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大和”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日本陆海军各部门销毁了大量技术文件,其中包括“大和”级超级战列舰的大部分档案和设计资料,以至于战后也只能依据设计人员私人保存下来的笔记和少量原始文献来推知这艘战舰的真面貌。但随着保存于美国档案馆的旧日军文件的公开,特别是战后美军没收的战舰“大和”吨位登记表和施工图纸以及对“大和”级战舰部分遗存设备的实验资料,使我们得以进一步看清这条超级战列舰的庐山真面目。
  
  “大和”舰全貌
  
  按照旧日本海军技术人员保存的资料,建成时的“大和”舰,标准排水量为65000吨,试航排水量691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舰体全长263米,水线长256米(试航状态),垂线长244米,宽(最大)38.9米,水线宽36.9米,型深18.915米,平均吃水(试航)1.4米,平均吃水(满载)10.86米。
  根据美国收缴的日本文件《一号舰(“大和”号)轻荷重心公试时重量调查表》,再对比日本技术人员的记录,“大和”全舰重量分配如下:
  船壳:日本技术人员战后公开的数据是20212吨,而美军收缴文件上的数据是21043.60吨,略大一点。
  装甲:技术人员资料是21266吨;收缴文件上的数据是21265.66吨。完全一致。
  防御板:技术人员资料1629吨;收缴文件数据1628.73吨。完全一致。
  武器系统:技术人员资料11611吨;收缴文件数据为11611.63吨。完全一致。而且收缴文件上记录了更详细的武器重量分配:
  主炮:7818.99吨(显然包括了炮塔装甲重量);副炮815.12吨;高射炮280吨;机枪(按日本海军标准,25毫米高射炮也称为“机枪”)108.13吨;弹药2437.44吨。另有辅助设备等。
  主机设备:技术人员资料5300吨;收缴文件5299.79吨。完全一致。
  电力设备:技术人员资料1108吨;收缴文件1179.1吨,略大一些。
  舾装:技术人员资料1756吨;收缴文件1756.35吨。完全一致。
  水雷设备:技术人员资料75吨;收缴文件75.15吨。完全一致。另外从收缴文件上,终于可以搞清楚所谓“水雷设备”是由一些防雷设备和爆雷之类的东西组成。
  其他重量构成:固定设备417吨,非固定设备641吨,导航,光学设备95吨,飞机111吨,锅炉水297吨,预备食用水212吨,重油4210吨,润滑油61吨,轻质油48吨。技术人员保存的资料和收缴文件上的数据基本一致。
  动力设备方面,“大和”舰安装有4座蒸汽轮机,12座汽缸,1缸输出12500马力,蒸汽压力25千克/平方厘米,蒸汽温度325度,战舰的机舱面积为640平方米。“大和”舰还装有8座发电机,总功率为4800千瓦。舰上共有直通式电话491座,电灯600个,1.5米直径的大型探照灯8座(后来为了加装火控装置,拆除了其中4座),通风器282台。
  “大和”的动力,按一般通说为15万马力,航速27节。从测试记录看,其“公式全力”状态下输出151707轴马力,航速27.30节(试航状态);“过负荷全力”状态下输出166120马力,航速27.68节。“武藏”号在“过负荷全力”下输出166520马力,航速28.1节。
  “大和”的续航力,按设计要求为7200海里/16节(最大重油装载量6300吨)。但根据15.91节时的记录,每小时耗油仅7.71吨。推算其实际续航力约1万海里以上。
  总的来说,“大和”舰动力系统的效率谈不上非常高,甚至都比不上日本自己的翔鹤级航空母舰采用的主机。但由于该舰达到了设计所要求的速度,日本人也就将其接受了下来。据说之所以接受保守化的主机,是因为在锅炉室上方要铺设200毫米厚的装甲,—旦出现大故障将难以维修。
  “大和”舰舰员编组为20个战斗队,第1-9为主副炮及高炮分队,第10为目标观测分队(后来的雷达分队也包括在内),第11是通信分队,第12为航海分队,第13为损管应急分队,第14为飞行分队,第15-18分队为轮机分队,第19为医务分队,第20为财务分队。编制舰员总数2300名(建成时),其中准士官以上150名,下士官及水兵2150名,与旧有的日本战列舰相比,“大和”舰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其人均居住面积达3.2平方米,而长门级战列舰只有2.6平方米。加上配备了相对齐全的冷暖设备,日本海军内部喜欢称“大和”舰为“大和宾馆”。
  
