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不是盆景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字,一边是“人”,一边是“本”,寓意是以人为本。让人们在体育中获得乐趣,完成人性的超越。
  
  体育排斥政治化,但政治对体育这瓶“润滑剂”却偏爱有加。
  当两国关系陷入低潮,当政治和经济手段都无法奏效时,体育比赛往往能成为“破冰”的利器。与政治活动相比,体育赛事轻松、灵活、亲和力强,有人认为,谈判桌上谈不拢的问题,说不定一场球过后,就再不成为问题。“体育外交”这个词也应运而生。
  但真的是那样吗?如果几场比赛就能消解所有的问题,那天下早太平了。体育外交,更多是一个浪漫化的词,也是一个被误读的词。
  
  一厢情愿的“体育外交”
  
  一男一女两位运动员,一同擎着朝鲜半岛旗缓缓走入赛场。男的是韩国手球运动员皇甫盛,女的是朝鲜足球运动员李贞姬。两国的800名代表团成员手拉手紧随其后……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在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的开幕式上。第二天,世界几乎各大报纸都大幅刊登了皇甫盛和李贞姬撑旗的照片。这一幕也成为亚运会开幕式中最难忘的瞬间。
  当时,正是“9·11事件”发生后不久,反恐成为世界的主腔调。被列入所谓“流氓国家”黑名单的朝鲜,并不愿派队赴釜山参赛。不过,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强烈邀请朝鲜来釜山参赛,并许诺在外交政策上向朝鲜倾斜。加上组委会的反复游说,朝鲜当局接受了韩国的邀请,不仅派出了最好的运动员,还接受了组委会这种令人浮想联翩的入场方式。
  若没有2002年釜山亚运这个契机,金大中的“阳光政策”能否收到效果呢?韩朝关系可谓是国际关系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仅从政治上是无法找到其突破口的。但是,亚运会就给了这样一个平台,两国运动员能手拉手地走在一起。多少年后,讲到“阳光政策”,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釜山亚运这经典一幕。这确实是体育外交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在欧洲,也有一对这样的“冤家”。土耳其与亚美尼亚因为历史问题,至今仍未建交。不过,政治上的裹足不前,不意味着体育就没有机会。2008年9月,欧洲杯预选赛的第一场比赛,正好是亚美尼亚主场对阵土耳其,土耳其总统居尔亲自赴亚美尼亚看球。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居尔之意不在球。要知道,居尔是百年来第一个访亚美尼亚的土耳其领导人。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表示,“希望双方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恩怨能逐渐消融。”尽管双方的分歧不会因为一场球而烟消云散,但起码这场球促成了双方领导人的一次近距离交流。
  中国多次运用“体育外交”。最著名的案例,便是1971年的“乒乓外交”。在冷战正酣的年代,中国接连与印度、苏联交恶,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状态。这时,中国乒乓球队打出了成绩,毛泽东也抓住这个机会,促成了中美乒乓球队互相访问。南此,“小球转动大球”神话成真,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邦交正常化。
  1999年,比乒乓球更大一点的球——足球,再度盘活了中美关系。当时,发生了美国误炸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的“5·8事件”,两国关系降至冰点。结果两个月后,当届女足世界杯决赛在美国进行,对阵的双方正好是美国与中国。这场比赛激战120分钟,最后美国点球险胜。不过,因为双方的精彩表现,媒体一致认为这场球“没有失败者”,中国姑娘虽败犹荣。赛后不久,江泽民在美国会见了克林顿,双方坦率地交换了看法,中美关系迅速走出低谷。
  
  体育或会变成导火索
  
  如果通过几场比赛,就能解决国际争端,那外交官早去当运动员了。上述例子只是少数成功的案例,需要看到的是,尽管体育会成为“最后一根稻草”,但毕竟还是“稻草”。双边关系的进展,应该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结果。真正的发力,应该还是高端政治本身。就比如前文讲的土耳其与亚美尼亚的体育外交,若是双方领导人都无改善双边关系的意识,比赛就算进行100次,也未必会有所改善。体育本身不能实现外交,永远只能铺桥搭路。
  又比如,在一次海湾杯足球赛上,伊拉克和科威特被抽到了一组。当时海湾战争结束不久,这或许是一次双方修补关系的好机会。但是,科威特当局并不领情,勒令球队退出比赛,这令组委会相当尴尬。这说明,如果双方的敌对状态未有改善,体育也无可奈何。
  况且,体育也不是总是天然能成为“润滑剂”的,有时它会变成导火索,引爆国际关系中潜在的雷区。在国际体育史中,因为体育而引发的大小争端可谓数不胜数。
  最荒唐的一幕,便是洪都拉斯与萨尔瓦多之间的“足球战争”,2000多人在这场战争中身亡。它的起因竟是一场1970年世界杯的外围赛,两队力争在三战两胜的比赛中出线。洪都拉斯队凭借主场之利以1比0先胜一场,洪都拉斯举国庆贺。一周后萨尔瓦多队在主场以3比0重创洪都拉斯队,而且以羞辱的方式回敬洪都拉斯的球员。随后两国发生一场口水战,球迷互相指责漫骂,连新闻媒体也不例外,最后两国首脑也加入其中。结果,战争爆发了。尽管双方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停火,但比赛仍要进行。结果,第三场球安排在第三方——墨西哥进行,在这场比赛中,萨尔瓦多以3比2险胜洪都拉斯出线,结束了这次荒诞的战争。
  体育比赛中一些细节没做好,往往会引发外交纠纷。
  
