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汉景帝的另一面:杀名臣逼死亲子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y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之一,汉景帝刘启被后人奉为不可多得的盛世之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让人景仰的好皇帝,却先后做出饿死邓通、腰斩晁错、逼死亲子等事情,无不暴露了一代明君暴戾残忍的另一面。
  少年时怒杀吴太子
  刘启八岁时,其父代王刘恒被长安的功臣集团拥立为帝,刘启也随父亲从代国首府晋阳来到长安。仅数月之后,刘启便被立为太子,然而,同正史所夸张、赞美不同的是,真实的刘启从小就很轻狂。
  汉文帝初年,吴王太子奉父命来长安朝见天子,由于刘启和他年龄相仿,文帝便让刘启同这位吴王太子多联络联络感情。然而,两人在博弈时却发生了争执,刘启二话不说,拿起棋盘就把吴王太子给砸死了。刘启不过十三四岁,小小年纪就如此暴虐,长大之后难道能成为一代明君?骄横的刘启在杀死吴王太子后,还口出狂言,怂恿大臣上书说按照汉制,要把吴王太子的尸体运回吴国安葬。
  好端端的儿子到长安朝见天子,竟然被大汉皇太子活活砸死,还不让埋在长安。就算是平民百姓遇到这事,也会在心里诅咒皇太子,更何况是独霸东南的吴王刘濞。从此之后,吴王称病不朝,不愿见到杀人凶手刘启。
  汉文帝知道吴王事实上没病,以子死之故而同朝廷作对,但因为太子有错在先,于是作出让步,声明直到老死,吴王都可以不必来长安朝见。汉文帝的妥协使吴王暂时缓和了同中央政府的关系,但刘启的恣意妄为已经为七国之乱埋下了伏笔。
  诱杀朝廷重臣晁错
  公元前157年6月,汉文帝在长安未央宫驾崩。32岁的太子刘启即位,大汉历史进入了景帝时期。
  汉文帝在时,曾采纳贾谊之计,三分淮南国、七分齐地。到景帝即位时,汉朝是十七诸侯和二十四郡并立,大致以河内郡、颍川郡以东为界。也就是说,这以东的广大东方地区,基本上都属于半独立状态下的诸侯王管辖。
  晁错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削藩策》,他认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在晁错的建议下,景帝首先拿势力比吴王小的诸侯王开刀,先是赵王获罪,削其常山郡;继而胶西王卖爵事泄,夺其六县;前154年,楚王刘戊因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公然淫乱,被削东海郡和薛郡。这几个诸侯王国由于实力还不足以同汉廷抗衡,所以暂时没有引发大的政治风暴。景帝错误判断了时局,决定向称霸东南的吴王刘濞下手。
  吴王刘濞本来就对景帝一肚子怨气,见这个杀子仇敌又来逼迫自己,于是加紧反叛谋划,联络了楚王、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和赵王,相约共同举事。等朝廷削吴国会稽、豫章两郡的诏书到达时,刘濞毫不迟疑,杀死汉使,起兵反叛,其余六国也相继出兵。这就是历史上的七国之乱。七国叛乱后,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兴兵西进,一时间景帝手足无措。晁错提出御驾亲征以平叛乱,这使好猜忌的景帝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接着,在袁盎的挑唆下,景帝决定以牺牲晁错为代价,同吴王刘濞达成和解。
  景帝不敢光明正大地处死晁错,而是秘密嘱咐丞相陶青和廷尉张欧弹劾晁错,污蔑晁错矫诏“侵夺诸侯”。等陶青和张欧的奏报一上来,景帝立即批准,还加上晁错离间汉室宗亲的罪名,欲将其满门斩首弃市。
  由于害怕晁错在朝堂上揭露自己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景帝又授予中尉密诏,叫他谋杀晁错。接到皇帝的旨意后,中尉乘车直入晁错府中,传景帝旨意催晁错“上朝”。晁错以为有什么军国大事要商议,赶忙穿好朝服,隨中尉同车出门。车夫按中尉嘱咐,急速驾车向前方驶去,不一会儿,晁错往窗外一看,发现车子所经并非入宫要道,而是长安的繁华大街。他正要开口询问,车子已经停住,中尉走到晁错面前大呼:“晁错下车听诏!”晁错莫名其妙,下车一看,乃东市杀人之地,还没等他多想,一群兵士就围了上来,把他押到法场。中尉取出诏书,刚宣读到“腰斩”时,晁错已被虎狼一般的刽子手砍成了两半,他或许至死都不知道是谁要杀他。紧接着,晁错全家都被逮捕,景帝特诏,一律处斩,以讨好七王。用欺骗手段诱捕诱杀朝廷重臣,景帝时代的黑暗政治,得到了淋漓的体现。
