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莉]潜藏于涂鸦下的女性自省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8388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ily说,由声音去认识一个人,很有诗意。而我觉得,“读”Lily的漫画,就像读诗,线条与线条之间充满解读空间,秘密和深意往往隐藏于细节之中。所以,一边翻着她的漫画,一边通电话,就同时领略着双重诗意;也恰似“涂鸦墙”的形式,左边是文字,右边是画。
  翻开《Lily的女性涂鸦墙》,首先看到的是一些又可爱又可怖的大头“公仔”。Lily自述:“香港的房子很小。我家在狭窄的门廊上挂了个全身镜。……我从小照镜子,就只看见一颗大大的头颅悬在我小小的躯干上。……这让我习惯从很近的距离观察自己、理解世界。后来开始喜欢乱涂乱画时,我都会把‘公仔’的头画得很大。”凭借着这些与画面互映的文字,你基本可以拼凑出她的成长经历。但她会顽皮地说:“我没有告诉过别人,这里面其实有真有假,有别人的故事,也有我穿越时空的虚构。但大家都以为我在讲自己发生的事情。”
  说到好笑的经历,Lily会自顾地先“哈哈”起来,有嘲讽,有批判,也不失细腻。她说,如果不冷酷一点,又怎能撑得下去。她还会问你:有没有亲手干坏事,跟有没有干坏事,究竟有什么分别?
  
  保有热情,就会被看见
  
  开始画漫画,Lily说实属巧合。自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毕业后,她从事了两年的商业设计工作,之后在非政府团体担任行政秘书。大约在1997年,一本名为《香港文化研究》的杂志面世,有一期讨论性别议题,向Lily邀稿,这是她第一次画漫画。这次经验让她发现,原来漫画也可以用来表达理论,随后就开始投稿,也因为有不同媒体和团体的约稿,所以就一直画下去了。这批漫画后来结集成《妈妈的抽屉在最低》,这是香港第一本以性及性别政治为主题,用女性主义等理论大框架为创作工具的图文创作。
  Lily的创作历程颇为顺利,至今只有两次被退稿的经验;大部分工作都是对方主动邀约,因此都能尊重她的个人风格;即使原来没有版面,也能开辟出位置。“我的经验告诉我,如果用心创作,不同的机会就会来,好作品一定有发表空间。我做所有事情都没有计划的,自己找出版社、找杂志,给我带来很多惊喜,”她说,最重要的是热情,“所有事的起源就是你对一些事物的热情,对人生的热情。有些东西我很想去表达,就会做得比较好。”
  在Lily的作品出现前,香港没有评论式的漫画。她以漫画讨论性、性别、性别政治、都市生活、环保生态、社会弱势族群,让大众看到漫画的另一种可能性。她现在经常往返于港台两地,从事教学、漫画、设计等工作,比较两地的生活,Lily认为,“台湾没有香港那么大的压迫感。这样走来走去好像不太安分,但空间扩大了很多,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分享别人的生命经验,对我来说很重要。”
  