  体育外交只是一个被误读的词
  
  体育和外交的关系,应该是因果关系——先是有了体育比赛,因此促进了双方的外交。如果颠倒了因果,为促进外交而进行体育比赛,便会毁了体育。体育政治化会引发种种怪症状,包括唯金牌论以及形形色色的犬儒主义等。
  有些官员搞不清楚体育和外交的严格区分,硬生生地将体育作为外交筹码的一种。低级政治中的门面功夫,都在体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一种表现是“能赢不许赢”。运动员赛前被告知,友谊第一,这场比赛就“放水”吧。甚至有领导赛前放话:为了搞好“关系”,这场球只准输,不准赢。在国际赛场上的很多吊诡的比赛,都是出自于此。显然,这与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甚至有的第三世界国家的运动队,专为“假球”而生,成为了“御用球员”——他们的精神状态可想而知。
  “赢不了也要赢”则是体育政治化的另一种表现。在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主导伊拉克足球队的竟是独裁者之子乌代。这个枪械狂热爱好者每天观看球队训练,谁要是训练不卖力,就会被关到大牢里。有传言说,一名运动员因为训练过度而暴毙,几名运动员死在狱中。
  “体”字,一边是“人”,一边是“本”,寓意是以人为本。让人们在体育中获得乐趣,完成人性的超越。
  在公共外交范畴里,体育还肩负了另一种职能——外宣。对外宣传,也是外事活动的一部分。比如,正是因为在火箭队效力的姚明,才让更多美国人了解中国;正是有小球王梅西,才有这么多中国球迷关注阿根廷。科特迪瓦这个国家,一般人谁会知道?但因为有著名球星德罗巴,世界记住了这个西非的象牙之国。
  只要你走进中国基层地区的一所少年体校,你几乎都能发现墙上“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等标语。什么叫为国争光呢?一位广东籍的世界冠军曾经这样下定义: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记住中国。这应该是中国运动员对体育外宣功能的最朴素的理解。
  当今的中国运动员,仍是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下长大。当你成为国家队的一员,你就会时刻被告知,自己代表着国家参赛。中国运动员中没有人否认胸前的国旗的分量。这或者会激发你的潜能,或者会让你紧张得动作变形。一位曾短暂进入国家集训队的体操运动员说过,比赛中任何一个失误,深感对不起国家。因此,很多运动员有“输不起”的心态。
  如梅西、姚明等巨星,固然是具有极高的外宣价值,但是,如果要求每一个运动员都成为梅西、姚明,那就是很困难的事情。以胜负、金牌等自我包装,仅仅适合于极少数体坛明星,大部分运动员是无缘“为国争光”的。让水平偏低的选手肩负外宣的重任,让他们攀登不可能的高峰,那只会事与愿违。
  体育外交只是一个被误读的词。体育只是众多话题的一种,如同谈论天气、谈论艺术、谈论饮食一样。体育,你可以谈论它,可以解构它,但不能操控它,不能将它当作外交工具。有时,它或能助外交一臂之力,但这并非它真正价值所在。就像那个古老的哲学命题——花朵不是因为人的欣赏而盛开;将观赏性强加于花木,就成了盆景。
其他文献
一个朋友,苦于儿子临睡前要听故事:不讲孩子不上床,讲了孩子又不叫停。“现在,我只好每晚给他读一段《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会很欣慰的,他的著作竟有如此实际而温馨的功效。而一个成年读者,将发现来自伯罗奔尼撒的消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可以这么近。这种“近”让人恍然醒悟,在将近2500年的漫长历史中,人类其实并没有走出很远。  关于修昔底德,仅约略可知,他曾在色雷斯经营自家的金矿曾被选为雅典的将军
概括起来,民营企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不好干”和“不想干”,民营企业发展正进入新的瓶颈期。    浙商研究会前不久举行过一次沙龙对话,主持人以一则年初以来在浙江商界流传的故事作为对话的引子:差不多在2008年初,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已经让不少民营企业感觉压力与日俱增。一家有着数亿元净资产的出口型制造业公司经营开始出现亏损,力不从心的老父亲召集3个儿子商议。但3兄弟意见分歧很大,无奈的老父亲最后决定:分
