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法理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正义是人类始终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在所有保障和实现正义的手段中,法律起着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本文以法与正义为视角来谈重读法理学的心得体会。首先,对正义概念作了历史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理论建构;然后,表述了法与正义的关系;最后,从立法上要体现正义和司法上维护正义两方面来阐述了正义是法理学的永恒追求。
  关键词:法 正义 法理学
  
  相对于以前本科时学法理学的感受而言,研究生课程中老师给我们讲授的法理学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法理学无论从宏观上的架构,作用,目的,现实中的窘境,还是从微观方面对某一具体制度的分析都使我们有更深一步的认知和感悟。
  法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法学分支学科,涵盖极广。由于本人对法与正义比较感兴趣,故本文就以法与正义为视角来谈自己重读法理学的心得体会。
  一、正义的概念
  1、正义概念的历史分析
  何谓正义,古往今来,众多的思想家、法学家、哲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正义作了不同的界定。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对正义概念做出了定义,表述如下: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永恒不变的意志。西塞罗也曾把正义描述为:使每个人获得的其应得的东西的人类精神取向。谈到正义,就不能不提及亚里士多德、罗尔斯。亚里士多德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讨论正义的思想家,但他的正义观念却是古代最具有影响力的观点,他对正义所作的分类,即分为“分配的正义”与“矫正的正义”,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以“善”为出发点,他把“善”看作一切追求的终极,善又表现为美德和正义。正义是善的一个组成部分。正义是“关心他人的善。因为它是与他人相关的。”在他的伦理学中,详尽阐述了自己的正义观。他认为正义是一种中庸,一种完全的德性。另一方面,又将正义与平等联系起来,这是他正义观的最显著特征。在他看来,正义寓于“某种平等”之中。“简言之,正义包括两个因素——事物和应该接受事物的人;大家认为平等的人就应该配给到相等的物”。亚氏的平等观念是以社会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为前提的。他说的平等是指平等的人受到相同的对待,不平等的人则根据具体情况得到不同的对待。可见,他的平等观念中容忍了不平等,由此他所阐述的正义实质上仍是奴隶主阶级的正义。他的正义观在历史上的影响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这与他将平等视为正义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后世的思想家在讨论正义问题时,都毫无例外地将正义与某种程度的平等联系在一起。然而,他的理论也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首先,他的平等观念中容忍了不平等;其次,一个社会在分配权利义务和利益时,仅仅根据均衡平等原则,做到以相同的方式对待相同的人,将相同的事物分配给应该得到相同待遇的人这一点是不够的,还应该保证社会上每一个人拥有基本的自由和安全保障。而这正是现代正义观念的核心。
  约翰·罗尔斯以其《正义论》而誉满世界。他所阐述的社会正义论被认为是“目前最佳的正义理论。”他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和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①罗尔斯认为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是首要的正义。所谓社会基本结构是指政治结构和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安排,即指一整套的主要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罗尔斯提出作为一种正义理论,必须首先提出并证明一套公正的与社会基本结构必须符合的正义原则,然后将这些正义原则适用与社会基本结构问题。罗尔斯认为社会正义原则不是先验的,是人们选择的结果,人们于“无知之幕”背后所选择的。正义原则主要有两条。第一原则涉及基本自由的分配问题,指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基本自由且这些基本自由应尽可能广泛即“平等的自由原则”。第二原则又包括“差别原则”和“机会公平均等原则”。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结合现代社会的社会状况而提出的。它强调自由的优先性,并且有别于以边沁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罗尔斯反对边沁的功利原则,强调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他的正义论还反映了一种对最少受惠者的偏爱,一种尽力想通过某种补偿和再分配使一个社会所有成员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的愿望。总之,在罗尔斯看来,自由是第一位的,而平等又是不可缺少的。罗尔斯的第一原则讲的是对自由的分配,这多多少少带有亚氏的分配正义的影子;而他的第二原则实际上讲的是平等,即通过一定的方法纠正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尽可能地达到平等,这又有点类似亚氏的矫正的正义。