  抽离一点,才可撑下去
  
  这一切看似很顺遂。
  但直至2002年,Lily获奖学金赴英国里兹大学修读“艺术与女性主义”硕士课程,期间与美术系老师倾谈,才令她肯定了自己的艺术素质。“外界评价是一种指标,但对内在自信无甚帮助。”Lily说,这跟中国人的教育有关,从小被大人批评自己的小小“成就”只是幸运,而相较于男性被要求有成就,女性没有成就的期待,只被要求安分守己,也限制了女性的自我发展。“但有限制对一个创作人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限制也就不需要创作了。”
  Lily小时候专挑难度高的事情去做,上台演讲、当代表、参加辩论赛……不断挑战自我,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证明作为女性的自己,却也在在反映了内心的不足之处。她说为别人过活了很多年,自己的生活从30岁才开始。说起自我反省的过程,她对昔日的自己是严苛的。“我一直是所谓的‘既得利益者’,是比较突出的学生。我记得当时自己很介意的。有位老师说:‘如果你们是男生班就好了!’我竟然也认同他,竟然痛恨自己生为女性。我后来发现,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是只有我一个。外界有很多的想法让我们女生看不起自己,或忽略了自己的个人特质。所以那个醒觉的打击是很大的,至今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帮凶:认为女生就是麻烦,女生是不能做某些事情的。但实际上我做了很多打破性别定型的事情,那为什么自己都要否定自己呢?”
  Lily曾经参加攀岩活动,在家里种水草,还喜欢在夜里独自走山路。做这些事情时,遇到的总是男性居多,也常惹来异样的目光。水族店的店员问Lily:“种水草的大部分都是男人。你也喜欢?”“以前小时候可能会说:‘我跟女生不同,我也会种!’现在就会觉得他们的想法很可笑。”Lily解释说,由于香港的住房很小,有权力去“霸占”那三尺地方的通常是男人,内里就是家庭权力分配的问题。
  从“女子也可如此!”到“世界何以如此?”,Lily觉得终于找到一个如何生存下去的角度。“有一群人努力地去改善自己,或令社会的空间变宽,这种努力是要被欣赏和肯定的。我只是在做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她这样解释目前的自我肯定。
  
  女性主义是打开眼界的工具
  
  Lily没有明说那是怎样一个角度,但应该与女性主义有关。她常被称为“女性主义漫画家”,在大学时期便已加入香港“新妇女协进会”,并曾担任主席,参与香港的两性平权运动,在其中获得了很多养分。“身为女性,从自我出发去看世界,这是很基础的。你起码要知道自己是谁,不然你就会觉得‘我是为什么人说话’。主要不是为别人说话,你是为了自己的良知说话。女性主义对我来说是一个理解世界的工具。从大范围来说,它是关心人类解放的一种论述,里面有现实层面,包括经济、政治、政策等;也有文化意识层面,对女人的定义,等等;现在还包括对少数人士的关怀,例如不同性倾向、变性人等。一旦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其它一连串相关的压制系统就会变成你的抗争对象,例如对环境的剥削,等等。”
  自大学起参与社运的经验,在非政府团体工作5年中的所见所闻,与自我反省交织在一起,渗透到Lily的作品之中,又化成积极的现实行动。“那5年的经验是非常震撼的。我带团队到孟加拉、柬埔寨、菲律宾和中国大陆粤北等地进行扶贫工作,看到很多人怎样在卑微的环境下卑微地生存。他们的处境其实我们也有责任。一个人理解世界的方式和同情心未必需要亲眼看到,它跟我们怎样想象生存有很大关系。我觉得我应该尽一点绵力,让读者有别的角度去思考可以多做一点什么。”2005年高雄捷运泰劳“暴动”事件后,Lily开始以台湾外籍女性移工议题为漫画内容,表现她们在台湾遭遇的不平等待遇;2006年策划名为“慢漫秀”的行动艺术——她与4位移工朋友肩负大型漫画看板,行走于台北市中山北路二、三段——表达外籍移工的诉求。
  女性主义作为一个关怀世界的切入口,已融入Lily对各种议题的论述之中,看问题时很自然就带有批判的角度。若要追问源头,Lily说,与最亲近的女性——妈妈的处境有关。如同她第一本漫画集的名字——《妈妈的抽屉在最低》,妈妈总以不断的牺牲支撑起整个家庭。“关键就是有没有一个东西让你有切肤之痛。那个痛可能是,你的妈妈说起她小时候因为是女孩而没有上学,要供养兄弟读书。如果你忍着痛追下去,就是自我反省的开始,以不同角度看世界的开始。”
  这些反省反映在她的创作上,作品中不时透露出一股冷,看似冷眼看世界,其实是冷酷地看自己。Lily这样自白:“我都好想说自己是个言行一致的上等人,可是家里一柜都是血汗工厂生产的衣服。前两天贪嘴,又去老麦买了个鱼柳包。每当走过福华街跟华西街碰见性工作者,总会为自己的安逸虚伪感到羞愧。”
  
