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2月27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注定聚焦在美国。不管是美国西海岸洛杉矶举行的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还是在美国东海岸奥兰多举行的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全明星赛,都是群星闪耀,璀璨非凡。而作为中国人,我们的目光聚焦的不是奥斯卡的红地毯,而是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学奖的揭晓。在1983年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获得此奖项后,首位中国公民王澍也站在了世界建筑界的最高领奖台上。
获得世界认可 勇攀建筑高峰
油菜、麦子、大豆,还有大白鹅、白鹭、鸽子,这样的美景不是在画中,不是在桃花源,而是在位于杭州转塘镇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中国美院在杭州已经80多年,与这座秀美的江南名城浑然一体。2004年美院在转塘镇象山校区,以非常谦虚的形象、非常震撼地设计建成了第一期,2007年建成了第二期。而亲自为这两期工程进行设计的,就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
很有个性却不张扬,前卫却不失传统气息,现代又充满田园风味,包容、诗意、传统,传递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气息,这是象山校区给人的印象,也是王澍当初设计时希望让人们感受到的。
校园里所有的建筑都不加修饰,只使用四种建材的原色:青瓦、钢筋、水泥、原木(竹)。有的楼像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置身其中,犹如身在古镇周庄;有的楼一面墙上有上百扇窗户,却错落排布,没有两扇是尺寸一样的,从任何一扇窗户看出去,都是一幅天然山水画。朴素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出人与山水共存的本色。“山水校园”是王澍当初的设计理念,他认为,只有这样的风格才最能适合江南水乡、人间天堂的杭州。
王澍的设计并不只有中央美院象山校区,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上海“世博会”宁波馆、宁波艺术馆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凭借这些代表作品,他先后获得了2004年中国建筑艺术奖、2005年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荣誉奖、2008年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2010年他与妻子陆文字一起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2011年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如今,他更进一步,荣获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成为获得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第一位中国公民。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普利兹克于1979年创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获奖者将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从1979年至2011年已颁给33位建筑师。对于世界上的建筑师而言,获奖意味着至高无上的终身荣耀。
守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
其实,对于王澍获奖大家都感到很突然和吃惊,不仅是因为普利兹克建筑学奖往年都是在3月底才公布奖项的归属,更是因为很早之前就已经把颁奖典礼定在了5月25日的北京。一般来说,选在哪个国家颁奖并不意味着哪个国家的建筑师会得奖,而这一次或许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数。
对于王澍来说,获得这么大的肯定,令他异常兴奋:“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获得这个奖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荣幸了。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的确,这十几年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只有王澍一个人明白。
“我这么多年在探索过程中感到有些孤独……真诚地思考、认真地工作,把理想坚持足够久的时间,最后一定会有某种结果的。”王澍在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确,许多人把设计师称为“孤独的稻草人”,而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他们连站在他们肩膀上的乌鸦都没有。珠宝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好歹是为人而设计,而建筑设计师整天对着的除了图纸、尺子就只有那些冷冰冰的建筑材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因为王澍守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才让他取得了今天的辉煌。“能持续地以非常真诚的态度去创作,而不是把它当成生意,就一定会有某种结果产生。我觉得做建筑必须真诚,而且要坚持足够久的时间,因为在中国诱惑太多。”正如王澍所言,持之以恒和真诚对待是他成功的秘诀,毕竟在如今急功近利的社会能够静下心来做事的人太少了。
传承中国文化继承建筑传统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化造就了同样辉煌的建筑史。不管是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还是气势恢宏的故宫,都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但到了当代,中国建筑仅偶尔在世界建筑舞台上闪光,很多人都感叹中国建筑已经辉煌不再。深思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很多中国的设计师只是一味地追随西方的潮流,而丢失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精髓。
的确,两方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都让人所推崇,概念式风格如今也大行其道。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也有着自己的建筑风格:南方的干栏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如何将我们自己的建筑风格传承并发扬,是我们中国设计师最应该做的。此次主澍“零的突破”,正是因为他的建筑设计一直基于传统的中国建筑。
