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匹消失于村庄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长大的那个地方,原本是深山密林,是飞禽走兽的天堂。来此居住的人,并不是因为陶渊明式的山水田园梦,而是背负活着使命。最老的住户迄今也不过一百年。而更多的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更高寒、更贫瘠的地方搬来。
  万物生长,人当然也不例外。而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掠夺。年轻力壮的男子,带着怀有身孕的女人或嗷嗷待哺的孩子,拣一块开阔地,砍倒树木,鸟兽仓皇而逃;筑起土木结构的房子,用茅草盖了屋顶,算是有了遮风挡雨之地。在肥沃的野生地里撒下种子,庄稼疯长。狼豹成群结队而来,在夜晚远远地望着人们生起的篝火。人们就地取材地对这个地方命名,叫它木树脚,就是树下的意思。大树底下好乘凉,人们坦然将自己交给了树木和土地。我在清朝的县志上看到过对这片土地的记载——无足轻重,等同于荒山野岭,只向附近一个土司上交为数不多的租子。
  在民以食为天的年代,为活着奔忙的人们,像蚂蚁般用触角告诉同类,这是一个好地方,快迁来居住。张家来自巧家,李家算是老住户,曹家来自高山……他们就这样,沾亲带故地搬到了这里,落地生根。我家也是外来户,一九八一年迁来此地。
  我的记忆从吃开始。那时我想,人这一生,要是不吃饭就好了。那时我们吃饭,只是为了活着。地里的玉米迎风招摇,人们盯着玉米,像盼望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天天长大。玉米穗蔫了,意味着它可以吃了。蔫穗,就是一株玉米的成人礼。此后,孩子们掰下玉米棒子烧了吃,父母们则选择煮了吃。当然,最好是等到秋天,让金灿灿的玉米铺满晒场。而土豆呢,我们叫它洋芋,它们埋在地里,只能从叶子和花的长势去猜测收成。
  而我要说的,是青黄不接的季节。那样的时节,庄稼还在地里生长,而粮食在一天天减少。我们希望那样的日子快点过去,而太阳每天都不紧不慢。父母的焦虑洋溢于表,因为他们的使命是要让一家老小活下去。他们说不出让孩子少吃的话,只能默默减少自己的食量。
  我们像土豆一样,艰难地活在土地上。孩子们面黄肌瘦,父母们灰头土脸。我们抬眼看远山,一朵云轻轻掠过山头,像我们内心那看似不经意却无处不在的对活着的焦虑。一个五岁的孩子,意识到人不吃东西会死,而吃的东西并不富足,所以,学会了珍惜粮食。
  “如果人像个皮球,肚子饿了加气就饱了,那多好。”
  有天我突发奇想,不再吃饭,而是大口呼吸。结果是被人误以为生病了。当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又被人认为我已经饿昏头了。我因此吃了一顿米饭和鸡蛋汤。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那顿米饭的感觉,满口生津,米饭在舌头的搅动下,在嘴里打滚,久久不忍下咽,更不忍咀嚼。
  穷则思变。不断有人迁来我们那个地方居住,也不断有人离开此地,去了县城或更远的地方。
  我父亲是最早离开的人。他扛回了村里的第一辆自行车,支在家里,供我和弟弟蹬着玩儿;他提回了录音机,让我在《刘三姐》的歌声中想象她的样子。后来,他干脆告别了我们母子三人,从西昌踏上开向成都的绿皮火车,然后一路南下。一年过后,他带回了棉花糖和鞭炮,以及满村的谣言。
  后来,他改变了努力方向,想成为一名医生或律师。于是,我小时候的很多个清晨,总看见他摇头晃脑地站在窗前背脉象口诀或法律条文。如今他已六十二岁,若让我总结他过去几十年的时光,其实就一句话:一个不得志的人。
  他没有成为医生或律师,而是爱上了打猎。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在米和肉紧缺的年代,我们还能时常吃上野味,都是拜他的枪法所赐。关于野味,我老家有言:飞斑鸠,走兔子。我吃过的斑鸠,至少有几百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大凉山一隅,深山密林里,一声枪响,鸟兽毙命,被一个父亲用来喂养他的儿子,边吃边叮嘱,要好好念书,将来走出山外。
