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可见一斑。从语文早读课现状看,学生对早读课的兴趣不够浓厚,早读课效率不够高,本文希望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切入口,探求高效性语文早读课的构建方法,通过建立早读目标、强化早读意识、培养早读兴趣等方法,以读促学,探求语文学习的新模式。
【关键词】早读 语文 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16-01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语文早读课,是培养学生语感,加深基础记忆以及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有效平台。而部分学校早读课的随意安排,对早读课利用价值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其常常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效率较低,系统性不够。所以,如何系统、科学、有效地利用好语文早读课,是高中语文老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语文早读课令人担忧的现状。
1.目标单一。读书缺乏指向性目标,早读时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过于随意,不利于整体性的提高。
2.内容单调。90后学生视野开阔,知识面广,语文课本和通俗杂志早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流行文化的发展挤压了经典名篇的空间,阅读的品味不高。
3.兴趣不强。很多时候早读课是“有气无力”,学生对早读的感觉是索然寡味。“早读该更名为早看课,教室里不再是琅琅书声而是沉默的世界”①。
二、有效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新探索。
《新课程标准》指出过“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语文早读普遍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如何让语文早读课更富有成效呢?经过数年的探索,我思考如下:
(一)培养学生早读的阅读兴趣。
1.多样化建构早读内容。
“要改变早读的现状,语文老师首先应做的是改变早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②。早读读什么?早读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学生在早读课上既可以预习、巩固课内知识,又可以进行拓展学习。早读课基本任务有识记字音、成语和必备篇目等。这些内容是必要的,但反复地识记,易感觉乏味。所以我在早读设立延伸阅读部分,如“中华名家散文”,选取周国平、龙应台等名家作品,“经典国学篇目”,选取《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的篇目;“网络经典名篇”,如新闻热点评论、仓央嘉措的诗及微博中的名段等……都会列入朗读计划……这些作品既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文学世界的博大精深,提高阅读的兴趣。
2.利用网络建立交流平台。
从心理学上看,大部分兴趣都基于群体化交流带来的成就感。90后学生喜欢网络交流,所以我在班级设立了“语文朗诵微群”,由科代表负责管理,每班分成十组,每组通过研究探讨,每周推荐不同类别的早读朗诵作品三篇,并在微群上公布篇目,经全体网络投票通过后,列入班级早读计划篇目。这一集体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对发现与阅读经典篇目兴趣大增,一石多鸟。
(二)明确早读的计划性任务。
1.设置从课内到课外的多向阅读计划。
从每学期始,我会制订一个相应的早读计划,每个学期分十段,每段里的内容都分识记、品读、思想三大领域,每一个领域再进一步细化,“识记”多为常规记忆内容;“品读”细化为“人物肖象描写”、“精彩电影对白”等;“思想”细化为“时政经典评述”、“时尚深度阅读”等。每学期设立两个作家专题如龙应台专题、刘瑜专题等。这样的设置,能在保证阅读品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调动学生朗读及思考的兴趣。
2.精细化构造课内时间的利用。
和一般强调自由化阅读不同的是,我强调把早读当成课来备,每节课达成什么任务,学生的自由选择度有多少,都了然于心。早读时间短,内容宜精简才会效率高。早读时间35分钟,我常将构造分成“4Q步骤”,即3分钟全体齐背经典必背篇目,提升朗读的气势;12分钟自由识记字音或成语,并将自己觉得易忘的内容写上作业本,晚练再写一遍巩固;15分钟按学段朗读计划进行自由朗读,每月评出“朗读之星”及“朗读进步之星”;5分钟做必备篇目默写或经典篇目读后感小写作,并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基础的落实,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趣味。
(三)提升学生品读的技巧。
1.专门讲解朗诵技巧。
基于多次参加朗诵比赛的经验,每个学期我开设两堂朗诵课程,从朗诵的发音、朗读与情感、角色朗读等多个角度为学生精析朗诵的技巧,实用性强,提升效果好,非常受学生欢迎。同时每学期举办一次朗读或演讲比赛,从个人比,到分组比,再到男女PK,形式多样,这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予,尽享朗诵的乐趣感。毕竟,“教师应注意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良好健康的竞争环境,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效率”③。
2.带着问题去朗读。
朗读不同于阅读,如果有口无心,读过便会忘记。所以在早读名篇阅读中,我会设立相应的问题引领学生边读边思考,如读龙应台《我想谁就是谁》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小文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你如何评价他?”读刘瑜《渊博的人》,引导学生思考“你如何看待深刻与浅薄?”问题设置能让学生在朗读时自觉地深入文本,结合自身的体会进行思考,进而提升感受与品读生活的能力。
3.做好经典品读示范。
范读是提升整体朗读水平的重要一环。利用早读和朗读课,我会为学生做相应的朗读示范,并对朗读篇目中的轻重、缓急、情感把握、角色差别等做细致的分析,并随后让学生进行品味与展示。有时选取学生中较出色或进步快的同学进行范读引领,让他们在早读课中找到成就感。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找人去听自己读,找同桌,找舍友,找父母,建立课堂外朗读的理念,培养学生朗诵的自信心。
语文早读课的成败最终在于科任老师。只要我们能够意识到早读所存在的问题,按新课程阅读的要求及学生的阅读品味进行结合性研究,系统地、创新地构建好早读的模式,像备课一样对待每一堂早读,早读就能成为学生尽情挥散的舞台,读出兴致,读出内涵,读出成绩,读出能力,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李坤梅.浅谈职高语文早读课的有效性策略「J」.课外阅读,2012.09.