  2、正义概念的建构
  当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法与正义时,笔者的大脑一直就不自觉的在想如何定义正义,我认为,正义概念是一个双层模式(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永恒不变的方面即静态方面):正义概念包含自由、平等和差别三原则。其中自由是就个体(个人)内部而言的,平等是就个体之间而言的,而差别是结合了个体内部及之间的关系。第二方面(现实实践中即动态方面):每个时代,每个时期,每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正义概念和标准都不完全相同,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它,相反,而是应与具体的历史背景相联系。
  二、法与正义的关系
  法律与正义的关系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
  正义是衡量法的尺度之一,对法起积极推动作用。法本应该体现正义,但并非所有的法都是正义的。如果法本身体现了正义并与人们心目中的正义理念是一致的,法就将得到人们的有效遵守;如果法与当时社会的普遍正义相悖,那么它就不被人们所接受而束之高阁。因此,法律要接受正义的评价。
  正义是法的理念,又是其基本价值目标。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对不正义的惩治是实现正义的手段。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通过复仇式的惩罚来满足人们对正义的维护。当人类跨入了文明社会后,法律制度被确立起来以实现对不正义的惩罚,对正义进行维护。
  法是实现正义的保障。正义主要通过法律体现。原因在于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普遍性和国家强制性。首先,正义观念转化为法律观念,然后用法律观念指导法律规范的制定。通过立法来规定社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社会利益进行合理配置。这就完成了“分配的正义”原则的具体化。同时,法律还确定了一套和平和公正解决冲突和纠纷的程序和规定,亚里士多德将这些规定称为“诉讼的正义”,将其与“分配的正义”并列。
  三、正义是法理学的永恒追求
  从法的产生看,“人们对什么是正义的固有的评价导致了习惯和惯例的发展,后来导致领导者和国王决定的发展,最后导致规定特定范围行为的原则和规则的明确的说明的发展。”从法的本质来看,无论是强调阶段性还是社会性亦或国家意志性的观点,均与相应的时代、特定的国家对正义的评判分不开。从法的特征看,权利与义务是法的主要特征,而正义是一个以权利为基础的价值目标。正义要求我们确保每个人获得他所应得的权益,正义还要求我们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给予其相应的待遇,使每个人各得其所。因此,在立法上应体现正义,司法上要保证正义。
  立法应充分体现正义的要求。任何国家的存在及其对社会的有效治理都必须以广泛的立法为前提。立法是将一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成为规范性文件。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定的正义要求被提升的过程。由于人们是否接受、是否遵循一种法律规则体系,主要取决于人们自身对正义价值的理解和追求,取决于法律规则体系自身所企图建构的社会秩序状态是否包含着人们所理解的正义精神,所以,立法者在制订法律时就不得不考虑人们的正义价值观。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群,他们的正义要求是有区别的。吕世伦教授认为:“认识和协调利益是立法的核心内容,法是利益分化和利益冲突的产物,作为社会制度最核心组成部分和最广泛表现形式的法,如果从其产生根源、发展动力、调整对象的角度看,实质上就是利益制度,即保障和维护利益的制度。任何个人、集团、阶层、阶级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在人类追求正义的历程中,无数圣贤哲人也曾力求设想在法中体现所有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所以,作为立法者在立法时要充分体现各个法律主体的利益的公平分配和利益的终极保护。
  司法上应切实维护正义。法的正义价值主要体现:一是法的制定正义;二是法的实施正义。立法的正义并不会自然地转化为实施中的正义。一般情况下,法律实施是落后于法律的制度,要实现社会正义,关键是法律实施过程中是否能保障正义的实现②。法律实施包括遵守法律和适用法律。前者指只要人们不有意识地规避和违反法律,法所追求的正义就实现了;而后者则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律规定运用国家权力,将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人或组织的专门活动。立法正义是适用法律正义的基础,司法正义是立法正义的切实保障。
  四、结语
  叶塞亚曾说:我们的正义就像一件肮脏的外衣。但是对我们而言正义毋宁是美好的追求。正义是永恒的,尽管它在历史变迁和时代进步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变化着。人们要求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尽管不可能绝对实现,但经由一代又一代努力地认知自身和改造世界而追求着这个祟高美好的目标。
  ①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②何家弘﹒司法公正论﹒中国法学,1999(2)
  
  参考文献: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出版社,1999.
