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文艺的永恒价值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以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非虚构文学奖的作品《底色》为例,探讨文学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
  四十多年前军旅作家徐怀中接到一项任务——要深入越南南方进行战地采访。接下来作者没有描写战地情景,却开始叙述他某次接到任务后与妻子道别的细节。那次是作者临时接到任务要随某将军到广东前线采访。回家却见不到演出迟归的妻子,此时外面暴雨狂风,估计妻子可能会在单位留宿,他为了行前跟妻子当面道别,冒雨往妻子单位赶,半路遇到装扮成男人自我壮胆,同样急匆匆往家赶的妻子,两个人擦肩而过却似有心灵犀再反身相认。看到妻子装扮的滑稽样子,夫妻两个不顾身外大雨如注,只顾相视大笑。那样的场景简直电影镜头般,一帧帧的画面感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视觉”。作者不说一个“爱”字,但深沉的爱意比他们身外的风雨闪电更震撼人心!有了这样深情的迎来送往。我们才能更真实地理解,他到了越战战场后,他们夫妻相互思念的苦!彼此牵挂的痛!
  作者深入到越南战场三个月后,采访组陷入敌人的重围,四周的敌人相距都不过两三公里,在这样几天几夜都无法正常休息的逼仄的“绝地”里,作者竟然在20分钟的假寐时间里,梦到妻子增湘手牵幼女穿行在人群中,向着他奔来却又完全见不到他,只是边奔跑边呼唤着,小女儿也是撕心咧肺地哭喊着,作者偏偏觉得默片镜头一般隔了机场的厚玻璃,只见妻女嘴动却听不见声音,那种绝世的隔离感,让读者汗毛倒竖,十分为作者捏把汗!尽管知道作者吉人天相,隔了四十年才从容地坐下来叙说这段境遇,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紧张与担心。反倒觉得读者也进入了作者的梦中,在帮他撕扯那看不见的“玻璃隔膜”。
  最让今天的读者难以理解的是,经过了近半年的战火洗礼和夫妻隔绝的思念与担心,终于回到国内的作者却依然见不到日思夜想的妻子,妻子已下放到遥远的陕西农村里去了。他自己马上另有重任需要再度出访他国。而且因为消息的不畅通,此时的妻子因为长时间担心战火中B-52轰炸机下的丈夫,夜里长时间无法入睡,白天还要进行自己并不擅长的田间体力劳动,更不愿意放弃自己钟爱的舞蹈事业,坚持每天早起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导致身心崩溃!到书的结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相濡以沫,夫妻已到耄耋之年,说起那段岁月,她还像做了一件特别“犯傻”的事,边说边羞赧地笑,然后两个人执手相对大笑,笑着笑着却止不住潸然泪下。读书至此,同样泪流满面的读者突然触电般惊跳起来,这是多么巧妙的结构,增湘的序不仅仅是篇序言,而是在不着痕迹地铺垫,她从序言部分开始拿了张刊登越南战场上“B-52”轰炸机地毯式轰炸的消息的《人民日报》,白天看一眼夜里再偷偷从枕下拿出来看一眼,到书的结束我们才知道,这张报纸上的消息是她深度担心身处战场的丈夫而晕倒在田里的原因;是她染上一生无法痊愈的病的根源;更是她深爱丈夫的一纸见证。此时我深感遇到世外高人般的震撼!震撼于作者能把书的结构安排得如此精妙!真如兵法上的排兵布阵,丝丝入扣,出奇制胜;震撼于作者历经战火而最关注的正是最爱的妻子的感受!有什么比经受过战火,经受过岁月而日久弥新的爱情更让人震撼!更让人感动!更让人赞叹!何为生活美,心灵美,艺术美,《底色》就是最好的典范!
  坚持为基层人民抒写的典范
  “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取决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底色》恰恰表现了这样的精神。
  也许正是因为作者夫妻的旷世奇缘,红尘真爱。徐怀中将军才能真切地理解六姐的感受。能够真正痛着六姐的痛。六姐作为越南战争中的战地医生,曾经在对方监狱坐过牢,经受过各种名目的酷刑,出狱后就在前线日以继夜地抢救伤员,完全不顾个人安危。有一个细节是,美方的轰炸机来了,伤员需要转移到地下掩体去。六姐担心其中有一个重伤员会再次跌伤,就跪在他下落的地方承接着。她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作者在最初见到她的时候,觉得给她一个熊抱都能挤碎她。接受作者采访的六姐已经有十年的时间没有与自己的丈夫见面了。采访组的翻译给她带来一张她丈夫作曲的歌篇,女军医六姐小心翼翼接过去,随即腾出一只手,一再梳理她的长发,仿佛她立刻就可以见到作曲家本人了,那是怎么样的一种思念啊!与丈夫有关的一张纸一个音符都能让她觉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以至于彻夜辗转难眠。她告诉作者:当战争初初到来时,她赶去给上前线的从事作曲的丈夫送行,军队却提前24小时出发了,导致她再也没有见到丈夫。然而令人为她难过惋惜的是,她的作曲家丈夫早已与其他女演员有着超越同志般的关系,这个任何外力都不能侵害到的女战士,如何能面对这样的打击和伤害?令人唏嘘感叹!作者事隔四十年总无法忘怀六姐,总想知道六姐过得如何?不光是作者,连作者的妻子增湘都熟悉六姐到不能再熟悉的程度。只有拥有着作者夫妇那样的爱,才能理解六姐的失去意味着什么。作者忍痛发出天问:有什么天塌地陷的事情,非要把开拔的时间提前不可?就为了开这样一个残酷的玩笑,为的是让这个年轻的母亲来不及和丈夫讲几句道别的话吗!
