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有效地培养儿童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在开心、愉快的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让他们大胆地表现自我,大胆地异想天开,大胆地创新,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小学美术 教学 思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辅助者,以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让学生大胆地表现,大胆地异想天开,大胆去创新。
  一、提高美术教育认识,营造创新客观环境
  1.注重认知,使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的感受
  日本的儿童美术活动专家板光彦认为:儿童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他们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艺术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作为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学生完成一幅作品,与学生的眼睛、大脑、心灵、双手甚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有密切關系,需要对所画对象的细致、敏锐的认知;需要大胆地作画,敢于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尽可能地表达出来;需要双手与身体及手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需要耐心、信心和恒心,需要快乐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大胆地去画,细心去画,有始有终地画,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画中的问题。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胆大心细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
  2.注重个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这对他们的思维想象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具体的材料让他们依赖,很难令他们去想象、去创造。因此,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才能使想象和创造有更大的空间。大自然是美术表现的丰富源泉,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为他们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摸、多尝、多想,从而达到发展感官、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才能够画出富有个性化的作品。
  3.注重挖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长期以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妨碍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做法。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先出示范画,再示范画法,然后让学生去临摹,这种方法虽然能通过绘画的过程发展他们的绘画技能和技法,但是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就是容易造成学生的模式化、概念化,产生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把学生从被动模仿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大胆表现、自由想象,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画其所爱,画其所想,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他们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注重童趣,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作品
  有些人特别是急于求成的家长,常常会这样评价孩子的画:你画得乱七八糟,画得一点都不像……。其实只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会伤透了一些孩子的心。由于小学生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其实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要知道,他们的作品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自娱自乐的产物,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它那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能比拟的。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就心满意足了。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儿童画。
  二、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搭建自主作画空间
  1.注重启发,营造自由作画的平台
  美国哈佛大学茄德纳博士说:教师的任务基本上是为自然出现的那些发展提供支持,对来自儿童的积极性作出赞许和同情的反应。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大胆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我们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有利于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平台,善于启发,激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美和创造美,不要干扰和限制他们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必要的时候,要走出座位,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家居;让学生“自行其事”,让他们“我行我素”,激活他们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2.注重人文,营造富有气息的情境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同时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热爱。这就需要我们创设一定的人文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他们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3.注重活动,营造富有生活的情趣
  当学生的学习创作活动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时,学习就会变得欢乐而有趣。通过学生回忆,再现生活中某一个情景,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发展和创造的巨大推动力,只有他们对美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学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种种活动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相适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他们带入美妙的美术学习乐园。通过孩子们的回忆和想象,既加强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又注重了美术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使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了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发展了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在快乐中寻求美,感受美,创造美。   4.注重想象,画出学生自己喜欢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他们的潜能,刺激他们心灵中的冲动,让他们能努力地去去想象、去创造、去探索。小学美术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让学生都成为画家,而是把美术课作为一种手段,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自由的创作,自由的发挥,尽情的喧泄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养。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许多人的议论多是学生的作品画的像不像,而没有去探知孩子作画时的想法,好象他们画画只是为了给大人看的,在家里是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在学校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现实教育的种种弊端极大地遏制了他们用画笔去大胆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三、加强观察记忆训练,努力培养创新能力
  1.注重观察,提高学生的记忆绘画能力
  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培养观察力,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進行。低年级学生可以画一些苹果、梨子、香蕉等形状、色彩不同的静物;高年级可进行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的苹果、梨子、香蕉,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几何形体或一个腊果,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写,也可以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注重积累,把自己喜欢的景物画出来
  许多教师都会感到辅导学生创作时,没有什么题材可以画,在教学中往往是学生等着老师要求画什么,怎么画,采用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作品带有成人的味道,不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用线条和色彩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每天一画的方法作画,可以使学生积累许许多多的素材,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使眼手得到锻炼。好的儿童作品应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充满童趣。让学生多画“日记画”,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3.注重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教他们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思维表现特点。小学生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带有很多印象成份,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他们作品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他们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要看画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等等。小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价他们的作品,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总之,要有效地培养儿童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在开心、愉快的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让他们大胆地表现自我,大胆地异想天开,大胆地创新,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途径是多元的,本文视角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做了较为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创新教育势在必行。数学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一样,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处于提高数学素质的起步阶段。他们刚刚接触数学,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
期刊
教育孩子,在赏识赞扬的同时绝不能缺少批评和惩罚。  教育 孩子 批评 惩罚 不可或缺  乍一看这个题目,可能很多人有点惊诧:现在推行新课改,都在讲如何赏识学生,如何人性化地管学生,你怎么研究批评惩罚学生。这不是唱反调,就是哗众取宠。也难怪,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中,几乎都不涉及如何批评惩罚学生的话题,好像学校都是祥和太平,没有了批评和惩罚的市场了。看来,大家是流行谈论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
期刊
教育的主旨之一就是培养孩子行为、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教育 习惯 行为 学习 养成  养成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且能给学生带来终身享用不尽的幸福,事关学生的一生事业和成就。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輩子受用不尽。”小学阶段
期刊
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少满差费”的弊端,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进行了下述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 素质 创新  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造就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创新能力 独特性 求異性 积极性 想象力  在提高全民素质及创新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关键,这也是广大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期刊
从现代心理学看,趣味性教学的本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情绪,由此产生内在动力来完成学习任务。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学习成功的诸要素中智商因素只占20%,而情商却占80%。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  政治趣味性 教学  从现代心理学看,趣味性教学的本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情绪,由此产生内在动力来完成学习任务。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学习成功的诸要素中智商因
期刊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总有些学生数学成绩上不去,厌学直接导致总体成绩不好, 怎样在教学中正确指导学生学好数学, 使之“乐学、持学、会学”。我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采用“导向、养习、授法”的六字教学法。  数学 导向 养习 授法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必须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只有能自主学习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生产生活中得以不断的“加氧”和“充电”,才能尽快获取新知、创造新知,成为
期刊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感表现。它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在愉快体验各界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使人乐于积极持久的去接触某一种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它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是推动学习动机的最佳动力,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 课堂语言 教学手段 沟通情感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
期刊
无论对一个生命个体还是对一个民族整体而言,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战略全局的需要出发,近几年来我们努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游戏使学生迷失自我,跳楼殒命;或是为了金钱,或是不堪外界压力,青少年对父母亲人屠刀相向;羡慕物质浮华,崇拜丑陋低俗,是非观念、美丑意识混乱颠倒……这一系列现象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警钟,从反面提醒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强化已到了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