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q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改革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并不断地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那么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努力创造民主氛围和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环境
  当代教育中师生关系注重的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这就暗示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上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要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因此教师就必须树立民主的思想,关注、赏识每个学生。关注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让学生愉快地听、积极地想,进而大胆发言。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时,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对于一些奇异的想法,选择适当的角度给予鼓励、表扬性的评价。有时,要尝试师生角色易位,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接受备课、上课的任务,学生会感到非常新鲜、好奇,心理上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主动地位。
  二、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创新思维
  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会产生追求和探索的欲望,才能主动学习和掌握好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个生动真实的事例、一句幽默诙谐的语言、一个恰当巧妙的比喻等等。
  2. 诱导发散思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发散思维的培养。比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问:一国两制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缺乏针对性,如果变换角度就比较好些。例如,针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你的观点怎么样?你认为台湾的出路在何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方法是什么?这些问题在书本中没有现成的标准的答案,但是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联系实际,增强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讲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改革的原因、实质及改革的目标和重要性等方面认识“改革是社會主义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播放了“改革开放20年”的录像,20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使学生深受感动;而后又启发学生畅谈建国50年来的大好形势,谈三峡截流,谈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和自己家庭的变化以及党的十六大决定领导全国人民奔小康社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明改革开放给祖国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样,学生自己解决了这一问题,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4.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今思想政治课的考试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不仅要在学科内进行综合,而且要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过程中要精心设置练习题,使学生在做练习题中进行多元思维,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加强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投入的情感被学生感受后再作用于教师形成一种教与学相互推进的合力。
  2.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独立思考列为学生的第一常规训练。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石,它不是天生的,需要激发和培养。因此要鼓励学生质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思考题,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对优生“锦上添花”,对差生“雪中送炭”。
  3.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多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会看书、会思考、会质疑。
  四、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和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初中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组织社会实践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亲身体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结合实际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要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组织具体实践活动。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可以考虑工厂、农村、部队、法院、商贸单位等,也可以通过访问老一辈革命家、英雄模范人物、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烈军属等,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综上所述,实行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政治老师必须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我国中学的实施,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措施中的重中之重。初中数学则是数学领域里的一个小单元,在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不妨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数学不仅非常抽象,而且是非常复杂的
期刊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加以鼓励。”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能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期刊
科学技术在迅猛地向前发展,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教育改革、倡导素质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力增强、社会繁荣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开展优化物理教学的研究,是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关键。要把物理课堂教学作为一
期刊
《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如何让他们爱学、学好这门功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鼓励质疑。  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提问,由易到难,逐步上升。比如在讲授火山爆发和地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是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期刊
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一个实验、一个规律、一堂课、一个章节的教学可以进行反思,甚至一句话、一个实验、一个眼神都能引起我们反思。只要我们处处留心、事事关心,在教学反思上一定会大有作为。  一、物理新课程标准更要求物理教师进行反思  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充分反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语文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
期刊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课文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从
期刊
在普通中学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在部分普通中学学生中进行的关于生物学科学习方法的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课前包括实验前基本无预习,部分同学上课不能坚持认真听讲,课堂笔记多为抄板书,部分同学不记课堂笔记,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较少,很多同学不进行复习就做作业,部分同学通过抄袭来完成作业……凡此种种,反映出很多同学没有自觉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也没有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这种状况
期刊
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变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独脚戏”为师生、生生、师师多向合作互动。为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必须从知识权威的位置上走下来,去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中介者、合作者。要达到这一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实施以下转变:  一、轉变教师角色,适应全新的语文教学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需要新型教师。新型教师不再是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
期刊
在新课标下,随着各种教学模式的展开,教师和学生思维也相应扩展开来。不等式证明作为高考的难点之一,学生对它的掌握总是用“能做出来就可以”的心态,极少人能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开来。下面举一实例:  设x、t∈R,证明: (4- 7)≤ ≤ (4+ 7)。  方法一:令y= ,则有:  (y-1)x2+(ycost-sint)x+(y-1)=0 (﹡)  若y=1,即t=kπ+ (k∈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