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改作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转变“老师改,学生看”的传统观念,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学生自己去改,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养成自改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指导学生掌握自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在自改作文的训练过程中,养成好习惯,是提高作文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1、树立榜样,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首要条件,教师要讲清“玉不琢,不成器”、“文成于改”的道理,让学生懂得自改的意义,通过讲述古今著名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激发自改兴趣。此外,教师可就地取材,树立身边榜样。可结合学校举行的各类征文比赛,从班上选一些获奖同学,让他们给同学谈谈应征前是怎样修改文章的。
2、对照比较,引发兴趣。先在小范围启发几个学生修改作文,然后张贴出抄正稿和修改的原稿,再请学生参观讨论论证。学生一对照比较,看出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先走一步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二、铺路架桥,授之以法
1、下水示范。俗话说的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学习修作文的初始阶段,教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具体做法:一是把某个学生、某篇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笔修改给学生看,并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二是每次习作,有目的选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这样,学生从老师下水修改演示,可以具体而直观感知改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动手修改可以仿效。
2、讲课试改,即教师把某次习作的主要问题梳成辫子,进行讲评。这种讲评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造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通过讲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习作主要改什么,怎么改。这样学生具体地与自己的习作进行比照,悟出该怎样改的道理,这种评讲,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减缓了学生修改习作的坡度,为学生修改作文铺好路,架好桥。
3、集体评改。一是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打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教师提出适当的修改要求,然后从动手改,老师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的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求异思维能力。二是利用电教方法,把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印在屏幕上,请全班同学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已见,进行口头修改。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评改活动,与学生一起发现、一起探索、一起感受。
三、指导学生掌握要领,自改互改
1、指导学生掌握要领
(1)明确要求。对于学生自改作文,教师应从整体着眼,具体提出六看:一看中心是否明确,叙事是否完整;二看段落是否分明、条理是否清楚;三看前后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四看用词是否准确、搭配是否得当;五看写字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六看文笔是否加点,标点是否恰当。
(2)掌握要领。针对文章中心突出,层次紊乱、语句不通顺、遣词造句等项写作中的通病可教给学生“增、删、调、换”四字修改法。增,是指增减内容说的。凡中心不够突出,内容比较空洞,应增减一些必要内容。对于不具体、不生动的语句也需要润色。删,是指去掉内容说的,凡与中心无关或无关紧要的材料,应该删去,有些句子拉杂、重复累赘的,也应该毫无保留的删掉。调,是指调整文章的段落或层次、语句或字词的先后顺序,使文章更符合情理和人们的语言习惯。换,是指发现字、词、标点符号用得不恰当的可进行更换,这样会更好的表情达意。
2、引导学生,自改互改
在引导学生自改作文时,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重点指导以下几种修改方法:(1)自改。学生习作后,要求他们在“读”中修改,即“回读”自改法。小轻声读一遍,改正标点,用词不当,错字等;(2)逐段默读,修改病句。注意调整语序;(3)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4)通读全文,立足全篇,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看看是否符合习作要求。
自改过程,还根据班级学生的素质不同进行分类,中上程度的学生自改的要求较高、较全面;中下程度的学生,进行自改偏重于字、词、句的修改,而后逐步提高。互改。自改、互改训练两个方面可相结合进行,因自改后,习作明显完美多了,但难免还有许多自己发现不到的问题。因此,就进一步发挥集体力量,提倡互助精神,即进行互改,互改是建立在自改的基础上的。
