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介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_l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山西宋金瓷器概况
  宋金是山西瓷器史上的黄金时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窑厂数量众多。从目前考古资料看,宋金时期山西境内的窑址遍布南北,多达六十处,其中知名的有大同窑、浑源窑、怀仁窑、榆次窑、介休窑、交城窑、霍州窑、盂县窑、平定窑、临汾窑、河津窑、八义窑、阳城窑。二是产品种类丰富。山西与冀豫为邻,深受定窑、磁州窑、钧窑、当阳峪等窑口的影响,平定窑、盂县窑的产品明显可以看出定窑的影子,浑源窑、晋城窑、临汾窑都发现了钧釉瓷器,至于磁州窑白地黑花的装饰风格则更为普遍。在模仿名窑的同时,山西窑场还创造出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黑釉剔划花质朴大气,黑釉铁锈花绚烂夺目,黑釉窑变神秘莫测。三是生产技术先进。介休窑的细白瓷胎土洗练纯粹,吸水性低,白度高,透光度好,品质甚至超过定窑。普遍流行的支钉支烧法,只在器物身上留下微小的痕迹,没有覆烧、刮圈叠烧产生的芒口、涩圈等缺陷,极大提高了产品的美感。
  二、山西博物院藏宋金瓷器选介
  山西博物院藏瓷,年代序列完整,品种类型齐全,名窑精品荟萃,地域特色鲜明,其中宋金瓷器又因其具有的科学性、代表性、丰富性而成为馆藏瓷器中的重头戏。从来源来看,不少馆藏宋金瓷器是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有些还有明确纪年,为瓷器的分期断代提供了标尺,因而具有科学性;从馆藏宋金瓷器的出土地点看,覆盖了全省的大多数市区,基本可以反映当时山西境内的瓷器生产水平,因而具有代表性;从馆藏宋金瓷器的品种看,不仅有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钧窑系的产品,还有地方窑的精品,因而具有丰富性。以下选介院藏宋金瓷器珍品,以飨读者。
  1.宋介休窑白瓷熏炉
  高11.6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4.4厘米。太原市金胜村出土。蛋形炉身,喇叭状底足。胎骨致密,釉色纯正。盖面镂空,玲珑剔透,巧夺天工。
  2.金定窑白瓷弦纹盖罐
  高15.5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5.2厘米。大同市阎德源墓出土。罐直口,圆鼓腹,矮圈足。盖中心鼓起,顶部捏一小钮,边缘微向上翘。胎色洁白,胎质细腻,釉面滋润。肩部划双弦纹。
  3.金霍州窑白瓷印花碗
  高4厘米,口径11厘米。碗敞口,弧腹,圈足,内底有涩圈。胎白而坚,体薄且轻,釉色莹亮。内壁模印水波飞鹤纹。
  4.金白瓷刻划鱼莲纹枕
  高12.8厘米,长25.8厘米,宽23厘米。太原市征集。枕面为椭圆形,前低后高,两端微翘,弧壁,平底。胎色土黄,釉下饰白色化妆土。枕面边缘用双线划出海棠形开光,开光内划鱼莲图,枕壁模印钱纹,底有墨书“泰和四年六月……”。
  5.金白釉剔花罐
  高37.1厘米,口径6.1厘米,底径10.3厘米。大同市水泊寺乡古城村出土。罐圆唇,溜肩,鼓腹,平底。胎质粗糙,胎色发灰,釉下施白色化妆土。外壁剔刻花纹,肩部为莲瓣纹,腹部为卷草纹。刻花技艺练达,构图疏朗。此罐为大同地区产品。
  6.金白瓷黑彩芦鹊纹长方枕
  高13.8厘米,长37厘米,宽19.6厘米。枕面为长方形,两端上翘,枕壁斜直,平底。枕面中心菱形开光内黑彩绘芦鹊纹,喜鹊栖于芦苇之上,啁啾啼鸣,芦苇好似不胜鸟身重量,微微弯曲。开光之外及枕壁绘折枝花,底有墨书“大定癸卯岁六月……”。
  7.金八义窑三彩虎枕
  高8厘米,长32.5厘米,宽14厘米。长治市征集。枕为卧虎形,老虎伏于前腿之上,尾巴盘于身侧,浓眉大眼,门牙微露,似在休憩。虎身施黄釉,绘黑色条纹,虎背绘黑色折枝花。
  8.金八义窑白瓷红绿彩“清”字碗
