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以我为主”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pymh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多次教学《先秦诸子选读》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思考、试验和调整,摸索出两个在完成读懂文意、领悟哲理两大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语文课堂生动性、趣味性的方法。
  【关键词】《先秦诸子选读》;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先秦诸子选读》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师生普遍反映比较难教难学的一本教材。笔者在多次教学《先秦诸子选读》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思考、试验和调整,摸索出两个在完成读懂文意、领悟哲理两大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语文课堂生动性、趣味性的方法,现简述如下:
  一、联系实际
  在《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中,如能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人物、事件或现象,可以起到变深奥为通俗,化抽象为形象,打通课内与课外,连接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现实人物
  这些现实人物可古可今,可中可外,可自己可他人,但必须是现实的、真实存在的,不能是虚构的。如我在教授“《孟子》选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时,就要求学生联系实际,从历史或当下找寻符合这种“大丈夫”人格的现实人物。结果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苏武、文天祥、周树人、钱学森、甘地、曼德拉等,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人物。我再引导学生把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梳理、品析一番,既充分理解了孟子“大丈夫”的思想、调动了课堂气氛、积累了写作素材,还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教育和人格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二)联系社会事件
  这些社会事件可大可小,可远可近,可新可旧,只要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解答疑惑就行。在“《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课中有一个难点,即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在联系实际,联系社会事件之前,大部分学生怎么也想不通人都死了,命都没了,还要诚信干吗。我就提到了最近几年社会上剧增的“有毒食品事件”“食品安全事件”,果然,联系这两个社会事件,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三)联系各种现象
  各种现象自然也可大可小,可远可近,还可自然可社会,可具体可抽象。比如我在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文时,就将文中孔子的“义利观念”和当今社会中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仇富”——联系起来让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更深入、更信服地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義之财莫取”的道理。
  二、以我为主
  当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式还是“以我为主”,即老师少讲少分析,让学生多动多表现。因此我在“联系实际”的同时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动起来,有话可讲、有事可做、“以我为主”。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我读
  读就是朗读课文。课前,我会把每篇课文切分为前后篇幅、字数差不多的两个部分,上课的时候抽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朗读,再让其他学生指出两个同学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读错的字、读错的句子等)和不足(如声音太小、结结巴巴、语速太快或太慢、没有感情等),这样就解决了读音、节奏、感情等诸多难点。接下来再让全班同学齐读时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了。
  (二)我译
  译就是翻译语句。每篇课文我都会在学生结合注释、初通文意的基础上挑选出若干个较难理解的句子以竞赛的方式(准备一定时间后举手抢答)要求学生翻译。一方面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文句的水平,另一方面从中发现学生翻译当中容易存在的错误,分析原因并引导学生找到解决之道。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避免以往以教师主讲为主的翻译形式的乏味和不能及时有效根据学情对学生的理解和翻译进行引导的弊病。
  (三)我品
  品就是品味分析。学习诸子文章不但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领略诸子的不同风采、别样个性,还能从中学习到诸如立身、行事、格物、致知等多方面的道理。所以我在翻译语句、理解文意之后特意安排一个“我品”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品味分析、归纳总结出诸子人物的风采个性及他在这篇文章中阐述的主要思想。依旧采取让学生主讲,教师适当引导、点拨或补充的方式。
  (四)我演
  演就是情境表演。诸子散文中的一些文段或体现出人物的风采魅力,或以形象的故事说理,这些都适合用作表演的素材,以情境表演的形式再现,既有利于学生直观化地认识和理解,又能够极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我一般是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并将表演的权利下放,只布置任务(如表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则),其他交给组长,由他统筹安排一切,相当于一出戏的导演。实践证明,“我演”往往是一节课的高潮。
  (五)我评
  评就是鉴赏评价。主要就是鉴赏评价前面“我演”这一环节中同学的演出,哪个同学演得最好,为什么?表演中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或不足,如何改进?让观看的学生自由评价。这样做的目的不单只是为今后的演出积累经验,提高演出水平,更是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意、品鉴人物,并更形象、更深入地理解诸子的思想。
  (六)我问
  问就是提问质疑。虽然之前通过“我读”“我译”“我品”“我演”“我评”几个环节已经触及课文中的几个知识要点,但毕竟不可能涵盖一篇文章中的所有知识点,特别是学生对一篇文章总会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问题,因此我一向鼓励学生有疑就问。可以问不懂的字词、句子,可以说不同的看法、意见,由学生自己说,再由其他同学共同讨论,争取能够解答。
  (七)我练