  庞大而有特色的舰体
  
  为了尽可能地缩短装甲带并为主炮射击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平台,排水量近73000吨的“大和”舰舰体被设计得十分粗短,长宽比为6.76:1,这样的舰体想凭借15万轴马力(只相当于一艘日本重型巡洋舰的最大输出马力)的动力获得27节的高速,其难度可想而知。为此日本海军舰政本部从1935年开始,经过长期水池试验,前后提出40多个不同的船模,从中最终确定下了“大和”舰极有特色的舰型。
  “大和”号舰艏水线以上部分明显向外前倾,舰艏前端成半圆形,其两舷大幅度外张,借以减少舰艏上浪。舰艏水线以下部分采用在当时极为新颖的球鼻艏,其位置在水线下约3米处,和尖削型舰艏相比,这种新构型可以减少8%的兴波阻力,同时还减少了约3米的水线,从而节省了30吨左右的排水量。在球鼻艏内装有零式水下听音器,可以探测敌方潜艇的活动。有人认为这种舰艏和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舰艏很相似。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差异的。从侧面看,“大和”的球鼻艏向前突出成一个球形,而依阿华的则与水线以下舰艏保持平齐,两相比较之下,“大和”舰的球鼻艏外观更接近于现代,而效能也更为明显。
  世界上大多数战列舰的舰体内侧曲线都是呈外张的弧形,而“大和”舰舰艏内侧的细腰部却呈内凹的弧形,其减阻性能更为优良。这种外形和依阿华级同样非常相似,但不同点在于,美舰舰艏的内侧曲线延伸到舰体中部以后就变得平直了,而“大和”舰的内侧曲线则呈弧线一直延伸到了舰艉,看上去非常流畅,实际效能也更为优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倒不是因为美国人在舰体设计上比日本差,实在是由于巴拿马运河33米宽度的限制令美国人只好用平直的舯部舷墙来弥补其舰宽的不足。
  “大和”舰体另一个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其作战指挥中心所在的舰桥。该舰桥高达45米(从龙骨处算起),相当于15层的高楼,从远处看去宛如一座高塔,在其顶部装有主炮观测所(内置98式方位盘,可以旋回)和15米大型测距仪,向下依次为防空指挥所,昼战舰桥,作战室,舰长休息室,罗经舰桥(夜战舰桥),第二海图室,司令塔。在舰桥内部装有直通式电梯。从外形来看,“大和”舰舰桥侧面积310平方米,正面面积却只有159平方米,仅相当于侧面积的一半,其迎风阻力自然也就比较小了。
  “大和”舰舰艉同样与众不同。与高达8.6米的舯部舷墙 相比(水线以上),其舰艉仅有6.4米高,低陷下去一块。由这个地方可以通往“大和”舰的舰载机机库,舰载机在吊装之前就暂时停放在这里。在“大和”舰的舰艉处安装有前后配置的半平衡舵,其主舵面积为46平方米,副舵面积为16.5平方米,两舵之间距离15米,副舵对主舵起辅助作用。一般来说,战列舰大多采用的是两舵并列的平衡舵,一旦被鱼雷命中,容易同时损坏,为此“大和”舰才采用了上述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大和”舰的舵效非常明显,其战术回旋直径仅为640米(航速26节状态),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转弯性能最好的战列舰了,而这一优势对在战列舰炮战中占领有利阵位有着很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说,战术旋回直径比航速来得更为重要。
  