  [2][奥]凯尔逊.什么是正义.转自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法学.见亚氏全集:第八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功能文体学为指导,从人际纯理功能的角度对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第一章汤姆和大男孩的对话进行语气和情态方面的分析。通过分析,探讨人物性格是在语气和情态中的体现。  关键词:《汤姆·索亚历险记》人际功能语气情态人物性格    1、引言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重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
期刊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ultural exchange is in high demand of the world increasingly. Translation is a significant means of promp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期刊
夕阳透过厚厚的云层洒向程海湖,云南绿A生物基地厂房像从湖水中延伸出的浪花,在程海湖近700亩岸边“翻滚和拍打”出云南第一绿色品牌——绿A螺旋藻。目前,云南省省长秦光荣率领省和丽江市多个部门,在丽江程海湖召开现场办公会,并于“云南绿A生物产业园区废水利用”启动仪式上,确立程海湖保护和螺旋藻产业整合实施方案。整合后的程海湖螺旋藻产业,将只保留绿A品牌,通过龙头品牌带动产业标准和产品质量的全面升级。  
期刊
今天我要讲述一群年轻人的故事,她们为了教育事业,在讲台上尽情地挥洒青春的汗水,留下动人的身姿。  两个月的暑假,对亨德森的全体老师来说,漫长而忙碌。每到假强时,老师们都做好充分准备,如同披上铠甲奔赴战场的士兵,斗志昂扬。特别是那些带假强班的老师,工作量增大,在带好常规班的同时,还要全力地做好假强班的教学工作。  今年暑假,在教学部工作的我们有幸走访了大部分教学区,看到了假强班老师的工作情况。每到一
期刊
2010年8月23日,引领昆明时尚生活消费的《大观周刊》联合位于昆明市中心盘龙江畔的“盘龙十七号”带来了一场以“收藏”为主题的欢乐私享晚餐——“‘盘龙十七号’大观饭局”。盘龙十七号别墅餐厅  盘龙十七号滇味家园。坐落于昆明市中心盘龙江畔,闹中取静。竹柏成萌之间掩映着两幢两层法式建筑,独门庭院,颇具神秘魅力。儒雅厚重之中印证着六十年沧桑岁月。“大隐隐于市”。绿草茵茵,流水潺潺,锦鳞游泳;阳伞藤椅、阳
期刊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里,中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今天,我们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历程,会对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向提供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中国生育政策演变    中国生育率下降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生育政策执行的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里,中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今天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为标准,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历程,会对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向提供
期刊
引领数码新热潮半透式单反索尼A55亮相  近日,索尼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半透式反光镜单反A55,将大众的目光由单电相机拉回传统单反市场。A55采用全新的光路结构—半透式发光板是装备了一块3英寸92万像素的可转LGD,以及144万像素的EVP取景器再加上小巧的体积,握在手中操作更加轻便。
期刊
拒绝低调演绎知性优雅  秋日是一个发挥搭配功力的重要季节,因而到了这个季节更加不能松懈,缔造更完美的自己。另外,如果说时尚界会有什么金科玉律那就是服饰的搭配,譬如一身剪裁完美的时尚套装搭配上一双最突出套装性感曲线的高跟鞋能像时尚明星或者贵族名媛一样散发熠熠光芒,又或者是搭配格式合体套装再搭配上一双英伦复古风的黑色手套,也能增添明亮神采彰显时尚气息。
期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人民群众享受到多少优秀的文化产品,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度如何,是检验文化发展成就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
期刊
随着九月的来临,又一批新生升学,而年轻的毕业生将走进新的工作岗位。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人,自身积累有限。未来支出的项目也比较多。对人生旅程充满了自己的设计和规划。这都需要适合的理财规划来保驾护航。本期我们将针对年轻人的人生阶段、经济状况。给出几条理财小建议。    第1步记账    年轻人的理财方法第一步其实很简单——记账。在现代年轻人眼中, “月光一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甚至有可能已经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