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有效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是课堂的牵引,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思维,为此,创设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有效探究
  高中物理知识抽象性、逻辑性强,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地探究,用问题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产生有效思维,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学史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有效探究
  在物理课本中有很多的物理学史,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物理学史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就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知识形成中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感兴趣之余,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一课时,教师就以物理学史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我们大家都居住在地球上,那么你考虑过地球到底有多重,对它的质量能够进行测量,需要怎样做呢?四百多年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就有个一个设想,当人站在很高的山上,向水平方向投掷一块石头,由于石头会受到地球的吸引,那么石头将会做曲线运动,可是最终还是会落地地面上。如果不断地增加投掷石头的水平速度,那么石头会向前运动得越来越远。当投掷石头的速度达到某一值时,你能设想一下石头将会做怎样的运动吗?学生被牛顿的物理学史深深地吸引,教师再针对物理学史提出问题,这样将更好地使学生在牛顿的设想下,开动脑筋进行积极的思考,并沿着科学家的思路进行思维、探究,自然会得出万有引力作用在物体上,在达到一定速度时,物体将会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从而对万有引力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教师为学生借助物理学史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有趣的物理学史中感受到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再通过教师的提问,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有效探究
  物理学习是离不开实验教学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直观地感受到深奥的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实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实验问题中找到突破口,激发学生有效探究。
  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时,教师就借助演示实验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深入探究:教师先给学生演示了用一张白纸和一块铁片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白纸和铁片落地情况,学生发现铁片先落地,这时教师要学生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现象时,学生觉得铁片要比白纸重些,自然会先落地。教师并没有急着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而是让学生接着观察实验,只见教师把两张一模一样的白纸拿出来后,把其中的一张揉成了一个纸团,然后把白纸和纸团从一定高度下落,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这次实验的结果,学生观察到这次是纸团先落地,这时根据学生的观察教师提出问题:物体下落的先后与哪些因素有关,是质量吗?好像也不是啊,当学生还琢磨不定时,教师拿出了牛顿管让学生觀察里面放置的物品,学生看到里面有羽毛和小铅块。接着教师又给学生演示了当牛顿管没有被抽成真空时,羽毛和小铅块下落的情形,和学生刚刚观察的结果是一样的:小铅块先落地。接着教师拿出抽气筒,告诉学生尽量把牛顿管里面的空气都抽出来,使牛顿管中近似成为真空,这时再让学生观察羽毛和小铅块下落的情况,学生这次惊奇的发现二者是同时落到了管的另一端。针对这个实验现象,教师提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时,为什么会出现同时落地的现象呢?在现实中为什么就不能实现呢?教师提出的问题正好也是学生心中所想,这时学生就会积极地进行思考、探究,自然会想到是空气作用的结果,当教师提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时,学生易于理解。
  教师借助实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实验现象面前,产生直接体验,经过教师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寻找到突破实验产生问题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有效探究
  其实在生活中也蕴含中物理知识,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更清楚地了解到物理学科的这一特点,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的重视程度,也能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现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周运动》一节时,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方面的问题情境:时下去超市买东西,习惯使用超市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小明和爸爸去超市购买了很多的生活物品,看着满满一袋物品小明有些担心塑料袋会坏掉,可是一路上袋子是安然无恙的,进了家门小明才刚刚松了一口气,心想总算袋子是完好地回到了家。进了家门,爸爸就把袋子往盛放物品的箱子里一扔,这时塑料袋的带子却断开了,使买回的物品都撒在了箱子的外面。这时,教师就针对这个生活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当爸爸从超市提着塑料袋回家时袋子没有坏,可是为什么向箱子里一扔,袋子却坏了呢?针对这一情境有学生也曾经经历过,可是由于知识的欠缺,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教师提出后,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就会积极思考,最终学生会联想到圆周运动,利用圆周运动的知识进行问题的解释:物体在被提着向前走时,由于在竖直方向没有运动,因此,袋子承受的力等于物品的重力;当物体被扔时,就围绕手做圆周运动,那么就需要外力提供向心力,自然袋子承受的力要大于物品的重力,因此袋子才会坏的。
  教师借助生活情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就会让学生产生生活体验的联想,增强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为探究注入动力。
  总之,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以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翻转课堂是当前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相比原有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学习更为主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充分。当前对于大学课堂当中应用翻转课堂还不为成熟,还缺少系统的实施方法。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翻转课堂融入大学公共日语教学做出探究,希望对于提升大学公共日语教学水平有所助益。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策略  1.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目的:了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常见病因、特点、规律和变化,以更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总结目前巨幼细胞性贫血新的原因和特点。结果:中学生人群发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取单眼原发性进行期翼状胬肉患者30例;以翼状胬肉眼为观察组,另一眼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查并记录泪液分泌试验、泪液羊齿状试验
【摘 要】玩纸游戏让孩子们的手越来越巧,心越来越灵,千“纸”百态、意趣十足的作品彰显了孩子们的天真创意,智慧之花在每个幼小的心灵之窗中尽情绽放。  【关键词】玩;认知;智慧  你发现了吗?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纸,孩子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和纸相处的经验。因此,我们将以“纸”为载体,带领孩子们进入纸的世界,让孩子们从游戏中直接去触摸和感受纸的材质,了解不同的纸各自具有的特性,真正做到和纸玩游戏。
期刊
【摘 要】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课堂发言,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更好的推进数学教学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学生数学课堂表达现状,探讨有效提高乡镇小学数学课堂表达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表达  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使得教育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以更好的满足小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乡镇小学中,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成长起到
本文讨论汉语中最常用的条件句标志“就”.除了出现在条件句中,“就”在汉语中有其他多种功能.本文采取刘明明(2017)对“就”的统-刻画,认为“就”是-个具有弱排除义的副词.“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与思维最主要的工具。研究表明,2-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帮助和推动孩子的语言学习,是孩子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大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