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设计这件作品时,王澍很好地吸收了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让建筑存在于山水之间而不突出。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这件作品不仅让他开始在中国建筑界崭露头角,而且也让他在2004年获得了中国建筑艺术奖。
在王澍的作品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融合得最好的莫过于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外观为一座上下两层、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的宁波滕头案例馆竟然是用“瓦片墙”与“竹模板”围起来的,这一设计不仅让中国观众啧啧称奇,也让国外游客惊叹不已。
对于自己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王澍说:“传承传统集中在创造性地传承上。传统是死的,它不会说话,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用创造性的方式与传统对话,之后形成一种传承关系。就我个人而言,你的文化中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不是套一个中国传统符号就说是传统了。”正如王澍所言,他十多年来一直感兴趣的都是如何用小料做出大空间。对此,他说:“中国建筑传统很重要的是工匠技术。很难想象,要是没 有这种工匠技术,这个传统还能维系,因为‘活’的继承就是要工匠来继承。我们做现代建筑的时候,一定要给传统工匠留出大量的‘活’、大量可操作的机会。”
才华横溢个性张扬
当王澍获奖的消息传到他的硕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齐康耳中时,齐康院士感慨万千。他说,“那个奖很大,中国人没拿过。”而在他的印象中,年轻时的王澍是个有才华、有个性,常常“不守规矩”的人。
在齐康的记忆里,王澍个性张扬。“论文答辩时,他把论文题目《死屋手记》贴满了答辩教室的墙,我说你不要贴啊,贴了你的论文通不过。但是他不听,一直在那贴。”张扬的王澍当时还口出狂言,“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杨廷宝是一个,齐老师算半个”,得罪了不少评委。后来,王澍的论文答辩全票通过,但学位委员会并没有授予他硕士学位。说起这段往事,电话那端的齐康语气平和,“当时学位委员会有人跟我说,这小子怎么这么狂啊。但我觉得年纪轻的人狂一点没有什么关系,现在的年轻人就缺少这种狂。我前几年去杭州的时候,遇到王澍,还问过他,‘你还认不认我这个老师啊’,他嘿嘿一笑,‘我当时年幼无知嘛’。”
在导师眼中如此,在校友的眼中,王澍却是另一番模样。在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眼中,王澍在当时是个不折不扣的校园“潮人”。 “我们一同组织过文学社和北极诗社,他喜欢思考,爱搞哲学研究,当年一起在诗社聊天时感觉他对传统建筑学有很多想法。”杨涛回忆着说,“那时的王澍长发飘飘,有意识流的气质,风流倜傥,我们一起出了第一本学生论文集,他是论文集的主编,当时也有一篇文章入选。”
尽管在校园中王澍有些个性张扬,但当他走出校园,面对建筑设计时,他所展现的是他性格的另一面。在王澍设计他的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时,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党委书记吴昌政跟他有着几面之缘,而王澍给他的印象是:话不多,但很有理念。
当年参与图书馆建造的开发商王春年也表示认同:“当时我们的理念是建筑能保证至少十年不落后,规划中的图书馆前面有个人工湖,后面就是山,于是想在山水之间做。个过渡,而拿到第一稿时我们就很满意,没做什么修改,有一部分建筑延伸到水中,整体线条流畅,外观是白色,和学院整体的建筑风格很匹配。后来这个建筑获了奖,暑假还有很多师生来参观。”
其实,纵观王澍的人生,不管他是飞扬跋扈、年少轻狂,还是内敛严谨、心思缜密,他的才华一直都被大家所认可着。虽然有人说天才=99%的汗水+1%天赋,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那1%的天赋,你再努力都不会成为天才。如今的王澍已经站在了世界建筑界的顶峰,他现在要做的是继续他的坚持,超越顶峰,达到他人生的新高度。
获得世界认可 勇攀建筑高峰
油菜、麦子、大豆,还有大白鹅、白鹭、鸽子,这样的美景不是在画中,不是在桃花源,而是在位于杭州转塘镇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中国美院在杭州已经80多年,与这座秀美的江南名城浑然一体。2004年美院在转塘镇象山校区,以非常谦虚的形象、非常震撼地设计建成了第一期,2007年建成了第二期。而亲自为这两期工程进行设计的,就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
很有个性却不张扬,前卫却不失传统气息,现代又充满田园风味,包容、诗意、传统,传递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气息,这是象山校区给人的印象,也是王澍当初设计时希望让人们感受到的。
校园里所有的建筑都不加修饰,只使用四种建材的原色:青瓦、钢筋、水泥、原木(竹)。有的楼像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置身其中,犹如身在古镇周庄;有的楼一面墙上有上百扇窗户,却错落排布,没有两扇是尺寸一样的,从任何一扇窗户看出去,都是一幅天然山水画。朴素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出人与山水共存的本色。“山水校园”是王澍当初的设计理念,他认为,只有这样的风格才最能适合江南水乡、人间天堂的杭州。
王澍的设计并不只有中央美院象山校区,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上海“世博会”宁波馆、宁波艺术馆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凭借这些代表作品,他先后获得了2004年中国建筑艺术奖、2005年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荣誉奖、2008年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2010年他与妻子陆文字一起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2011年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如今,他更进一步,荣获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成为获得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第一位中国公民。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普利兹克于1979年创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获奖者将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从1979年至2011年已颁给33位建筑师。对于世界上的建筑师而言,获奖意味着至高无上的终身荣耀。
守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
其实,对于王澍获奖大家都感到很突然和吃惊,不仅是因为普利兹克建筑学奖往年都是在3月底才公布奖项的归属,更是因为很早之前就已经把颁奖典礼定在了5月25日的北京。一般来说,选在哪个国家颁奖并不意味着哪个国家的建筑师会得奖,而这一次或许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数。
