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齐日月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原已经逝去,但作为中华民族之魂,他依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长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屈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常说常新、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都有无数的读者和学者,被他那神奇瑰丽的文字所征服,被他那深厚而浪漫的内心情感所感动,试图深入到他丰富而曲折、高贵而执着的精神世界。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许可以借用他在《九歌·云中君》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与日月兮齐光。”这句诗本是形容云神的地位高贵,可以焕发出像日、月一样的光辉。屈原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应该也当得起这样的评价。司马迁就曾引用淮南王刘安的话,如此评价屈原的人格精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刻而悠久的,涉及哲学、文学、美学、艺术、政治等方方面面。在这里,我只想就屈原对中国文学和文人的影响,来谈谈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而即便是只谈文学贡献,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无论是文学体裁,还是文学精神,都深受屈原的影响。因此这种影响,也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梳理清楚的。为方便起见,我选择了几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以他们作为范例,谈谈屈原对中国文人的影响。
  清高孤绝、正道直行——屈原与陶渊明
  陶渊明被誉为是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表面上看来,他的经历与屈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相似之处。陶渊明出身并不高贵,在特别看重门第的魏晋时代,他只是一介寒士而已。在仕途上,他也没有过像屈原那样辉煌的政治经历,曾做过小小的彭泽县令,还只当了八十多天就因为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了。从此他开始了与田园山水相伴的隐士生活。安贫乐道,崇尚自然,是陶渊明追求的人生理想。
  而屈原一生都在追求他的政治理想,即便遭受了极大的磨难,当“渔父”劝他放弃理想、远离祸患、归隐田园,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隐士时,屈原拒绝了“渔父”的建议。他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屈原绝不是一个隐士,这与陶渊明的隐逸人生似乎是大相径庭。
  然而,尽管陶渊明选择的生活方式与屈原不同,其人格精神却与屈原一脉相承——那就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孤绝与正道直行。
  魏晋时期本就是一个个性觉醒、思想争鸣的时代,这个时代倒是与屈原所生活的百家争鸣、个性张扬的战国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因此,屈原浪漫飞扬的文采和清高孤傲的个性,成为了魏晋名士普遍倾慕的理想,他们甚至如此宣称:“想要做一个名士吗?那你只需痛快地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为名士了。”
  陶渊明虽然不是门第高贵的“名士”,但他那种不与流俗为伍、不屑为名利权贵点头哈腰的个性,却无疑是发扬了屈原清高正直的人格特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甚至在陶渊明的笔下,也像屈原那样,出现了许多美好的意象,如秋菊、青松、孤云、飞鸟等等,来象征他特立独行又坚贞不屈的个性。如陶渊明脍炙人口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是一幅悠然淡雅的田园山居图。陶渊明酷爱菊花,每当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时,我总是忍不住想起屈原的《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当秋天寒风来袭,唯有菊花迎霜傲放,于是菊花便成为了秋天的象征。古人深信吃了这种不怕冷的花,也可以得些天地之真气,可以延年益寿。“菊”,甚至被称为花中之隐士,体现出一个隐者不与流俗为伍的清高与风度。可见,屈原和陶渊明都是借自然界中品性高洁的植物,来象征自己坚贞的信仰。
  不过,陶渊明的隐,其实也并非不问世事的隐。恰恰相反,陶渊明选择隐逸,屈原选择自沉,表面上的形式不一样,本质却都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清高傲气,更是源于他们内心层层累积的忧生忧世情怀。陶渊明也曾写过“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的诗句,抒发他在求索道路上孤军奋战的悲壮,深切关怀时事却又无力改变世俗的抗争和无奈。明明知道只要稍微弯一下腰,也许就能保住自己的功名富贵,但他们宁可放弃名利,也要坚守正道直行,这不正是屈原和陶渊明的共同之处吗?
