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生中的一个“兵”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5069352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中常讲,物质的作用是相互的,应用于人身上,也同样成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相互影响。在许三多的军旅生涯中,对他产生影响的人有许多。他们是许三多人生中不折不扣的“贵人”。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许三多也在这些“贵人”中扮演着他们的“贵人”的角色,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值得我们为之感动。
   “许三多不是教父,不是哲人,也不是傻瓜,他是为这个时代量身定做的”。我们的时代需要真善美、自强不息、跋涉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生存发展、奋勇前进的精神助推器,也是我们当今时代的“精神加油站”,更是我们所敬仰的。
   每一部成功的作品中,作者都会给我们塑造一个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台词是一部小说的外在灵魂。比如说,“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不抛弃不放弃”等等。它能够给人以启示,同样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不抛弃不放弃”这一响当当的口号,直至今日,也是人们鼓励自己时常用的一句名言。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戰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这是一首极其鼓舞士气的钢七连的连歌。它的意义在于钢七连不是因为自己的某位将军、某位战士的牺牲而感到骄傲。钢七连的连歌,同样也是“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代表。
   而“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最有力的代表就是许三多。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为“许三多精神”。对家人不抛弃不放弃,对战友不抛弃不放弃,对自己不抛弃不放弃,演绎着一幕又一幕的故事。如果把钢七连看成一种文化,那么许三多就是其最出色的执行者和传播者。许三多精神已经在我们当今社会应用开来。当今的许多企业中,都积极地宣扬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因为我们的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合作。只有大家都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是收获最为丰硕的时候。这种精神不仅能够鼓舞士气,更是我们好好对待生活的不二法宝。
   《士兵突击》不仅是一部小说,它是哲学,是人生,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史,每一位读者都能在以许三多为代表的士兵身上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别人放弃,他不言弃;别人退缩,他勇往直前。一本好书,能教会我们怎么做人。许三多为我们展示出来的最本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现实中所缺失的。当我们从象牙塔走进社会的时候,会发现一切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需要自己去打拼,需要自己去努力的东西太多太多。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在我们迷茫失措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是否真的坚持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真谛。
   许三多为我们展示了一束光,一束唤醒迷失自我的光。而在我们当今生活的和平年代中,同样需要“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做好自己人生中的一个“兵”。
其他文献
天空之上,万里无云,唯有一轮红日,渲染整片天际,照着西方,缓缓落下。那是一片属于他的天空,也只有仰望这片天空的人知道:他,不普通。  朝阳   年仅二十的他,随着伴侣奔波在祖国的土地。他是一名木匠,那双粗糙而有力的大手,总能雕琢出细腻而精致的作品。他坚实的臂膀,撑起了一整片早晨的天空,每一秒都生机勃勃。   即使是挥汗如雨、精疲力竭,他也是天空中那一轮带来光明与希望的朝阳。   这片朝阳绽放
期刊
今年,我担任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在英语教学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口语活动中不想说,或者想说却又找不到适当的语言,他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怕开口的现象。我也常常这样抱怨:“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学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呢?目前,许多英语教师都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各种教法的研究和实施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学法、口语的研究和指导。我将从指导学生学
期刊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沿着朦胧氤氲的历史云雾之间,浮现一个东晋的女子,世人爱她、赞她、敬她、念她,她敢说、敢行、敢斗、敢教,于夕阳古巷中,送雨归去,在林下别浦间,杏坛施教。这个寒假,和谢道韫相遇,《世说新语》欣赏咏雪奇才。出身名门的她,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名动京城,年少聪颖令当时的宰相谢安赞叹不已。春吟、夏乐、秋礼、冬读,在伯父的训导下,谢道韫胸怀天下,颇有男儿英气;饱读诗书、才
期刊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份亘古的触动来自心底。   李煜,南唐后主,亡国之君。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多么浓重的哀愁啊!一代国君,却落得无言深院,是何等的可悲啊!无尽哀思萦绕心头,痛失至爱,有负先帝,心想那时的你,又是如何踏上西楼的!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纵然心中万种愁丝,却还理得清,虽说不明,但心已明,那时那地,
期刊
【摘要】王国维读书有“三重境界”。教师也要指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模式,走进“乐读、善读、悦读”这“三重门”。本文旨在论述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开启快乐阅读 ,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三重门;阅读素养;善读;阅读   “得阅读者得天下”。作为阅读教学的主阵地,语文学科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小学阶段是阅读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那么,如何引领学生爱上阅读,提升阅读素养呢?   一、第一重门:打造阅
期刊
皎皎秋中月,团圆海中生。   当夏日的葱郁风光,悉数泛了黄;当皎皎的月色涌起,轻转入阁户。   中秋之夜已悄然而至。   夜的帷幕緩缓落下,一片宁静祥和。空中繁星未出,只余日的残红。一家人围坐桌前,吃着妈妈忙碌一天的饭菜。虽然准备时间长了些,端上桌却依然热气腾腾。丰盛的饭菜,吃起来有滋有味,让人赞叹。品尝家中吃饭时从不强调“食不言”,嫌其过于冷清,少了些人气。这样,吃着饭菜,聊些家常。一家人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聚焦课堂资源的基础上展开群文阅读,将一篇或若干篇课文作为阅读的基础,适当地补充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能有机地利用课本资源。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在多文本语境的交叉建构中拓宽阅读视野,掌握阅读方法,开阔思维角度,参与体验过程,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初中生的思维开始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由阅读积累
期刊
【摘要】经典散文《老王》,朴素的语言传达出作者丰富细腻的情思,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本文从看似多余的话语、答非所问的话语等三个方面去品析文字背后的情思,领略《老王》一文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话语形式 文字意味 情感表达   《老王》一文,词句朴素,温婉简淡,气度从容,意蕴丰富。精准的语言表达契合作者情思,高超的语言艺术值得读者研究。   “品味语言,实质是挖掘文学作品中字里行间
期刊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当前,我们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我们擦干眼泪、携手同行,我们克坚攻难、一路向前……  2020年1月28日 星期二 雪  抗击疫情,全民参与   躺在床上,深夜无眠。从武汉到全国,面对病毒来袭,科学家夜以继日,医护人员冲在一线,医药工厂加班加点,清洁人员保驾护航,建筑工人连夜施工建医院……我们从窗外望去,昔日热闹繁华的城市街道上,行人、车辆寥寥无几,但我们身边的超
期刊
一、 品读“词语”,让其开口说话   阅读就是寻找一种语感。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感是私人化的语言经验,是对语言形式的一种直觉。比如要表达一个意思,我们会想一想怎么表达比较好,但我们不会想为什么这样表达比较好,这就是“语感”。语感不需要言传,而需要反复练习获得。   1.由词悟境:把握文本情感基调。   我的《背影》课堂,抛开了新课教学中单纯的字词疏通,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说说朗读“祸不单行、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