对于王澍来说,获得这么大的肯定,令他异常兴奋:“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获得这个奖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荣幸了。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的确,这十几年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只有王澍一个人明白。
“我这么多年在探索过程中感到有些孤独……真诚地思考、认真地工作,把理想坚持足够久的时间,最后一定会有某种结果的。”王澍在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确,许多人把设计师称为“孤独的稻草人”,而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他们连站在他们肩膀上的乌鸦都没有。珠宝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好歹是为人而设计,而建筑设计师整天对着的除了图纸、尺子就只有那些冷冰冰的建筑材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因为王澍守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才让他取得了今天的辉煌。“能持续地以非常真诚的态度去创作,而不是把它当成生意,就一定会有某种结果产生。我觉得做建筑必须真诚,而且要坚持足够久的时间,因为在中国诱惑太多。”正如王澍所言,持之以恒和真诚对待是他成功的秘诀,毕竟在如今急功近利的社会能够静下心来做事的人太少了。
传承中国文化继承建筑传统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化造就了同样辉煌的建筑史。不管是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还是气势恢宏的故宫,都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但到了当代,中国建筑仅偶尔在世界建筑舞台上闪光,很多人都感叹中国建筑已经辉煌不再。深思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很多中国的设计师只是一味地追随西方的潮流,而丢失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精髓。
的确,两方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都让人所推崇,概念式风格如今也大行其道。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也有着自己的建筑风格:南方的干栏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如何将我们自己的建筑风格传承并发扬,是我们中国设计师最应该做的。此次主澍“零的突破”,正是因为他的建筑设计一直基于传统的中国建筑。
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设计这件作品时,王澍很好地吸收了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让建筑存在于山水之间而不突出。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这件作品不仅让他开始在中国建筑界崭露头角,而且也让他在2004年获得了中国建筑艺术奖。
在王澍的作品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融合得最好的莫过于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外观为一座上下两层、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的宁波滕头案例馆竟然是用“瓦片墙”与“竹模板”围起来的,这一设计不仅让中国观众啧啧称奇,也让国外游客惊叹不已。
对于自己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王澍说:“传承传统集中在创造性地传承上。传统是死的,它不会说话,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用创造性的方式与传统对话,之后形成一种传承关系。就我个人而言,你的文化中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不是套一个中国传统符号就说是传统了。”正如王澍所言,他十多年来一直感兴趣的都是如何用小料做出大空间。对此,他说:“中国建筑传统很重要的是工匠技术。很难想象,要是没 有这种工匠技术,这个传统还能维系,因为‘活’的继承就是要工匠来继承。我们做现代建筑的时候,一定要给传统工匠留出大量的‘活’、大量可操作的机会。”
才华横溢个性张扬
当王澍获奖的消息传到他的硕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齐康耳中时,齐康院士感慨万千。他说,“那个奖很大,中国人没拿过。”而在他的印象中,年轻时的王澍是个有才华、有个性,常常“不守规矩”的人。
在齐康的记忆里,王澍个性张扬。“论文答辩时,他把论文题目《死屋手记》贴满了答辩教室的墙,我说你不要贴啊,贴了你的论文通不过。但是他不听,一直在那贴。”张扬的王澍当时还口出狂言,“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杨廷宝是一个,齐老师算半个”,得罪了不少评委。后来,王澍的论文答辩全票通过,但学位委员会并没有授予他硕士学位。说起这段往事,电话那端的齐康语气平和,“当时学位委员会有人跟我说,这小子怎么这么狂啊。但我觉得年纪轻的人狂一点没有什么关系,现在的年轻人就缺少这种狂。我前几年去杭州的时候,遇到王澍,还问过他,‘你还认不认我这个老师啊’,他嘿嘿一笑,‘我当时年幼无知嘛’。”
在导师眼中如此,在校友的眼中,王澍却是另一番模样。在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眼中,王澍在当时是个不折不扣的校园“潮人”。 “我们一同组织过文学社和北极诗社,他喜欢思考,爱搞哲学研究,当年一起在诗社聊天时感觉他对传统建筑学有很多想法。”杨涛回忆着说,“那时的王澍长发飘飘,有意识流的气质,风流倜傥,我们一起出了第一本学生论文集,他是论文集的主编,当时也有一篇文章入选。”
尽管在校园中王澍有些个性张扬,但当他走出校园,面对建筑设计时,他所展现的是他性格的另一面。在王澍设计他的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时,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党委书记吴昌政跟他有着几面之缘,而王澍给他的印象是:话不多,但很有理念。
当年参与图书馆建造的开发商王春年也表示认同:“当时我们的理念是建筑能保证至少十年不落后,规划中的图书馆前面有个人工湖,后面就是山,于是想在山水之间做。个过渡,而拿到第一稿时我们就很满意,没做什么修改,有一部分建筑延伸到水中,整体线条流畅,外观是白色,和学院整体的建筑风格很匹配。后来这个建筑获了奖,暑假还有很多师生来参观。”
其实,纵观王澍的人生,不管他是飞扬跋扈、年少轻狂,还是内敛严谨、心思缜密,他的才华一直都被大家所认可着。虽然有人说天才=99%的汗水+1%天赋,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那1%的天赋,你再努力都不会成为天才。如今的王澍已经站在了世界建筑界的顶峰,他现在要做的是继续他的坚持,超越顶峰,达到他人生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