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分析记者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编辑把关时注意力的焦点,本文从两个角度——写作中各种错误的形式和错误的原因——对619篇新闻稿的改写实例进行了研究。经过分类和比较,笔者发现,新闻写作中的主要问题是错别字、多字、少字和事实不准确,而导致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则是粗心大意和对待事实缺乏严谨的态度。虽然这些错误是可以通过记者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来避免的,可很多记者却把它们直接推向编辑。这无疑是为编辑设置了“议程”——把关时要为记者的责任心小心翼翼。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编辑把关的误区,更是责任的错位。
本文的分析对象,取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的新华社总编室的全部改稿实例,共619篇。分析的方法首先是通过改稿实例考察记者在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错误的形式并分析每种错误的原因,然后,将错误的形式和原因分类并在数量上加以比较,以发现错误集中于哪个领域,主要由什么原因所致。
经整理,各类错误及其原因见下表:
1.错别字,多字,少字
粗心大意导致的错字、多字、少字共202处,如“比去年同期降低”写成了“与去年同期降低”,“哈萨克斯坦”写成了“哈萨克斯斯坦”,“并不等于”写成了“并等于”。在错字中,很大一部分是由记者将稿件输入计算机时的打字错误产生的,如“非典型肺炎”写成了“非典性肺炎”,这样的错误,只要记者回头瞥一眼键入的文字,是完全可以自行排除的,可是,在619处错误中,却因为打字错了87次。
另一类错别字是由记者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不扎实导致的。同音字、形近字混淆是主要表现,比如,“的”、“地”、“得”不分,“象”和“像”不分,乱用“他们”、“她们”和“它们”,不知何时使用“权力”、何时拥有“权利”。这不仅仅是记者语言文字功夫本身的问题,也是记者的态度问题。为什么不去查查字典呢?虽是举手之劳,可不愿费心的记者大有人在。这类错误共153处,占了总体的24.7%,这样大的比例,反映了很多记者的懒惰心态。
还有人写错字是因为知识欠缺,如“公证制度”写成了“公正制度”,“甲胺磷”写成了“甲铵磷”。这类问题虽不突出,可是我们的记者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还是应该努力弥补其他领域的知识。
2.事实不准确
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事实不准确是犯了行业的大忌。可是,仍有不少记者态度不甚严谨,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名称、职称、语言、行为和事物的名称、数量没有认真核实。比如,“去年秋天”写成了“今年秋天”,“7个州”写成了“11个州”,“受轻伤的彭佳威同学的父亲彭力”被篡改为“受轻伤的彭力同学的父亲彭佳威”,行政学院的“青年学者”被记者评为“副教授”,“已经见过5次面”被说成“已经通过5次电话”。事实的准确是新闻界尤为敏感也是反复强调的问题,但是很多记者不以为然。619篇改稿实例中,有113篇因态度不认真导致报道的事实不准确。这个数字,反映了问题的普遍性,实在令人担忧。
事实不准确还有另一个原因——记者的知识储备不足,对知识的运用不灵活。比如,一篇稿件写到“阿富汗将实行类似美国的总统内阁制”,但实际上,阿富汗将实行总统共和制。还有一个可笑的例子,一篇稿件中竟然出现了“电转煤、电转油”的字样。如果记者动一下脑筋,就会发现这是个常识性错误,至少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应该如此。
3.措辞不准确和表述不当
第一类措辞和表述不当主要有两个原因:随意缩写,专有名词和固定用法没有遵循本来的表述形式。比如,“呼和浩特市”被称为“呼市”,“七十七国集团”被简化为“七七国集团”。第二类问题是由语言文字功夫不过关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语义重复,搭配不当,指代不明等错误。例如,在“申辩”后面还要加一个“称”字,“遇害后对其表示哀悼,并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被写成“遇害后对其家人表示哀悼和慰问”,“25日午夜”写成了“当日午夜”。
4.电头有问题
这类错误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写作时不认真检查电头中的少字多字错字;二是不符合电头写作的规范。例如,日期中没有注明月份,缺少地点,还有的把“联合国”当作地点。
5.标点符号不准确
标点符号的错误有3个方面:有的记者忘了加标点,随意多加了标点或加错了标点;也有的人使用标点符号不规范,例如“台独”、“公投”这类词语不加引号是要犯政治错误的;还有的人语法存在问题,比如“三四十年代”的“三”和“四”之间就不能加顿号。
6.译名不准确
每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的体例标准,译名要受这个标准的约束,符合统一的规范。然而,这一点也常常被忽视,记者有时喜欢想当然地翻译。他们把“萨达姆·侯赛因”译为“萨达姆·侯塞因”,把“香榭丽舍大街”译为“香榭利舍大街”,主要是因为对统一的规范视而不见,也没有对自己产生任何怀疑。
7.数量关系不准确
数量关系方面的错误主要体现在语法上,有人将“五六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写成“五六百亿吨的天然气储量”,将“一封信”写成“一份信”,都是因为记者的语言基础不扎实,不再赘述。
8.其他
除了上述7类,还有一些错误比较复杂,它们的原因也是多样的。纠正这些错误,往往是依靠编辑多年来对语言的理解和对新闻的敏感。这些错误,也往往是记者自己难以发现的。
虽然其他错误形式也不少,可最根本的错误原因不外乎3种:态度不认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和知识储备不足。这3种原因具有普遍性,它们体现在各种错误形式中。
三种原因造成的错误次数比较