[2]徐根.追求高中语文早读的实效「J」.现代语文.2010.07.
[3]王莉.语文早读三部曲「J」.陕西教育.2010.12.
【关键词】早读 语文 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16-01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语文早读课,是培养学生语感,加深基础记忆以及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有效平台。而部分学校早读课的随意安排,对早读课利用价值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其常常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效率较低,系统性不够。所以,如何系统、科学、有效地利用好语文早读课,是高中语文老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语文早读课令人担忧的现状。
1.目标单一。读书缺乏指向性目标,早读时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过于随意,不利于整体性的提高。
2.内容单调。90后学生视野开阔,知识面广,语文课本和通俗杂志早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流行文化的发展挤压了经典名篇的空间,阅读的品味不高。
3.兴趣不强。很多时候早读课是“有气无力”,学生对早读的感觉是索然寡味。“早读该更名为早看课,教室里不再是琅琅书声而是沉默的世界”①。
二、有效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新探索。
《新课程标准》指出过“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语文早读普遍效率不高的情况下,如何让语文早读课更富有成效呢?经过数年的探索,我思考如下:
(一)培养学生早读的阅读兴趣。
1.多样化建构早读内容。
“要改变早读的现状,语文老师首先应做的是改变早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②。早读读什么?早读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学生在早读课上既可以预习、巩固课内知识,又可以进行拓展学习。早读课基本任务有识记字音、成语和必备篇目等。这些内容是必要的,但反复地识记,易感觉乏味。所以我在早读设立延伸阅读部分,如“中华名家散文”,选取周国平、龙应台等名家作品,“经典国学篇目”,选取《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的篇目;“网络经典名篇”,如新闻热点评论、仓央嘉措的诗及微博中的名段等……都会列入朗读计划……这些作品既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文学世界的博大精深,提高阅读的兴趣。
2.利用网络建立交流平台。
从心理学上看,大部分兴趣都基于群体化交流带来的成就感。90后学生喜欢网络交流,所以我在班级设立了“语文朗诵微群”,由科代表负责管理,每班分成十组,每组通过研究探讨,每周推荐不同类别的早读朗诵作品三篇,并在微群上公布篇目,经全体网络投票通过后,列入班级早读计划篇目。这一集体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对发现与阅读经典篇目兴趣大增,一石多鸟。
(二)明确早读的计划性任务。
1.设置从课内到课外的多向阅读计划。
从每学期始,我会制订一个相应的早读计划,每个学期分十段,每段里的内容都分识记、品读、思想三大领域,每一个领域再进一步细化,“识记”多为常规记忆内容;“品读”细化为“人物肖象描写”、“精彩电影对白”等;“思想”细化为“时政经典评述”、“时尚深度阅读”等。每学期设立两个作家专题如龙应台专题、刘瑜专题等。这样的设置,能在保证阅读品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调动学生朗读及思考的兴趣。
2.精细化构造课内时间的利用。
和一般强调自由化阅读不同的是,我强调把早读当成课来备,每节课达成什么任务,学生的自由选择度有多少,都了然于心。早读时间短,内容宜精简才会效率高。早读时间35分钟,我常将构造分成“4Q步骤”,即3分钟全体齐背经典必背篇目,提升朗读的气势;12分钟自由识记字音或成语,并将自己觉得易忘的内容写上作业本,晚练再写一遍巩固;15分钟按学段朗读计划进行自由朗读,每月评出“朗读之星”及“朗读进步之星”;5分钟做必备篇目默写或经典篇目读后感小写作,并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基础的落实,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趣味。
(三)提升学生品读的技巧。
1.专门讲解朗诵技巧。
基于多次参加朗诵比赛的经验,每个学期我开设两堂朗诵课程,从朗诵的发音、朗读与情感、角色朗读等多个角度为学生精析朗诵的技巧,实用性强,提升效果好,非常受学生欢迎。同时每学期举办一次朗读或演讲比赛,从个人比,到分组比,再到男女PK,形式多样,这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予,尽享朗诵的乐趣感。毕竟,“教师应注意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良好健康的竞争环境,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效率”③。
2.带着问题去朗读。
朗读不同于阅读,如果有口无心,读过便会忘记。所以在早读名篇阅读中,我会设立相应的问题引领学生边读边思考,如读龙应台《我想谁就是谁》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小文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你如何评价他?”读刘瑜《渊博的人》,引导学生思考“你如何看待深刻与浅薄?”问题设置能让学生在朗读时自觉地深入文本,结合自身的体会进行思考,进而提升感受与品读生活的能力。
3.做好经典品读示范。
范读是提升整体朗读水平的重要一环。利用早读和朗读课,我会为学生做相应的朗读示范,并对朗读篇目中的轻重、缓急、情感把握、角色差别等做细致的分析,并随后让学生进行品味与展示。有时选取学生中较出色或进步快的同学进行范读引领,让他们在早读课中找到成就感。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找人去听自己读,找同桌,找舍友,找父母,建立课堂外朗读的理念,培养学生朗诵的自信心。
语文早读课的成败最终在于科任老师。只要我们能够意识到早读所存在的问题,按新课程阅读的要求及学生的阅读品味进行结合性研究,系统地、创新地构建好早读的模式,像备课一样对待每一堂早读,早读就能成为学生尽情挥散的舞台,读出兴致,读出内涵,读出成绩,读出能力,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李坤梅.浅谈职高语文早读课的有效性策略「J」.课外阅读,2012.09.
[2]徐根.追求高中语文早读的实效「J」.现代语文.2010.07.
[3]王莉.语文早读三部曲「J」.陕西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