  在越南战场上有个古芝县富美乡,被美军和越南当局划为“自由射击区”,在此区域内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随便射击,打死打伤任何人都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可以想象生活在那片区域内的百姓生活了,作者到达的当天就有一名妇女在轰炸中丧生。采访组正在采访中就有轰炸声响起,接受采访的阮氏偶老婆婆一听,就说不用管它,不是这个方向的。老人的两个儿子和女婿都在战场上,长年累月的生活在轰炸之下,她把耳朵训练得异常敏锐,知道什么时候该到地下掩体去,什么时候可以继续在轰炸中从容过活,甚至在地下掩体中独自为女儿接生。而她的女儿就委屈得多,女儿生孩子都见不到丈夫,孩子几个月了还在等爸爸回来给他起名字,说到这里年轻的母亲已经泣不成声了。富美乡的村民每一家的房子都经过2到20次不等的重建。随时处于空袭和炮击严密封锁之下的牛坑村民,仅仅适应了“非正常状态”还不够,还要更进一步地在严酷的形势下“紧拉慢唱”地过日子,来适应这历史的恒数——战争!站在人性的立场上,我们不仅发出天问,到底是谁愿意看到这样的战争一再发生?   让灵魂的底色经受洗礼
  所以作者借采写战斗烈士阮文追的妻子阮氏珠,来做深度思考和追问。阮文追夫妇结婚只有19天,而且因为阮文追一直在准备他的特级战斗任务,几乎没有时间好好在家呆过。对丈夫将要完成的战斗任务一无所知的阮氏珠,却因为丈夫的所作所为而被捕入狱,吃尽苦头。事实上阮文追没能完成他的任务——炸掉公理桥从而炸死要路过此桥的美国总指挥麦克纳马拉。但却直接导致麦氏的战争理念180度的大转弯,从一个主战派变成一个反战派。徐将军认为:正是公理桥下的炸弹没有引爆,才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效应。经此事件,麦氏对这场战争才有了热血与冷血的区别。“世界上一个超级大国,每周杀死或重伤1000名对方非战斗人员,只因一个是非曲直仍在争论之中的问题而试图使落后的小国家屈服,这的确不是一幅好看的图画。”这是经历过公理桥事件后麦氏对总统陈述的话。他已经完全不是战争初期,那个信心满满地要把越南战争指挥成一个实验室,一个研究局部战争的实验室的将军了。这个“实验室”耗时十年,用几十万无辜的百姓生命和一两代人的健康证明它失败了!这也正符合了作者认同的理念。所以当四十年后作者为写此书而收集资料时,才发现当年那些参加战争的像花一样美,像小鹿一样健壮的女孩子——实际上是近二十万的女孩子,都成了战争的受害者。战争过后幸存下来的,身心遭受的战争摧残言语无法述说其痛。正如作者评价卡帕的摄影:他的取景框,完全超脱于战争的起因缘由,超脱于交战双方的攻守势态,超脱于最终的胜负结局。……他摄取到的是人类战争的底色,他留给世界的是一系列人的生命雕塑。这也就是徐怀中老作家写《底色》的初衷,毕竟隔了四十几年,战争的胜负早已不重要,但是战争中他采访的个人,个人的生命历程,喜怒哀乐才重要!“我一向以为,如我等自幼进入行伍,偏有一份痴心欲攀援文学之路,只有选择战争题材,此外别无他途。那也就意味着,你必须四肢着地匍匐前进,穿过火力交叉网,尽可能累积你的战场体验,多多益善,以打下充实的生活底子。每当有机会到前线去,我总是满怀激情跃跃欲试……”等他有了足够充分的战地经验,等他真正看清了战争的真正面目;他的笔触却变换了方向。
  构成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价值结构的真善美,包含着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真实性、甚至于就是真实的生活本身,用适合的恰当的完美的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传递出正能量的思想内容,并具有完整的艺术形式、卓越的艺术魅力,需要融入作家全部的艺术才华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文学艺术产生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因而永远是文学艺术家们追求的艺术高峰。《底色》最打动我的,给读者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的,恰恰是作品历经四十年的沉淀而表现出的关注灵魂的底色;传递出的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当然,《底色》的艺术价值还需要专章长篇幅的论说,比如精妙的结构、比如接地气的各种比喻、比如身临其境的细节在场、比如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等等……还有待读者继续深挖这座文学富矿。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联)
其他文献
照理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应该很容易得到受众的青睐,因为路遥的原著已经做了最厚实的先期铺垫。许多人,亦如我一样会在记忆中保留有最初读完《平凡的世界》之后所获得的那份感受,或说还有一种感动,相信喜欢原作的读者,都会凭借原初的阅读印象而成为电视版的《平凡的世界》的热心观众。尽管小说的前期铺垫大大提高了这部电视剧最初的收视率,但看过之后,我却是难以按捺心中那份惋惜和遗憾。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以生命
