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mi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是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传承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进而培养具有时代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对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的基本介绍,深入挖掘课程所体现的思政元素,就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融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关    键   词]  烘焙食品;加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098-02
   课程思政是为了将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教育教学、贯通到教育教学首尾、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烘焙食品加工技术作为四川旅游学院第二批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就如何在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凸显专业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价值引领作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课程介绍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是烹饪与营养教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学生了解烘焙食品的基本知识、烘焙食品加工工艺和技术,能够分析、辨别产品的品质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传承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进而培养具有时代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4]。
   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一是中华传统优秀饮食文化,二是劳动精神,三是工匠精神,四是创新精神,五是科学的实验精神,六是树立行业人物典型,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5-6]。通过这些思政元素,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目的。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讲究应时应典,寓情于食[7]。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在秋季正中,节日里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寓意团圆美满[8]。月饼属于中式糕点中具有代表性的糕点,不仅要学习月饼的制作方法,还要了解中秋节的意义,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培养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劳动精神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劳动精神”。目的是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训过程本身就是一项劳动的过程,从原料的准备、产品的制作、成品的点评、实训卫生的清理、剩余物料的归纳都是一系列的劳动过程。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树立“勤”的意识,“撸起袖子加油干”,要懂得一个好的产品需要认真踏实的制作,要相信美好生活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获得。要营造崇尚劳动、尊重知识、爱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学习氛围[9]。
   (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从原料到成品,中间有很多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例如做蛋糕时低筋粉要过筛,以防蛋糕面糊出现结块;面团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直接影响产品的风味;烘烤温度和烘焙时间决定了产品的色泽和口感。因此只有认真把握每一个工艺环节,才能使得成品达到一定的品质标准。“书痴则文必正,艺痴则技必良”,如果操之过急,缺乏认真、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很难在技术上取得成绩[10]。
   (四)创新精神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改变,对烘焙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观好看、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烘焙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烘焙食品的創新需要在把握基础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口味、外形、营养含量等方面的创新。作为烹饪与营养专业本科生,要立足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树立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改变现有的技能水平的创新思维意识。
   (五)科学的实验态度
   对于本科生的教学,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要求,既是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未来向更高学历层次发展的基础积累。实验时,要有完整的实验方案,对工艺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有科学的实验态度,例如进行烘焙产品单因素实验时,如果只是原料为单一变量,那么其他必须保持不变,有些时候,产品烘烤时间到了规定时间,相比上一组颜色偏浅,有些学生就会延长烘烤时间,这样后期的产品品评是不准确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学习作风是大学生所必备的品德。
   (六)行业人物典型,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立足行业人物典型,激发学习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项目参与的越来越多,烘焙行业也涌现出了行业“明星”,实现了国家在这个赛事中金牌零的突破,受到了高规格的奖励,未来技能人才是大有可为,为实现技能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程思政实践的途径
   (一)完善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任务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性质、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分配;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成绩评定;课程教材、参考书等内容。其中课程教学要求包含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思政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思政要求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以“知识+技能+思政”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达到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知识的前提下,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教学过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1.教学前
   课程内容的预习可以提高上课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烘焙食品加工技術教师每周会把下一周的教学内容提前以课程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大家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并设置2~3个小提问,主要围绕课程内容所包含的饮食文化等内容设置。比如广式月饼的制作,就要了解广式月饼的文化、中秋节饮食习俗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渗入思政元素,通过预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教学中
   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课程内容的讲解,老师可以请1~2名学生就课程内容的预习进行讲解。在实训过程中,教师随堂跟进,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督促其动手参与制作,对学生的疑问要耐心讲解,认真指导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过程细节的把握,言传身教,让学生体会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的实验态度。
   3.教学后
   课程内容结束后,让学生认真书写实训报告,其目的是对上课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包含实训目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实训结果、讨论分析等。通过书写实训报告,学生回忆、巩固学习内容,并且能对产品的创新做一些思考,这个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实验精神。同时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大家去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形成研究总结,可以是行业名人,也可以是知名企业,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树立职业自信心。
   (三)完善课程考核指标及标准
   传统考核方式按照平时成绩占比50%,期末成绩占比50%,平时成绩包含出勤、产品实训、实训报告,期末成绩包含出勤、产品制作。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后,在平时成绩中增加平时作业,作业的设置主要围绕课程思政元素展开。比如:“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糕点文化?”在实训报告中要体现出课程学习感受等。
   四、结语
   烘焙食品加工技术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对任课教师也是一种挑战,课程思政改革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作为教师,心中有爱,愿意将自己的所学所想完整地教给学生,这是教师最大的愿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是生硬地将一些思政元素强加于课程本身,出现课程教学和思政元素分层的现象,要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立足课程内容本身,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去挖掘思政元素,重构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融入,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曹胜强.中国匠心文化赋能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4):34-40.
