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班化课堂模式探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long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有别于初中语文,即使面对同一篇课文,高中的教学要求也是不同于初中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怎样解读文本,才符合高中学生的需求呢?
  以苏教版教材《老王》一课为例,这篇课文在初中教材中已经出现时,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品读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于“善”;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到了高中阶段,如果教学目标仅限于此,那就把高中语文教学等同于初中的语文教学了。在高中阶段,显然这两个目标,只要教师设计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了,老师就没有必要多花时间在这方面。
  那教师要讲什么呢?这里教师就得考虑学生的需求了。老师需要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采用哪些手法描写人物,有什么作用?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理解感受作者流露出的平等思想,可见高中语文教学所站的高度是明显高于初中的。
  小班化课堂,在于突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知识的超市”里,学生各取所需。根据教材的要求,教师要有所取舍,讲必须要讲的内容,最好把讲话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以10至15分钟为最佳;其余时间,可通过导学案让学生自学。不要忽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教师所能灌输出来的。教师的作用仅在于导,让学生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把高中语文教学和小班化模式相融合,本人认为,教师课前先要精心设计导学案,明确哪些内容只要学生自学或通过小组合作就能够解决的,哪些内容是需要教师帮忙解读的,以及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有价值问题的探究。当然要让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教师还得从教材中挖掘学生的兴趣点。
  以《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为例,课文中关于《论语》的相关知识,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与虚词,孔子在文中流露出反战的思想,“仁”的政治主张,这些目标只要通过导学案,学生自学或小组合作,就能够解决了。无需教师多费口舌,教师要讲的是孔子在文中运用的批驳技巧,特别是层层深入的批驳方法,以及比喻类比的批驳方法的作用。兴趣点在于文章的最后为什么说“季孙之忧,在于萧墙之内”。
  我觉得,高中语文的课堂模式可以把一节课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的前提,缺少自主学习的合作,就成了走过场。课堂上请学生按导学案自学,存在问题小组内交流解疑。例如,本人在教《清兵卫与葫芦》一文,先设计这样的问题:
  “清兵卫一毛钱买来的葫芦被校役卖了五十元的高价后又被古董店老板卖了六百块的高价,你觉得这样得情节设计合理吗?为什么?请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加以体会。”
  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又可以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更重要的是,这样学习的效果肯定优于后者。
  第二个步,学生主動展示。也就是学生主动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把问题的答案展示在黑板上或口头表述。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就发现了这样的结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交代了清兵卫是如何喜欢葫芦的一系列细节。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展示,教师讲授就可以减少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就增加了。当然让学生主动参与也是课堂的一个兴趣点,有了兴趣的支撑,更容易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因此,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设置就很关键,要求设置的问题既不能太容易,又不能太难,还得有一定的涵盖面。
  第三个步,教师帮忙解读。对于展示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教师参与帮忙解读。以教学《清兵卫与葫芦》一文为例,学生在展示问题时,教师引入了“摇摆”的概念:
  “摇摆: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突奔,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出现了犹豫不定的状态。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小说的摇摆还体现在哪儿?有什么作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以上这个问题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后,在展示的过程中,主动生成的问题,教师只不过用一个专业术语来表述。对自己产生的问题,学生自我要求解决的动机就强烈多了。
  第四个步,反馈环节。教师准备好检测题检测或是根据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机智地生成检测题。例如在《清兵卫与葫芦》反馈检测时,就问:
  “小说开头这样写到:‘自从发生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热衷着绘画……’ 请思考:①、‘这件事’指发生的一件什么事?②、小说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开头?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检测题,并不是对课堂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的重复,而是在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基础上,再延伸出一些问题,让问题套着问题,既有联系,又有新鲜感,这样更易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火花。当然,以上只是个人对语文课堂模式的设想和尝试,肯定有诸多地方亟待改善。譬如这种模式的实施,还得让学生从不主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习惯。如何转化,肯定还得有措施,比如激励措施、教师设置问题的合理性等等。本人希望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加以完善,让学生更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其他文献
摘要: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也是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一种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性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心理研究也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之 事。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日久天长,学生 就会逐渐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持久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在愉快的感受中做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地进取、向上。  关键词:初中美术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完整而真实的生活,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肯定和促进。具体从三个方面做起:一、评价内容多元化,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主体;二、评价主体多元化,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
期刊
所谓备课就是一种预先地设计。备课即设计,简单的说,设计就是按一定的“计”来设立有关项目和有关程序。这个过程,就是研究。在这里看,“课”就是教学,“备”就是研究,因此所谓“备课”就是“研究教学”。对备课的对象——教学进行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的语文素养的认识是: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
期刊
摘要:摘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甚至一度出现了“学生厌,教师难,社会怨”的尴尬局面。由于课时的安排,阅读和写作隔周交替进行,一个学期下来,作文课也就七八次而已。想通过这几节课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达到作文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需要我们在教学资源这一基本前提下关注教师的讲授与学
期刊
摘要:上好小学信息课,兴趣培养是关键。本文作者针对兴趣培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进行了大量的实踐探索,总结了一定经验认识,从五个方面对经验认识作了详实阐述。  关键词:兴趣培养 小学 信息技术 运用  小学阶段的孩子,促使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是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如果一个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反之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初中语文的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智力因素的培养,更不要忽视语文的情感、意志、动机、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 非智力 因素  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初中语文的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智力因素的培养,更不要忽视语文的情感、意志、动机、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和利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开发呢?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非智力因
期刊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下面从七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