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义务教育的“成人”目标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cj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人还是成才?对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回答体现了人们对义务教育本质及其功能的认识水平,进而影响到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2006年9月颁布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这一规定的一项重要意义就是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如何实现这一历史性使命?在义务教育阶段,首先应该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问题,把“成人”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目标。
  从性质和宗旨上看,义务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全民性教育,是最低限度的教育。一方面,它是國民教育序列的基础,是发展高层次教育形式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础;另一方面,它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基础,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强调的是培养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而不是培养专业和专门人才。
  何谓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可见,以成才的观点指导义务教育发展,必然强调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世界观等全面发展要素的培养,进而导致学校为接轨高层次国民教育,过早地将学生发展引向专业化、定向化以及评价方式上的“一把尺子”量人的现象。这种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远离了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宗旨,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不仅无法实现义务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即使能够培养出所谓的“人才”,也只能是片面发展的应试“人才”。而这正是今天的义务教育为世人所诟病的主要方面。
  康德认为“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这一点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重要。义务教育首先是“成人”教育,即让人成为人的教育,是教育的第一位的、最基本的使命。它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非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是让学生拥有一般性知识,具备再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不是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小专家”。因此,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强调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和公民教育。在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中:生命教育是前提,近年来,基础教育屡屡出现中小学生自杀、伤害的现象,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我国生命教育的缺失;生活教育是核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生活能力,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人格教育是关键,健全的人格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影响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决定教育的成败;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完成人的社会化,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公民。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情境的开放性教学,使学生将自主学习带入课外,带入下一个新起点,当学生再次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就能主动寻找它的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有价值。根据开放性的原则,选取的生活情境容量要大,要让学生从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出多个数学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如
中华经典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是经过历史积淀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精品。因而我们要努力创建“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的学校文化,让学生饱读经典文化,让他们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逐渐开启智慧,从而奠定他们拥有美好人生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把诵读经典文化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召
新课程改革下的阅读教学在继承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不仅语文课堂“面貌一新”,而且课外学习也“异彩纷呈”。学生在忙忙碌碌的学习中,阅读能力是否得到大幅提高,语文素养是否得到全面提升?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要取得实效,教师要给学生进行扎实的朗读背诵训练。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和近代读书人学习文学就两个字:“读、背”。于是就有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诸
“综合习作法”是针对先前盛行的“作前指导法”与当前兴起的“作后讲评法”而提出的。在写作教学中,“综合习作法”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减少了对学生习作的束缚,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园地三的习作“写一幅秋天的图画”时,采用“综合习作法”指导了如下教学活动:  首先是语言素材的积累。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美妙的
语文,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最卓越的智慧,它可以呈现博大宏阔的自然画面,展示动人心弦的社会场景,表现丰富多彩的民情风俗,传递纯洁质朴的人间真情,揭示意味深长的人伦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电力领域相关部门以及科研团队都对配电线路的检修手段以及危险点的预控工作提高了重视.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检修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配电线路运行需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1-4题。  君子重在“修身”,道德修养是进阶入善最为重要的标准,是个体__________的入门功夫,是社会秩序良性发展的大众要求。仁者立足“齐家与治国”,在君子个体人格修炼之上,进而以自己的修养关注身边人事,从入门进而登堂影响周围更多人。圣人放眼于“治国与平天下”,以自身更大的政治能量造福天下苍生,从_________致万世开太平。虽然弟子们认为孔子已经达到了仁圣的境界,
期刊
一天上午,我在办公室忽听门外一阵喧哗,只见一名年轻的女教师费力地将一名学生拉进我的办公室,边拉边喊:“奚书记,这个学生我没法教了!”看得出来,此时这名女教师已处于极度的愤怒中。“我没遇见过这样的学生,敢打老师,敢恐吓老师!”女教师哽咽着说。  转眼看这名学生,短装打扮,眼睛斜视,嘴角微翘,奋力挣脱被老师抓着的手臂。我顿时心想,双方在场,询问只能造成嫌隙的加深。于是,我请老师到旁边教室坐一会,先跟学
班主任,其工作之辛劳、责任之重大,不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可以说酸甜苦辣、样样俱全,故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偏偏许多小学特别是城镇小学,几乎都是女教师,十分缺乏男教师。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县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教语文的教师或者是男教师,一律都得担任班主任。我是一名小学语文男教师,自然而然成了班主任最佳人选。  全校36个班主任,35个是女同志,只有我一人是男同志。可能由于此,我就成了学校的稀
今年,我带两个艺术班的课。早就听说这两个班不好带,可是我固执地认为学艺术的一般悟性比较高,再说艺术生文化课成绩要求比较低,只要我尽心尽力,应该能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吧!  可是第一天上课,我的信心就像被针扎过的气球一样,一点一点瘪了下来。我带的这两个班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音乐班,女孩子比较多,班级气氛极度活跃。很多人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上课铃响了,还有“莺”在歌、“燕”在舞。提个问题,班内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