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让学生收获什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要指导学生从阅读中欣赏文章的构思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指导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典型事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选材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感能力 审美能力 选材能力 《装满昆虫的衣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承载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双重任务。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收获什么?笔者认为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帮助学生积累写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感培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许多写人记事的课文都有对人物外表及内心的精彩描写。人有七情六欲,悲欢离合乃人之常情。作者刻画人物总离不开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描写,因为人物的心理变化最能反映人物的精神世界。对于一些课文来说,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就要读出人物的心情,引领学生触摸人物的心跳,感悟学生的喜怒哀乐。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中有三处地方直接引用人物的语言,第一处是写法布尔告诉她妈妈自己捉到纺织娘的事;第二、三两处分别是写爸爸责骂、妈妈责备法布尔的话语。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几句话,读出法布尔无比兴奋的心情,读出爸爸、妈妈的气愤与责怪。以什么为抓手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抓人物语言、二抓标点符号、三抓提示语。其实许多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都可以指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感悟、朗读,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二、从阅读中欣赏文章的构思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铺垫
  铺垫是为引出主题服务的,是为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进行的描述、渲染。《装满昆虫的衣袋》的第1自然段第2句话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村子里的环境:小溪多、花草多、鸟儿多、昆虫多、小动物多。这并不是闲笔,而是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学此句时,笔者问学生这句话是否可以不要,学生一致认为不能删除,原因是什么呢?笔者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思考、研讨。于是,通过生生交流,学生明白了不能删除的原因——没有小溪、花草,哪来昆虫?没有昆虫鸟兽,哪里会有法布尔的“着迷”?还有,课文中有几处描写昆虫漂亮的句子,这些话语也有其用意——正是因为昆虫的漂亮、有趣,才使法布尔产生“着迷”的心理,并发展到“痴迷”的地步。缺少了这些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原因就没有讲清楚,学生就不会明白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对他成为昆虫学家有重大影响。原来,描写或叙述事物,也要一环扣一环,体现一种严谨之美、细致之美。
  2.衬托
  “红花还需绿叶扶”。写文章也是这样,为了反映主人公的某种特点或品质,作者常常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衬托,即不直接对主人公进行描写,而把描写的着眼点放在别人身上,表面上看是写别人,实质上还是写主人公,这种写法在美术上叫“烘云托月”。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中写到爸爸的责骂和妈妈的责备,对爸爸、妈妈的语言描写可谓精彩至极,课文为什么要描写爸爸的责骂和妈妈的责备呢?不写可以吗?笔者在第三课时探讨文章写法的时候,把这个问题亮了出来,交由学生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学生明白这样写的目的:法布尔迷恋昆虫的行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的;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布尔依然对昆虫情有独钟,依然是痴心不改。法布尔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跃然纸上,这就是衬托的作用。
  3.照应
  照应的写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首尾照应,二是前后照应。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首尾照应的,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装满昆虫的衣袋》也是这样,课文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写法布尔从小对昆虫非常着迷,结尾又写法布尔凭着对昆虫的痴迷的精神步入科学的殿堂。同样,这篇文章中也有三处前后照应的句子,就是三处描写法布衣袋里装满昆虫的句子。这三处关于衣袋的前后照应,好比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反复出现,强化读者的感知,使读者对衣袋有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三处照应与课文的题目相互照应。因为“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最能体现法布尔的执著追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这样的句子,反复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这种写法在表达上的作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之受到思想熏陶,并将这种写法迁移到学生的习作训练中。
  三、从阅读中领悟典型事例的作用,培养学生选材能力
  笔者发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往往不会围绕中心选择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营养,积累写法。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仅仅让学生领悟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只是领会课文的内容,而没有领略到文章的形式之美、构思之美,没有领略到作者选材的艺术。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阅读课文要在文章中“走个来回”——从内容到形式,再从形式到内容,即阅读教学不仅要让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表达形式。这样才能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获。
  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独到的感悟。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首先要让学生领悟课文选取典型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写法。为了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作者选取了两件较为典型的事例,一是法布尔捉到了纺织娘,一是法布尔将石子、昆虫装满口袋,回到家遭到父母的斥责。这两件典型事例的叙述,不是平均使用笔墨的,第二个事例写得较详细、具体。因为这一事例最能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程度,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最能牵动读者的思绪,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获得思想启迪。当学生领悟课文的写法,在习作训练过程中,学生就会明白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就不会东扯葫芦西拉瓢,随意地用一件事情充数,而是会进行一番比较,然后选择事例,并确定略写哪件事,详写哪件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2).
  [2]王守英.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品读中感悟提高[J].新校园:学习版,2012(03).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在知识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体现了教师的业务功底和教学经验,体现了教师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学情的驾驭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对提问艺术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大量低效或无效提问现象。  一、语文
摘 要: 河北无论是被称作北京的“畿辅重地”、“首善之区”,还是“菜篮子”、“米篮子”,其对京津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经历七年之久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2014年有望出台,在这种区域发展模式下,河北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抓机遇、迎挑战,如何改革、怎么改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具体分析河北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河北高等教育应该在“环首都经济圈”中如何定位,以及对河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展
幼儿一出生就和家庭相接触,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教育贯穿在幼儿的一生之中,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有很多事例表明我们的家庭教育已经开出了成功之花,结出了成功之果。但是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幼儿的话长辈必须依从,想要的东西必须得到,受到点滴批评就哭闹翻天……一句话,孩子们任性、脆弱、自我、害怕失败……不得不让家长深思、反思:付出了那么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问题
摘 要: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提高物理概念教学的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传统物理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1.从生活中引入概念;2.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3.从不同角度阐述物理概念,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4.进行比较与归纳,深化物理概念等,并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概念教学 高效教学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
摘 要: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动态,整合各种教育元素,巧妙运用教学资源,既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又是一种艺术。将“拾遗”艺术导入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围绕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如何“拾遗”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拾遗”艺术 教学资源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是一项系统工作,其中教育元素承担了构建高效课堂的重任,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资源。在课堂上,教育元素无处
摘 要: 伴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创造了自己的语言,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社团——网络语言,产生了大量网络新词汇,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广泛传播和使用。本文主要通过网络新词语的收集,分析网络新词语产生的社会背景、多元化的特点,并探讨其所体现的流行文化。  关键词: 网络新词语 特点 流行文化  网络新词汇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种语言现象,一些新兴网络语言正日
摘 要: 课程资源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是教材、学生和教师,因为他们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本文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实例,从教材、学生和教师三方面深入探讨课程资源的挖掘。  关键词: 教材资源 学生资源 教师资源 三维目标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目标的落实需要课程资源提供有力的支持。教材、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也是挖掘课程资
摘 要: 文章认为,给每一个学生做班干部的机会,人人都是培养的对象,遍撒“种子”, 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受益终生。  关键词: “全民干部”式 班干部培养 培养方法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但班级管理工作事务繁杂,即使班主任是“千手观音”,也难免有所疏漏。因此,班主任的小助手——班干部的重要性就凸显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拥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下面,我就如何培养班干部谈谈做法。 
摘 要: 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有了新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学需要针对四级考试新题型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探索,提出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  关键词: 四级考试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 应对策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李总理强调,要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教几年来,我发现正式上课前的几分钟十分重要,我有幸观摩了几次不同级别的数学公开课比赛,几位老师精彩的课前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有很大的触动。下面我就如何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所授知识的兴趣,谈谈看法。  一、课前活动的必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