“共克时艰”与“薪酬狂欢”  (2009年第5期《“限薪令”的背后》)    春寒料峭之中,国企高管主动降薪的消息刚刚给公众带来一丝暖意和抚慰,不期却被国泰君安的逆市狂欢戳痛了伤口。在经济困难期,空气里弥漫的都是裁员、降薪、财富蒸发的气息,此情此景,叫公众如何承受极少数人薪酬狂欢之重?如何唤起和提升整个社会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责任感和信心?  在我国国企治理机制不健全、内部人员控制严重的情况下,个别
在原有路径难以深入的局面下,改革者转而以保持稳定为重,透过财政手段为司法制度提供最低限度的独立性保障,维护最基本的司法公正要求,并引入“人民感觉”这一变量,力争在道义正当与政治正确之间维持微妙平衡。    人们对于司法改革寄予莫大希望,一方面出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另一方面,亦希望以司法改革为切入点,带动政治体制改革。然而,事实正如台湾著名民法学家苏永钦所言:“透过司法改革成功达到体制改革的例子,情
“孙东东就是一根导火索,被危机转嫁了。他替官方堵了个枪眼儿。”    北京大学及其教员孙东东终于可以松上一口气了。愤怒的访民看样子已经鸣金收兵,舆论硝烟也已经散去,人们正进入习惯性淡忘——这证明他们的冷处理手法取得了成功。  祸从口出。主讲卫生法学的孙东东在此前一次采访中毫不掩饰地表示,至少有99%的老上访专业户属于偏执型精神障碍。这导致一轮“倒孙”行动迅速拉开。社会人士呼吁卫生部和北京大学分别对
充斥着美国人邮箱的募捐信大多数都被扔进了垃圾箱,但仍然是募捐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常情况下,寄出的信件只要有3%~5%的回信率就有盈利。共和党在我的选区内搜集了将近4000人的名单,我给每家都寄去了一封信。通过这批信件得到的捐款超过了1万美元。    美国的选举越来越贵,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2008年总统选举,民主党的奥巴马募到了7.45亿美元,共和党的麦凯恩只募到3.68亿,加上两党初选中其他候
在短暂的20世纪里,“20年休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的教训和德日意三个前法西斯国家成功改造的经验,使美国的当权者深信:祛除威胁的和平,不仅需要军事胜利,更需要政治转型。  于是,在2001年驱逐塔利班后,美国政府在阿富汗的目标逐渐成形:在喀布尔建立合法、有效、民主的政府,为对政治幻灭的人民提供正义、安全和基本服务,以打败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并防止它们卷土重来。然而,知易行难
有政治关切的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如何处置?知识分子要获得其立言的独立性、批判性与超越性,似乎必须与政治权力保持一种疏离甚至对抗的关系,但知识分子立言的根本意图又在于改造政治和社会,并非仅仅停留于生产一堆“批判性的话语文化”,那么知识分子似乎应该要寻求与政治权力的合作,以让自由、民主与宪政言论转换成政治核心认可的理念,并付诸政治实践,知识分子若与政治权力合作,又如何避免自身的“异化”或者说被其所
曾几何时,大家在一块儿闲谈的时候,“谁发了”成为一个有趣的话题。那些“发”了的人们也被称为“财富新贵”。这个词比起更早之前使用的“暴发户”一词,多少带些中性和知性的意味。  近来,EMBA又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所谓EMBA,翻译成中文就是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的意思。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EMBA是企业家们的新商业语言,是精英们的时尚潮流,好像也是某些“财富新贵”喜欢提及的话题。  也许具有知性的“财
要打破既有的博弈格局,保障改革政策得以贯彻,就需要引入“第三方力量”,发挥民众、媒体以及社团组织的作用。    问责的另一种效应    中国目前突发性事件频发,把问责制推到了显要的位置。毫无疑问,问责制作为责任政治的一种制度安排,它能够促成“分权”。因为,在一个突发性危机频发的地方,长官意志、独断专行的决策机制,增加了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问责风险,于是,权力下放,集体拍板,共同分担责任,就成为官员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