  高6.6厘米,口径17.8厘米,底径6.2厘米。侯马市出土。碗敞口,弧腹,小圈足,圈足及碗心有五个支钉痕。胎土黄色,外壁施釉不到底,釉下施白色化妆土。碗内底菱形开光内为一绿彩方框,框中央书红彩“清”字,开光外涂四个绿彩条,再外为三周红彩弦纹。
  9.金绞化妆土玉壶春瓶
  高18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6.4厘米。朔州市曹沙会村出土。瓶撇口,长颈,圆腹,圈足。胎釉之间饰化妆土,白褐两色化妆土互相交融,变幻莫测。
  10.宋黑釉碗
  高8.1厘米,口径19.2厘米,底径5.8厘米。榆次市猫儿岭出土。碗敞口,口沿刻六个小凹口,弧壁,深腹,圈足。除圈足外,通体施黑釉,釉层厚薄不匀,釉上密布棕眼。
  11.金黑釉油滴碗
  高4.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3.9厘米。朔州市出土。碗敞口,弧壁,深腹,小圈足。胎质较细,胎色灰白。釉面散布银灰色油滴,似繁星点点。
  12.金黑釉剔花梅瓶
  高29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7.3厘米。大同市天镇县夏家沟遗址出土。直口,圆肩,筒腹,隐圈足。红褐色胎。上腹剔卷叶纹,叶片舒展,生机盎然。
  13.金黑釉铁锈斑盖罐
  高18.6厘米,口径12.9厘米,底径12.8厘米。太原市出土。罐锥形盖,子母口,圆鼓腹,平底。盖及腹部施大小不等的红斑。
  14.金耀州窑狮座瓶
  通高17.5厘米,口径3.2厘米,底座9×6.4厘米。大同市煤峪口矿出土。长方双层台座上塑狮驼宝瓶,狮扬尾嘶鸣,鞍辔俱全,宝瓶撇口、束颈、鼓腹,狮左驯兽人手执缰绳。胎灰白色,釉月白色,四足底未施釉,有粘砂痕迹。
  (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创烧于清道光年间的建水紫陶,以“手工拉坯、名家书画、阴刻阳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享誉四海,是“全国四大名陶”之一。其中,抗战期间烧制的建水紫陶,记载着诸多抗战时期的历史信息。  建水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距离中越边境线200多公里,是雄镇滇南的军事重镇和关津要冲之地。1940年9月,日军占领越南,企图北上进犯昆明,兵指重庆。面对新的局势,以龙云为首的云南省政府,炸毁滇越铁路河口大桥,拆除河口至碧色寨
期刊
朱三松,明代竹刻家。名稚征,号三松,以号行世。生卒年不详,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活跃于明末。出身竹刻世家,祖父朱鹤(号松邻),父亲朱缨(号小松),均以刻竹闻名,有“三朱”或“竹三松”之称。朱氏本为新安人,自宋建炎移居华亭,又六世而东徒,遂为嘉定人。  朱三松款竹雕《松鹤人物》笔筒,高10厘米,直径11.9厘米。为一段竹节雕成,圆筒状,平口,直壁。色似栗皮,色泽光润。笔筒以竹节处为底,顺竹壁刻成三
期刊
明嘉靖剔彩风调雨顺菱花式盘  口径22.7厘米。盘菱花式,盘心正中雕星辰、蜡烛、莲纹及禾穗,环饰如意云头框,四角各雕游龙一条,间以“大”字纹及宝瓶纹;内壁分八格,每格雕八宝之一。盘外壁八格内分别雕各种折枝花,底髹黑漆,阴刻描金“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  此盘以星辰、蜡烛、莲纹及禾穗为饰,题材极为独特,别树一格。龙纹、蜡烛与星辰可视作皇帝祭天之举,莲花及禾穗则代表农作物,故合起来有向天祝祷风调雨顺、
期刊
铜三足炉  高19.6cm ,口径. 17.3cm  弄铜鼎、簋、尊、盘、爵等待为食具、酒具、盛水器等实用功能与作为礼器在先民精神生活中标出的意义是互为表里、融贯一致的。可以说,没有古代青铜器,就不可能有商、周以来文质彬彬的贵族等级体制和先秦时代持色独具的权力表达系统。古代文明体制的核心,即所谓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无不与青铜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琦(款)《粉彩人物纹
期刊
