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可染的积墨法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33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可染的山水画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的里程碑,其山水画风格被誉为“李家山水”。他在现代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山水画,不但有对传统绘画的继承,而且也有对西方绘画因素的吸收和改造。无论是从艺术自身的发展来讲,还是从对外来绘画的吸收来说,李可染在改造中国山水画方面无疑是成功的。李可染的积墨法,来自于黄宾虹,并与素描画法相结合,最终形成其面貌。李可染先生跟齐白石、黄宾虹两位老师直接学习,所得的教益,终身难忘。他一生都在实践着自己的座右铭:“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改造,他的山水画以全新的视觉图式和具有时代精神风貌而受到瞩目。积墨法的运用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纯熟的技法和笔墨意识对于表现画家自身的思想意识,体现画家自身的时代精神是多么的重要。
  【关键词】:积墨法渊源;积墨法特色;厚重美
  一、李可染的积墨渊源
  1.李可染对黄宾虹的认识是意境太旧,积墨可学
  积墨法的运用最初可以追溯到北宋郭熙、荆浩,五代、两宋时期得以发展和创新,直至发展到元明清时期,积墨法为山水画家们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意境追求,尤其是“金陵八大家”之一的龚贤,他不仅善用积墨技法,而且使这一技法与美学追求境界相连。李可染说:“黄宾虹先生的画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他的意境比较旧,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他。”艺术家要善于学习,向传统学习、分析,向同时代的人学习,要先师古人才能师造化。黄宾虹先生说学艺术要多“交朋友”。
  2.学习黄宾虹的技法
  李可染先生将墨法大大推进了一步,积墨和泼墨、破墨灵活运用,作品呈现浑厚华滋的效果,画面浓郁润气。他认为墨法能贴切的表达自己对对象浑厚华滋的感受,并达到了墨法和自然美的相统一。笔法上继承黄宾虹笔法,以拙为美、以老取艳、力能扛鼎,并把“五字”笔法加以引申。在线的运用上,李可染认为要在有限的尺幅表达对象内容的丰富性,势必会无形减弱这种丰富性,所以他开始用积点成线法来试图表现这种丰富性,另外认为积点成线法能使内容之间发生联系,从而不孤立对象。绘画不难于单个对象的描绘,而难于表现对象与对象之间的某种关系。李可染从“层次学黄宾虹老师,线条构图学齐白石老师,慢慢形成一种风格。”
  二、李可染积墨法特色
  1.揉墨法
  李可染在《漫谈山水画》中谈到在一次四川写生,途中遇到的景象使他深思,“傍晚、雨景、雾景、模糊、隐约可见、丰富、深厚、薄雾”等物象特征。他尝试着先把看到的一切,非常详尽地画上去,后用淡墨“慢慢”地整理底色。我们知道,淡墨不见得能将画面中的轮廓消失,这话中有“慢慢”这一词汇,意味着淡墨不止一遍,必然涉及积墨,以及纸面的干湿程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破墨。结合李可染的作品分析,他这种艺术技法始终贯穿于他今后的写生和创作。
  2.积墨法
  积墨法表现在画面中的感觉是重重密密,层层深厚,杂而不乱,乱中有序,且透而见厚。所以在突出“厚”的同时又不能把画面画死,这就需要画面里透出光亮,而“透”的出现实际上又是为了衬托“厚”,黄宾虹先生常说的“画中有龙蛇”就是这个意思。画面中山石、水气、云雾之间要融会贯通,在处理光亮的地方时不能将它堵死,笔触反映在画面上浓淡相间,层次清晰,由实到虚,由虚到模糊,传虚成实,以实托虚,用虚处的白逼出实处的黑,使虚的空间化为实的生命力服务。李可染对积墨法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在他的画作中积墨法的厚重美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线条、笔墨、层次、留白和光感。
  三、李可染积墨法厚重美
  1.笔墨
  李可染在《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作品中就是用重墨、浓墨层层积累出山石结构,画面中笔墨线条变化丰富,用笔见墨,腴润而苍劲,将积墨法和破墨法相结合,墨在山石的结构上层层积染,反复叠加,笔笔交错,墨浑厚而华滋,将山石的阴面、暗面处理得更黑更厚,虽然黑但却也黑的发亮、透气,产生周密细致、浑厚的层次且并没有失去山石的体积感,达到了浑厚的艺术效果,带有他自身艺术风格的“黑山水”。李可染运墨能墨中见笔,树林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他把积墨法和破墨法同时并用,画浓墨用淡墨破,画淡墨用浓墨破,在墨不太干的时候反复进行。把握住画面的整体性,什么地方墨色最浓、什么地方最亮,都做到心中有数。再用层层淡墨画出远山,凸显前面山峰的黝黑、浑沌和浓厚,感悟到了大自然的厚重和浓密,用笔的平、留、圆、重、变和用墨的浓、淡、破、泼、积、焦、宿都在宣纸上产生的丰富变化,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高度概括。
  2.线条
  从《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李可染的线条虽然看起来灵动飘逸,但实际上每一笔都遒劲有力,圆浑厚实,具有极强的立体感。笔墨生动饱满、力道稳重不失大方,缓缓而行,积点成线。山脊和山峰侧面下笔迟涩老辣,线条看似有意识的颤抖而形成一种齿轮状,使得山体更显陡峭俊秀之美。画面下方的树林与山石的用筆一致,寥寥数笔就刻画出树枝的前后穿插关系,树林茂密而葱郁。树干也在浑厚饱满、刚强坚硬的线条抖动下给人一种硬朗挺拔,生机勃勃的感觉。飞瀑用山峰的边缘线卡出的四道留白,更使整幅作品气韵活泼生动,表现了大自然浑厚一体、率性自然的感觉,画面虽然厚重,但仍蕴含着线条的风采。
  3.留白
  李可染在处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画面中的虚实关系时,创造性地将山水画传统的黑白关系与视觉经验成功结合,在山体积墨的黑厚里留出一道白色的瀑布,并不是机械呆板的将山石、树林、瀑布排列组合。在描绘事物时又作出具体的分析,如果山石本身是实,瀑布就变成白色,瀑布就是虚的。将山体高度概括为一座座黑重的团块,在黑中既求实体感,又创造虚拟美,整中求变,用黑衬托白、衬托亮,把山体的紧实和水气的流动有机结合起来。树林直面自然,用书写性的笔法画线立的枝干,有意识的设计为没骨勾枝干,再将树叶留白,虽然树干简约自然但仍不失雄浑、涩重和稚拙的形象,然后以积墨法和破墨法点叶。同时又把画面的溪流和瀑布安排在逆光留白处,这些点景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光辉中,使大幅墨色积染的山水画面气韵生动,整个画面都因此灵动起来,有如仙境一般。这些留白也就是画面虚的部分即灵光,就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点点空白,使得整个画面虽黑但不死,在他的画面中充分发挥了山水画虚实相生的妙境画理。
  参考文献 :
  [1] 郎绍君,《现代中国画论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2] 《李可染论艺术》,中国画研究院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8月
  [3]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年 1 月