  “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照常升起”。古老的《圣经》,像是人们的生活台词。时代在山外,像一缕风轻轻吹了进来。1980年代已经到了尾声。如今想想,那真是一个激情又悲伤的年代。而我还那么小。我眼睁睁看着一个最好的口琴手在一个秋天,踩着泥泞和禾苗的清香离开。不久后,便传来他发财的神话;一场爱情败露之后,我的姑姑,就要出嫁。她在鞋垫上绣上花朵和“青春幸福”;我一个远房的叔叔,也扛着一面明晃晃的锯子,流浪到了别的地方。总之,年轻人们,仿佛在一夜之间腋下长出了翅膀,都跃跃欲试想出门。
  时代潮流滚滚,那些外出的年轻人,像是被洪水带起的石块和泥泞,没人知道他们会停留在哪里。而我也离开了,去县城上学,并期待着知识改变命运。
  村干部的腋下夹着黑色皮包,上面写着两个字:深圳。黑白电视进了村,虽然只能靠室外天线收看中央一套,我们仍然知道,外面正在发生着轰轰烈烈地变化。在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土地就是生存之本。人们似乎突然明白了,粮食的来源有两种,一是靠土地生长,二是靠钱买。而土地上,除了洋芋和玉米,还能长出别的东西来。
  当烟叶在土地上长出时,人们喜忧参半。让原本种土豆和玉米的土地改种烤烟,很多人心存疑惑。然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人们似乎一夜之间忘记了温饱,而是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赚钱。年轻人去了远方,带回神话和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当然,也有人带回了可以做父亲的丈夫或没有父亲的孩子。留在土地上的人们,守着地里的烟叶,祈祷风调雨顺,冰雹和病虫害远离人间。岩浆滴成的观音像下齐刷刷跪满了人,他们几乎只有一个愿望:让烟草的收成称心如意。
  夏天,庄稼和野草一起疯长。绿色的田野里,不时出现几个黑色的斑点,那是干活的人们。除草、培土、施肥、浇水、打药,村庄里飘着磷肥、农药和烟叶的味道。那个时节,村里几乎找不到一双干净的手。
  辛苦得到了回报。洋芋下了餐桌,成了人们怀念的东西。人们的碗里已经有了一半是米饭。玉米棒子堆在楼上,三分之一用来喂猪。大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吃饭问题解决了。虽然谈不上美味和营养,但至少不再挨饿。脑袋里塞满了饥饿记忆的老人们一遍遍叮嘱,要爱惜粮食。我听过最严厉的话是,浪费粮食会遭雷劈。
  那时我十七八岁,一场梦破碎后,重重跌回了土地上。而那个刚刚解决温饱的村庄,显然盛放不下一个年轻人的无所畏惧。我选择远走他乡,将土地留给了父母。这真是一个过分的选择。我在愧疚中四处流浪,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在异乡的天空下,我挥汗如雨,想起彼时的故乡,劳作的父母也是汗流浃背。每一次回乡,都是一次忏悔。因为有了距离,让我更容易发现一个村庄的变化。
  当马匹消失于村庄,当摩托车从两棵树中间穿过去,当人们的腰间挂着手机,当遥远的县城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常驻点,我知道,那个曾经为了温饱而奔走的村庄,终于有了改变。
  我听到人们谈起过去,像谈一场惊魂未定的旧梦。那些满足的表情背后,是中国农民深重的饥饿记忆。当我把目光锁定生养我的村庄,我便像一个农民样的心生满足。而当我把那个叫木树脚的地方当成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个村庄,我又隐隐担忧起它的未来:会不会有一天,人们说不出自己的故乡?
  像一个不曾根治的老毛病,这样的担忧在每年春节时复发。作为一个土地的叛逃者,我看到逃离的队伍越来越大。这是一场大迁徙,我们的目的地至少是在县城。人们笑谈在县城的经历,赌桌上的输赢,夜场里的笨拙,餐桌上的吃相。有人正在老去,仿佛是一夜之间,牙掉了,嘴瘪了,脱相了;有人正在长大,黄发白面红唇,和父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条水泥路统治了所有的羊肠小道。草木蔓延开来,让那些试图去山间寻找原生态气息的年轻人迷了路。据说野兽也回来了,麂子、野猪不时进村来破坏庄稼。
  那时为了活着,我们迁来此地,撵走豺狼,播下种子。如今我们正在将村庄归还于野兽、飞鸟、虫子和山神。山水田园梦,是城里人的事,相当于吃腻了大鱼大肉的粗茶淡饭。而农村人们,正在酝酿着如何走出去。哪方黄土不埋人?但是,当所有人的年轻人都成了无根的野草,当老人埋骨于深山,那時的乡村,会是怎样?
