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f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只有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
  人的成长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同样,学生科学素养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思想,开展民主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相互间可以讨论,甚至是辩论,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和畏惧感。这样,带给学生的将是心灵上的安全感和师生间水乳交融的一种幸福感,这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最理想的人际环境。
  二、探究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富有情趣、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科学问题,既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科学问题,也是推动学生科学活动的直接动机,所以我们应当首先考虑,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听到孩子们这样的提问:“人为什么晚上睡觉,白天醒来?”“睡着了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冬天嘴里能哈出热气?”……这些“为什么”有的显得那样的幼稚可笑,然而它们却是孩子们求知的不竭动力。
  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对各种生活现象的演示引发学生重发“旧问”,有了这些他们很早就想了解,但又一直未能如愿的问题,学生必然会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迫不及待的探索热情。学习了热胀冷缩的内容时,笔者提出了问题:“为什么热水瓶塞有时会跳出来?”学生纷纷讨论,用学过的知识寻求答案。他们的想法很多,最后经过反复讨论得出答案:这是由于热水瓶里的开水没有灌满,这样,水与塞子之间就有空气存在。而空气一受热后就会膨胀,也就会把塞子给顶得跳出来了。通过探究,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浓厚。有的说妈妈装水时他看见过塞子蹦出,有的说要回家做一次实验验证一下。用身边发生的事情作为探究内容,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满足他们的探究需求。
  三、问题情境要能引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科学学习兴趣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活动的效果。因此我们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真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矛盾点和结合点,从问题切入,创设一个合适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冲突,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教学情景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教学《摩擦起电》一课时,课堂上,笔者提出一个问题:“生活中,有摩擦起电的现象吗?”引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我有时候脱身上的衣服时,会听到‘噼噼啪啪’的轻微响声,与摩擦有关吗?”有的同学说:“要是在黑暗中,还能看见衣服上迸发出小火花。”这是因为化纤布料和身体发生摩擦,产生静电的缘故。笔者借机引导说:“用我们刚学到的知识,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涨,以至于整节课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
  四、为学生提供实验和科学事实材料,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科学学习强调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时,往往离不开那些能揭示自然事物和现象之间某种关系及规律的实验材料和科学事实材料。它既包括一些实验材料,也包括一些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和了解的自然现象事实材料。如录像、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等。
  在教学《物体的运动方式》这节课时,笔者准备了小木块、易拉罐、钢尺、纸风车、橡皮筋、单摆装置等一些材料。课堂上,笔者对学生说:“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研究方法。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移动、转动、滚动、摆动,同一种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如易拉罐的滚动,它既有转动又有移动。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在动手操作中,获取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探究兴趣。
  五、教学评价要能激励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他们探究的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注意要以鼓励为主,对于刚刚步入探究学习,对这种学习方式尚不适应的学生,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予以肯定或否定,使学生不至于茫然失措,失去探究的信心。教师应该用一种全新的、始终赏识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和潜能,多采用鼓励性评价,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馈。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目的。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博大精深,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科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这种学习理念的重要载体。新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合作学习能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主动、活泼地学习的功效的充分肯定。教师根据这个理念,在课堂上积极采用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将更多地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日益成为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重要方式。结合教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命题中占了一定的比例,它以其极大的开放性给广大考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舞台,鼓励学生们解放思想、放飞心灵、张扬个性,写出极具个性化的作文来。从中
一、时刻牢记课程理念这个主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初中九年级学生接受化学启蒙教育的一个规定,是国家化学教育质量在初中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是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的。它规定了学科培养方面学生应达到的最低标准,规定了应教什么、怎样教、如何评价。课程标准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评价监测和课程资源开发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更应该以读为主。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手段加以辅助,以“读”为主导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读说结合,在说话中提
六年级学生升入初中,要对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由于小学生遗忘现象严重,低年级学了汉语拼音后差不多忘了,因此,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对拼音的复习,到集中复习时比较省力。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毕业班的一项要求。为了巩固、复习已学过的汉语拼音,本人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毕业班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要重视对汉语拼音的复习  汉语拼音在低年级集中学习之后,到了高年级遗忘现
摘 要: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笔者对校本教材的开发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地方特色与学校优势、基础教育与校本开发、教师与学生三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立足点扎实,校本教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立足点  把课堂还给学生,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和自主选择的机会,是学生得以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基本前提。农村中
能源是贵州第一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诸多隐患和弊端,严重制约能源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贵州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走新型工
英语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很多农村中学生在这方面很差。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从套用所学课文中精彩优美的句子、多读多背诵一些精美的选文、多做听写练习、多做默写课文训练、多做句型转换练习、注意平时词汇量的积累、多做英汉互译练习、学生自改与互改和教师及时讲评等八个方面入手,脚踏实地,强化训练,才能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农村的很多小学,英语这门学科普遍不太受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地理学科的人性化,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教师工作中要带着一颗包容的心,蹲下身看学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课堂充满赏识,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案例  【案例描述】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时,办公室里老师们的说笑声停止了,我随即拿起课本,愉快地离开办公室,开始走向教室。当邻近教室时,就听到学生们嘈杂的打闹声响成一片,我还是微带笑容地走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正在我国教育领域里蓬勃展开。它的本质在于改变传统的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开放性,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如何把研究性学习引入美术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一、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好的活动氛围,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