  “大和”舰的火炮
  
  “大和”战列舰的主炮为3座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为保密,日本海军将其称为400毫米舰炮),该炮由吴海军工厂舰炮部研制,火炮炮身长21300毫米,单具炮身重165吨,一座炮塔内3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加上炮塔装甲(790吨)和弹药的重量,单座炮塔总重为2774吨(有些资料称“大和”炮塔重2510吨,系指不计算弹药时的重量)。该火炮俯仰角度为+45度,-5度,装弹时固定在+3度。主炮炮身的俯仰和炮塔的转动均采用液压动力,俯仰速率8度/秒,炮塔旋回一周需3分钟。炮弹采用机械装填,其扬弹速度为10发/分。主炮塔后部装有号称世界最大的93式15米基线测距仪(装有电罗经,可在航行时保持稳定),还有98式射击仪,98式方位瞄准仪。通过这些装置,保证了94式舰炮在远程炮战中的精度。
  “大和”舰的460毫米火炮配有3种炮弹,分别为91式460毫米穿甲弹,3式对空弹和高爆弹。91式穿甲弹弹重1460公斤(内置炸药33.85公斤),弹长1953毫米,发射药重330公斤(分别由6个各重55公斤的药筒组成),发射时膛压32公斤/平方毫米,炮口初速785米/秒,最大射程42050米(45度仰角),主炮仰角40度时,射程40700米,30度时,35826米,20度时,27916米,10度时,16843米。3式对空弹和高爆弹重量均为1360公斤,炮口初速也均为805米/秒,前者用于对空射击,最大射高为11900米,后者装填有59.5公斤炸药,主要用于打击无装甲目标和执行岸轰任务。“大和”舰每门主炮配有120发炮弹,其中100发为穿甲弹。
  94式主炮的发射速度较低,为1.8发/分钟,为此日本人绞尽脑汁,总算想出了一个弥补的办法。一般来说,三联装舰炮齐射后发射出去的炮弹在飞行中往往会互相干扰而影响射击精度。以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便是让中间那门火炮与边上的2门交替发射,而“大和”舰却在主炮上装了一种火炮发射延迟装置,使中间那门炮的发射时间比边上2门延迟3/1000秒-5/1000秒,从而保证3门主炮能够同时射击,缩短了发炮时间。
  从上述介绍可知,“大和”舰装备的这种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处于第二巨炮地位的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MK7式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94式460毫米舰炮在口径、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众所周知,战列舰主炮是一种远程抛射型火炮,其炮弹穿甲威力取决于炮弹的重量和下落前的弹道顶点(这两点保证了炮弹的势能和着舰速度)以及着舰角度,而射程远的火炮其弹道顶点一般也高。也就是说,炮弹越重,射程越远的火炮穿甲威力越大(当然还应当考虑炮弹的外形以及弹体材料及工艺等因素)。同时具备这两个优势的“大和”舰主炮无疑要比依阿华主炮有着更强的装甲穿透力。战后美国发表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
  单纯从数据来看,这种优势似乎并不明显,但如果考虑到双方的装甲防护水平的话,我们便会发现,“大和”舰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这是战列舰一般采用的远程炮战距离)已经可以贯穿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也可以击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主装甲带),而依阿华级的主炮却还难以做到这一点。但有人认为“大和”舰的460毫米炮精度较差,射速也比MK7低,因而怀疑94式炮的实战效能。