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链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模式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独特的行政管理创新。而这种创新正是由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孕育的。
  关键词:现代行政管理 传统文化 融合
  一、引言
  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源于西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深受其影响,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行政管理制度不可能不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完全移植西方的理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构建一个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和民族特点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一个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与现代行政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把古代优秀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高效、和谐并具有中国民族性格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代社会中的人,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行政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只能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现代行政管理同样以人为中心,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政府的执政能力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一个全新的阐释。
  三、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行政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
  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现代行政组织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组织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职能明确等基本原则。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而“分”又是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必要前提,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群体内部就会发生争夺。“合”与“分”是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导致的,也是解决各类组织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组织良性运转的前提。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领导和激励密切相关,只有理解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和行为动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领导。
  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是儒家的“人性可塑说”。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后天的塑造与引导,如荀子主张“导人去伪”,孟子主张“领悟善端”,这比起单纯被动地适应人性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经营人性”,只有在“人”的意义上,才能够对行政管理的良性、持久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道理很简单:管理,只有基于对中国人内在价值观与幸福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获成功。
  相对而言,西方管理学注重对物化结果或阶段性成果的控制,强调控制的实效性;中国传统文化则偏重于对人的控制,因而控制的标准模糊、不精确但更具柔性。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恰是最有效的控制。这一思想被彼得.圣吉称为“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给下属充分的行动自由去实现某构想,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全责。不再通过传统的复杂的控制系统,而是“通过学习来控制”,致力于改善思考品质,加强反思与团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命题,老子讲的“无为”是达到“无不为”、“无为治’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切地说,无为管理的实质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契合绝不是一种偶然,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物质文明是可以共生的。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曾这样谈及他在《孙子兵法》中学到的东西:“今天没有一个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它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的重大意义。”历史上积淀下来的诸多文化遗产瑰宝,在形成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模式的战略运筹理论过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方管理惯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组织划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大对立阵营。中国文化推崇圆满和谐,认为只有组织内处处融通一致,才能形成一广大和谐的系统。打破这一系统,组织便不得安宁。
  现代行政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人本管理从“以个性为本”、“以人性为本”到“以人文为本”的转化过程中,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权重日益增加,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对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已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才能趋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等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宋光华,王文臣.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李涛.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传统借鉴.2005年.
  [5]周建波.儒道墨法与企业经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6]侯景新.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积极地成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究者。   关键词:课堂教学 探究意识 激活  在心理学上,探究意识是人所具有的愿意并能够多方面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心理特征,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发生的前提。成功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那些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放飞学生想象、切入学生心智的教育才
摘要: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精彩的生成,简单的说也就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主动的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原则,尽可能的使教学精彩起来,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本文简单的探讨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措施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动态生
近年来,中考着眼点很大程度上已放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如英语能力题要点80%,而基础题只占70%。初三学生面临中考的挑战。智力的竞争。这种形势也迫使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以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朝多方向推测,想象,假使的“试探”性思维过程。在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采用纵横对比的方法概括归纳已学单词短语句型的异同和相互关系。找出规律性的东
当今世界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谁在21世纪的教育中占上风,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中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伴随着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契机,我国的电化教育也乘势而起,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广泛传播
摘要:英语口语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却面临很多困难,我们应该用现代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影响 中学 英语 口语教学 因素 探讨     一、 Introduction   The purpose of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is` to cultiv
鲁迅先生,这位雄视千古的文坛圣人,离开我们已有多半个世纪了,但他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魅力和拯救民族灵魂,撑起民族脊梁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然前行。他的文章,如黄钟大吕,如高山深泽,字字玑珠,句句传情,文字的洗练,炉火纯青,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无法企及的境界。鲁迅先生的《药》开头一段这样写到:“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
【摘要】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技术影响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语文教学也改变了单一的书本文字型教材形式,多媒体技术成为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主要手段。它适应了知识更新加快,知识传播简捷的要求,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更直观,更具体,更生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课
【摘 要】高中词汇教学应特别关注那些概念相同但内涵不同的词语,逐渐养成跨文化意识。除此之外,在词汇教学中加入词汇的社会意义和搭配意义则可以保证学生词汇运用的恰当性,防止学生乱用词语。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文化意识  一、引言  长期以来,词汇教学都受到诸多关注和重视,但却因为讲解形式单一、操练过程乏味、相互关联缺失、复现率偏低等问题,致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厌倦,却又不能置之不理。尽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创设游戏情境,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  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可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消除学生的疲劳,使学生在兴奋、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让学生们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如教学《10和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这节课,最后在练习时,教师可采用游戏方式
【摘 要】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怎样提高小学数学实践课堂的有效性,是许多教学工作者,特别是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困惑的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研和教学实际,就该问题作出了让多彩的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转变观念,注重实践应用等等的经验初探。  【关键词】实践活动课 生活中的数学 课堂中实践 组织    在新课标理念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成了一个新的课型,实践课的教学能架起一座连接数学和生活的桥梁,如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