  陶渊明不是屈原,但无疑,陶渊明是屈原的知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曾经在一首咏菊的词中,将陶渊明和屈原并提:“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多丽·咏白菊》)菊的孤寒高洁,与陶渊明、屈原的清高孤傲如此契合,屈原和陶渊明也由此成为中国传统文人心目中正直君子的典范。
  浪漫华彩、爱国忧思——屈原与李白、杜甫
  号称中国诗歌黄金时代的唐朝,出现了两位巨星——李白与杜甫。李白号称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则被公认为是现实主义诗人的典范。无独有偶,这两位诗坛巨星,既是诗坛知己,又都是屈原的忠实崇拜者与追随者。
  李白曾在《古风·大雅久不作》一诗中高吟: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这四句诗正是回忆起了屈原以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战国时期,干戈不息,诸侯之间的攻伐战争好像是龙争虎斗,无休无止,一直绵延到“狂秦”称霸的时代。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雅正之声已经越来越微弱,世风颓靡,幸亏有屈原这样的“骚人”,用他那慷慨哀怨的诗篇,延续了早已衰微的大雅之声。李白正是感慨于初唐诗坛浮华颓靡的风气,希望以屈骚风骨来振兴诗坛气象。
  李白自己的创作,也以浪漫的构思、华丽的文采著称,他的诗篇融合上天入地的神话想象以及历史穿越,完全冲破了现实的牢笼,构筑了一个如仙如幻的诗意世界,难怪李白会被誉为“诗仙”。我觉得,李白也许比任何诗人都更接近屈原的神采,也难怪李白会高吟着“屈平词赋悬日月”的诗句,希望能像屈原那样以浪漫瑰丽的辞章流芳后世。   试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这几句: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这与《离骚》中的浪漫华彩何等惊人的相似:
  吾令凤鸟飞腾兮,
  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
  帅云霓而来御。
  这两段诗分别是李白和屈原“梦游”或“仙游”时呈现的景象:鸾、凤、龙、虎是他们的车驾,风、雷、云、霓是他们的侍从,他们日夜不停地驰骋,只是为了追求内心中最美的世界——那是他们执着不舍的理想。
  李白在诗的最后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与屈原在《离骚》中感叹的“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其精神实质又是何等惊人的相似!李白宁可得罪权贵,也要保全自己清白高洁的情操;而屈原是宁可直面死亡,也不肯做出那副点头哈腰的丑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李白继承的不仅仅是屈原浪漫不羁的文采,也继承了屈原桀骜不驯的风骨。
  与诗仙李白的浪漫华彩相比,“诗圣”杜甫更多的是继承了屈原深沉的爱国忧思。前人说杜甫“每饭不忘君国”,便是评价他忠君爱国的忧思之情。杜甫曾说过自己的理想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能够辅佐皇帝成为尧、舜那样的一代圣君,使民风淳朴的太平盛世能够在大唐皇朝再现。
  这样的美政理想和屈原可谓一脉相承。屈原多次在他的诗篇中提到对尧、舜的追慕,例如他在《离骚》中说:“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意思也是尧、舜光明正大,遵循正道,才找到了治国的康庄大路。屈原多么希望楚怀王能向尧、舜学习,一改楚国国内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的发展走上正道。
  杜甫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前后,正是大唐皇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诗人经历了社会的动荡,自己也在漂泊贫寒中度过一生,对家庭、国家的忧思之情都是刻骨铭心的。还有惊人巧合的是,屈原在秦楚战乱之时流浪江南,形容枯槁,最终自沉于汨罗江;杜甫晚年也是因为战乱所迫,流离失所,悲苦憔悴,最终客死于寒冷的湘江之上。
  杜甫是自觉学习屈骚精神的伟大诗人,他曾在《戏为六绝句》中写道:“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他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应该以屈原、宋玉为目标。顺便补充一下,传说宋玉是屈原的弟子,也是在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文学史上往往屈宋并称,代表楚辞创作的源头与最高水平。杜甫认为,要写出真正的好诗,不能步南朝齐梁浮艳诗风的后尘,而应该学习屈原、宋玉的文采与风骨,使诗歌美的形式与内容兼备。
  杜甫是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从他的沉郁顿挫与慷慨悲歌中,我们无疑也能清晰地看到屈原的身影。
  高寒理想,隔世知音——屈原与苏轼
  宋代有一首著名的词,我想,这大约是每个中国人都能背诵甚至都能演唱的,这就是每年中秋节我们都会想起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作者正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苏轼同样有从政治国的抱负,却也同样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半辈子都是在贬谪与流放当中度过的。也许苏轼对待人生比屈原多了几分洒脱与旷达,多了几分超脱与豪迈,然而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对“极高寒的理想”的坚持,是至情率性的个性独立。这首“明月几时有”据说是在中秋节的夜里,苏轼喝得酩酊大醉,醒来之后写下的,并寄给了他的弟弟。词表面上是借月圆之时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我认为,它更是苏轼借月的高寒来抒发自己高寒的理想。
  坚持理想也许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但是“极高寒的理想”,意味着这种理想往往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往往要高于一般人的追求,也意味着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磨难。但是,屈原也好,苏轼也好,都没有放弃。“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据说连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读到这几句的时候,都忍不住感动地说:“苏轼终是爱君。”