关于“大和”舰的主炮火炮精度,笔者并未找到过证明其很差的可靠证据。但从一般常理来说,所谓火炮精度要求是指一批炮弹在一定距离内,能够落在目标区内,平均弹着点能够命中目标。射程越远,平均弹着点与目标之间的误差越大。战列舰主炮射程往往达到20000—30000米,炮弹在飞行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其精度显然不可能像近距离直射的坦克炮那样指那打那。按照规定,“大和”舰的460毫米主炮的战斗距离为20000-30000米,从常理来说,这个距离应该是“大和”舰主炮炮弹圆周误差半径可以被接受的距离,换句话说也就是其主炮精度合乎要求的射程,而这个射程无疑是符合战列舰炮战要求的。就“大和”舰的94式主炮本身来说,其身管寿命200-250发,而火炮膛压小得多的依阿华MK7型主炮身管寿命也只有290-350发,这说明94式主炮身管的强度并不差。另外还有一个影响战列舰火炮射击的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那就是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战列舰舰体的稳定性对主炮的精度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在这方面,舰体粗短的“大和”舰在纵向稳定上无疑要比舰体细长的依阿华强得多。
  “大和”舰的副炮采用从最上型巡洋舰上拆下来的3年式60倍径155毫米口径舰炮12门(4座三联装),其炮身长9615毫米,一门炮重12.7吨,一座炮塔重150吨,设有25毫米装甲板。该炮使用55.87公斤重的穿甲弹(其他类型炮弹重量相同),火炮俯仰角+55度,-10度,炮口初速980米/秒,最大射程(45度仰角)27400米,最大射高12600米(和460毫米主炮一样,155毫米副炮也可以用于对空射击),射速5-7发/分,每门炮备弹150发,采用基线8米的测距仪。该副炮的配置颇有特色,4座炮塔中的2座被安装在位于舰体中心线的2号主炮炮塔和3号主炮炮塔的后部,另外2座被安装在了战舰上层建筑的两侧(这两座后来被拆除,以腾出空间来安装高射炮)。这种安置设计可保证“大和”舰的全部4座副炮炮塔中的3座可以同时指向一舷,而大多数战列舰只能保证一半副炮同时指向一舷。
  诚如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大和”舰的主副炮都能对空射击。但这两种火炮毕竟不是专门设计的高射炮。由于其精度较差,对空射击一般只能起到干扰来袭飞机飞行的恐吓作用,因而该舰的防空任务主要还是由其装备的127毫米和25毫米口径高射炮来担任的。
  89式40倍径127毫米口径高射炮,“大和”舰建成时装备了12门(6座双联装,均带有防盾),后来在改装中增至24门(12座双联装,一半带有防盾)。该炮俯仰角 +90度,-8度,所用炮弹重23.5公斤。火炮初速725米/秒,最大射程14800米,最大射高9400米,射速14发/分,身管寿命800-1500发。
  96式60倍径25毫米口径高射炮,“大和”号建成时装备24门(8座三联装,均带有防盾),后来陆续加装,最终总数达到152门。该炮俯仰角+90度,-10度,弹重250克。火炮初速900米/秒,最大射程6800米,最大射高5000米,射速220发/分。
  “大和”舰的这两型高炮在太平洋战争中被广泛使用于舰艇防空,在战争初期,算得上是两种性能不错的高射炮。而到了战争后期,美国飞机的性能和飞行员的水平大幅度提高,而日军的127毫米高炮过分笨重,而25毫米高炮又威力不足。加上高炮射击指挥系统的落后,使得“大和”舰上这两种高炮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而战舰的防空能力却没有明显的提高。
  “大和”舰没有采用同期美国战列舰将副炮与高炮合并为一的模式,曾被指责为一种落后的设计思想。但考虑到海战中日本舰队缺乏足够驱逐舰保护的事实,战列舰的确需要更强大的副炮火力以保护自身。
  