  涂鸦是自我精神疾病的疗愈
  
  在留学英伦期间,曾有66天,Lily没日没夜地涂鸦,意欲把空洞的画室填满。主任老师进来后,看得目瞪口呆,后来就带了里兹市立美术馆的策展人过来。毕业半年后,Lily受邀到该馆举办个展,上下两层展馆挂满了那66天从她笔端逃逸出来的人机妖兽。
  时隔将近十年,Lily在出版前才被逼迫着面对昔日蜂拥而出的“妖魔鬼怪”,重新整理时她发现,涂鸦原是她克服恐惧的途径,以涂鸦捉拿怪兽,而最想降服的,原来就是自己。“一些潜藏的想法,一直在我们心里安安稳稳,一旦翻出来,你可能会很恐惧自己原来有这样的部分。但它给了你更大的可能性,让人变得开阔。”
  通过涂鸦,Lily重新整理自己的生命经验,也创造新的记忆。“我后来在画漫画时有很深刻的反省。现在的世界没有什么新的事物,有的只是解释那些事情的意义的不同角度。我觉得回溯家庭历史、个人成长历史,对于认清自己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但另一方面,其实我们也能创造自己的过去。我们从小有意无意地用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但长大之后重新再看,在做记录以外,我会觉得,横竖有一个角度,不如就创造自己想要的过去。越来越多角度去看一件事,这很有意思。”
  “Lily的涂鸦墙”不仅是作品集,她也在书的最后一章教导读者如何开始自己的女性涂鸦。在新书宣传活动中,她请读者加入涂鸦的行列,由此也看到了别人的生命故事。而在全书的最后,她讲述的是立体的涂鸦,也是最古老的涂鸦——编织。她用雨伞工厂的剩料,以一枝钩针,随心所欲地编织成各种可穿戴的物品。由于朋友的提醒,这不只是艺术雕塑品,也可以变成产品,所以她与朋友开了公司,开始发展创意绿色设计。Lily说,这背后也有论述:人所记念的,与物共生。“例如旧毛衣,可以看作是家族历史的传承。在爸爸去世后,妈妈整理出很多以前织给爸爸的毛衣,又不舍得丢弃。所以就把它拆了,重新再织给孙子孙女。这件事不单有创造性,也让家族记忆一代一代传下去。”
其他文献
《中国书法艺术教程》(原书名)是启笛(袁守启)先生20余年前为中共中央党校学员讲习书法课,在教案的基础上出版的教材,这次再版皆因作者为我校的特聘教授,由学校教材建设基金资助、作者两位在职的学生担任特约编辑。  修订版主要增加郭沫若的书法艺术和启笛书画赏析两部分内容。在有了电子版的第一稿体例结构的校样,相应的内容加进去就可以了,但事实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首先是启笛的那一章没有文字,特编从E-mail传
期刊
八月在三秋(孟、仲、季)之中,八月十五又为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中秋之夜月最圆,古人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可见中秋思团圆,是我们这个民族久远的习俗,所以中秋自然就成了团圆的节日。一家老少齐聚,共享天伦之乐。闽南人更是说:“中秋不回是无妻”,可见中秋回家团圆在闽南人心中是多么重要的节庆习俗。  团圆之时总要吃些好东西,聚在一起做些好玩的游戏,这就有了中秋吃月
期刊
阅读《地铁》像乘坐地铁一样让人感到疲倦。  韩松在《地铁》中处理了很多他的经典主题,例如《废墟》里的一些片段让人想起《红色海洋》中的《武夷梦》和《宇宙墓碑》里的《灿烂文化》;而在除了《末班》之外的其他四篇当中,则明显地表现出从《闪光·阉割》开始的对“演化”这一(或许只是作为写作手段的)主题的强烈趣味。但是,如果想要在这统摄于《地铁》之名下的五篇小说之间找到除了“地铁”和《读书》之外的某些不可否认的
期刊