  景帝没想到的是,吴王刘濞根本不吃他这一套,刘濞轻蔑地笑道:“我已为东帝,难道还要听什么人的命令吗?”七国之兵继续向汉廷发难,意欲重新回到诸侯争霸的年代,幸亏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以梁兵拖住吴军,大将周亚夫又趁吴军疲惫,发起突击,大败七国之乱的主力吴军,才使景帝“免于亡秦之祸”。
  逼死胞弟和亲子
  七国之乱前后,景帝为了利用梁国平衡东方各诸侯国,大力笼络梁王刘武,甚至暗示可以让刘武当皇太弟,故而刘武在七国之乱中拼命阻击吴军,为平叛胜利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当七国之乱平息后,景帝改变了对刘武的态度,决意让儿子继承帝位。袁盎投景帝所好,力争立景帝之子为皇太子,由此得罪梁王刘武。最终,景帝的一石二鸟之计得逞,知道过多宫廷内幕的袁盎被梁王派来的刺客暗杀,梁王刘武害怕被“灭国”也在恐惧中死去。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在景帝身上得套用另一句话:“虽有亲父,安知不为虎?”公元前153年,刘荣被立为皇太子。刘荣是景帝的长子,又是景帝宠妃栗姬之子,但还不到三年,刘荣就因其母失宠,被废为临江王。由于景帝喜怒无常,刘荣的结局十分悲惨,被废为临江王后接着以“坐侵庙壖地为宫”的罪名被带到中尉府问罪。“昔日王,今朝奴”的强烈身份反差,使刘荣最终选择了自杀,而这一幕后黑手正是景帝。
  如果有人认为景帝只是对朝廷重臣、王侯将相比较残酷,对百姓则爱护有加,那就大错特错了。景帝一朝,重用酷吏,如宁成之辈,百姓之间流传:“宁见乳虎,不要碰到宁成发怒。”宁成在家乡欺男霸女,强买强卖,可见,景帝所倚重之众酷吏给百姓带来了多大的苦难。
  公元前141年正月,寡恩忍杀、惯于过河拆桥的暴君汉景帝刘启病死于长安未央宫,一个令人提心吊胆的时代终于结束了。对于景帝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幸运暴君,不过,华丽光环下的暴君也终有被人揭开面纱的那一天。
  (摘自《百家讲坛》)
其他文献
古代帝王对臣子有种表示信任和恩宠的标准——赐姓,更高级的就是赐国姓。当臣子时,被赐姓是种荣耀;但想单干了,前朝所赐的姓就成了耻辱,需要及早脱掉。被赐姓的皇帝里,最夸张的是被大家喊打喊杀的李元昊。  李元昊的“李”就是他的祖先在李唐王朝被赐的姓,从唐末一直用到北宋,他的爷爷又被赐姓为赵,全家再次拥有国姓,成了“赵家人”。随后,李家祖孙三代,每一代都要被赵宋皇帝重申一下他们的姓氏问题,均被赐姓,但李元
日前,39岁的法官张伟将辞职信和工资条发到网上,引发了人们对“法官跳槽”这一现象的关注。受制度规定的约束,法官跳槽必须要等到满2年之后才能在“人脉资源地”做律师,独立担任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据了解,很多企业喜欢招跳槽法官做法务工作,高的能拿到50万的年薪。   更显而易见的是,法官跳槽之后选择到企业去做法务是“双赢”,企业可以利用离职法官的审案实践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寻找法律
卜式是汉武帝时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出身农家,从小是个“羊倌”,以牧羊为生,靠卖羊致富,后来还以羊为例,说出了一套治理国家的方法。  卜式生于河南洛阳,全家以耕种畜牧为生。卜式长大后便与其弟分家,他把田宅财物全给弟弟,自己带了一群羊外出居住,当时族人皆以为卜式是个傻子,不料几年后,卜式牧羊有道,羊群可观,家有羊数千头。乡人称卜式为“牧羊能手”。  当时西汉的牛羊市场并不被人看好,由于汉武帝连年出征匈奴