期刊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集临近尾声的时候,孙少安站在县城高中的场地上,想起曾和少平在这里焦急地找丢失的钱,数目不大,对他们却至关重要。当时倾盆大雨,场地已成一片泥潭。孙少平浑身狼狈,立在一旁失魂落魄地说:“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他脸上有少年特有的不甘和倔强,拧过头去不去看他哥,手里攒着已偷偷寻到的钱,却决心不再读书。毕竟,这个“烂包”光景的家庭负累已经太重了,承担不起一个少年人渴望走进另一个世界
期刊
《现代汉语词典》对故事的定义是这样的:“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同样是这本普及性最广的汉语词典,其对传奇的解释是:“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於可训先生发表于《芳草》2014年第4期的长篇小说《地老天荒》,对于人们已经习惯平淡阅读的视域来说,是一种馈赠。《地老天荒》是故事亦是传奇,作品像是文本中的禹王湖上萦绕至天际
期刊
《人性的辩驳》是诗人赵文“人本主义”现代诗集系列的第四本诗集。旗帜鲜明地高标“人本主义”,且以赵氏自己的诗的样态一如既往一往情深地书写,这恐怕在“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严羽《沧浪诗话》)流行、好炫旁门小法的当下诗坛,是一道异样的风景。这是难得一见的值得关注的诗人与诗歌发生奇妙关系的场景。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诗人如此执着地叩问生活本相,思辨生命真谛,
期刊
2010年3月14日,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h)回顾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开幕,展览题目叫做“艺术家在场”(The Artist Is Present)。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艺术家在现时”,既提示行为艺术(家)的即时性,也是对所谓“回顾展”的戏谑或反讽。展厅里的文献、影像、道具和行为模拟等等,只是艺术家过往行为的记录,而每个行为曾经的“现时”是
期刊
一般而言,我们把五四视作近代中国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无疑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鲁迅是五四启蒙战士中的一员猛将。当我们不断回顾五四的时候,我们也必须不断反顾鲁迅。鲁迅在五四时期的启蒙心态是复杂而又矛盾的,这种矛盾心态在鲁迅留学日本时写作的文艺论文之中,就已经初见端倪。毋宁说鲁迅的文艺思考渗透在他的启蒙理想之中,不如说他的启蒙理想渗透在他的文艺思考之中;在这些思考和探索里——审美式启蒙
期刊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让全世界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汉语文学创作。莫言并不是将汉语的特点发挥到极致的文学写作者,既没有继承中国古典文化的含蓄蕴藉,也没有描摹现代都市的新鲜和时尚。他代表的是另一种汉语写作的文化形态:以“寻根文学”崛起的作家莫言,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当代社会生活。他是一个奇特的混杂体。  莫言的小说创作对多种有效的话语资源均有汲取。这集中体现在莫言小说创作的语言
期刊
一、五四历史的“原点”  重返五四的声音又要响起来。一种难解的五四情结,一种集体的历史记忆,促使中国当代知识学人一次次踏上历史朝圣之路。年年五四今又逢,百年烟云话从容。五四故事从来多,此番回溯味几重?对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学术思想氛围养成的人文知识分子而言,每一次五四的重提,都是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再次确认,也是再次表明知识分子独立学术品格和精神立场的姿态的一次集体出场。然星移斗转,风物长新,年年岁岁
期刊
读阎刚小说有一种遥望故乡的感觉——微茫的熟悉感,因其小说传承了传统小说的笔法,故有熟悉之感,又因作者在小说中融入了诸多笔法的创新,乃至于纯然新奇、陌生的美学风格,故有“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体验。小说集《清明上河图》把笔者这种感觉都集中起来了。  一、沉重的道义担当  小说传承了传统小说“文以载道”、道义担当之理念,被叙述的众多故事、众多人物特别是主角无不以道义担当为使命,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完成小说的叙
期刊
告别了高歌猛进的1980年代,进入1990年代之后的中国新文学史研究,在诸多新异理论思维与研究范式的不断推动下,仿佛静水深流,于恢复学术研究的厚重、严谨与节制的同时,不断走向深入,呈现出更为多元、广阔、丰富的学术格局。就其要者而言,约略可分为四脉:[1] 王瑶式的文学史研究继承了古典文学研究的优秀传统,植根实证、不尚空谈,气象阔大、方正庄严,依旧是当下文学史研究的主流;启蒙主义的文学史研究,是从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