  其实,苏轼深切依恋和追求的,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的感情也不仅仅是“爱君”的热忱,更是他超出常人的理想,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寻,是对人间至情的珍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这一点上说,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与屈原在《离骚》中上天入地的邀游与追寻,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种对于人生苦难的深切同情,又与屈原的生命追问惺惺相惜。
  苏轼确实是屈原的隔世知音,他不仅写过《屈原塔》诗,还写过《屈原庙赋》,他认为屈原的《离骚》,是可“与日月争光”的经典。他在教学生写诗的时候还说过,只要熟读《诗经》和《离骚》,那么作诗的一切技巧和精神就都能掌握了。而我以为,苏轼说过的有关屈原最经典的话,还属这一句:
  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如果要评选古往今来屈原最忠实的铁杆“粉丝”,我想,就凭这一句话,苏轼当居其首。
  (节选自《魂兮归来——听杨雨讲屈原》,中华书局)
其他文献
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群有司众矣,人望以廉,必不可得者也。中人可以自全,不肖有所惮而不敢,皆视上官而已。上官之虐取也,不即施于百姓,必假手下吏以为之渔猎,下吏因之以雠其箕敛①,然其所得于上奉之余者亦仅矣。而百姓之怨毒诅呪,乃至叩阍号愬者②,唯知有下吏,而不知贼害之所自生。下吏既与上官为鹰犬③,复代上官受缧绁④,法之不均,情之不忍矣。  将责上官以严纠下吏
期刊
通行观点:反腐败要靠有道德的官员,而高薪才能使官员过上“体面”的生活。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是让官员守住“官德”、拒绝诱惑的基础。  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是一对矛盾。古往今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注意到官员薪酬与廉洁程度之间具有某种关联。管仲曾言: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托克维尔也曾指出:“在贵族政府,政务工作人员都是富人,他们只贪图权势。在民主政府,国家工作人员都是穷人,他们希望发迹高升。”他认为
期刊
“期间”和“其间”两个词读音相近,字形也相近,但一字之差,区别很大。  “期间”指的是“在某段时间内”。例如:会议期间。而“其间”是“其中”“那中间”的意思,可用于指时间、空间等不同方面。例如:他上了四年大学,其间多次获奖。又如:这段山路很长,其间有几个山洞可以避雨。  此外,“其间”表示的时段可长可短,“期间”表示的时段则不能太短。  就用法而言,“其间”前面不能加修饰语,“期间”前面则必须加表
期刊
唐贞观三年(629),濮州刺史庞相寿犯了贪贿罪,被朝廷“追还解任”,受到免职处分,并追还赃款。不料庞相寿毫无思过之心,为了保住乌纱帽,竟不知羞耻地向唐太宗上书,“自陈幕府之旧”,哀求太宗念在“故旧”的情分上予以宽恕。  原来,李世民当皇帝之前被封为秦王,庞相寿曾在秦王府做过事,是他过去的老部下。照一般世俗眼光看,老部下犯了事,请求老领导老首长照顾一下,开开绿灯,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唐太宗虽然贵为皇帝
期刊
父亲(编者注:指韩复榘,此篇是韩复榘之子回忆其父亲的文章)反对“任人唯亲”及“任用私人”。他面试新人,第一句话就要问:你是怎么来的?在人事任免过程中,他最厌恶投机取巧或托人情、拉关系,一旦发现,永不叙用。  有王某,北京大学毕业,陈调元主鲁时,考取山东候补县长,但尚未发表。等父亲韩复榘主鲁,王某运动国民党要人给父亲写信,请予优先发表。父亲接信大怒,在原信批了“驱逐出境”四字,并说:“这样钻营奔走的
期刊
学习商数(Learning Quotient)指一个人不断在外界环境中获得认知,或者通过逻辑思考获得经验的能力。  学习能力在古代已被重视,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习能力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成功潜质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学习商数”很高的人会是一个不断有创新的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人,而一个再高明的人,如果到了不能接受外在影响的地步,恐怕也就
期刊
“科举取士”是古代中国的特色之一。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它较好地畅通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渠道,使贫寒子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但科举的公平是相对的,对高官和皇族常有优待,不但其子弟可上较好的学校,而且有门荫制度,“官二代”可通过门荫直接进入仕途。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也容易得到考官关照。  明万历八年(1580),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第三子考中状元,大儿子考
期刊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①、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②,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③,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注释】  ① 龚生:即龚胜,汉时人。王莽篡位,召龚为官,龚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九岁。  ②瓜喷鼻:中医治
期刊
有的人擅长于说话,可以在任何场合,嘴里说个不停,真好比悬河之口,滔滔不绝。但是,听完他的说话以后,稍一回想,都不记得他说的是什么了。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如果你随时留心,到处都可以发现。说这种话的人,有的自鸣得意,并且向别人介绍他的经验说:“我遵守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遗训,非用尽人类最伟大的语言不可。”  你听,这是多么大的口气啊!可是,许多人一听他说话,就讥笑他在作“八股”。我却以为把这种
期刊
听说这个年头儿,在报章杂志上,最流行的是幽默文章。可惜记者是个埋头干实业的人,没有名流学者文人墨客那种闲情逸致,所以简直不懂什么幽默和不幽默。只是记者跑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世面,就拿平时见闻所得,讲几个笑话,替读者们劳作之余,解解闷儿罢。  笑话年年有,今年格外多,不过有许多笑话,是不好随口讲出来的。现在我就讲两个没有多大干系的官场笑话罢。  据说从前长江某省,有一位督军,他虽出身行伍,而目尚识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