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让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发,我园积极组织,学习贯彻落实《指南》,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班主任,我感到: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为孩子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快乐健康成长,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逐步意识到知识对于一个人未来生存的重要性。因此,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重视。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们将这种希翼转嫁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在这种心理促使下,他们在选择幼儿园时,有相当多的家长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写汉字,背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这样的幼儿园成为家长优先选择的对象。他们认为孩子的潜力大得很,只要教得会,何必要等待?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孩子的的知识和技能大大超过了没有被训练的孩子。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也不得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开花,结果。令人担忧的事,这样的发展优势究竟能持续多久?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劲?
  工作经验表明;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至少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训练,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二是过于超前的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有些知识技能在孩子以后成熟到一定程度是在给予是轻而易举的事,刻意加速地发展,不恰当的拔高使孩子过早成熟,以幼儿的方式来塑造婴儿,以小学生的要求来规范幼儿,使发展的前一个阶段没有获得充实就产生跳跃,这种效应难以长久。因为许多行为只有经过一定的重复和积累,才能稳定在心理结构中。刻意加速发展,势必会导致基础不稳固,这一脆弱的基础对以后长远的发展没有足够的支持力,这种发展是没有后劲的,许多后来者居上的事实已经证明。三只训练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结果我们的“教”让孩子变得被动,让孩子变得“厌学”。所以当人们为这般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我们是否想到:孩子的认知发展是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
  总之,这样一种以断送以后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指南》)。《指南》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意味着和未来发展的关系。近几十年来的脑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也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切告诉我们,幼儿教育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为此,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幼儿园教育应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特别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所以,面对家长的不正确地认识与要求,作为幼儿园不应处于一种被动盲从的地位,而应充分发挥我们在幼儿教育中的专业主导地位。因为作为幼儿园,专业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幼儿教师,专业的教育人员,我们的教育目光不能短浅,不能只看到现在,而更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
  明确了这一教育思路,那么在具体的实施中,怎样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能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而不是盲从于家长不正确的选择?我认为,要想在育儿观念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识,必须首先找准与家长合作的基点与分歧点。我们合作的基点是:我们与家长的教育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成材,但在具体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基于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发挥我们专业教育机构的权威性,带领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
  首先,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在教育孩子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同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科学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只有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
  其次,多举行一些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更主动的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
  最后,我们会不定期的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大家各抒己见,沟通观点,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的共识,同时也促使家长更加关注科学的教育观,理智地看待学前幼儿教育,并主动向幼儿园靠拢。
  那么,我们不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是否就意味着忽略知识技能的作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知道,能力是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里涉及到的是让孩子自己建构知识还是记忆模仿知识,是强调“会学”还是强调“学会”,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幼儿园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学习,重新认识知识技能的内涵,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强调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强调幼儿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这就涉及到获取知识应定位于过程还是结果。如果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预设一大堆有待孩子接受的知识点和有待训练的技能,并作为目标看重其达成与否。定位于过程,我们就会将这些知识仅仅作为载体,看重的是孩子如何思维的,是如何接受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启发孩子的智慧。具体地说,每个领域都会有一个与孩子智慧相关的核心要素,如健康:自我保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只有定位于过程体验的“教与学”,才能抓住这一核心要素,点燃起这一智慧的火花。例如,当我们定位于结果时,科学领域的学习,就会让孩子去记住某种现象的特定事或知识点(一大堆事务的名称和概念等),而定位于过程,就会抓住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核心要素,让孩子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施中,不断探索和反复体验中去发现,至于从哪些实事中发现并不重要――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教会了幼儿,因为幼儿能复述出我们要他记住的明称,可以重复出我们演示给他们的实验,却忽略了孩子根本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的知识迁移: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在艺术领域的学习中教孩子一些特定的技能和技巧(用琴法、画技去模仿现成的作品)而定位于过程,则核心要素是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的热情,这些特定的技能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方法――过去我们很得意我们的孩子能逼真的模仿范画,为孩子画得非常像而高兴,却不曾认识为什么有的孩子一旦离开了范画,却什么也画不出来,他们仅仅眼中有画,而心中无画,定位于结果,社会领域的学习就应当直接训练孩子集体生活的规则(牢记各类常规、用纪律约束、以及能复述与同伴相处的原则)。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即让幼儿在与他人的自由交往中体验规则的公正与互惠,逐步摆脱自我中心――过去我们总是通过规则约束、通过教师的裁判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结果把孩子的口头规则和对权威的惧怕以及听话顺从当作良好品质;定位于结果,语言的学习就会灌输一定量的词汇和给予造句的训练,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交流与表达,重要的是“激发表达的热情,创设交流的机会”――过去我们着重在专门的语言教学中重复故事、背诵儿歌、造句练习、却没有想到,实际上由而是在交往中自己获得语言,而不是别人教会他说话。
  因此,要想扭转这种现象,既需要转变家长的观念,同时又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指导技能,同时,幼儿园应当“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通过“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其他文献
【摘要】引导小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打开创作的源泉,这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探究;深入;观察;感受;搭建;展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位老师都认为作文教学是最难的一部分,特别是农村小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都闻之色变。多数都会露出害怕、厌恶的神情;每次在上作文课时,不难看到学生苦苦思索咬着笔头却难以下笔,基础弱的学生甚至一节课下来也理不清头绪;怎样让孩子走出写作的困境,消除他们
期刊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如果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过程中整体感知;在读书过程中有所感悟;在读书过程中培养语感;在读书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就是说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光是这样,主要是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还要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其它训练相结合。  
期刊
【摘要】在思品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思品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为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良好、心理健康正常、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强;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型人才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情感;品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
期刊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
期刊
三年级作文是小学作文写作的转折点,从看图写作的基础上逐步向命题或半命题作文转化。这为作文教学确立了一个新的方向。三年级也是学生练习写作的重要阶段,要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消除惧怕的心理,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抓住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唤起写作欲望  学生只有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地去了解、认识事物,也只有对事物充分理解,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比如说,“六.一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应以学生主体为本,重视情感教育目标和策略,才能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在新课改大力推行和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今天,新时代的教育呼唤情感教育。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尝试,情感教育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创建轻松和谐课堂 建立情感释放平台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主张建立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型的师
期刊
如今的小学生,写作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材料严重匮缺,无论是日记还是作文,提起笔来无从下手,即使勉强成文,往往也是平浅空洞之作。久而久之,有的学生谈文色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当从兴趣入手,让学生从害怕作文到乐于作文。  1重视阅读,培养兴趣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感知、理解词语的能力,记忆、储存词语的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修饰词句的能力,修改词句的能力,这些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表达。而这些
期刊
没错,范文应该如何利用,的确是值得商榷的一件事。我也碰见过这种事,我们习作的第三篇——是我的好朋友,在写这篇作文时我也是把写的不错的作文当作范文读了读,没想到这一读,全班一半以上的学生写出的作文与其相似,什么:她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我们关系一直很好,一同回家。有一次闹矛盾了,我喊他,他没理我,我生气了,最后又和好如初。这时我感觉很苦恼,心想这些孩子真够笨的了,那么费劲的给他们讲,应该如何写,怎么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搞好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现结合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经验,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通过阅读,在语言环境中能读准字音,准确地理解字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准备大量的听、说训练,
期刊
所谓身体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势。它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现象,很有必要对体育教师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  1.体育教学中身体语言的分类  1.1通用性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泛指人们在长期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符号。这种身体语言 具有普遍特征。例如:在生活中,手指放在嘴唇上,表示“嘘、小声点、不要说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