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 梨园奇葩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sjy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所以也称为“宋江戏”。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高甲戏遍布福建南部沿海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成为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地方戏,不少高甲戏艺人曾远涉重洋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一带演出。高甲戏,成了海外华侨慰藉乡愁乡思的乡戏乡音。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最初是闽南民间装扮“水浒传”的化装游行,随后出现专演宋江故事的业余戏班,时称“宋江戏”。清中期,“宋江戏”突破局限,兼演文武戏、宫廷戏、丑旦戏等,内容及表演艺术逐渐丰富,成为“合兴戏”。至清末,“合兴戏”又吸收京剧、昆剧、傀儡戏的精华,走向专业化组织形式,并上演连台本戏,形成了有自己的风格和丰富多彩的传统的地方剧种。
  “合兴班”在发展过程中,“宋江戏”仍然存在。二者除剧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表演程式也很近似。当时有一规定:进“合兴班”的艺人,必须能演“桶内戏”(即“宋江戏”的剧目),才能入班演“桶外戏”(即“合兴班”的幕表戏)。继“合兴班”之后,又有“三合兴”、“福庆兴”、“金香春”等戏班出现。清末,“合兴班”与“宋江戏”逐渐合流,始称“高甲戏”。
  据传高甲戏的称谓,因演出时搭高台,穿战甲,拿戈枪,故观众叫做“戈甲戏”(“戈”与“高”闽南语音同)。另有一说:戏班到海外演出,侨胞称家乡来的戏是高等甲等戏,戏班回来就自称为“高甲戏”。还有一说,是高甲戏有九个角色故称“九角戏”。闽南观众则称之为“大班”、“土班”。
  高甲戏与泉州人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的文化艺术。泉州之所以成为高甲戏的发祥地,高甲戏历经数百年在闽南地区始终保持长盛不衰、传承不息的态势,应该说与泉州人的性格、欣赏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泉州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独具魅力的名胜古迹,富于特色的民俗风情,蕴秀藏奇的旅游资源,优美生动的风物掌故,为这座闻名中外的侨乡名城增添了迷人的神韵,形成了泉州文化的魅力。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以及南音、北管等戏曲、音乐艺术,就是在这一片肥沃丰厚的土壤繁衍生长的。
  泉州人的性格与高甲戏的形成、发展紧密相关。闽南文化是闽南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吸纳融会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精华。这与高甲戏的基调,包括剧种的风格、剧目题材的内容、表演形式的粗犷豪放、活泼生动、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可以说是意趣相投,极为吻合。
  早期高甲戏大量搬演《三国》《水浒》等英雄人物故事,属于“铜琵琶铁绰板,豪唱大江东去”一类格调,无疑体现了闽南人豪迈豁达、敢拼敢赢的性格特征。高甲戏舞台上表现的大喜大悲、大爱大憎、善恶分明,乃至音乐唱腔上高亢激越、荡气回肠的旋律,恰恰是闽南人性格的形象写照。
  高甲戏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高甲戏得到振兴与发展。1950年,泉州成立戏剧改革委员会,1951年,抽调各戏班名演员组成“泉州大众剧社”(1957年改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演员有董义芳、吴远宋、许仰川、萧迪苹、林秀来、蔡秀英等40多人。此后,相继组成晋江民间高甲剧团、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惠安高甲剧团、南安高甲剧团、永春高甲剧团、德化高甲剧团、安溪高甲剧团、同安高甲剧团、大田高甲剧团等。
  从此高甲戏一改演幕表戏的习惯,开始进入新剧目与编演现代戏的新时期。上世纪60年代初,新编古代戏《连升三级》等,赴上海、南京、济南、天津、北京巡回演出。朱德、周恩来、陈毅副、谭震林、郭沫若、茅盾、邓拓及戏剧界专家曹禺、田汉、张庚、老舍、林默涵等均来观看。郭沫若、老舍、邓拓等观看《连升三级》后均题诗赞誉。
  1986年,泉州高甲戏剧团数次接待英、法、意、日、美、德等国留学生来团观摩丑角表演。1993年,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创作演出的《大河谣》获全国地方戏曲南方片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及优秀编剧、导演、表演等奖项;1994年,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大奖”、曹禺剧本文学奖与“五个一工程”奖。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创作演出的《大汉魂》,获首届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第19届戏剧会演优秀剧本、导演、音乐等奖项,并于1994年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赴京演出。同年3月5日,厦门市金莲升高甲戏剧团赴台湾、金门演出。
