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8—79页《搭一搭》(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教材设置了“搭一搭”的情景,包括两项比赛,第一项比赛是由观察到的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第二项比赛是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操作已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先想一想,画一画,再摆一摆,再想一想,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数学思考:
在想一想、画一画、搭一搭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和推理能力。
问题解决: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
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思考、言必有据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学习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课前准备:
每生准备5个小立方体,方格本;大立方体若干,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策略:
操作---归纳
教学流程:
一、准备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让老师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
生发表看法。
师:我们数学课上就有这样的事例,你知道是什么?
对,让我们共同走进观察物体---搭一搭。
(板书课题:搭一搭)
2.师:现在老师带来了一个用四个小正方体搭好的立体图形,(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状?在方格本上画出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确定正面、左面、上面及正确的观察方法)
课件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个面平移到同一平面的情况)
【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由旧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分散难点,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个面的画法点拨出来,帮助扫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识障碍】
二、定向
1.如果老师再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加在原图形的右侧,从不同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图形?与原来有变化吗?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体会与原来的侧面看到的图形一致,可见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一个立体图形的形状)。
想一想、搭一搭这一个还可以加在原图形的什么位置。小组动手操作,交流可能情况,汇报。(操作过程中点拨:可分别加在原图形的左侧、右侧、前面、后面、上面,各有几种情况。汇报时引导学生明确要进行有序思考。)
2.在原有4个小正方体位置固定的基础上,我们只添加1个就有这么多的情况,如果5个小正方体的位置都不固定,那搭出的立体图形就更多了,也就更复杂了。这节课我们只研究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你有信心吗?现在进入…
【设计意图:通过“复杂“这一切入口,激发学生认清新知的生长点(即增加了一个立体块),通过老师的演示引导,学生的想象,感受到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以帮助学生发展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操作归纳
1.比赛项目一: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请同学们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看看哪个同学画得又快又好。
(1) 从刚才搭出的立体图形中任选一个让学生画平面图形。有困难时可以借组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板书: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先想想,然后独立画图。抽生汇报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在汇报的过程中,引导有序表述。(渗透有序)(板书:有序)得出:同一个立体图形,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不一定相同。
从刚才搭出的立体图形中再选一个立体图形,再让学生画图。
引导对两个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进行比较,归纳出:有两个面相同的两个立体图形不一定相同。
(2) 同桌之间开展比赛。
合作提示:同桌之间,你摆一个,他摆一个,然后平移交换过来(即搭的同学与画的同学所看到的正面要一致),再分别画出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最后交换过来检查,看谁画的准确。
同桌合作,搭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相互檢查订正。
抽一组展示。
归纳:有两个面相同的两个立体图形不一定相同。
刚才同学们借助实物,可以画出3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如果给你立体图形的三个面,你能搭出原来立体图形的形状吗?现在我们进入
2.比赛项目二: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搭一个用5个小立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看谁搭的既快有准确。
(1) (实物投影出示:同桌活动时学生作品)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动手搭出立体图形。
抽生演示,一边摆一边说说怎么想的,其他生仔细观察。
点拨:其实根据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的过程,就是根据不同面的情况进行推理调整的过程。(板书:推理)
这位同学是先摆( )面的,有没有摆的方法与他不一样的?也就是从其它面入手摆的。
没有时引导学生从数量少的面入手摆,体现调整的过程。
比一比,哪个摆的过程比较简单呢?
引导归纳:先摆数量多的面,需要调整的就少,比较简单。
(2) 师:现在加大难度,考考大家。
如果只给你上面看到的形状,你能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符合要求的立体图形吗?有哪些呢?(小组活动,展示汇报)
在此基础上,再给定你正面呢?符合要求的又有哪些?
还要求看到左面的形状是它呢,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是( )。
通过这个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归纳:要确定一个立体图形的形状,至少需要观察到三个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一个、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立体图形,只有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才能确定一个立体图形。另外,也有意识的体现由具体(实物)——抽象(图形)——具体(摆实物)——抽象(由图形判断)这样一个通过直观手段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四、实践运用
1.课本P79 练一练1题。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再搭出来,实际看一看。
要求学生在方格本上画平面图形,搭出实物,再看一看。
2.挑战天地
(课件出示)由6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判断它的不同的面。
3.观察立体图形,确定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如何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使它从上面、左面看到的仍然是原来的图形。
可见,根据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不能唯一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确定什么呢?这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板书设计: 搭一搭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8—79页《搭一搭》(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教材设置了“搭一搭”的情景,包括两项比赛,第一项比赛是由观察到的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第二项比赛是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操作已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先想一想,画一画,再摆一摆,再想一想,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数学思考:
在想一想、画一画、搭一搭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和推理能力。
问题解决: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
养成勤于动手、乐于思考、言必有据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学习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课前准备:
每生准备5个小立方体,方格本;大立方体若干,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策略:
操作---归纳
教学流程:
一、准备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让老师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
生发表看法。
师:我们数学课上就有这样的事例,你知道是什么?
