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风险问题浅析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its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金融风险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一大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风险的表象和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本文认为农村金融风险既来源于农村金融机构本身的制度缺陷,又来源于农村金融环境和法律规范的不健全。因此,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应从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环境两方面入手,加强金融监管和制度建设。
  关健词:农村金融;风险;监管
  
  农村金融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农村地区(乡镇内、县市内、地市内、省区市内甚至全国范围内)因某个或某些农村金融机构或农村金融活动主体由于经营失败或违法经营等原因而导致其资金、财产、信誉等方面损失所引起的支付危机和信用危机,进而影响当地农村其他金融机构的支付安全,以至发生农村金融挤兑事件或风潮,造成农村金融支付秩序混乱的可能性。
  
  一、农村金融风险的集中体现与成因
  
  第一、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近几年来,由于企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机构(以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的贷款质量和赢利能力都出现了下降趋势。各级政府虽然已经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来减少金融风险,但农村金融机构的营运中仍潜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从金融体系脆弱指标来看。贷存款比例逐年下降到2002年的73.93%,有部分省区超出了中央银行规定的75%的警戒线,从流动性指标来看,活期存款的比重(农业银行)从2002年的80.65%增加为2004年的87.48%,资产来源的短期化与资产运用的长期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中长期存款比重有所上升,增加了银行资金筹措成本,影响银行的长期盈利能力。从安全类指标来看,逾期贷款比重、呆滞贷款比重和呆帐贷款比重3个指标都有所上升,农村金融机构的坏账风险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第二、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风险
  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现状来看,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方面在于: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不良贷款占比较大,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而据央行统计资料显示,到2003年,月,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呆坏账为5000亿元,全国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仍高达30.3%,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同样被严重的不良资产问题所干扰。在农业银行所有贷款中,涉农贷款的不良贷款比率又是最高的。如此巨额的不良资产,既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安全,又对农村金融的正常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第三、资本充足率过低的风险。
  资本充足性是衡量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是否稳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满足这一条件的前提下,金融机构的资本既能应付坏账损失的风险,又能保证金融机构正常运作达到盈利。中国人民银行也对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提出了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具体要求。但是,西部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根本达不到这一标准,如果以农村信用社为单位计算,2004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达到标准的不足总社数的30%。据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调查,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在8%以下,由于资本充足率过低,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发生支付困难,需要县级信用社给予流动资金支持才能保证存款兑付的需要,部分农村信用社甚至已发生了挤兑现象。从长远来看,农村信用社的风险依然很大。
  第四、农村资金供需缺口加剧的问题与风险
  目前能对农村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实际上只有农村信用社。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预测,2001~2005年,我国农业资金缺口将由373.29亿元上升至682.94亿元,缺口程度由4.74%上升到6.32%。邮政储蓄存款大部分来自于县及县以下,这部分资金直接流出了农村。大量农村资金流失造成的农村金融失血,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使得数量众多的乡镇企业和农户不得不大量依靠民间借贷,累积了民间借贷的金融风险。总体看,农业资金投入紧缺已严重制约农业的正常发展,我国现存金融体系安排已难以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第五、民间、地下金融组织的迅速发展和相应金融法规与监管制度缺失引发的问题与风险。
  农村经济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和正规金融的撤离,刺激了民间、地下金融组织的迅速增长。而且,民间信用和融资多种多样的方式,如担保抵押借贷、民间票据贴现、各种协会和互助会等,因缺乏相应金融法规与监管制度,民间以及地下金融活动具有高风险、隐蔽性强、不可控制等问题,它易形成较大的风险累积,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诸如诈骗、恶意逃废债务、高利贷等,从而影响农村正常金融秩序。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地下金融市场,因经营形式单一,经营手段强硬,引发问题较多,政府态度虽然强硬,但是对其活动的日常监管仅靠政府之力已很难完成。因此,这类市场的发展长期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甚至出现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入地下金融市场,成为当地高利贷的本金。
  