  作者简介:黄小桂(1993—),女,族,籍贯:广西来宾,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学作品是所属领域文化的二维展现。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既有明显的地域烙印,又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展现出世界文化的共性。文学无国界,跨文化研究为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基于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赏析展开讨论,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艺术表现,探讨如何提高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赏鉴和评判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文学赏鉴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
期刊
【摘要】:写作主体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社会关系中,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進行写作活动的现实的人,而素质则是指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培养和提高写作主体的素质,一要弄清楚写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承认并接受客体对主体素质的影响;二要注重写作主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阅读,让写作主体的素质不断得到锻炼和培养,不断向积极的方面转化。  【关键词】:写作主体;写作客体;素质;实践;阅读  一、写作主客
期刊
【摘要】:西班牙学者弗雷德里克肖姆将翻译理论与电影理论结合起来,构建出了一种综合的分析模式来研究影响影视翻译的因素,并总结出了包含声音、文字和图像等十个编码在内的表意符号理论。该理论不再拘泥于影视文本,更关注文本以外的因素,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对影视作品进行翻译与赏析。  【关键词】:影视翻译;编码;表意符号理论  一、引言  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电影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西方影视大量涌入国内,受到
期刊
【摘要】:老舍是文化伦理型的作家,在创作中,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与熟稔,但又不失清明;对现代革命、新鲜事物又始终持审慎的态度。文章主要以短篇代表作《黑白李》、《断魂枪》为例,分析老舍创作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人物形象;传统文化;现代革命  一、眷恋与固守传统文化中的清明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文学创作与其他作家往往从“阶级”的角度分析社会与人不同,“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
期刊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得翻译活动应运而生。中国两千多年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其一是东汉至宋代早期的佛经翻译;其二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其三是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翻译出版机构是实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中,第三次带来的影响最为深远,原因在于清末民初中国涌现出大批翻译出版机构,使翻译实现了其价值,同时西方先进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弥补了当时中国在科学文化领域的空白。本
期刊
【摘要】:文化云主要通过大数据,将各种文化资源通过互联网分享到每一个网民手中。文化云发展到今天,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在这种公共数字文化云服务发展也愈渐成熟,让网民们可以足不出户便受接收到一个城市的百分之八十的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云的资源分享作用,了解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并对文化云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一、文化
期刊
André Lefevere的文章里,作者列举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三个不同的英文翻译版本,从题目,注解和措辞等方面对三个译本进行对比,总结出每个译本给有其特点。  详细说明了翻译要做到人人统一是非常困难的。基于每个人对于原文本不同的理解,以及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还有译者本身自己的所处时代和地域限制等原因都对译本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1.译者对于原文本的理解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期刊
【摘要】:淮北方言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推的理论”,即:“1推2,2推3,3推1;4不动”。文章借助方言实际语用材料来质疑“推的理论”,以期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语言观来指导方言研究。  【关键词】:淮北方言;推的理论;文献典故;区域实际。  淮北方言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推的理论”,即“1推2,2推3,3推1;4不动”。如果用国际音标五度标调法衡量:“普通话的第①声,相当于淮北的话第②声;普通话的第②声
期刊
【摘要】: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网络流行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语言而进行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作为基础出发点,从网络流行词语的幽默性来探讨网络流行语言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模因;模因论  一、引言  1.1 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
期刊
一、东南亚文学的发展  东南亚文学是东方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东南亚地处中印两大文明古国之间,文化受到中印两大文化的影响。近代,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而来的西方文化,又由于地理、民族的差异,东南亚文化存在着多元性、多样性。东南亚文学便是在这样多元复杂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多元化东南亚文化背景下的东南亚文学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孕育萌动期(3世纪前后——13世纪前后),传统成型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