保机构“艺术家之家”主席及法兰西美术院院士的捧场,把中国高级别的知名画家与新丝绸之路上的重地法国的部分文化界领袖,
期刊
由华录百纳出品的42集抗日传奇剧《秀才遇到兵》将于8月5日登陆北京卫视红星剧场,并同步优酷、土豆首播。7月23日,曾经执导过《永不磨灭的番号》的著名导演徐纪周第三次挑战抗日题材,携剧中主演李晨、沙溢、李倩一同亮相北京卫视《秀才遇到兵》全国首播新闻发布会现场,为大家解读戏里戏外的精彩故事。  发布会一开始,李晨、沙溢就分别带着一个骰子和一对牌九登台,原来,在剧中两人正是通过“赌”认识的,马三炮平时嗜
期刊
双料博士后、85后副教授、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博导……面对众多大学生网友的关注,今年29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方璐,保持着超出其年龄的从容与淡然:“我从不在意外界给我的这些‘标签’。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带好学生,做好科研。”  走近方璐,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知性的微笑、秀丽的面容、飘逸的长发——有着85后年轻人特有的青春朝气,足以颠覆人们脑海中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传统印象。曾两度想放弃却
期刊
对周杰伦,观众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以吐字清晰、归韵到住、快而不乱、慢而不断作为说唱艺术的审美标准之一的话,周杰伦绝对不能达标。估计就算是最喜欢、最熟悉他的歌迷,如果拿他的一首新歌来,不看着歌词或字幕的话,恐怕也不会知道他具体唱的是什么。  就算你一定要说这样的标准“落伍”、“老套”,一定要“颠覆”,一定要“创新”,但是确保让欣赏者听得清楚,是说唱表演艺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毕竟,艺术是一种表现、
期刊
梁实秋与冰心的友谊,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当时,冰心的《繁星》与《春水》在《晨报副刊》上陆续发表,引起了梁实秋的注意。梁还写了一篇评论文章《繁星与春水》,认为冰心是一个理智多于情感的女诗人。不过那个时候,两人还不认识。  事有凑巧.1923年暑期,刚从燕京大学毕业的冰心与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梁实秋同乘“杰克逊总统”号赴美留学,就在船甲板上认识了。在海上的十几天里,他们还兴致勃勃地办了一份文学壁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