互改时,首先把每四个学生分为一组,互换作文后,自己轻声读习作,了解重要内容,接着一人读三人听,提出修改意见。这样逐一轮换读,找出修改作文的方法,在集体探讨中摸索修改作文的门路。其次,是在上述训练一段时间后,改四人一组为二人一组进行互改,就是在集体修改中掌握修改方法后,可设同桌互改,前后桌互改,前后交叉互改。改后换回自己作文,针对修改内容进行领会,若有不同看法和意见,共同寻求满意的改法。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实验小学 河南】
一、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1、树立榜样,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首要条件,教师要讲清“玉不琢,不成器”、“文成于改”的道理,让学生懂得自改的意义,通过讲述古今著名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激发自改兴趣。此外,教师可就地取材,树立身边榜样。可结合学校举行的各类征文比赛,从班上选一些获奖同学,让他们给同学谈谈应征前是怎样修改文章的。
2、对照比较,引发兴趣。先在小范围启发几个学生修改作文,然后张贴出抄正稿和修改的原稿,再请学生参观讨论论证。学生一对照比较,看出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先走一步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二、铺路架桥,授之以法
1、下水示范。俗话说的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学习修作文的初始阶段,教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具体做法:一是把某个学生、某篇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笔修改给学生看,并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二是每次习作,有目的选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这样,学生从老师下水修改演示,可以具体而直观感知改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动手修改可以仿效。
2、讲课试改,即教师把某次习作的主要问题梳成辫子,进行讲评。这种讲评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造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通过讲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习作主要改什么,怎么改。这样学生具体地与自己的习作进行比照,悟出该怎样改的道理,这种评讲,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减缓了学生修改习作的坡度,为学生修改作文铺好路,架好桥。
3、集体评改。一是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打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教师提出适当的修改要求,然后从动手改,老师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的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求异思维能力。二是利用电教方法,把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印在屏幕上,请全班同学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已见,进行口头修改。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评改活动,与学生一起发现、一起探索、一起感受。
三、指导学生掌握要领,自改互改
1、指导学生掌握要领
(1)明确要求。对于学生自改作文,教师应从整体着眼,具体提出六看:一看中心是否明确,叙事是否完整;二看段落是否分明、条理是否清楚;三看前后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四看用词是否准确、搭配是否得当;五看写字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六看文笔是否加点,标点是否恰当。
(2)掌握要领。针对文章中心突出,层次紊乱、语句不通顺、遣词造句等项写作中的通病可教给学生“增、删、调、换”四字修改法。增,是指增减内容说的。凡中心不够突出,内容比较空洞,应增减一些必要内容。对于不具体、不生动的语句也需要润色。删,是指去掉内容说的,凡与中心无关或无关紧要的材料,应该删去,有些句子拉杂、重复累赘的,也应该毫无保留的删掉。调,是指调整文章的段落或层次、语句或字词的先后顺序,使文章更符合情理和人们的语言习惯。换,是指发现字、词、标点符号用得不恰当的可进行更换,这样会更好的表情达意。
2、引导学生,自改互改
在引导学生自改作文时,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重点指导以下几种修改方法:(1)自改。学生习作后,要求他们在“读”中修改,即“回读”自改法。小轻声读一遍,改正标点,用词不当,错字等;(2)逐段默读,修改病句。注意调整语序;(3)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4)通读全文,立足全篇,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看看是否符合习作要求。
自改过程,还根据班级学生的素质不同进行分类,中上程度的学生自改的要求较高、较全面;中下程度的学生,进行自改偏重于字、词、句的修改,而后逐步提高。互改。自改、互改训练两个方面可相结合进行,因自改后,习作明显完美多了,但难免还有许多自己发现不到的问题。因此,就进一步发挥集体力量,提倡互助精神,即进行互改,互改是建立在自改的基础上的。
互改时,首先把每四个学生分为一组,互换作文后,自己轻声读习作,了解重要内容,接着一人读三人听,提出修改意见。这样逐一轮换读,找出修改作文的方法,在集体探讨中摸索修改作文的门路。其次,是在上述训练一段时间后,改四人一组为二人一组进行互改,就是在集体修改中掌握修改方法后,可设同桌互改,前后桌互改,前后交叉互改。改后换回自己作文,针对修改内容进行领会,若有不同看法和意见,共同寻求满意的改法。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实验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