将3种原因造成的错误次数加以比较,可以看到,态度不认真是最严重的问题,共380次,占了总体的61.4%;其次是语言文字功夫欠缺,共186次,占了30.0%;知识储备不足导致的错误还不算多,共25次。这反映了编辑把关时要花费一半以上的工夫来弥补记者的责任心不强带来的过失。事实上,上述错误中,很多是记者自己可以避免的,这完全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只要记者加强自己的责任心,严肃地对待写作并加以核实,刻苦地锤炼语言,积累知识,就可以为编辑减轻很大的负担,也只有这样,才能缩小编辑把关的误区。
本文的分析对象,取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的新华社总编室的全部改稿实例,共619篇。分析的方法首先是通过改稿实例考察记者在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错误的形式并分析每种错误的原因,然后,将错误的形式和原因分类并在数量上加以比较,以发现错误集中于哪个领域,主要由什么原因所致。
经整理,各类错误及其原因见下表:
1.错别字,多字,少字
粗心大意导致的错字、多字、少字共202处,如“比去年同期降低”写成了“与去年同期降低”,“哈萨克斯坦”写成了“哈萨克斯斯坦”,“并不等于”写成了“并等于”。在错字中,很大一部分是由记者将稿件输入计算机时的打字错误产生的,如“非典型肺炎”写成了“非典性肺炎”,这样的错误,只要记者回头瞥一眼键入的文字,是完全可以自行排除的,可是,在619处错误中,却因为打字错了87次。
另一类错别字是由记者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不扎实导致的。同音字、形近字混淆是主要表现,比如,“的”、“地”、“得”不分,“象”和“像”不分,乱用“他们”、“她们”和“它们”,不知何时使用“权力”、何时拥有“权利”。这不仅仅是记者语言文字功夫本身的问题,也是记者的态度问题。为什么不去查查字典呢?虽是举手之劳,可不愿费心的记者大有人在。这类错误共153处,占了总体的24.7%,这样大的比例,反映了很多记者的懒惰心态。
还有人写错字是因为知识欠缺,如“公证制度”写成了“公正制度”,“甲胺磷”写成了“甲铵磷”。这类问题虽不突出,可是我们的记者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还是应该努力弥补其他领域的知识。
2.事实不准确
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事实不准确是犯了行业的大忌。可是,仍有不少记者态度不甚严谨,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名称、职称、语言、行为和事物的名称、数量没有认真核实。比如,“去年秋天”写成了“今年秋天”,“7个州”写成了“11个州”,“受轻伤的彭佳威同学的父亲彭力”被篡改为“受轻伤的彭力同学的父亲彭佳威”,行政学院的“青年学者”被记者评为“副教授”,“已经见过5次面”被说成“已经通过5次电话”。事实的准确是新闻界尤为敏感也是反复强调的问题,但是很多记者不以为然。619篇改稿实例中,有113篇因态度不认真导致报道的事实不准确。这个数字,反映了问题的普遍性,实在令人担忧。
事实不准确还有另一个原因——记者的知识储备不足,对知识的运用不灵活。比如,一篇稿件写到“阿富汗将实行类似美国的总统内阁制”,但实际上,阿富汗将实行总统共和制。还有一个可笑的例子,一篇稿件中竟然出现了“电转煤、电转油”的字样。如果记者动一下脑筋,就会发现这是个常识性错误,至少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应该如此。
3.措辞不准确和表述不当
第一类措辞和表述不当主要有两个原因:随意缩写,专有名词和固定用法没有遵循本来的表述形式。比如,“呼和浩特市”被称为“呼市”,“七十七国集团”被简化为“七七国集团”。第二类问题是由语言文字功夫不过关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语义重复,搭配不当,指代不明等错误。例如,在“申辩”后面还要加一个“称”字,“遇害后对其表示哀悼,并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被写成“遇害后对其家人表示哀悼和慰问”,“25日午夜”写成了“当日午夜”。
4.电头有问题
这类错误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写作时不认真检查电头中的少字多字错字;二是不符合电头写作的规范。例如,日期中没有注明月份,缺少地点,还有的把“联合国”当作地点。
5.标点符号不准确
标点符号的错误有3个方面:有的记者忘了加标点,随意多加了标点或加错了标点;也有的人使用标点符号不规范,例如“台独”、“公投”这类词语不加引号是要犯政治错误的;还有的人语法存在问题,比如“三四十年代”的“三”和“四”之间就不能加顿号。
6.译名不准确
每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的体例标准,译名要受这个标准的约束,符合统一的规范。然而,这一点也常常被忽视,记者有时喜欢想当然地翻译。他们把“萨达姆·侯赛因”译为“萨达姆·侯塞因”,把“香榭丽舍大街”译为“香榭利舍大街”,主要是因为对统一的规范视而不见,也没有对自己产生任何怀疑。
7.数量关系不准确
数量关系方面的错误主要体现在语法上,有人将“五六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写成“五六百亿吨的天然气储量”,将“一封信”写成“一份信”,都是因为记者的语言基础不扎实,不再赘述。
8.其他
除了上述7类,还有一些错误比较复杂,它们的原因也是多样的。纠正这些错误,往往是依靠编辑多年来对语言的理解和对新闻的敏感。这些错误,也往往是记者自己难以发现的。
虽然其他错误形式也不少,可最根本的错误原因不外乎3种:态度不认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和知识储备不足。这3种原因具有普遍性,它们体现在各种错误形式中。
三种原因造成的错误次数比较
将3种原因造成的错误次数加以比较,可以看到,态度不认真是最严重的问题,共380次,占了总体的61.4%;其次是语言文字功夫欠缺,共186次,占了30.0%;知识储备不足导致的错误还不算多,共25次。这反映了编辑把关时要花费一半以上的工夫来弥补记者的责任心不强带来的过失。事实上,上述错误中,很多是记者自己可以避免的,这完全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只要记者加强自己的责任心,严肃地对待写作并加以核实,刻苦地锤炼语言,积累知识,就可以为编辑减轻很大的负担,也只有这样,才能缩小编辑把关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