前些日子,在地方采访完某基层领导干部,与其一同乘坐电梯时,站在电梯按钮旁的领导顺手按了楼层,这时,陪同的工作人员脱口而出:“哎呀,让领导您亲自按电梯了。”这位领导回应:“按个电梯,还什么亲自?”  确实,顺手按电梯而已,何来亲自一说呢?好在这位领导干部也听出了“亲自”一词的突兀。然而,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却对此不那么“敏感”,很受用这“亲自”。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洗礼
当皇帝,究竟是一种何等的滋味,怕只有两种人知道,一种是做过天子的皇帝,一种是演过皇帝的倡优。做过天子的皇帝,生在皇宫的继承者多生而有之的滋味,怕是说不清楚,道不明白。演过皇帝的倡优,进出于角色之间,恍兮惚兮,总是隔了一层。然而,还有一种如同刘邦这样的人,生为平民,长于乱世,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登上社会的顶点,做皇帝接受天下臣民的匍匐欢呼。那种体验,怕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刘邦即皇帝位,时间在汉五年阴
《美帝国的崩溃》  [挪威] 约翰·加尔通 著 阮岳湘 译  人民出版社 2019年10月出版  本书的亮点,不仅在于对美帝国即将崩溃的惊世预言,更在于预言背后的严谨分析。作者以1980年预测苏联帝国崩溃的理论为基础,深入考察了当前美帝国衰退和没落的原因、过程、方式、时间和地點,谨慎分析了未来的世界格局,并对历史上西罗马帝国的兴衰与西方帝国主义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书洞察世界政治的风云变幻,为中国
汉武帝的内政成绩  汉武帝既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但无论是功是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汉武帝对整个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他的一生:“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  先看“内强皇权”,一是汉武帝用各种手段削弱其他势力的权力,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其中包括打击诸侯王势力、遏制公卿贵族豢养门客、瓦解民间游侠集团、任用出身贫寒而且比較听话的人来
党校老同学汪市长给明人发来一则微信:“赵书记受处分了。”文字后面是一串泪珠。明人心一懔。这赵书记,也是党校老同学,还是班委成员,绝对是一个有激情、敢担当,而且一身正气的地方官员。怎么这回犯什么傻了呢?  记得在党校学习时,有好多同学建议班委组织大家聚个餐,都是从祖国大地四面八方而来,集体生活一个月,喝点酒,热闹热闹,也属过去的常规动作。作为一班之长的明人,心也有所动。可一上班委会讨论,多数人赞成,
美军权威学术期刊《联合部队季刊》2018年第3期刊登了美国驻华大使馆海军武官海德迈上校等多名美军高级军官联合撰写的文章《效仿戈德华特-尼科尔斯——中国的联合部队改革》,文章将解放军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军改与美军历史上著名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改革进行对比。那么,在美军高级军官眼中,中国军改新增的部门,暗含哪些指向?在对一些职能的认识上,美军和解放军有哪些异同?解放军新一轮改革面临哪些挑战……当然,由于国
许多学者,甚至是大部分学者,都赞同传统的自由主义观点:相互依赖的确是一个关键的因果要素,能够大大降低国家之间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然而,有些学者却认为,这种观点的论据比较模棱两可;其实,与引起冲突的其他原因相比,经济相互依赖是微不足道的,或者非但不会降低发生战争的概率,反倒往往使战争更容易发生。于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难题变成了这样: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纽带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带来和平,或引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