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教学手段与大众文化的对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c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现代传媒为媒介的大众文化正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影响甚至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已然生活在大众文化的包围中,并且越来越依赖于通过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的传媒手段接受文化的熏陶。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审美方式、思维方法、语言表达和知识构成都产生了影响。它以商品性、流行性、娱乐性、通俗性、日常性等特点强势的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其中语文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罗大佑的《七十二变》入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语文》,金庸的《天龙八部》入选高中读本,张韶涵演唱的《隐形的翅膀》成了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题等,而进入其他语文课程的大众文化更是数不胜数。
  那么,如何把大众文化引入课堂,让其在课堂上发挥出独特优势,如何充分利用大众文化中的有利部分来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从而应对新时代中学语文面临的挑战,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語文教育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大众文化”需要我们采取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态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巧妙利用。将大众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有很多方法和途径,下面我仅谈谈在教学手段上怎样和大众文化对接,进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合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一. 教学手段与大众文化对接列举
  (一)电影电视教学
  电影电视节目可以作为语文欣赏课的材料和语文作文课的素材。可以以某一影视作品(或优秀、或还存有争议)为题材,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观后感、影评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可见,电影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利用电影电视片段来创设学习情境,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课文。很多优秀文学作品如《雷雨》《祥林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早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剧,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影视片断片引入课堂,将课文原文的描写和影视资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再现、比较、使单一的教材文本更加立体化、形象化,同时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微博教学
  微博具有平民性、即时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独特的优势,适当利用微博教学有利于师生信息的沟通,使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能够相互评价、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也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展示反馈。
  教学中以下几个环节比较适合微博教学:(1)学生可以通过微博来做预习作业,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2)一些自学课文可以应用微博来汇报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成就。(3)用微薄训练学生写作作文片段、或抒写内心感受,可以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4)对一些难点、需要特别辅导的环节也可以在微博上来讨论、解决。(5)课外阅读的感受、新闻热点等都可以通过微博来发送。
  (三)利用网络流行语进行教学
  网络流行语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网络流行语可以丰富课堂语言,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例如在讲解《前赤壁赋》的时候,全文翻译完毕,让学生概括全文的情感变化轨迹的时候,就可以提问:“那位同学能用几个最给力的词来概括一下?”当老师想学生讲解苏轼豁达心胸的时候,就可以说,一切挫折对与苏轼来说就是“神马都是浮云”等等。在组织学生讨论《前赤壁赋》中表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这种人生观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对于一个“官二代”“富二代”在遭受挫折后,“及时行乐”的思想有没有在文中反映出来,是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非主流”,还是应该适应现实,在眼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里,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而对与部分学生标新立异、不恰当的观点,教师也要明确是非,表明立场,又要注意方式,过分严厉的语气会影响讨论的流畅性,笔者一般通过“某某同学的观点太雷人了”,“我差点被雷倒”,“你的观点我hold不住”“我不顶”等网络流行语,既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对于学生又不至于太难堪,将学生愿意接受的语言,用在学生能够听得到的地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消除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也对学生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四)音乐教学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中学生喜欢听歌、唱歌的特点,把被谱曲演唱的诗词从电脑上录下来,让学生听,教学生唱歌。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等,通过学唱歌曲,激发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即使事隔很久,学唱了的诗词,学生也能一字不漏的背诵出来。
  此外,运用流行音乐进行作文教学也是一种好的方法。每次写作文时学生都叫苦连天,说没的写。但学生在一起谈论流行歌曲时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我想这是因为青少年正值豆蔻年华,面对多姿多彩的充满激情的音乐语句,往往产生渴慕之情,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正确引导学生摄入大量优美的音乐语言,使之领悟并产生感觉。譬如欣赏阎维文演唱的《父亲》:“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彭丽媛演唱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厚中埋着乡音,一声声喊我乳名,多少亲昵,多少疼爱,多少开心;小米饭把我养大,风雨中教我做人;临别时送我上路……”这些优美的音乐语言和善于运用的细节描写,使学生深切的领悟到了父爱的无私与伟大,学会了在作文中用音乐语言和善于抓住细节去颂扬父亲的这种精神,写下了《父爱如山》的优美篇章等等。除此之外,音乐中也有我们学习的写作手法,借助音乐学生会更易理解。譬如歌曲《丁香花》“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变成的梦啊/就这样匆匆的走来,留给我一生牵挂”这首歌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表面写丁香花,实际写了像丁香花一样的女孩。全文紧紧围绕“丁香花”从不同角度写,不仅写出了丁香花的“忧郁、娇嫩”,更写出了经历了风雨之后,丁香花的残落。让学生通过听歌曲、感受歌曲、分析歌曲,相信很快能够掌握这种以物来写人的象征的写作手法。。
  二.结语
  中学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重视大众文化势在必然,大众文化对语文强有力的冲击,使传统语文没有了“围墙”。对于大众文化,我们不要害怕,更不要拒绝,只有大胆地把大众文化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博采众长,正确把握好一个“度”,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大放异彩,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透明压膜保持器的普遍应用,国内外学者和医生已经注意到其对牙齿健康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会改变原有的口腔内环境,使牙菌斑生态系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从
摘 要:随着教学理念的深入发展,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崭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方位的应用,也必然会给现今的教学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理念倡导下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下,小组研讨、合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法。其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本文据此相关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离体前磨牙V类洞的充填效果,比较不同牙体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的密合性,探讨了垫底材料对充填体微渗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提供实验依
提要:语篇是体现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显著特征之一,而诵读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基本技能。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求知欲,让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诵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让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得到有效地提高呢?那就是教师要引导并帮助学生“入境”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关键词:诵读;语文教学;作用  中国分类号:G633.3  现代语文教育心理认为
磁流体静力分选法的原理是当顺磁性液体或铁磁性液体置于不均匀磁场中,沿着磁场强度增大的方向上就会受到吸引力的作用。如果磁场沿着与重力场相平行的Y方向增大,那么单位体
井陉煤矿是一个开采近80年的老矿区,现有3个矿5对井口,开采石炭二迭纪煤层,共有煤层7个,可采煤层5个,4个为薄及中厚煤层,最下部的七层煤是厚煤层,煤厚6~10m,倾角多在5°~20°
学位
摘要:大学语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修养,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手于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对大学语文课程中人格教育的精神力量和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格力量;精神教育  中国分类号:H139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是高等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不仅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只有能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观察RhoC蛋白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中的表达及抑制剂Y-27632对该细胞的作用,初步探讨RhoC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为进
摘要: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转变教师观念为切入点,以教师的全员积极参与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化学备课组认真学习了导学案的相关理论,并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大胆实施,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构建自身的知识能力体系。使大多数学生对化学课由好奇到厌学转向了乐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为转变,课堂教学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