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文气说”探析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cm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亦是中国美学史上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从一开始的自然之“气”,发展到初具人文色彩之“气”,再到以“气”论人,曹丕在继承前人气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气”引入美学范畴,形成了曹丕美学思想的核心——“文气说”。它尊重作家主体的个性表达,强调艺术作品和主体气质的关系,表现了魏晋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审美意识的自觉,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曹丕;气;文气说
  1曹丕“文气说”的哲学思想基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①老子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自然万物乃是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和谐统一的产物。
  管子提出了“精气说”来解释包括人精神活动的万物的生成。《管子·业内》篇说:“凡物之精,化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所谓“精”,即精气,它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
  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②生与死都是由气所决定,这是一个自然过程。庄子认为,万物与人都处于一个相互联通相互感应的关系之中。因此,他在《齐物论》中说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将气与主体内心精神联系起来,强调保持自然本性之气,以一种澄澈清明的心理状态去体悟宇宙人生的大道,强调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
  孟子的“养气说”将气视为人的修养所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浩然之气”的“气”它是一种精神之“气”,是人的生命之气与道德修养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强大的主观精神力量,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最高境界。“我知言,吾善养浩然之气。”③孟子把“养气”与“知言”联系起来,认为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和滋养这种具有极端浩大有力量的“气”,而后方能知言。孟子的“浩然之气”是对“气”的一种提升,更带有人性的一种人格崇高美。
  东汉王充在继承先秦以来的气论和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对“气”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主张“禀气说”。“至德纯渥之人,禀天气多,故能则夭自然无为。禀气薄少,不遵道德,不似天地,故曰不肖。”④认为人的气质、个性、情志等,都是由“气”所生成的,而这种“气”则是先天禀赋的,不同的性格气质是由其禀赋“气”的性质和多寡而决定的,这对曹丕的“文气说”有着直接的影响。
  2曹丕“文气说”的基本内涵
  曹丕在总结和继承前人气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将“气”和文艺创作活动联系起来,并把人的气质和文的气势联系在一起。自此,“气”才真正转入美学范畴。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首次揭示了创作主体的个性气质对文艺作品表现风格的决定作用。“气”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第一,“气”是指创作主体之“气”,包括创作主体的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创作个性等,指的是作家的内在气质。这种“气”是经过长期探索、艰苦积累、逐步形成并体现在创作主体身上的独特气质,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并非外力所能改变和替代,因此“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认为,不同的人禀受的先天之气是不同的,天赋异禀的人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往往更为敏锐和细腻,并能将这种独特感受生动形象的表现在其文艺作品之中。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说道:“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指出作家的创作才华是从先天的气质而来的。在《事类》篇中也说写文章“能在天资,才自内发”能否写出好的文章,关键在于作家的天赋。总之,曹丕认为人的性格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气质个性,肯定了人作为创作主体在文艺创作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气”指文艺作品之“气”,是由作家在禀性、气度、情感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风貌在文章中的体现。曹丕所谓“文以气为主”,就是要求将作家先天禀赋的精神风貌灌注于作品之中,表现作家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曹丕提到“气之清浊有体”,由于人先天禀受之气各不相同,形成的个性气质也就各有不同,所以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也就各有其风格和气韵,强调了作家个性气质对作品风格的决定作用。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孔融“体气高妙”,刘桢“有逸气”,这两人文章具有清刚俊健之美;而称徐干“时有齐气”,应玚“和而不壮”则有浊柔沉郁之美。在《与吴质书》中提到王粲体格柔弱,禀气不壮的特点,故而不能给文章注入强大的思想内容和遒劲的气势,缺少慷慨激昂的精神气概。这些风格的形成归根究底是由于作家的个性气质所决定的,因此,有什么个性就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作品风格。
  3曹丕“文气说”的美学意蕴
  人因“气”的贯通而鲜活,艺术作品因“气”的注入而生动。将这种“气”融入艺术作品之中,使艺术作品具有了人的活力和无穷的魅力,所以“文气”它是生命的体现,是创作主体生命之气在作品中的律动。
  曹丕所提到的清、浊、和、壮、密、高妙等,均指体气之性给读者所带来的审美感受。其中清和浊更强调先天稟赋;而和与壮则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所得。正是这种先天禀赋和后天习得,体气之“本同”和体裁之“末异”的彼此交融和互补,从而形成了建安七子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他们都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缘事而发”、“为时而作”的文学精神,具有“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时代风格特点,“建安风骨”也因此获得后世赞赏。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通过低吟浅唱的方式,倾吐对人生苦短的忧叹,全诗洋溢着一种苍凉悲壮、雄浑豪迈的气质风格。因此,曹丕所说的“文以气为主”指的就是这种其实跌宕、韵味浓烈、慷慨豪迈的审美特征。他所倡导的阳刚之美代表了建安文学总体上的审美理想。
  “文气说”的提出,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盖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世。”正是当时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曹丕所以讲求和提供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文章不朽也就是人的不朽。”⑤这反映了由于“文学的自觉”所带来的人的新觉醒,“文气说”强调气决定作家的精神面貌,实质上是对作家创作个性的肯定,文学并非只是“言志”、“达意”、“称物”,更是主体精神气质在艺术作品中的投射,这也带动了魏晋以后创作实践的自觉。自此,文学创作开始走向一个追求美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潘华.《典论·论文》之“气”“体”辨正[J].文学遗产,2016(03):63-73.
