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改之我见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zsx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信心,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表面模型供上课用,这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让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并掌握牢固。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了;看过了,可能就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是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时,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1/4、9/25、17/40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1/4、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1/3、1/7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3/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这样的3份,却不能化成小数。”……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及数学的价值。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将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和他们一起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经历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其他文献
于丹说:“阅读有什么用?读的就是我们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而在生命从容的时候带有欢心,一个人能有更多的笑容更多的阳光,一辈子能有更多的快乐,我觉得这就是阅读最大的用途。”这使我不禁想起:“天下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阅读高。”下面就阅读如何让我们在优雅和智慧中穿行,谈一些我的思考。  一、以书为友,在书香中积淀自我  我很喜欢这样一段话:“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
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语文老师总要想方设法开展各种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去听、去说、去交流、去沟通,并在训练中学会互相合作。但是,因生理、心理的发展,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欲望会大大降低,他们更愿意做旁听者,不愿主动与人交流,不善于用语言与人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充分利用课堂,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加强训练,紧扣文本,创设情境,引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脆的童音吟诵着熟悉的唐诗,不禁把我们带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从古诗的字字珠玑中感受着母语文化之博大精深,感悟着民族精神之豪迈雄奇。古诗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浓缩着丰富的情感,蕴含着优美的意境、意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何多渠道设计教学载体,拉
网络信息化教学是当前科技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充分依靠先进科技的力量,提高职业教育的网络信息化水平。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
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积淀。它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闪耀出奇异的光芒,令后人为其倾倒。古诗词对于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
记者:徐校长,你认为普通学校和名校之间有哪些差距?徐健湖:所谓名校,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和标准,其“名”是在不断的成长和超越过程中形成的。从现实的一般意义上说,名校应该是教育现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透彻地阐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征,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放在重要的地位,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把学生引入“图画”,展开联想  插图多是低年级课文的一大特点。注意发挥图画的作用,通过演示讲解让图画有声有色、有动作感,把学生一步步引进图画,身临其境地展开联想
期刊
在香港社会转型时期,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助于强化港人的民族意识及文化认同,凝聚社会,整合人心,促进回归。
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文特性的基础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情感的自身感悟和体验,应当凭借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注入,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  一、在范读中激发情感共鸣  声情并茂的范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美。教师有感情地
为了使我国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运营,应针对我国专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产权界限不清、机制僵化、自主权缺乏及竞争力不强等弊端,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