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3至5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侯。因此,如何抓住这阶段促进幼儿语言有效的发展尤为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呢?
一、树立良好的语言典范,使幼儿养成规范文明的语言修养
《指南》指出:成人要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文明用语,要用正面语言进行引导,使他们形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在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无疑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学习的范型,幼儿对老师的一词一句、一腔一调甚至某种口头禅都非常敏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与幼儿的交往中,还是在正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语言客观上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教师语言文明,幼儿说话就会文明用语;教师语言粗鲁,幼儿说話也会蛮横刻薄。有的老师对待接受知识慢的孩子,会尖酸地评价“你真笨”,殊不知“真笨”这个词就被很多孩子记住了,并且反复地用在所谓那些“笨”的孩子身上。也许老师认为无关痛痒的简单一句话,对孩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如果老师说“我来帮助你”“你真棒”这样鼓励性的话,是不是其他幼儿也会主动帮助他,鼓励他呢?由此可见,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的语言典范,使幼儿从小就养成规范文明的语言修养。
二、选择合适的语言学习工具,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
《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而绘本是孩子喜欢阅读、学习语言的最好媒介。
可选择语言简洁、规范、优美、有韵律的绘本,
例如《彩色的鸭子》:
如果,我有一堆彩色的蛋,就可以孵出一群彩色的鸭子,
我就可以带着这群彩色的鸭子去旅行。
只要,我天天吃漂亮的花草果实,
只要,我天天可以和花汁做的饮料,
只要,我天天看美丽的朝霞和晚霞……
我就会生出一堆彩色的蛋,
我就会孵出一群彩色的鸭子。
我就可以天天带着他们到处旅行。
还有《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妈妈我要去旅行》等绘本,它们都有生动、鲜活、优美的语言。
三、呵护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为幼儿语言发展做好护航人
《指南》指出,要“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是,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要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由于孩子们认知的字还比较少,通读不了整个故事,就是借助绘本中直观的图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知、想象故事内容,串联故事情节,所以,孩子们在自己阅读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些困难,这时候,老师一定不能不管,更不能打击她们的积极性,要小心呵护孩子们语言学习的兴趣,为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做好护航人。
我们幼儿园有图书室,幼儿活动室还有图书角,区域活动时,有些孩子就会进入图书角看书。在一次区域活动看书时,有4个孩子坐在一起看书,其中王小冉小朋友在看《我唤醒了睡美人》绘本,可她怎么也看不懂,她就求助杨冬东小朋友,两人一起边看边讨论,边说,可是也看不大懂,正好我走到了那儿,王小冉便问:“老师,这个故事我们看不懂,你给我们讲讲吧”,我从她们的眼神中看到了阅读的渴望,从她们的小脸上看到了看不懂书后的失落,我欣然答应,然后,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和她们一起看了起来,其他孩子见状也纷纷围了过来。故事讲完了,王小冉和杨冬冬拿着这本《我唤醒了睡美人》喜滋滋的又去看去了,这回,可高兴了。我相信我这一小小的举动带给幼儿的是大大的影响,保护了孩子天真的心灵,增强了他们阅读的兴趣,促进了他们的语言发展。
这样的例子很多,每一次,我都小心呵护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丝毫不敢懈怠。
四、为幼儿多方面创造条件学习和发展语言,使幼儿有话会说
在幼儿园的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会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行为,看到新奇的事物想分享,有突如其来的想法想表达,高兴的时候会爱说话,没有满足要求时更会追着老师问问题。教师应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为幼儿多方面创造条件学习和发展语言,使幼儿有话会说。
首先,可利用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语言的学习。同伴间的相互交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刚入园的两个幼儿在晨区活动中,为一件玩具发生了矛盾,一方想从对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则千方百计不让对方拿走,以致时常会有争抢玩具、哭闹打人等攻击性行为。这时只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给幼儿做示范,让他们知道在这样的场景下该怎样做,如学说“我们一起玩好不好?我们玩具交换玩,好吗?”教会他们如何邀请同伴一起玩。以后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并加以指导,使幼儿学会怎样与他人沟通、交流,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能够更主动完整的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其次,是将语言教育和区域活动相合,提高语言交流的能力。幼儿园班级内有幼儿区域活动区角,如,娃娃家,小医院、小小演讲台等等,而且每天都会进行区域活动。例如在小医院活动区,5、6个孩子分工合作完成病人看病的游戏。有的孩子扮演医生,有的扮演护士,有的扮演病人,有的扮演收费人员。幼儿之间就会主动交流分工的问题,分工完成后就各自进入自己的角色,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医生和护士之间的语言交流等,你会发现幼儿的语言潜力大大地发挥了出来,甚至超乎教师的期望,在这个活动期间,幼儿交流的同时也互相学习、吸收了同伴的语言。当然,教师也要加强关注,及时发现幼儿语言表达中出现的诸如不完整、粗鲁等问题,遇到不会表达或意思表达不请粗的幼儿教师要及时指导。通过区域活动游戏,让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得到实际的练习,大大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能力。
总之,教幼儿学习语言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发现其中无数的奥妙,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引导教育,使每一名幼儿都想说话、敢说话、爱说话、会说话,感受到交往的快乐和语言的魅力,真正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和建构者。
