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应以德为首,要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要想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人才,关键在于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而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主渠道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的参与中,拓展知识和技能,提高道德认知,促进学生正确思想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笔者认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要把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放在突出的位置,关注学生的道德创造,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和体会教学内容中的道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和实践,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促进心智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依托教材,拓宽视野
品德与社会教材是进行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依托教材,充分挖掘出其所蕴涵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并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教材,通过激疑、质疑、辨析,来掌握观点和明白道理,从而促进学生认识和情感都得到的升华,在自我内化中促进学生主动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感和情操水平。
单凭教材中的内容,毕竟有限。教材只能让学生得到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而很难落实到行动中去,在此就要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拓宽知识面,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教材中每篇课文就好比蜘蛛网中的一个原发点,而从这一点引出的纵横交错的线,就是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一张社会网络。因此只有基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道德体验”,才能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触动孩子的心灵,提升道德认知和形成道德品质。
创设情境,明理导行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单凭说教,会显得枯燥无味,只有通过更新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从而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创设情境,知情晓理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有强烈情感参与的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活动才有实效。比如,根据教学的内容,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制成录音、投影、录像等,通过视听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然后对比明理,指导行为。例如:在学习《今天,你安全吗》一课时,教师播放游泳、电线杆下放风筝、教学楼楼梯口追逐等图片和从网上下载的几段抓拍视频录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当看了这些照片和视频后,有什么感受?此时此刻有什么话想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的风险事件?如何避免这些危险?”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要学会保护生命、远离危险,从而唤醒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促进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角色扮演,体验事理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是指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行为,通过表演和观看,使其在真切的体验中得到启发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表演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体验中获得真实的感受,陶冶学生性情,激发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从而激发学生产生高尚道德行为的动机。例如:在教学《伸出爱的手》一课时,为了促进学生换位思考,先让学生扮演残疾人,“蒙上眼睛走路或写字”“单手整理书包”“用一只手穿衣和系扣”,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扮演残疾人的感受,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观看表演之后,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样进行角色扮演,将学习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真实地感受残疾人的世界,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很多困难,不仅强化了教育效果,而且激发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行为训练,返朴归真
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而“行”又是关键,是思想品德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标准。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养成教育,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加强行为训练,才能将学生的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行为,使行为训练“返朴归真”。
为了在行为训练中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必须立足于现实,利用课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挖掘教材本身固有的道德教育内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道德体验”,强化行为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精神,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升道德认知和形成道德品质行为。
(作者单位:吉林省前郭县王府镇蒙古族学校小学部)
依托教材,拓宽视野
品德与社会教材是进行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依托教材,充分挖掘出其所蕴涵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并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教材,通过激疑、质疑、辨析,来掌握观点和明白道理,从而促进学生认识和情感都得到的升华,在自我内化中促进学生主动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感和情操水平。
单凭教材中的内容,毕竟有限。教材只能让学生得到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而很难落实到行动中去,在此就要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拓宽知识面,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教材中每篇课文就好比蜘蛛网中的一个原发点,而从这一点引出的纵横交错的线,就是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一张社会网络。因此只有基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道德体验”,才能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触动孩子的心灵,提升道德认知和形成道德品质。
创设情境,明理导行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单凭说教,会显得枯燥无味,只有通过更新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从而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创设情境,知情晓理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有强烈情感参与的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活动才有实效。比如,根据教学的内容,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制成录音、投影、录像等,通过视听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然后对比明理,指导行为。例如:在学习《今天,你安全吗》一课时,教师播放游泳、电线杆下放风筝、教学楼楼梯口追逐等图片和从网上下载的几段抓拍视频录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当看了这些照片和视频后,有什么感受?此时此刻有什么话想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的风险事件?如何避免这些危险?”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要学会保护生命、远离危险,从而唤醒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促进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角色扮演,体验事理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是指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行为,通过表演和观看,使其在真切的体验中得到启发的一种教育形式。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表演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体验中获得真实的感受,陶冶学生性情,激发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从而激发学生产生高尚道德行为的动机。例如:在教学《伸出爱的手》一课时,为了促进学生换位思考,先让学生扮演残疾人,“蒙上眼睛走路或写字”“单手整理书包”“用一只手穿衣和系扣”,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扮演残疾人的感受,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观看表演之后,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样进行角色扮演,将学习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真实地感受残疾人的世界,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很多困难,不仅强化了教育效果,而且激发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行为训练,返朴归真
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而“行”又是关键,是思想品德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标准。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养成教育,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加强行为训练,才能将学生的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行为,使行为训练“返朴归真”。
为了在行为训练中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必须立足于现实,利用课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挖掘教材本身固有的道德教育内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道德体验”,强化行为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精神,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升道德认知和形成道德品质行为。
(作者单位:吉林省前郭县王府镇蒙古族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