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易犯哪些语言错误?为什么会犯这些错误?如何对待这些错误?对此,笔者从错误类型、出错原因以及纠错对策三方面对上述问题做简要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错误类型;错误原因;纠错对策
1.错误类型
1.1语言错误类型:主要指学生由于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掌握不熟练而犯的错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1.1遗漏:指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遗漏了某些必要的成分。例如:I listen the radio.(应为:I listen to the radio)She speak English every morning (应为:She speaks English every morning).
1.1.2添加:指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添加了某些不必要或不正确的成分。例如:
He gave me a good news.(应为:He gave me good news)
1.1.3语序错误: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对某些成分的次序安排不当。例如:
She very much likes English. (应为:She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1.1.4过度类推:学生把某些语言规则应用到了这些规则不适用的位置。例如:
He singed a song. (应为:He sang a song)
She heard him to play the piano in the next room. (应为:She heard him play the piano in the next room)
1.1.5语法规则错误:学生由于语言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而致错。例如:
Could you tell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station? (应为:Could you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 the station?)
1.1.6混淆错误:学生将学过的两种类似的表达方式混淆起来。例如:
He is able to swim.
He can swim.
He can be able to swim (错误)
1.1.7母语干扰:学生套用汉语模式或规则而导致的错误。例如:
I see TV.(应为:I watch TV.)
The desk has a knife. (应为:There is a knife on the desk)
She is opening the radio. (应为:She is turning on the radio)
1.2语用错误:语言不能只讲究词句本身的正误,交际中的得体和连贯等往往决定着表述的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在民族心理、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上有着很大的分歧,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便成了错误的“易发区”。
1.2.1日常用语差异:英汉语言适用者在日常生活中适用语言的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
汉语电话问候:
——喂,我是李明。你是谁?
——我是李平。
英语电话问候:
——Hello!Who’s that?
——This is Li Ping.
学生语用错误:
——Hello!Who are you?
——I’m Li Ping.
1.2.2民族心理:汉民族将谦虚作为一种永恒的美德。中国人面对他人的赞许,即使受之无愧,也往往会说一些自谦的话以示谦虚。而英语国家的人面对他人的赞许,纵然言过其实,也会喜滋滋地连说:“Thank you!”。这种文化差异直接导致不少中国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受汉文化的影响而贬低自己,听到诸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的话语时,就不假思索地说出“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的错误应答。
1.2.3表达习惯:受汉语传统的影响,中国人还是习惯于在和人打招呼之后直接问别人去哪里。于是,学生经常犯如下语用错误:
——Hello,John.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And you?
——I’m fine,too,where are you going?
显然,学生使用的这些语言在语法规则上没有错,但不符合英语文化的表达习惯,是英语文化所不能接受的,因而属于语用错误。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这种明显打上汉语“烙印”的英语往往会产生误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渗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知识,以帮助其避免犯类似的语用错误。
2.错误原因
2.1因认知特点不同而导致的错误。语言学家认为,认知并非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被动反映,学习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一种主体主动的构建活动。在语言学习的认知活动中,学习者不断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知做出各种假设,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验证假设。
中学生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语言知识和语用错误,就是因为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假设并验证假设而致。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明白: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不存在由此及彼的类推模式。因此,我们必须摒弃用汉语特点来套英语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
2.2语言迁移而导致的错误。语言迁移是指一种语言学习对另一种语言学习产生影响,或是先学习的一种语言对后学习的一种语言产生影响。
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两种语言在语音、文字形态、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作为外语的英语和作为母语的汉语,两者相似部分很少,而相异部分却很多。这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产生严重的干扰,使学生觉得英语难学,而且经常出错。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犯的语言错误,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而致错误。例如,表达“书桌上有一把小刀。”时,中国学生常会根据汉语的习惯。将该句说成:The desk has a knife.在英语里表达“某地有某人(物)”的意思时,习惯用“There be +某人(物) + 地点”,而汉语在表达这一意思时,则用“某地+有+某人(物)”。