一、树立良好的语言典范,使幼儿养成规范文明的语言修养
《指南》指出:成人要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幼儿教师要时刻注意文明用语,要用正面语言进行引导,使他们形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在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无疑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学习的范型,幼儿对老师的一词一句、一腔一调甚至某种口头禅都非常敏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与幼儿的交往中,还是在正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语言客观上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教师语言文明,幼儿说话就会文明用语;教师语言粗鲁,幼儿说話也会蛮横刻薄。有的老师对待接受知识慢的孩子,会尖酸地评价“你真笨”,殊不知“真笨”这个词就被很多孩子记住了,并且反复地用在所谓那些“笨”的孩子身上。也许老师认为无关痛痒的简单一句话,对孩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如果老师说“我来帮助你”“你真棒”这样鼓励性的话,是不是其他幼儿也会主动帮助他,鼓励他呢?由此可见,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的语言典范,使幼儿从小就养成规范文明的语言修养。
二、选择合适的语言学习工具,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
《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而绘本是孩子喜欢阅读、学习语言的最好媒介。
可选择语言简洁、规范、优美、有韵律的绘本,
例如《彩色的鸭子》:
如果,我有一堆彩色的蛋,就可以孵出一群彩色的鸭子,
我就可以带着这群彩色的鸭子去旅行。
只要,我天天吃漂亮的花草果实,
只要,我天天可以和花汁做的饮料,
只要,我天天看美丽的朝霞和晚霞……
我就会生出一堆彩色的蛋,
我就会孵出一群彩色的鸭子。
我就可以天天带着他们到处旅行。
还有《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妈妈我要去旅行》等绘本,它们都有生动、鲜活、优美的语言。
三、呵护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为幼儿语言发展做好护航人
《指南》指出,要“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是,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要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由于孩子们认知的字还比较少,通读不了整个故事,就是借助绘本中直观的图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知、想象故事内容,串联故事情节,所以,孩子们在自己阅读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些困难,这时候,老师一定不能不管,更不能打击她们的积极性,要小心呵护孩子们语言学习的兴趣,为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做好护航人。
我们幼儿园有图书室,幼儿活动室还有图书角,区域活动时,有些孩子就会进入图书角看书。在一次区域活动看书时,有4个孩子坐在一起看书,其中王小冉小朋友在看《我唤醒了睡美人》绘本,可她怎么也看不懂,她就求助杨冬东小朋友,两人一起边看边讨论,边说,可是也看不大懂,正好我走到了那儿,王小冉便问:“老师,这个故事我们看不懂,你给我们讲讲吧”,我从她们的眼神中看到了阅读的渴望,从她们的小脸上看到了看不懂书后的失落,我欣然答应,然后,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和她们一起看了起来,其他孩子见状也纷纷围了过来。故事讲完了,王小冉和杨冬冬拿着这本《我唤醒了睡美人》喜滋滋的又去看去了,这回,可高兴了。我相信我这一小小的举动带给幼儿的是大大的影响,保护了孩子天真的心灵,增强了他们阅读的兴趣,促进了他们的语言发展。
这样的例子很多,每一次,我都小心呵护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丝毫不敢懈怠。
四、为幼儿多方面创造条件学习和发展语言,使幼儿有话会说
在幼儿园的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会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行为,看到新奇的事物想分享,有突如其来的想法想表达,高兴的时候会爱说话,没有满足要求时更会追着老师问问题。教师应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为幼儿多方面创造条件学习和发展语言,使幼儿有话会说。
首先,可利用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语言的学习。同伴间的相互交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刚入园的两个幼儿在晨区活动中,为一件玩具发生了矛盾,一方想从对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则千方百计不让对方拿走,以致时常会有争抢玩具、哭闹打人等攻击性行为。这时只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给幼儿做示范,让他们知道在这样的场景下该怎样做,如学说“我们一起玩好不好?我们玩具交换玩,好吗?”教会他们如何邀请同伴一起玩。以后双方在交往过程中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调整语言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并加以指导,使幼儿学会怎样与他人沟通、交流,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能够更主动完整的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其次,是将语言教育和区域活动相合,提高语言交流的能力。幼儿园班级内有幼儿区域活动区角,如,娃娃家,小医院、小小演讲台等等,而且每天都会进行区域活动。例如在小医院活动区,5、6个孩子分工合作完成病人看病的游戏。有的孩子扮演医生,有的扮演护士,有的扮演病人,有的扮演收费人员。幼儿之间就会主动交流分工的问题,分工完成后就各自进入自己的角色,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医生和护士之间的语言交流等,你会发现幼儿的语言潜力大大地发挥了出来,甚至超乎教师的期望,在这个活动期间,幼儿交流的同时也互相学习、吸收了同伴的语言。当然,教师也要加强关注,及时发现幼儿语言表达中出现的诸如不完整、粗鲁等问题,遇到不会表达或意思表达不请粗的幼儿教师要及时指导。通过区域活动游戏,让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得到实际的练习,大大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能力。
总之,教幼儿学习语言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发现其中无数的奥妙,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引导教育,使每一名幼儿都想说话、敢说话、爱说话、会说话,感受到交往的快乐和语言的魅力,真正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和建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