   [3]蒋瑾,杨蔚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3):67-7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魏少婷,王晖云.高职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探析[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22(2):31-35,71.
   [6]高文通,韩冰,杭祖圣,等.《橡胶加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初探[J].广东化工,2020,47(22):186-187.
   [7]钟志惠.中式面点工艺与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
   [8]张茜.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食俗在餐饮业的应用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3):4-8.
   [9]陈苏谦.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24(3):79-83.
   [10]孙旭冉.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N].解放军报,2020-12-11(001).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随着工业技术进步后不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很难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我们探索出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课程结构新模式,真正实现课堂上“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分析SPOC、雨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内涵,设计并提出了以SPOC、“雨课堂”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打造出能
期刊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剖析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出发,重点阐述如何积极寻求培养职业能力途径:确立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构建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关 键 词] 人才培养;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阶段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在低年级阶段,大学生如能尽早开始职业探索、做好学习计划,就能更好地将整个大学生活和将来的职业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低年级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正处在职业生涯定位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职业发展道
期刊
[摘 要] 一直以来,丽水格外珍惜、不断挖掘、用足用好浙西南革命史这一宝贵资源,大力弘扬和传承浙西南革命精神。本土高校应巧妙地挖掘利用这些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浙西南红色文化精神与高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将宝贵的浙西南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并将它应用到本土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当中,这样才能真正凸显红色资源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  [关 键 词] 浙西南;红色文化;教
期刊
[摘 要] 以三峡大学为例,面向三峡大学全体学生,通过研究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现状来分析高校社团对大学生活和教育事业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和社团采访的方式,将量化数据研究和质性分析访谈相结合,分析高校社团现状并为大学生选择社团和社团建设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 键 词] 社团;问卷调查;社团采访;社团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 湖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现存20多种,其中贯穿的红色文化基因对师范类艺术生的思政教育具有道德规范的教化功能,产生共鸣的情感教育,传承文化的实践作用。  [关 键 词] 地方戏曲;红色文化;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5-0024-02   一、师范类艺术生的特点  
期刊
[摘 要]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包含的内容是人类历史的管理活动,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紧密相连,课程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有机结合。管理学课程思政要以价值引领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构建管理学课程中的思政逻辑;教学方法新颖多样,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
[摘 要] 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多年试点实践为样本,分析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涵和构建意义,阐述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主体四阶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要素,并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组织实施和长效合作机制形成三个方面来实践,为其他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及后续研究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四阶梯”;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期刊
[摘 要] 立德树人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和社会期盼高校在大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加强实效性和针对性。传统专业教育中课堂教学暴露的教育问题让完满教育更具生命力。基于“专业教育”+“完满教育”融合发展的溢出效应,从知识点、教学素材、教学方式、反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专业教育中课堂教学融入完满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 键 词] 教育教学;教学改革;专业教育;完满教育;德
期刊
[摘 要] 工科学科的文化建设历年来没有得到国内各大综合性大学应有的重视,然而,工科研究生在完成必要的课程学习基础上,一般以在导师团队完成科研项目并获取实验数据为形式开展研究工作,如何发挥学科文化的育人功效,在研究生科研实践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成为学科和团队负责人亟须解决的问题。首先阐述了学科文化的内涵和学科文化建设的意义,具体分析了国防科技大学空天力学学科文化内涵及其对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