掌握了母语和英语的异同点,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就能预见乃预防错误的产生。但需要注意的是,母语干扰不是产生错误的唯一和主要原因。教师不宜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做过多的对比分析,否则会适得其反。
2.3教学结果迁移而导致的错误。教学结果的迁移是指采用不当的教学方法或教材中错误的语言材料后形成的语言错误。
例如,在初学英语的阶段,如果过分强化动词be的用法,学生便有可能造出入“She is can read./She ie reads the book.”等错误句子。又如,在英语“It is +adj+介词+sb+to do”的句型中,如果形容词为clever、kind、honest等形容人的品质的词,则应在这类形容词后用介词of,这一知识点虽经教师多次讲解和强调,还是有不少学生会犯诸如“It is kind for you to help me”的错误。
3.纠错对策
3.1判断失误与错误。首先,教师应明确失误和错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地说,失误是由于学生一时的情绪变化或暂时遗忘等原因而引起的。失误一般无规律可循,学生往往在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后能自己纠正。失误不能反映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真实问题。错误则可折射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当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语言形式或用法时,就会产生错误,错误是有规律的,它可以系统地反映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语言能力。
准确辨别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失误和错误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的失误,教师不必揪住不放,因为只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就可自行纠正自己的语言失误。对于学生的书面失误,只要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复查的良好习惯就可以避免,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则应通过观察,找出致错根源,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加以改正。
3.2分析错误产生的阶段。在不同的语言学习阶段学生会犯不同的错误。一般来说,学生在以下三个阶段易犯错误:一是学生在未掌握所学语言之前,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时所犯的语言错误。学生既不能自我意识到这类错误,也不能自行改正;二是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经内化形成了所学语言的规则系统,但由于理解不确切或不完整而产生了语言错误。比如,学生把“Mr Smith taught us English”说成“Mr Smith teached us English”学生可以理解这类错误,但不能自行纠正。因此,教师应指出正确的说法,帮助学生掌握规律,使学生自己能改正错误;三是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经内化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语言规则系统,但由于未能达到熟练程度而产生的语言错误,教师只需画龙点睛式地指点学生,同时要加强操练,以使学生熟练掌握。
3.3讲究纠错策略。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有错必纠,即一旦发现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便狠抓不放,反复纠正。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不仅打断了学生使用英语的思路,还可能挫伤学生使用语言的积极性。二是放任自由,即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无关紧要,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其语言错误会自动消失,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只求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而忽视语言表达的正确性。
教师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口头纠错和书面纠错。不管是采用哪种纠错方式,首先,教师应弄清错误的严重程度。如果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与正确形式偏离太远,严重地影响了理解,表达和交际,教师就要予以指出,并加以纠正;但要讲究纠错的时机,尤其是口语练习中,在学生讲话时不要纠错,以免造成学生紧张的心理,影响其表达的流利性。教师应在学生讲话结束后,指出其错误,并给正确的表达方式。如果错误是由于学生一时紧张或粗心而引起的,则不必逢错必纠,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书面作业中的错误,教师应做标记;其次,教师应讲究纠错的策略。教师可以直接纠错,即直接指出错误处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多指书面)。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很快知道正确答案;但其不足之处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最好固定使用一种标记,并告知学生这些标记的意义,如遗漏用“△”,多余用“○”,用词错误用“——”(下划),句型错误用“==”(下划)等。教师也可以迂回纠错,即对学生的错误暂时不予置评,不做标记,而是通过例析同类语言现象使学生掌握规则,认识错误,自行纠正,这种方法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适宜对普遍存在的错误进行集体纠正。
为了避免学生屡犯已经纠正过的错误,教师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引导学生找到错误根源,不仅让学生知道错误,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会出错。二是监督学生养成“错题再练”的习惯,即把所有做错或答错的题重做一遍或数遍,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形成正误的强烈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错题再练”一旦形成习惯,便会使语言的应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吴庆麟,2003,教育心理学
[2]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章兼中,简红珍,1998,英语教育心理学
[3]浙江教育出版社,章兼中,1997,外语教育学
收稿日期:2008-03-04
【关键词】错误类型;错误原因;纠错对策
1.错误类型
1.1语言错误类型:主要指学生由于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掌握不熟练而犯的错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1.1遗漏:指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遗漏了某些必要的成分。例如:I listen the radio.(应为:I listen to the radio)She speak English every morning (应为:She speaks English every morning).
