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展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实验的特点
  1.趣味性高,实用性强
  许多小实验及小制作学生动手时感觉不难,常常是利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用具,如气球、乒乓球、橡皮筋等等;还有一些小实验的制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自制弹簧秤”“自制小风扇”等。
  2.实验内容紧密配合教材,理论联系实际
  小实验有些是根据教材正文选编的,有些是另外推荐的,但都与教材主题配合贴切,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如“纸杯烧水”“人工雾淞”等小实验。
  3.内容叙述短小精炼,操作、制作简单易行
  大部分小实验原理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要求的器材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组合装置工序简单,易操作、易观察。如“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不友好”的气球实验、“自制鸡尾酒”等实验。
  二、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下册课本中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有21个,演示小实验有90个。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这些小实验适应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一方面,简单易做,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自己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紧密配合教材,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筋,从中领悟学习物理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促进他们的智与能融洽结合,和谐发展。
  借助物理小实验作用明显,具体表现在:
  (一)借助物理小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趣味性小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还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例如,在引入“大气压强”的课程时,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先将两个完全一样的塑料吸盘紧密贴合,再请两位力气较大的男生上讲台,两人合力才将吸盘拉开,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大气压强”。(二)借助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探究需要学生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认真的态度。而任何一个看似普通的小实验都包含特有的物理知识,这些正是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学生也能够通过小实验中培养做事细心、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否则任何的粗心大意都有可能导致小实验失败。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例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测量小车通过AC的平均速度时,若学生等小车过了A点才计时,则导致所测得的速度VAC偏大;若小车还未从A点下滑便计时,则导致所测得的速度VAC偏小。有的学生未看清C点在1cm刻度处,粗心大意地认为是在0刻度线上,因此误以为SAC=10dm;更有甚者,未看清单位直接误认为SAC=10cm。看似简单的一个实验,其中不乏许多细节、要求。学生要完成该实验,首先必须理解“路程”、“平均速度”的定义,明白实验操作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更要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
  例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如图2所示,通过步骤②④,可以测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通过步骤①④⑤,可以测出圆柱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出F浮与G排的关系。但有的学生开展实验时,圆柱体向下移动时不慎碰到烧杯底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浮>G排;有的学生没有将水装满到溢水口,如图3丙所示,则会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浮>G排。
  实践证明,学生开展小实验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借助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实践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例如前文提到的“测量平均速度”课程中,学生分组开展实验,分别计时、投放小车,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推导结论。又如“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学生要学会如何组装铁架台,如何使用酒精灯,能识别水沸腾前后的不同;加热水的过程中几位学生分别计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气泡大小和数量的变化;撤走酒精灯后水是否还沸腾等等实验都需要学生分工、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实验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请言表述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借助物理小实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亲和度,增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现象、结论的理解和记忆
  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对应的课堂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亲和度,增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例3.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课程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条件,让全班学生一起完成小实验:将手放在喉咙上,齐说“我爱物理”,学生感言“手感受到喉咙在振动”;让学生保持安静,手是否还能感受到喉咙在振动?通过对比,学生明白了“声音是由物體的振动产生”。
  例4.前文提到的“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混淆水在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验,学生观察到清晰的现象,再结合平时在家烧水时所看到的现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物理,也加深了物理现象的印象;再结合理论解释,学生更容易理解。
  还有,借助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总之,借助物理小实验,是初中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是全面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培养新时代物理人才的重要举措。
其他文献
一、重视预习,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  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告诉我,未经学生预习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失败的课堂教学。特别是针对那些学习滞后的学生:老师讲解费时费力,学生听课如坠云雾里。结果累倒了老师,睡倒了学生。课前学生做好预习显得尤其重要。然而,学习滞后学生的英语基础很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也很差,单凭他们自己做好预习准备是不现实的。所以,和学生一起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期刊
自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一文,在中华大地上揭开了语文教改的序幕。从此,语文课堂教学从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的传统模式中挣脱出来,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二十多年过去了,虽然语文教改莫衷一是,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但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在语文教改的一线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像我们这样比较闭塞、偏远地区的语文教师提供了可鉴之资。近
期刊
素质教育的进行中,在新课程的召唤下,我们对于化学这门传统学科必须进行创新教育,也就是通过化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保护和启迪学生的好奇心与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达到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就学生而言,是否是创新思维,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是否别人提出过,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
期刊
前置性作业,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學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属于备学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反映学生学习的过
期刊
当前九年级学生英语阅读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读”的能力下降  2.教师“教”方法陈旧,效果不明显  经过几年的研究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以挺高教师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能力。  1.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技能目标可理解为:理解文意、培养阅读技巧,养成学习策略、树立文化意识。教师应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应运用能体现新
期刊
早在两千多年前《学记》就提出了“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育思想,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应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依靠在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其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积极采用趣味性教学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效率。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重“花样”、轻效率的现象,力求对让小学数学教学回归本真、生活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一、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逻辑思维性是比较强的,这样的特性更利于学
期刊
很多数学课堂都是教师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对问题回答的头头是道,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也似乎很好。我总觉得这样的课堂缺少了争辩的声音,没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总是由教师提出吗?所有的问题只有一种答案吗?学生不会出错吗?学生没有不一样的想法吗?答案显而易见。争辩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争辩质疑。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
期刊
我常听家长这样抱怨:“现在的孩子太不听话,除了上网、看电视好像什么都不上心”“我们家那个总是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就是改不了”“我家那个,看一会儿书就走神,根本看不进去,你说他,他还大发脾气,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学校的老师也是对班上的这类学生怨声载道,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老走神。  这些孩子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注意”的习惯。“注意”在心理学中把它称之为“有意注意”也就是要专心致志的做好选定的事情
期刊
一、数感在教学教育中的作用  《标准》将培养小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在不同学段中都有明确的要求,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也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培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小学生,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大多数小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家或数学工作者,但每一个小学生都应建立一定的数感,这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价值的。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小学生数感,目的就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