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csolit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是所有科目的基础学科,它易入门,但是又最难掌握,它其中的深奥是无法言说的,要想把语文这门学科学好,确实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因为它取决于语文课要学什么,老师要教什么,如果我们教师仅仅只是把语文这门学科看成是单纯的语文,那么,学生学到的就只是语文的一个躯壳,根本没有触及的语文的精髓。文学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晚年曾提出一个缠绕语文教学百年的问题:“语文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他认为,语文教学之所以“少慢差费”,几十年无大的改观,根源在于对此问题没有很好的解答。已届耄耋之龄的叶老对此心急如焚,呼吁语文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加紧研究,并期待自己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答案。遗憾的是叶老没能如愿以偿。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对这一问题语文教育界仍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改革开放20年来,语文课程经过了三次变革,第一次课程观的变革,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一阶段的新课程观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知识学习的系统性,纠正了课程在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上的偏差和错误,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但造成了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严密性、系统性,课程教材出现深难重的问题,课程教材的学科本位倾向严重。这个时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是高、深、难的知识,学习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社会;第二次课程变革,是在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编制过程中,试图改变课程教材深难重的问题。这一阶段的新课程观强调降低难度、深度,同时,强调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全面性,更加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大大扩展了知识面,增加了学习内容的广度,但这一阶段的课程教材改革,宏观上扩大了知识面、拓展了学习广度,但在微观上仍存在面面俱到、知识点过多的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过重的负担;第三次课程变革语文教材进一步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更加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课程教材进一步特色化、个性化,以适应日益多样的教育市场需求。语文教材经过这三次蜕变,更加明确了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应该从学习中得到什么。
  但是,一部分教师的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认为语文教学就仅仅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就行了,至于语文知识的延伸和宗旨,往往被忽略,就西师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古文《司马光救友》为例,这是一篇内容较为简单的古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的教材曾经出现过,这个故事,五六岁的小孩子都能倒背如流,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简单的古文,了解古文的学习方法;二是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过人。课文学到这儿,很多教师认为目的已经达到了,可是我在上完课后,却让学生思考: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应该怎么办?我设计的问题是:如果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小偷偷钱,怎么办?这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应该上前制止;有的说应该上前撞一下被偷钱的人,引起他的注意,有的说,故意咳嗽一声,引起被偷钱的人注意,有的说,告诉大人,有的说偷偷打电话报警……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摒弃了直接上前制止这个方法,认为这样做不失为一个正义,勇敢的人,但是这样做有着一定的危险性,是小学生不可取的方法。听到这些答案,我充分地肯定了他们的想法。我认为学习这篇课文的真正目的达到了,可事后一些老师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个话题与课文无关,它应该是品德课研究的问题。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经过第三一轮的改革,语文课程应该以人为本,更加的人性化,它不光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把书本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才是语文课程的目的,否则语文课程的第三次变革将失去意义,又会回到起点。
  那么,语文课究竟教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其他一些国家语文课在教什么。日本“国语课”:明确认定国语教育首先是言语教育,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坚持从言语教育的立场出发的国语教育。美国母语课程:以发展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强调通过连贯的教学,培养学生在读写说听方面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并重视将这些技能训练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之中。俄罗斯母语课程:小学阶段是以“俄语”课为主,文学课也承担很重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训练的任务。他们基本都是以表达为主,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是1:1,在美国,“表达”在课程中的比例是3:2。阅读不是不重视,只是所占比例没有那么大。
  从这些国家的语文教材上,我们看到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教学理念都是以人为本,是把学生放到实际生活中来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够运用到生活中,他们感到学习是有用的。而国内教师所讲更多的是围绕“考试抓分”的教学,所以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被动的负担。其实,我们不妨借鉴一下西方的一些国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走进教材联系自我,联系生活,真正做到生本合一,那么语文教学才能达到目的。