1.1.2添加:指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添加了某些不必要或不正确的成分。例如:
He gave me a good news.(应为:He gave me good news)
1.1.3语序错误: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对某些成分的次序安排不当。例如:
She very much likes English. (应为:She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1.1.4过度类推:学生把某些语言规则应用到了这些规则不适用的位置。例如:
He singed a song. (应为:He sang a song)
She heard him to play the piano in the next room. (应为:She heard him play the piano in the next room)
1.1.5语法规则错误:学生由于语言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而致错。例如:
Could you tell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station? (应为:Could you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 the station?)
1.1.6混淆错误:学生将学过的两种类似的表达方式混淆起来。例如:
He is able to swim.
He can swim.
He can be able to swim (错误)
1.1.7母语干扰:学生套用汉语模式或规则而导致的错误。例如:
I see TV.(应为:I watch TV.)
The desk has a knife. (应为:There is a knife on the desk)
She is opening the radio. (应为:She is turning on the radio)
1.2语用错误:语言不能只讲究词句本身的正误,交际中的得体和连贯等往往决定着表述的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在民族心理、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上有着很大的分歧,由此产生的文化差异便成了错误的“易发区”。
1.2.1日常用语差异:英汉语言适用者在日常生活中适用语言的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
汉语电话问候:
——喂,我是李明。你是谁?
——我是李平。
英语电话问候:
——Hello!Who’s that?
——This is Li Ping.
学生语用错误:
——Hello!Who are you?
——I’m Li Ping.
1.2.2民族心理:汉民族将谦虚作为一种永恒的美德。中国人面对他人的赞许,即使受之无愧,也往往会说一些自谦的话以示谦虚。而英语国家的人面对他人的赞许,纵然言过其实,也会喜滋滋地连说:“Thank you!”。这种文化差异直接导致不少中国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受汉文化的影响而贬低自己,听到诸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的话语时,就不假思索地说出“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的错误应答。
1.2.3表达习惯:受汉语传统的影响,中国人还是习惯于在和人打招呼之后直接问别人去哪里。于是,学生经常犯如下语用错误:
——Hello,John.How are you?
——I’m fine,thank you,And you?
——I’m fine,too,where are you going?
显然,学生使用的这些语言在语法规则上没有错,但不符合英语文化的表达习惯,是英语文化所不能接受的,因而属于语用错误。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这种明显打上汉语“烙印”的英语往往会产生误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渗透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知识,以帮助其避免犯类似的语用错误。
2.错误原因
2.1因认知特点不同而导致的错误。语言学家认为,认知并非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被动反映,学习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一种主体主动的构建活动。在语言学习的认知活动中,学习者不断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知做出各种假设,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验证假设。
中学生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语言知识和语用错误,就是因为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假设并验证假设而致。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明白: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不存在由此及彼的类推模式。因此,我们必须摒弃用汉语特点来套英语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
2.2语言迁移而导致的错误。语言迁移是指一种语言学习对另一种语言学习产生影响,或是先学习的一种语言对后学习的一种语言产生影响。
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两种语言在语音、文字形态、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作为外语的英语和作为母语的汉语,两者相似部分很少,而相异部分却很多。这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产生严重的干扰,使学生觉得英语难学,而且经常出错。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犯的语言错误,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而致错误。例如,表达“书桌上有一把小刀。”时,中国学生常会根据汉语的习惯。将该句说成:The desk has a knife.在英语里表达“某地有某人(物)”的意思时,习惯用“There be +某人(物) + 地点”,而汉语在表达这一意思时,则用“某地+有+某人(物)”。
掌握了母语和英语的异同点,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就能预见乃预防错误的产生。但需要注意的是,母语干扰不是产生错误的唯一和主要原因。教师不宜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做过多的对比分析,否则会适得其反。