其他文献
摄影师在和家人驾车去波兰马苏里亚恩湖地区的路上,捕捉到了这样一个充满了夏日旅行趣味的瞬间。摄影师说:“我们被美丽的风景震撼了,决定在这停下,拍摄一些风光。我那练过体操的侄女在我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已经爬上了干草垛,并从一个跃到另一个上。”
期刊
美国洛杉矶纸雕艺术家Jeff Nishinaka的作品,以白纸为素材,施以精湛技艺,搭配恰到好处的光源,这些纸雕塑就在投射出的阴影的映衬下,活了。Nishinaka的所作所为,着实是颠覆了我们对一张张白纸的认识,原来再普通不过的素材,经过了艺术家的雕饰,居然就有了如此灵气。
期刊
近年来诸多媒体报道母语滑坡的文章越来越多,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质疑的文章越来越多,就连小学语文学会的会长崔峦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课改后师生负担没有减轻,课堂教学效益仍然不高,‘分数不低能力不强’的状况依然存在。”(见《北京晨报》2010.4.15《语文教学到需要‘拯救’的时候了?》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课改的新理念在深入人心,探索在继续,取得不小成绩;
期刊
2014年9月16日至22日,由文化部、福建省政府主办的“庆祝新中国六十五华诞·同圆中国梦——福建戏剧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活动成功举办。同时,知名专家学者近50人齐聚一堂,为福建地方戏剧目创作、舞台表演、人才培养等建言献策。  福建经验 弥足珍贵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优秀剧目的题材都是福建地方戏曲资源宝库中的优质资源,都得到了当今时代先进思想观照下的优化配置;而编、导、演、音、美等创
期刊
49岁的英国男子托尼·葛洛夫近日培育出重达8公斤的洋葱,被收录进《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前最大的洋葱纪录是4.5公斤。看到超市里卖的洋葱都不足1斤,托尼表示很欣慰,觉得辛苦没有白费。
期刊
闽剧起源于明末,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流行于福州方言语系的20多个县市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旅居地。闽剧历经数百年的变革,形成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艺术风格,是福建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汉族戏曲之一。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东南亚各地。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
期刊
北路戏原为“福建乱弹”、“横哨戏”,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稀有古老剧种之一。乱弹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其他各路戏班相继解散后,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而得名。  北路戏是代表清代乱弹系统声腔的珍稀剧种,流行于闽东、北、中一带,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明末,闽东北各地的民间戏曲颇为兴盛
期刊
从梨园戏现存的文献资料和活态资料,可窥探到南戏文化、闽南地域文化,以及本土民间艺术的精华。从历史文化的意义上来说,梨园戏是一座无形的综合艺术信息库。  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并流播于广大闽南语系地区的梨园戏,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及表演形态,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南戏及泉州古代文化的滋养,使梨园戏具有和谐、细腻的艺术风格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其剧本文学、
期刊
一、引言  异读字是字形相同而音义有别的字。韵书中的异读字中蕴含着丰富的语音、词义信息,可以为我们研究语音演变、词义孳乳、方言以及辞书编纂提供宝贵的材料。  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以下简称《王三》)的异读字,已有一些专题研究成果问世,但还没有展开全面的综合研究。2007年以来,由张渭毅先生主编的中华书局韵书整理重点项目《校编互注王仁啕(刊谬补缺切韵)》对异读字的形音义做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本文依
期刊
打城戏,流行于以福建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它是由汉族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剧,俗称“法事戏”、“师公戏”、“和尚戏”。作为中国仅存的宗教剧种,打城戏的文化魅力和独特的舞台艺术令人叫绝。  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被称为泉州戏曲的“五朵金花”。其中,打城戏是我国唯一的宗教剧,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世界。  在泉州今年开春首个推介会上,作为此次推介会中唯一的演艺项目,泉州
期刊