石鲁(1919-1982年),原名冯亚珩,字永康,因崇拜石涛与鲁迅而改名石鲁,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中国现代山水、人物、花鸟画家,“长安画派”主要创始人。对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国美术史来说,石鲁以其鲜明的个性张力与强烈的艺术风骨,倍受人们关注。在其短暂的艺术人生中,他以满腔热情与生命为代价,实现了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艺术创新的艰苦探索。  一、石鲁其人  石鲁幼年家境殷实,有“万卷藏书”,早年受过
期刊
慎德堂为圆明园内的一组建筑,位于圆明园九洲清晏的西面,修建于道光十年(1830年),次年落成,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内的一处生活行宫。道光皇帝晚年主要生活在此,传世的一幅《喜溢秋庭》画轴上,曾详细描绘过他在慎德堂内的生活场景,画卷左上角钤“慎德堂宝”印一枚。道光皇帝曾专门写过一篇《慎德堂记》收录在道光《御制文余集》中,文中反复强调了自己修建慎德堂的目的是为“崇俭去奢,慎思永”。道光三十年(1850年)
期刊
不经意间,已经是春暖花开时。四月的春天,桃红柳绿,暖日晴风,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处处酝酿着新的希望,但愿今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也能在这春日暖暖的阳光中逐渐复苏……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新一代收藏者,他们眼界开阔,出手不凡,并开始频繁涉足国际市场,这一现象不能不令人感到欣慰。然而中国藏家是否可以从此屹立于全球收藏界而不倒呢?中国藏家要想长期保持与世界接轨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期刊
元青花作为中国瓷器烧制工艺的珍品,以豪迈的气概与原创的艺术,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和简明的快感。它确立了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将华夏陶瓷艺术推向了巅峰。1959至2006年间,我国文物机构通过考古发掘、民间征集等方式,共获得元青花瓷器156件并分别珍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这批馆藏元青花分藏在国内15个省市自治区,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其中墓葬、窖藏出土及元代建筑遗迹发掘的元青花瓷器127件,占馆藏数量之和
期刊
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美好的寓意。为吉祥、美好、善良的象征,《说文》有记:“羊,祥也。”古器物铭文中“吉祥”多作“吉羊”;羊也是讲礼仪、遵道德的化身,《诗·小雅·无羊》曰:“羔羊,鹊巢之国也,召南之政,在位皆俭节正直,德如羔羊也。”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有很多以羊为题材的玉雕。2015年正值乙未羊年,拟对历代玉器中羊形象的演变和时代特征作一杂叙漫谈。  玉羊之作,今所见最早者为商代晚期器物。此期
期刊
良渚文化玉器距今四五千年,在太湖流域就已经十分发达,以精雕细琢的玉器著称,通过不断的文化交流,良渚玉器向四周扩散,向南远播到珠江流域,向北跨江过河,进入中原,最后被夏商文明所吸收。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等,惯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在中国玉器文化宝库中,良渚文化玉器最为引人注目,闪耀着迷人的光彩。现展示几件良渚玉器佳作,供爱好者同仁品赏。  玉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