  [2]吴苏阳.论曹丕“文气说”美学思想[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7):151-152.
  [3]吴建强.曹丕“文气”说探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
  [4]蒋金华.“气”作为审美范畴的形成——兼论曹丕“文气”说[J].大众文艺,2010(05):146-147.
  [5]于巍.曹丕“文气说”的美学意义[J].大众文艺(理论),2008(10):117.
  注释
  ①《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②《庄子·知北游》
  ③《孟子·公孙丑上》
  ④王充,《论衡·卷十八·自然篇》
  ⑤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99.
  作者介绍:蔡雅婧(1992--),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巷道掘进过程中,迎头临时支护或挂迎脸网时,经常使用掘进机炮头搭设临时脚手架或在直接踩在综掘机炮头上,这样做既操作不便且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此时,可以考虑在掘进机截割臂安设一个简易作业平台,使用时掀开,不使用时合上,既操作简单又安全方便。通过在掘进机截割臂安设简易的作业平台减少搭设脚手架时间,避免人员直接踩在凹凸不平的炮头上,同时通过掀开及合上平台钢板,既不影响掘进机的正常使用又可以达到达到
期刊
【摘要】纪录片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问世以来,以其美轮美奂的画面和高允精美的解说词曾受到观众的追捧,尤其在纪实主义的影响下,纪录片多以原生态的忠实记录为主,在这样的发展之下,纪录片在严谨中逐渐变得枯燥起来,观众追捧的热情开始下降,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发展,观众的需求也渐渐像娱乐化转变,纪录片虽然仍是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类型,但是却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叙事艺术;人文纪录片;《故宫》  
期刊
【摘要】动画电影作为一个高度连贯的、有多种元素参与的一个艺术体,动画的“动”对于影片的影视表现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动”是通过动画影片的镜头来进行展现的,所以对于镜头调度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的研究显的十分必要。  本篇论文中,笔者以动画电影《红辣椒》为例,在第一部分绪论中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相关的镜头调度和动画电影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以使读者把握论文基础概念,方便读者理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基础性工程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国基础性工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基础性建设项目分布在祖国大江南北,其中水利工程是最为常见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且水利工程有其自身特有的复杂性,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基本上都是在山区开展建设施工。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开展地质勘察工作,尤其是对斜坡结构的地质勘察,对整个工程质量及可靠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斜坡结构勘察工作显得十分重
期刊
就当前的女装设计来说,由于女性对于休闲装的设计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具有鲜明设计特点的休闲服饰,往往更能赢得女性消费者的青睐,并提升消费者对于休闲服饰的购买欲望。为此,在进行女性休闲装的设计上,可以综合多种不同的设计方式应用,从而提升女性休闲服饰的设计感。  领型是服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借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领型设计和搭配,能够营造出独具韵味的服装设计效果。为此,在针对女性休闲装的设计上,借
期刊
【摘要】互联网水平的不断提升给我国信息传播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突出广播媒体在宣传工作中的价值,从根本上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长远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模式的革新,从而让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工作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宣传;革新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落实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为此我们应该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宣
期刊
【摘要】优良意志品质是当前阶段中学生所应具备的重要品质,而这一品质往往又是当前中学生所正欠缺的。中学生由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也是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的黄金时期。中学政治课作为培养中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主要课程,在中学生培养优良意志品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教师以及家庭因素两个维度进行重点分析,对培养中学生优良意志品质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中学生;优良意志
期刊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众多教师热衷于对教材、教学模式的探讨,而忽视“人”的发展性的培养和人文性的提升;又加之缺少教师终身学习与进修的机制和科学客观评估教师素养的完善体系;再加之高考竞争,年轻教师素质得不到均衡发展,狭隘的教学空间,高强度的教学工作,低质量、枯燥无味的生活,使得很少有人能够去思考语文教学的明天。深化教育改革就是要重视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服务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精神。如何能进一步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全面实施,以及新的数学课本支持民主、开放、科学的概念。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促进高中学生的思维、理解数学的科学性和人的价值、数学的理性精神和谨慎思维习惯的形成尤为重要。高中作为巩固提高学生数学技能的良好契机,如何研究和实践、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成为一个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促进学生的数学教育创新思维,
期刊
【摘要】2016年1月5日至6日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把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俞正声在批示中指出,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有利于推进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切实机枪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1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