  故乡是招魂地,而我们早已走远。当我们置身钢筋水泥的建筑中或流水线上,那个看着我们长大的村庄,正在一天天老去。老一代人,还能为活着寄望于土地,而新一代,则是在城乡之间的游魂。如果有一天,我们老了,想起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地方,但愿仍然记得归乡的路。
  责任编辑 田冯太
其他文献
天空都被绿占据  没有缝隙  浓得化不开 逼出  蝉 内心深处的绝唱  顶高的 是百岁杉王  古香樟 矮一截  八角 再矮一截  最矮處的那些  藏着红的桃 黄的李 绿的梨  雨后 薄雾 围在  鸡冠岭的颈项 绿意  从高高的香樟叶上滑落  一滴 又一滴  幸福的绿潮 在我灵魂周围  汹涌 其中  有桃的甜 八角的香沐浴森林  从木写到林 从林写到森  也写不完香坪山的树  在香坪山 农民不种地 
期刊
小石板河是个彝族村  边远的彝族村,河水里的月光  40 年前就萦绕着一个梦  哗哗流淌  那时没有真金白银  但村民的汗水是真金白银的  村民的歌声是真金白银的  村民的梦想是真金白银的  彝家人,从一穷二白到发家致富  是党的好政策  照亮了这里,每一个人  真金白银的生活  过去  这里没有出村的路  全村人要过河  要晃晃悠悠  胆战心惊,从一座摇摇欲坠的  铁索桥上过  每走一次,都仿佛
期刊
因为爱着花儿的娇艳欲滴  人们忘了归家  将东南亚的风情全天打包  把巴黎的浪漫连夜快递  因为爱着花儿的芬芳馥郁  人们忘了晚饭  将香港的繁华昼夜装箱  把里约热内卢的激情以及  阿姆斯特丹的震撼不眠发送  24 小时空投  因為生活在斗南的每一个鲜花从业者的  喜、怒、哀、乐、奔走和停留  都与花儿有关,所以  世界,请重新想象  中国花乡——斗南
期刊
透过宿舍的窗,我看见锦绣河山  一半是乡村校园里的高楼大厦  一半是美丽的新农村  想一想我身居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中  望一望我怀揣的中国梦  ——绿水青山啊,锦绣河山  我把祖国的大好河山统统唤作故乡  阵阵绿叶的飘香是我心的沁凉  我一会是古代的书生,一会是古代的官人  一不小心又回到现实,成了一名鄉村教师  教室里,我的学生正埋头苦读  我喜欢校园里这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  更喜欢改革开放背景
期刊
大平公路  过去  大可乡像只口袋  袋口是小月牙山  袋底是平田  今天  崭新的大平公路  像一把锥子  扎開了大可通往弥勒县  西一镇西二镇的口子大可河  一条细小的河  佛如珠江的一缕发丝  飘在石林的南端  弯弯的小河啊  淌开大可的山  穿乡而过  喂养一万七千多人  小河由南向北流出大可  向西淌进巴江  向南汇入南盘江  跋涉千里万里啊  小河把大可人的故事  开成南海里的一朵浪花
期刊
左一脚,走进村庄  右一脚,踏上征程  父亲的路,是农村包围城市  父亲的鞋,是城市走向农村  那些年,我背着一个小书包  跟在父亲后头  从山里走向山外  从偏远走向繁荣  一路上,我一直盯着  父亲那双解放鞋,没有改变家乡的山路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坡上  只有一条毛路进出  许多时候,我梦中的情形  还是童年的红领巾在晃影  那里的庄叔、满爷、三婶  还有许多父老乡亲,一辈子在那  玉米长
期刊
在童年的记忆中,我家里的堂屋中间供桌上方的正墙上,正中间贴着一张毛主席画像,两边贴着一副对联“毛主席万岁”和“共产党万岁”,对联两边各有两张“文革”时期的宣传画作陪衬,每年过年时换一次。过年供饭时,母亲跪在供桌前,嘴里叨念的是“祖宗三代保佑我全家清清洁洁平平安安”,附带必须还要说小声一句“毛主席您也来吃饭了”。在供品冒出热气的缭绕中,毛主席永远都是一个表情,慈祥地看着我们跟在母亲后面,跪在供桌前面
期刊
放轻脚步,缓慢从他们身边挪过  每一张脸,都闪着钢毅的光芒  多么强大的遗传基因  生, 在銅质上永恒。那么近  又那么远  仰视,有发自根骨的性情  满怀的尊重,是家传法器,普渡着我  他们都不再说话  从硝烟里冲刺过,在后人泪水间闪动  脸颊上,只有目光昂扬  魂灵与山头同样挺拔  站在先烈铜像前  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小  也突然发现  改革四十年的春风  也佛过他们的脸庞
期刊
有两则笑话:  其一,《世界青年说》上美国人说:“美国拍《舌尖上的美国》只需要三集,第一集麦当劳,第二集肯德基,第三集星巴克。”然后,他转头对韩国人说:“韩国更简单,只要一集,泡菜,泡菜,泡菜。”韩国人无奈地笑了。  其二,英国人决定做一档中国的美食节目,发誓三年内吃遍中国。第一站去了四川,可三年后,英国人还没走出四川。  中国饮食简单的用博大来形容是不够的,用文化来套用,也是矫情的,我觉得用传承
期刊
一  那次去天津,从大冯处拿到的作家“联络图”里,首都第一位作家就是刘心武。一天,我从蒋子龙家出来,下午二点多,直奔天津站,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北京站,出站就遇瓢泼大雨,为赶时间,打了辆黄色面的,直奔劲松小区刘心武住宅。当我气喘吁吁爬到顶层敲房门时,已被大雨淋成“落汤鸡”。开门的是他夫人,我那狼狈不堪的模样,着实吓坏了她。我连忙问说:“对不起,贸然敲门让你惊下了,请问是刘心武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