阅读马世芳,心情是愉快的,尽管他的两本书名“昨日”、“乡愁”等字眼,本身蕴含着时光飞逝、好生惆怅的意味。但他不是纯粹的怀旧,他所怀的旧甚至是刻意追寻而来的,仿若进入时光机器,追溯到他来不及参与的时代,只因那个时代有他所喜欢的东西,那是他所崇拜的摇滚乐和摇滚歌手活跃的年代。  “来不及了。那个时代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结束。”从《地下乡愁蓝调》一书开始,马世芳便多次倾诉,对于西洋摇滚乐、台湾民歌运动勃兴
期刊
这些年很风光的“杂志书”,最近又添了几员生力军,其中最为惹眼的当属安妮宝贝主持的《大方》,一时热评如潮,这让我这个老牌“杂志癖者”想说说几句我们“杂志书”的前世今生。先说当下,近者如《读库》、《悦读》、《温故》、《闲话》、《老照片》、《历史学家茶座》都要算MOOK圈里混得不错的,其中《老照片》是老大,已有十五年之悠久历史,且引领了举国“老照片热”。但是很少有读者注意到,比《老照片》稍晚的《老漫画》
期刊
人究竟会因为失去而做出什么事?人为什么会端坐在电脑前,看每一个人的人生、看这世界的改变?因特网的出现,是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还是扩张每一个人自我内在的恐惧和占有?  《第五号房》结合网络发展故事,除了个人封闭世界的描写以外,添加各式各样待在电脑前的众人,让它透过网络的多元和诡异多变,将看似扩及他人的生活,呈现出一种窥探自我内在的冲突感。  塔德是一个自小失去母亲、渴望母亲的男人(或说恋母),想要囚禁
期刊
我这样问,可能很多人脑海会自动浮现出“事业女性”的模样。相对于旧时代,这前所未见的族群一直是妇女最容易辨认的新理想;如今女性在职场工作已很平常,但大众心底里还是爱对不让须眉的巾帼另眼相看。有赖电视、杂志、广告各种媒体的循循善诱,妇解先驱的艰苦铸就的革命光环慢慢幻化为都会女性俯拾即是的时尚品味。如果这多少总算提升了女性建构独立身份的普及程度,那也不过是让女人从只能被动地回应男人的欲望,进而学会自给自
期刊
当前可说是文学作品版本密度最大的时代。由于政治形势、出版机制以及文学观念等不断改变,许多作品都被不同程度地加以修改而陆续重生问世,亦使得台湾当代文学出版物呈现出一种拥有众多不同版本的时代面貌。  所谓现代文学的经验特性,即既离不开读者对于印刷书页的态度,又看待形式质量的美感知觉。因之,在有些书册装帧设计上,你可感受到最传统的中国古典色彩,没有激情狡狯的宣传式语言,没有让人眼花撩乱的线条用色,有的只
期刊
缪思出版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秉持以下的出版宗旨:“寓教于乐,期藉由引介地位经典、风格优美、内容创新、富幽默感或寓意深远等深具启发性的海外奇幻文学,以培养台湾读者多元思考能力与创造力”──呃,写成白话的意思其实是:正经八百    缪思出版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秉持以下的出版宗旨:“寓教于乐,期藉由引介地位经典、风格优美、内容创新、富幽默感或寓意深远等深具启发性的海外奇幻文学,以培养台湾读者多元思考能力与创
期刊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闽南称“五月节”、“五日节”。端午节的称呼,始于晋代,晋周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初五日也。”五月初五为端阳,取自五月开始阳气始盛的意义;又称重午(重五),因为夏正建寅,五月为午月,五日亦称午日,这天是午月午日相重,故称重午或重五。此外端午节还有“沐籣节”、“诗人节”、“解粽节”、“龙船节”等之称。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一种说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