  “大和”舰的防护
  
  “大和”舰是一艘极为重视防护的巨型战列舰,按照设计要求,该舰的装甲应能够承受自身460毫米主炮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的打击(炮弹着舰速度500米/秒左右),中甲板还能抵御从3900米高度投下的800公斤重航空炸弹。为实现上述要求,“大和”舰一共安装了22895吨装甲和防御板,占全舰正常排水量的33%。该舰的弹药舱、主机、锅炉舱等要害部位被集中布置在战舰中部用厚重装甲带保护的集中防御区域内(从前主炮前端—直延伸到后主炮后端的位置)。防御区域的舷侧装甲从战舰舯部水线处一直延伸至战舰底部,其上端水线处的主装甲带厚度达410毫米(采用前面所说VH装甲钢),主装甲带以下的舷侧列板的厚度为75-200毫米(由上至下递减)。防御区域顶部的装甲敷设在战舰的中甲板处,厚度为200-230毫米(采用加入钼的均质镍镉合金钢)。防御区域的前后两端则由270-350毫米厚的装甲横隔壁防护。在“大和”舰的主防御区域以外的舵机舱也敷设了厚甲,其主副舵机舱顶部装甲均为200毫米,舱壁装甲主舵机舱厚350-360毫米,副舵机舱厚250-300毫米。
  作为操舵室和重要的通信管道,位于“大和”舰舰桥处的司令塔也是一个重点防护区域。其侧壁及顶部装甲厚达500毫米,而从司令塔向下延伸至主防御区域的通信线路则被300毫米厚的重装甲保护着。
  “大和”舰巨大的主炮炮塔是全舰防护最为坚固的地方,其炮塔正面装甲厚达650毫米(45度倾角),侧面250毫米,后部190毫米,而顶部装甲则为270毫米。必须指出的是,当时欧美在设计战列舰主炮炮塔装甲时,总是将侧面和后部的装甲设计得比顶部厚很多,而“大和”舰却恰恰相反,其原因除了当时日本人对远程炮战中垂直落下的炮弹的警惕外,恐怕也与“大和”舰建造过程中,日海军航空制胜论者施加的压力不无关系。
  “大和”主炮底座的前部、侧部装甲厚度均为560毫米,后部装甲则为380-440毫米。为了加强“大和”舰主炮弹药库的防护,日本人还在其主炮前的主甲板处敷设了35-50毫米厚的合金铜护板(可抵御敌方俯冲轰炸机投下的250公斤炸弹)。为了减轻重量,以保证炮塔的转动速度,该舰副炮的防御设计得较为薄弱,其炮塔装甲为25毫米,仅能防御弹片和近失弹杀伤。但该副炮的炮塔底座却采用75毫米厚的合金铜装甲来保护通向弹药库的通道。
  “大和”舰烟囱的下部设有50毫米的装甲,而在位于中甲板的烟囱开口处则装了一块非常独特的“蜂窝”装甲板,其厚度达380毫米,板面上布满直径180毫米的小孔。这样既可以保证排烟顺畅,又使这一区域得到有效的保护。
  “大和”舰是最后一代战列舰中装甲最厚重的一艘,事实上也是整个战列舰史上最厚重的一艘。不仅如此,该舰的装甲带还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其舷侧410毫米装甲呈20度倾角(向内侧倾斜),是最后一代战列舰中倾角最大的舷侧装甲(其次是美国的依阿华级和南塔科它级,舷侧倾角19度),而“大和”舰中甲板边缘处的230毫米装甲也带有7度的倾角,在最后一代战列舰中,只有该型舰采用这种倾斜式装甲甲板。通过上述设计,“大和”舰装甲的抗弹性能被大大提高了。
  在水下防护能力方面,“大和”被要求能够承受400公斤TNT的爆炸当量(美国最后一代战列舰要求能抗击300公斤TNT的打击,德国的俾斯麦战列舰要求抗击250公斤TNT),而在命中2-3发鱼雷的情况下不能影响战斗力,为了防水雷,“大和”的舰底采用3层底。同时为了提高抗沉性,全舰被划分出了1147个水密隔舱。但作为一艘以炮战为主要任务,强调集中防御的战列舰,“大和”舰的水下防护系统总长只占战舰全长的40%,这对其防御鱼雷打击显然是不利的。
  关于“大和”级所采用的VH型装甲,现在也入手了一些新资料。详细分析将在以后发表。
  
  “大和”舰的雷达
  
  “大和”舰在建成时是没有雷达的,但随着战争的深入,日本人为了提高该舰的探测能力,先后为其装备了3种雷达,其具体性能如下。
  21号对空雷达,1943年9月被安装在“大和”舰舰桥顶端的15米主炮测距上,其雷达波长1.5米,功率25—30千瓦,可探测120公里处的机群,70公里处的单机。角度误差大,性能不及美军雷达。
  22号对海雷达,雷达波长10厘米,属超短波对海雷达,磁控电子管,功率2千瓦,重量1.3吨,探测战列舰35公里(距离误差±700米),对巡洋舰20公里,对驱逐舰17公里,角度误差±5度。该雷达于1944年1-4月安装于“大和”舰的舰桥两侧。
  13号对空雷达,1944年1-4月安装于“大和”舰的后桅,功率10千瓦,可在100公里发现机群,50公里发现单机,距离误差±2-3公里,角度误差±10度。这型雷达比22号在性能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尺寸也要小得多。
  除了3款雷达以外,“大和”舰还装有一种雷达波接收器,可接收300公里以外目标发出的雷达波。
  整体来说,日本海军的雷达在性能上要比美国的同类产品落后,而且日本舰艇也没有火控雷达,因而使“大和”舰的夜战能力低于美国战列舰。
  
  舰载机和搭载艇
  
  “大和”舰一共搭载有零式双座水上观测机和零式三座水上侦察机共计7架,前者最大速度37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740公里,装有3挺7.7毫米机枪。后者最大速度375公里,最大航程2080公里,装有1挺7.7毫米机枪。这两种飞机的主要任务是为战列舰提供侦察支援,以及在炮战中飞临目标上空观察炮弹的落点。
  按照设计,“大和”舰最多能够携带16艘小艇(其中包括2艘舰载水雷艇,2艘长官艇),但一般只带14艘。
  