  那么,小学语文到底要教什么呢?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识字方面。作为一个学习的个体,识字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小学课程要求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在3000字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常见汉字小学阶段要掌握。而大量的识字任务应该放在低年级;第二,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从学生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把他们学到的汉字词语运用到口语交际中,知道在某种场合要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交流;第三,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为作文服务,它是让学生把学自己的思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上面的遣词造句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体现;第四,思想行为的规范,这一点即是新课改的理念: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语文学习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课本上的人物为典范,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素质,净化自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心灵。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这些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我把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走进课文,接近人物,用心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想法,这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又提升了写作水平。记得我在教学《向命运挑战》一文,我让学生设身处地想:假如我是霍金,当医生宣判我最多只能活两年时,我会想什么,做什么?学生马上就联系到自身了,当他们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们会感到绝望,害怕,灰心,根本没有勇气活下去,从而感到霍金的伟大,了不起,一个强者的形象在他们心里清晰起来,有感而发的感受也写得真实,生动,感人,并且明确了怎么面对困难。事后,有两名学生考试不理想时,难过得流泪不止,我没有当面表示我的看法,而是让学生给他们一张纸条:你们已经被困难和挫折打败,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想想霍金。他们看后,马上止住哭泣,并找出了失败之处,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得非常的顽强。
  其实语文课程的内涵还远不止这些,它还有待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去研究,去探索。
其他文献
1、教学研究的目的    立定跳远是国家测验评定学生身体机能的项目之一,也是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由预备姿势、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所组成,教材中对四个环节的叙述笼统,特别是对于预备和起跳的动作技术叙述简单,更无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很难把握好教学,导致教学慨念模糊。由于这两个动作技术是否配合协调又是决定立定跳远成绩好坏的关键,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后成绩不理想。    2、教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阅读教学是以培养中学生阅读兴趣与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开发智力和提高人文修养的主要渠道。中学阅读教学在语文素质教育,乃至整
期刊
摘要:为了追求当今时尚,也为了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达到全员健身的目的,我担任起民族体育项目的训练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全力以赴地研究与探索,方法是首先建立各项兴趣爱好小组,把基本功比较熟练掌握之后,再公开招收更多的爱好者,组成民族体育训练班,进行多项训练,各项尝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各项素质,再进行专项训练,现在重点研究的训练项目是踢毽予和抛绣球。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代表我县外出参赛的资格,并取得
期刊
在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想象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F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转换角色、激发创造热情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方面的积议性都得以调动起来了,才能取得良好的
期刊
摘要: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对英语作业进行科学设计是新课改背景下一项势在必行的改革与创新,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
期刊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会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变淡,到后期学习过程中,无论教师怎么讲解仍然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跟上教师的思路,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很低。这给我们物理教师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怎样提高物理课堂效率呢?    1、低效率课堂教学的形成原因    1.1 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物理知识是由很多概念和规律组成的。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概念和规律很
期刊
开学伊始,我又重新接带一年级的教学工作。面对这些新入学,一切都感到新奇、陌生、而且好奇的孩子们,我除了帮助他们快速从不适应学校生活中,树立起他们的学习意识、集体意识之外。由于年纪小,没有在正规课堂听课的经历,所以他们上课总是坐不住,精力不集中,不懂得要怎样学习。着实让我有些尴尬也有些着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的任务不只是“传道,守业,解惑。”我们更有义务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刚入学的一年级
期刊
摘要:本文就中学生考场作文偏题跑题的原因作了分析与归纳,强调对考场作文要整体理解,要注意暗示,要始终如一围绕中心,要弄清概念的含义。  关键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忽略暗示;中途易辙;概念不清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一直颇受关注。不管大考还是小考,考试一结束,学生一出考场,便互相询问作文写什么。每年高考结束后,学生、老师、家长谈论最多的还是作文。面对作文,尤其是面对考场作文,学生更
期刊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识字教学的方法一直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对于教师来说更多的应该关注识字教学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识字法。小学和识字教学必须要做到符合国情、符合字理、符合教法。  关键词:识字教学;合情;合理;合法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有关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在阶段目标中的第一学段(1~2年级)关于识字的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期刊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在常规历史教学中不时出现一些习惯性错误,影响到整体水平的提高。本文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习惯性错误举例说明,以期矫正。  [禅让]“禅”是多音多义字,误读者十之八九。“禅让”的“禅”读“shan”(音善),不读“chan”(音缠)。禅让是历史专用名词,其动态本意是让位给旁人,是我国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制度,与启的“家天下”、世袭制相悖。“禅”(chan)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