  二、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一定的风险损失,这也是其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成本。但是,风险损失不能无限累积,否则农村金融机构必然会走向破产倒闭。因此,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显得十分必要。
  第一、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对于农村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而言,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一是要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把内部控制制度及各种防范措施真正落实到各项业务,务个岗位和每个员工身上,形成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二是加强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建设。三是健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各种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于农村合作金融而言是健全“三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三会”制度形同虚设,法人治理结构残缺不全,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民主管理质量和效果。大多数监事会没有常设机构,难以正常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是要充分发挥社员代表大会的作用。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事项。二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监事会制度。实行定期办公制度,充分发挥监事会对信用社主任的经营管理,财务收支的监督职能,防止权力失去监督而过分膨胀。三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以及社员诉讼制度,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
  第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农村金融风险高居下的一重要原因,就是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一大关键。1.建立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应适应农村人口和农业企业分散、小规模的金融需要,改革当前过度集中的金融组织体系,并使风险分散。不仅包括抑制国有商业银行“离农”倾向、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与将邮政储蓄纳入农村金融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将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模式由以往外生化移植转向内生化推进。即通过金融市场的扩展和提高微观经济主体的参与程度来刺激自觉型的金融成长。2.构建农业保险体系:农业生产高度的自然依赖性是金融机构风险的最大来源,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将起到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加大政策性保险的投入,并鼓励和扶持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等领域,积极开发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保险新产品。3.开发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工具。目前我国农村不但金融需求量大,而且需求多样化。因此,在建立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实现产品、市场和服务手段等金融形态及其内部运作机制的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应当植根于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是传统存贷款产品的功能分离和整合,也可以是保险信托、租赁、信用担保、咨询、有价证券发行与代理买卖、资本运营、外汇等其他服务品种的推陈出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集中体现在农村资本市场对原有间接融资渠道的有力补充。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农业发展资金,将大大丰富和拓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再造。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提供养老及医疗保险服务、农业保险服务以及证券、基金、国债等服务,拓展农业企业和农户家庭的投资渠道。
  第三、尽快出台相应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监督作用,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建立,如:《农村合作金融法》、《农业保险法》等,确保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民间金融等共同为农村经济提供服务,为农村金融机构免于不合理的行政干预提供法律保护,尽量减少对发展农村金融业务的限制,健全对农村金融企业的处罚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规范整顿农村金融秩序,制止逃废农村金融机构债务,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工作的调查研究,监督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投向,指导、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做好支农服务工作。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法律约束,避免农村金融机构出现偏离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问题,为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党锐锋、曾辰《浅析农村金融风险问题》[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
  [2]王群琳《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缺陷与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1。
  [3]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1。
  [4]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军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熏陶式的军营视听文化、劝诫式的纪律约束方式、感染式的精神服务理念的方式。研究美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拉思斯的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如果屈从于外界宣传的、权威的、灌输的压力,不但容易造成其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而且容易造成极强的逆反心理,从而降低教育效益。这一主张“创
期刊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平衡计分卡应运而生,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平衡记分卡四个纬度的权重,较好地实现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不仅通过专家打分得出构造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提高了权重确定的信度和效度,提高了利用平衡记分卡进行绩效评估的可操作性和绩效评估结果的合理性,比完全凭个人经验、知识的主观评估更加科学、合理。  
期刊
伴随普通高校的扩招和我省对口高考政策的调整,职业高中的门槛是一降再降,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职业中学的生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们不能顺应形势。依然像从前那样紧紧追随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则必然会导致学生的普通厌学,丧失学习信心,出现课堂上睡倒一大片的被动局面。那么,现阶段在职业高中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哪些教学理念呢?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实施“
期刊
摘 要:本文认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部队科学理财,最主要的内容体现在五个方面,即谋财有术、理财有法、管财有力、节财有方、用财有效。  关键词:军队财务;科学理财;措施    站在军事经济工作角度来理解和认识部队科学理财,广义上包括科学理财的道德准则、规律特点和方法途径等诸多方面的内涵;从狭义上讲,主要是谋财有术、理财有法、管财有力、节财有方、用财有效。    一、谋财有术    “谋”是谋划、谋求、谋
期刊
摘 要:利用长沙市1996-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了长沙市这10年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原因以及土地利用年变化率和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结果显示长沙市这些年内土地利用变化大,年变化较快,表明其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长沙市    随着对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造成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
期刊
摘 要:本篇论文通过回顾西方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国内部分学者关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以COSO2004年9月制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理论基础,以中国某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内部审计方法和程序对某集团风险管理八要素进行审计分析和评价,对风险管理理论如何在集团企业实践运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企业应逐步建立风险管理系统,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驾护航。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设备,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熏陶感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新的教学方式;新课标;语文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
期刊
摘 要:未来空军任务呈多样化趋势,后勤保障任务极为复杂,空军作战中参战的各种高新技术装备多,对抗激烈,空军后勤要想顺利保障空军多样化作战任务,就必须做好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准备。本文讨论了针对空军多样化军事任务空军后勤应做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空军;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勤保障    现代战争空军作战,波及空间广泛,保障方向多元,后勤保障任务极为复杂,做好新时期空军作战后勤保障准备,就必须要做好多样化
期刊
摘 要: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越发显著,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作用日益突出,在各国应对全球化趋势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思想文化中的价值反思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作用日益加剧。当今文化已深深融入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中,内容更加丰富,影响力越来越强,文化正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分析信息共享的好处入手,建立一个博弈论的模型,得到信息不共享的原因,运用系统的方法来建立信息共享的成长上限模型,从三方面来讨论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激励策略。  关键词:信息共享;供应链;博弈    1、引言    企业可能通过供应链的合作来合并各自的优势和共享资源,这对于培育和维持跨组织的竞争性优势是非常重要。供应链管理是各组织间的联合形成网络,使之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在企业发展战略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