  


  


  


  


  


  


  


  


  

其他文献
在全球性军事权力的旁落过程中,欧洲的诸强国正从历史上的全球影响国家蜕变为地区性的大国,若非依附于美国的国际权力体系,将难以发挥全球性,甚至地区性的作用。  就过去数千年的历史检讨来看,最高级的国际权力或所谓霸权的基本内涵有两个方面:在精神上提供某种世界秩序及天下观,在物质上拥有保持和维护这种秩序的武力和财政力量。近代以来,欧洲作为国际权力的崛起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风云激荡的篇章,无论其内部工业化和民主
期刊
     
期刊
冷战后,俄海军装备发展经历低谷,在役舰队规模缩水,近20年内基本没有新舰服役。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状况好转,俄政府力图恢复苏联时期的国际影响力,扩大海军活动范围,海军建设走上复兴之路。2010年6月23日,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上将宣布,在《2011-2020年国家武器装备计划》下拟为黑海舰队建造15艘水面舰艇和潜艇。这是苏联解体后俄海军首次为维持和壮大一支舰队的编制提出舰艇建造计划。目前,
期刊
编者按:格拉泽教授认为,中国的崛起可以是和平的,但是这种结果“远非板上钉钉”,与标准的现实主义观点相左,国际体系制造的基本压力将不会迫使美国和中国发生冲突。本文内容转载自美国《外交》双月刊2011年3/4月号,本刊刊发此文不代表同意其中观点或赞同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及专业工作者参考。    调整政策可以让冲突避免    中国的崛起将很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国际关系故事,但是现在仍然不清楚这个故
期刊
在2006年美国发表的题为《中国核力量与美国的核战争计划》的报告中描述了两种核打击场景,按照第一种场景,美国主动攻击中国将造成150万到2600万人的伤亡;第二个场景显示,中国主动对美国的核打击将多达75个美国城市置于打击之下,并造成5000万人伤亡。  在美国,能够接触到全套核大战计划的人不超过5个: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核战略司令部司令。其他人休想窥得只言片语,但很多人努
期刊
冷战时期超级大国间的核军备竞赛激烈甚至疯狂,为了争夺军备优势,或者只是为了在政治较量中提高嗓门,一些根本没有实战意义的超级核弹被扔到了地球上,对于承载这种超大威力爆炸的地区来说,世界末日早就发生过了!    1500万吨TNT的美国乌龙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美国人研制的最大当量核武器是1500万吨,而实际上。美国制造的最大当量核武器是3500万吨的空投氢弹。不过美国在制造了3500万吨的空投氢弹
期刊
“信息化闪电战”最大的威胁在于,它不再有伊拉克战争时的兵力调动和准备阶段,美国的一切兵力兵器都可以從美国本土和自己的海外军事基地上直接调用,战争的突然性因此急剧增大。    新型战争20年孕育一代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一战”结束前的1917年,为了超越阵地战的军事困境,坦克和飞机作为新式作战平台大规模应用,到1939年,令人恐怖的闪电战样式首次出现在波兰战场,战争的性质改变了。虽然空地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由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也便神秘的核安全部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3月10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9.0级大地震,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不仅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巨大损失,还重创了福岛第一核电站,进而引发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核事故爆发后,应对无方的日本政府被迫向美国寻求帮助,美国随即同意派遣防辐射部队协助处理核事故。4月2日,2日下午,约15人组成的美军防辐射部队先遣队
期刊
今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及由此引发的海啸不但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巨大灾难,也令日本自卫队蒙受了惨重的损失。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接着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在遭受海啸袭击后,航空自卫队位于宫城县的松岛航空自卫队军事基地28架战斗机全部进水,部分战斗机被冲撞到机库的墙壁上,还有的战斗机被从基地卷起撞上民房,受损十分严重,携带的导
期刊
美苏两国在核军备竞赛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共识,无论奉行哪种威慑战略,都不能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否则会为对方产生先发制人打击的企图留有缺口;必须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否则会失去报复威慑的基础;质量尤其是精度一定要提高,否则在实战中运用的可能性会受较大限制。  1947年7月24日,当时参加波茨坦会议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当晚会议结束之后,走到斯大林面前装着漫不经心地提到:“我们有一种破坏力异常强大的新式武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