  练就是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好坏最佳的检查方式是练习和试题,因此每篇课文的最后我都会精心挑选或设计若干道试题或练习,检测学生这篇课文学习的情况。这些练习和试题内容上涵盖字词句的理解、文意的理解和分析,形式上或选择或翻译或问答,基本上覆盖了文章的各个知识要点,能够起到一个较为全面的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巩固复习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样的,这些练习、试题以学生做、学生答、学生讲、学生评的方式为主加以落实。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情分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学情不同、教学有异,只有准确地把握学情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情分析;备教材;备学生;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如今追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了,很多老师为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精心的备课、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学习材料或练习,特别重视教材分析、设计理想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流程。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
【摘要】本人说课的题目是《斑羚飞渡》,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六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关键词】高效课堂;说课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说教材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了一群斑羚身处绝境、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壮举,既体现了本单元“关注动物世界”的学习重点,又启示人们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关系
【摘要】本文就教师在高中唐诗教学意象的“内外拓展”意识进行了分析,其在观照高中抽象思维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分点结合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青衫这一意象进行了详细阐释,作为引申,本文最后就学生自主探究诗歌意象的重要性进行了导向。  【关键词】唐诗教学;无感意象;内外拓展;琵琶行;青衫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唐诗是我国文学中的精华,唐诗中的意象更是唐人生活的代言,柳叶、落日等文化意象
【摘要】主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主问题设计的是否合理,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文章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首先分析了课堂提问的误区,然后着重从紧扣标题、重难点、主旨、文眼等四个方面论述主问题的设计,希望以此点燃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问题;误区;策略;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宋代张陆有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话道出了思考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小学生正
【摘要】主问题提纲挈领:主问题让课堂重点明确突出;让课堂板块清晰明了;让课堂教学紧凑高效。问题链推进思维:问题链扩大思维的广度;增加思维的角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关键词】主问题;问题链;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如果说经典大气的课有三个标准:情节不多、环节不细、问题不碎的话,那么陈老师执教的《老王》就很好地诠释了经典大气。笔者认为这得益于陈老师的主问题教学和问题链设计
【摘要】本文通过对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布局调整的调研,分析了我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成效;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舟曲县农村中小学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办学分散的问题,学校结构布局极不合理。为了更深入了解我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在实施
【摘要】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是作者对极富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细微举止、景物片断等进行细腻的描写。熟练灵活地运用细节描写技巧,既能刻画人物性格,丰富人物的形象,又能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  【关键词】细节;技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细节描写,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环节和情节
【摘要】《蛙声十里出山泉》是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在1951年为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画面极具想象力,不见青蛙,却闻蛙声,用几只畅游的蝌蚪表现蛙声,其特殊的联想手法,表现的恰到好处,动静结合,实乃绝妙的构思。而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则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蛙声十里出山泉》出发,分析美术作品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蛙声十里出山泉》;高中;美术教
【摘要】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各种文体知识。文章从整合充实内容、看教材的变革、尊重学生个性、进行写作训练四个方面阐述,旨在对教材的重组与整合、开发与利用,从而更加有效地使用教材。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教材;整合;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对于学生来说教材只是学习的跳板,在老师看来也就是实施教学的起点。如果教学仅仅是对具
【摘要】贯彻“学讲”理念,首先要组织学生沉潜于文本的字里行间,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揣摩重点句子的含义,感悟文本蕴含的情感,并在空白处写下富有个性的感悟、心得,将思维成果文字化,为下一步研讨、交流做好准备。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交流;讲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承载着发展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重任。教师要在吃透课程标准理念的基础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