对,让我们共同走进观察物体---搭一搭。
(板书课题:搭一搭)
2.师:现在老师带来了一个用四个小正方体搭好的立体图形,(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状?在方格本上画出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确定正面、左面、上面及正确的观察方法)
课件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个面平移到同一平面的情况)
【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由旧知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同时分散难点,将不在同一平面上的2个面的画法点拨出来,帮助扫清新知中不必要的知识障碍】
二、定向
1.如果老师再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加在原图形的右侧,从不同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图形?与原来有变化吗?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体会与原来的侧面看到的图形一致,可见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一个立体图形的形状)。
想一想、搭一搭这一个还可以加在原图形的什么位置。小组动手操作,交流可能情况,汇报。(操作过程中点拨:可分别加在原图形的左侧、右侧、前面、后面、上面,各有几种情况。汇报时引导学生明确要进行有序思考。)
2.在原有4个小正方体位置固定的基础上,我们只添加1个就有这么多的情况,如果5个小正方体的位置都不固定,那搭出的立体图形就更多了,也就更复杂了。这节课我们只研究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你有信心吗?现在进入…
【设计意图:通过“复杂“这一切入口,激发学生认清新知的生长点(即增加了一个立体块),通过老师的演示引导,学生的想象,感受到数目上的增加,带来的是形式上更加多样的变化,以帮助学生发展更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操作归纳
1.比赛项目一: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请同学们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看看哪个同学画得又快又好。
(1) 从刚才搭出的立体图形中任选一个让学生画平面图形。有困难时可以借组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板书: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先想想,然后独立画图。抽生汇报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在汇报的过程中,引导有序表述。(渗透有序)(板书:有序)得出:同一个立体图形,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不一定相同。
从刚才搭出的立体图形中再选一个立体图形,再让学生画图。
引导对两个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进行比较,归纳出:有两个面相同的两个立体图形不一定相同。
(2) 同桌之间开展比赛。
合作提示:同桌之间,你摆一个,他摆一个,然后平移交换过来(即搭的同学与画的同学所看到的正面要一致),再分别画出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最后交换过来检查,看谁画的准确。
同桌合作,搭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相互檢查订正。
抽一组展示。
归纳:有两个面相同的两个立体图形不一定相同。
刚才同学们借助实物,可以画出3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如果给你立体图形的三个面,你能搭出原来立体图形的形状吗?现在我们进入
2.比赛项目二: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搭一个用5个小立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看谁搭的既快有准确。
(1) (实物投影出示:同桌活动时学生作品)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动手搭出立体图形。
抽生演示,一边摆一边说说怎么想的,其他生仔细观察。
点拨:其实根据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的过程,就是根据不同面的情况进行推理调整的过程。(板书:推理)
这位同学是先摆( )面的,有没有摆的方法与他不一样的?也就是从其它面入手摆的。
没有时引导学生从数量少的面入手摆,体现调整的过程。
比一比,哪个摆的过程比较简单呢?
引导归纳:先摆数量多的面,需要调整的就少,比较简单。
(2) 师:现在加大难度,考考大家。
如果只给你上面看到的形状,你能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符合要求的立体图形吗?有哪些呢?(小组活动,展示汇报)
在此基础上,再给定你正面呢?符合要求的又有哪些?
还要求看到左面的形状是它呢,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是( )。
通过这个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归纳:要确定一个立体图形的形状,至少需要观察到三个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一个、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立体图形,只有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才能确定一个立体图形。另外,也有意识的体现由具体(实物)——抽象(图形)——具体(摆实物)——抽象(由图形判断)这样一个通过直观手段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四、实践运用
1.课本P79 练一练1题。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再搭出来,实际看一看。
要求学生在方格本上画平面图形,搭出实物,再看一看。
2.挑战天地
(课件出示)由6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判断它的不同的面。
3.观察立体图形,确定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如何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使它从上面、左面看到的仍然是原来的图形。
可见,根据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不能唯一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确定什么呢?这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板书设计: 搭一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