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性学习扎根语文课堂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ll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性的方式去研读课文中的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的知识去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既以课题探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课文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习,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下面,我以案例的形式,依据一些教学理论和平时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
  [案例1]利用偶发教学资源。转危为安
  在《画风》一课学习中,有个一向顽皮的学生举手问:“老师,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能画呢?是不是课文弄错了?”他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不少同学附和,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没急着去让学生去学习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风吗?你是怎么知道这时候有风的呢?”这一问掀起了议论高潮。
  学生甲:我去放风筝的时候看见风,风把风筝吹上天了。
  学生乙:我坐在妈妈的电动车后,看见妈妈的长发飘起来,我知道这时候有风。
  学生丙:有一次刮大风,把学校操场边上的大树的树枝都吹断了。
  受到这几个同学的启发,其他同学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
  我欣喜地对学生说:“你们真棒,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然后我们也来画画风好吗?”
  以下就是部分学生的作业,从中体现出的独特思维是多么让人惊喜:
  风采了,风把风筝吹上天了,风藏在飞舞的风筝里。
  风采了,风把妈妈的长发吹飘起来了,风藏在妈妈的长发里。
  风来了,风把柳枝吹动了,风藏在飘动的柳枝里:风把小草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草里。
  风来了,风把开水吹凉了,风藏在凉凉的开水里。
  风来了,风把蜡烛吹灭了,风藏在冒烟的蜡烛里。
  [分析与反思]
  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无限想象力。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二、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开放式教学思想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违法,不违反人性,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评价,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案例2]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突破常规
  在教学《锄禾》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出示诗题《锄禾》后,布置初读任务。发现几名学生没有打开课本)你们怎么不读诗呢?(教师完全能预设到这首诗部分学生已经会了。)
  生甲:我上幼儿园就会背这首诗了!
  生乙:每次我吃饭浪费时,妈妈就背这首古诗教育我,我再熟悉不过了!
  师:会背了?可以当老师了!请你们教教这两首古诗,好吗,
  (生将信将疑,确认后,兴奋不已)
  师:要想当老师还得读懂古诗。你们可以查查农民伯伯种田的资料,也可以联系生活中爸爸妈妈教育你们爱惜粮食的例子来读这首古诗。等一会儿,老师请你教这首古诗。
  [分析与反思]
  学生已有知识也是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因素,因为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对学习失去探究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让学生当回老师,让这些“先富起来”的学生迈向更高的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情趣性、目标性,使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的激情与智慧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
  为了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与行为,在“以学论教” “以学定教”原则的指导下,将40分钟的课堂主体部分充分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进行生生问、师生问的互动和网状交流探讨。无论是信息的传递还是情感的交流。也无论是思维的碰撞还是情绪的体验。学生投入多,也收获多,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案例3]挖掘绝妙教学契机。研读体会。因势利导
  研读《小珊迪》,在深读阶段,教师问学生你有哪些疑问希望在深读课文时解决吗?学生提了不少,如:
  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他的火柴不可?
  如果小珊迪不急于还钱,他就不会死,难道他不需要钱吗?
  “当我想到弦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小珊迪不是哪种人?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了这些疑问都与“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关,便自然提升出研读的课题是:“小珊迪是一个(
  )的人?”学生填写了“饱受饥寒”“关爱弟弟”“善良”“诚实守信”“讲信用”“不贪小利”……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研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交流研读体会。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小珊迪的诚实、守信和善良的美好品质。
  探究课题应当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才能最具有针对性,可以发挥最佳效益,所以,由学生提出探究课题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教师若能从学生的质疑中加以提炼、升华,而最终形成探究课题,实为最佳策略。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效的动态生成性教学,一是在教学中必须做到适时、适人,合情、合理,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为立足点,去导向、导法、导思;二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预案,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学习;三是要追求课堂的真实性,即敢于暴露、善于应用意料之外的“情况”,使课堂再现的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教学生活情景。
  语文学科是探究性学习最便于开展的学科,语文探究性学习能够真正促成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落实。探究性学习与以往的教学学习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更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教育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考虑而作出的富有时代意义的选择。进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探究性学习科学的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育回归儿童本性的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胡本光
其他文献
[教学理念]  《大自然的语言》(北师大版三下)是一首知识性的小诗。从写作性质看,带有说明的性质;从写作形式看,富有诗歌的韵味。教学时,既要根据说明文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明的事物,又要引导学生朗读体味,受到诗歌情趣的熏陶。  [教学目标]  1 学会9个生字。正确读写“搬家、蝌蚪、逗点、大雁、编队、砍倒、圆圈、山脉、妙不可言”等词语。  2 了解课文所说明的物候特点、地质学常识。  3 有
期刊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6页  知识目标:通过各环节的训练和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快速、灵活地进行口算。并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练习提高学生观察、探寻规律的能力、分析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加数感。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享受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内在的规律美和其应用价值。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校长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对学校课程改革与办学质量的影响日益凸显,  校长的岗位非常特殊,职责特别神圣,工作格外重要,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呼唤教育家校长。校长要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与信念,充分认识肩负责任的神圣。    一、做品德高尚的校长    德才兼备历来是我们党的用人标准。德是当领导能必备条件,当领导有德无才不行,有才无德更不行。学校是教育圣
期刊
在精心备课中预设细节    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在备课过程中,要深挖教材、了解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条件。  例如,“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在设计认识“相对”“相交”的位置关系时,有位老师设计一个细节: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前来与我们共同上课的老师表示欢迎。(学生鼓掌)再引导学生研究鼓掌动作。让学生明白鼓掌时,两只手的位置应该做到掌心相对。通过老师的
期刊
内容提要:贸易环境是对整个贸易过程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良好的贸易环境有利于提升地区贸易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甘肃的贸易环境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现有的贸易环境整体落后于西部其他各省区,并且省内各地市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存在较大差异。为此,甘肃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市场体系和法律法规制度,加快贸易环境建设和完善。  关键词:甘肃;贸
期刊
一、演演写写,再现文本场景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两类文本材料最适合表演,一类是童话寓言作品,还有一类是每单元的练习。如口语交际、做做写写、学用字词句等。如在第三册口语交际《学会招待》中,我让学生现场表演在家里招待客人的情景,请其他同学仔细观看,并提出意见;再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在小组中合作表演。接着出示句段让学生进行填填写写:王阿姨来找妈妈,妈妈不在家。我___________
期刊
[编者按]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在入学前接受的简单计算方面教学的程度不同,计算能力极不平衡。那么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现状如何?学生入学前所接受的计算教学对以后的计算学习是利是弊?教师如何应对一年级这个特殊年级的计算教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专题。专题包含5篇文章,其中既有理论探究,也有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文章作者经过长时间细致的调查思考,用大量的实际数据与教学案
期刊
[教材简介]  《蝙蝠和雷达》是人教版四下的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并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发,为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一、教学实践    以“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实践活动”课为例,分析一下,我是如何设计这节课的,以及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况。    1 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回忆整理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以学过的五个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回忆整理其中所应用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先让学生说出五个图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分小组讨论每
期刊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说就是由大大小小几十个“场面”衔接而成的四十分钟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有“起”、有“承”、有“转”、有“合”,要使这个场景演绎得精彩纷呈,那么“场景”中的主体人物——学生就必须身入其境,在文本中快意恩仇。那么,如何让学生人情入境呢?我认为最关键就是要精心营造学生所处的“情场”,即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栖息地,并精心运作,让“情场”成为一个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住学生的情感,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