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青年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促进、导向、约束、烟范和教育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观令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三个代表”思想“三进”的需要,也是实现“以德育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一、培育學校精神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学校个性和风貌的集中反映,它能深刻地、稳定地体现校园群体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使师生容易产生对学校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认同感,和学校荣辱与共的归属感,投身学校建设发展的责任感,在学校生活和工作的荣誉感,因而是校园文化最具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精神的培育过程中,首先必须突出学校党政一把手的表率作用。这是因为学校个性明显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首先应该是由校(院)党委提出和倡导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党政一把手能否率先实践,以自己的行动为数职工做出榜样,对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极大。党政一把手作为学校精神的代表,是使学校精神能否真正成为学校之魂的关键。其次要突出先进模范人物在学校精神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因为学校精神的培有过程也就是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谁则被厂大师生员工所接受、认同的群体化进程。先进模范人物是学校精神的化身和学校精神力量的休动和缩影,是学校师生评判自己行为的一面镜子。因而对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起着调节、影响和同化的作用。再次要突出学校形象的塑造。学校精神存在于师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叉通过其社会实践活动以学校形象的方式向社会表露,最后得到社会的公认。
二、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必须唱响主旋律
在开放环境和现代信息传播媒介的作用下,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尽管如此,高校作为教育阵地,必须发挥其教育导向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唱响主旋律。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吸收了全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是现代人类社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杰出的代衣,是一切先进文化的旗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为了确保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组织上、制度上、措施方法上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导向机制,坚持马克思野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地位,积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抵制和摒弃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对学校的冲击,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创造健康的高尚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
其次,要弄清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再次,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设计师”的导向作用和为人师表的楷模、榜样作用。教师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创造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上垂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先进的思想传播真理播种文明,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以自身的先进文化和风范去影响学生,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而这种效果是任何单靠外力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三、构建活动化的校园环境,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
校园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乏味、沉闷,缺乏吸引力、向心力是当前校园文化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各种教育功能的原因所在,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活化校园文化环境,引进一些社会文化中的生动活泼而又格调健康的形式和内容,为校园文化注人时代的色彩和生机。要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向心力,就必须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喜欢交往、人际关系朋辈化和异性化,追求创新,注重个人价值,喜欢表现自己的思想心理变化特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能发挥和表现个人兴趣、特点、才能并提高自身交际能力的活动条件和机会。如校运动会、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歌会等。
同时放手让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增强新时期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的又一措施。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是创造者又是享受者。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敏捷,想象丰富,富于创造性,对社会文化信息反应迅速,在他们身,上蕴含着很大的潜能和创造力,放手让大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文化活动,不仅使校园文化生活有声有色,而且通过亲自参与、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同时对学生自身也是一种能力上、素质上的锻炼。
四、充分发挥高校互联网的作用,扩大校园文化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在高校校园得到普及,网络世界以其丰富的知识资源、迅速的传播方式,即时参与性,成为高校师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因而也必然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学生在互联网中的交流和相处,会产生新型的人际关系,高校必须把培养高尚的网络道德情操和行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和网络文化建设,正确认识网络生存方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弘扬健康的网络文化,把校园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一角落。
此外重视对校园文化硬件的投人,建立一个优美的、富有个性的、溶人人文精神的高校校园,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之,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是办好社会主义高校,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作者顾添笑《求知导刊》2015年第08期
[2]《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者王春宏《科技资讯》2017年第17期
作者简介:莫文业,1962.01,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一、培育學校精神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学校个性和风貌的集中反映,它能深刻地、稳定地体现校园群体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使师生容易产生对学校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认同感,和学校荣辱与共的归属感,投身学校建设发展的责任感,在学校生活和工作的荣誉感,因而是校园文化最具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精神的培育过程中,首先必须突出学校党政一把手的表率作用。这是因为学校个性明显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首先应该是由校(院)党委提出和倡导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党政一把手能否率先实践,以自己的行动为数职工做出榜样,对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极大。党政一把手作为学校精神的代表,是使学校精神能否真正成为学校之魂的关键。其次要突出先进模范人物在学校精神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因为学校精神的培有过程也就是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谁则被厂大师生员工所接受、认同的群体化进程。先进模范人物是学校精神的化身和学校精神力量的休动和缩影,是学校师生评判自己行为的一面镜子。因而对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起着调节、影响和同化的作用。再次要突出学校形象的塑造。学校精神存在于师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叉通过其社会实践活动以学校形象的方式向社会表露,最后得到社会的公认。
二、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必须唱响主旋律
在开放环境和现代信息传播媒介的作用下,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尽管如此,高校作为教育阵地,必须发挥其教育导向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唱响主旋律。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吸收了全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是现代人类社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杰出的代衣,是一切先进文化的旗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为了确保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组织上、制度上、措施方法上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导向机制,坚持马克思野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地位,积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抵制和摒弃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对学校的冲击,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创造健康的高尚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
其次,要弄清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再次,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设计师”的导向作用和为人师表的楷模、榜样作用。教师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创造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上垂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先进的思想传播真理播种文明,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以自身的先进文化和风范去影响学生,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而这种效果是任何单靠外力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三、构建活动化的校园环境,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
校园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乏味、沉闷,缺乏吸引力、向心力是当前校园文化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各种教育功能的原因所在,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活化校园文化环境,引进一些社会文化中的生动活泼而又格调健康的形式和内容,为校园文化注人时代的色彩和生机。要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向心力,就必须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喜欢交往、人际关系朋辈化和异性化,追求创新,注重个人价值,喜欢表现自己的思想心理变化特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能发挥和表现个人兴趣、特点、才能并提高自身交际能力的活动条件和机会。如校运动会、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歌会等。
同时放手让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增强新时期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力的又一措施。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是创造者又是享受者。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敏捷,想象丰富,富于创造性,对社会文化信息反应迅速,在他们身,上蕴含着很大的潜能和创造力,放手让大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文化活动,不仅使校园文化生活有声有色,而且通过亲自参与、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同时对学生自身也是一种能力上、素质上的锻炼。
四、充分发挥高校互联网的作用,扩大校园文化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在高校校园得到普及,网络世界以其丰富的知识资源、迅速的传播方式,即时参与性,成为高校师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因而也必然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学生在互联网中的交流和相处,会产生新型的人际关系,高校必须把培养高尚的网络道德情操和行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和网络文化建设,正确认识网络生存方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弘扬健康的网络文化,把校园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一角落。
此外重视对校园文化硬件的投人,建立一个优美的、富有个性的、溶人人文精神的高校校园,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之,新时期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是办好社会主义高校,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作者顾添笑《求知导刊》2015年第08期
[2]《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者王春宏《科技资讯》2017年第17期
作者简介:莫文业,1962.01,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