2.3教学结果迁移而导致的错误。教学结果的迁移是指采用不当的教学方法或教材中错误的语言材料后形成的语言错误。
例如,在初学英语的阶段,如果过分强化动词be的用法,学生便有可能造出入“She is can read./She ie reads the book.”等错误句子。又如,在英语“It is +adj+介词+sb+to do”的句型中,如果形容词为clever、kind、honest等形容人的品质的词,则应在这类形容词后用介词of,这一知识点虽经教师多次讲解和强调,还是有不少学生会犯诸如“It is kind for you to help me”的错误。
3.纠错对策
3.1判断失误与错误。首先,教师应明确失误和错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地说,失误是由于学生一时的情绪变化或暂时遗忘等原因而引起的。失误一般无规律可循,学生往往在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后能自己纠正。失误不能反映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真实问题。错误则可折射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当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语言形式或用法时,就会产生错误,错误是有规律的,它可以系统地反映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语言能力。
准确辨别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失误和错误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的失误,教师不必揪住不放,因为只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就可自行纠正自己的语言失误。对于学生的书面失误,只要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复查的良好习惯就可以避免,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则应通过观察,找出致错根源,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加以改正。
3.2分析错误产生的阶段。在不同的语言学习阶段学生会犯不同的错误。一般来说,学生在以下三个阶段易犯错误:一是学生在未掌握所学语言之前,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时所犯的语言错误。学生既不能自我意识到这类错误,也不能自行改正;二是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经内化形成了所学语言的规则系统,但由于理解不确切或不完整而产生了语言错误。比如,学生把“Mr Smith taught us English”说成“Mr Smith teached us English”学生可以理解这类错误,但不能自行纠正。因此,教师应指出正确的说法,帮助学生掌握规律,使学生自己能改正错误;三是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经内化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语言规则系统,但由于未能达到熟练程度而产生的语言错误,教师只需画龙点睛式地指点学生,同时要加强操练,以使学生熟练掌握。
3.3讲究纠错策略。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有错必纠,即一旦发现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便狠抓不放,反复纠正。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不仅打断了学生使用英语的思路,还可能挫伤学生使用语言的积极性。二是放任自由,即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无关紧要,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其语言错误会自动消失,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只求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而忽视语言表达的正确性。
教师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口头纠错和书面纠错。不管是采用哪种纠错方式,首先,教师应弄清错误的严重程度。如果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与正确形式偏离太远,严重地影响了理解,表达和交际,教师就要予以指出,并加以纠正;但要讲究纠错的时机,尤其是口语练习中,在学生讲话时不要纠错,以免造成学生紧张的心理,影响其表达的流利性。教师应在学生讲话结束后,指出其错误,并给正确的表达方式。如果错误是由于学生一时紧张或粗心而引起的,则不必逢错必纠,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书面作业中的错误,教师应做标记;其次,教师应讲究纠错的策略。教师可以直接纠错,即直接指出错误处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多指书面)。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很快知道正确答案;但其不足之处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最好固定使用一种标记,并告知学生这些标记的意义,如遗漏用“△”,多余用“○”,用词错误用“——”(下划),句型错误用“==”(下划)等。教师也可以迂回纠错,即对学生的错误暂时不予置评,不做标记,而是通过例析同类语言现象使学生掌握规则,认识错误,自行纠正,这种方法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适宜对普遍存在的错误进行集体纠正。
为了避免学生屡犯已经纠正过的错误,教师应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引导学生找到错误根源,不仅让学生知道错误,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会出错。二是监督学生养成“错题再练”的习惯,即把所有做错或答错的题重做一遍或数遍,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形成正误的强烈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错题再练”一旦形成习惯,便会使语言的应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吴庆麟,2003,教育心理学
[2]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章兼中,简红珍,1998,英语教育心理学
[3]浙江教育出版社,章兼中,1997,外语教育学
收稿日期:200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